2017年第6期《画刊》已出刊,敬请关注!
画刊 ARTMONTHLY
本期导读
专题 FOCUS
聚焦威双中国馆
本刊
本期专题,《画刊》邀约了本届威尼斯中国馆的策展人邱志杰、过届的威双中国馆的策展人卢昊(53届)、王春辰(55届)、崔峤(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负责人,56届)以及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王南溟参与了本次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话题讨论。邱志杰对他本次展览的策展思路和展览诉求做了阐释;卢昊、王春辰、崔峤分别从彼此过去的现场经验讨论了他们对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理解;王南溟则从一个美术馆馆长的视角谈了他对本次威双展和中国馆的两个主题的看法。
访谈 INTERVIEW
“笔笔相生”的悬念——苏新平访谈
本刊
从对书法“有无相生”的领会演化到对绘画笔触“笔笔相生”的实践,摆脱了反复塑造的传统绘画模式。这样的改变让我在绘画过程中充满了偶然和不确定性因素,这正是我所感兴趣和想要的方法,并且永远处于过程当中,任何时候可以停下笔来成为完整的作品,同时它又是一件未完成的作品,可以继续画下去。
本能的苏醒——洪耀访谈
本刊
我不想陷在标准里,我更不愿意重复。我一直说要“求新求变”,“弹线”最符合我对艺术的要求。
我弹线的时候是很不老实的,我一定要“犯错”,比如说我把墨弹在墙上,再由墙面反弹到纸上,就会触发很多无法预知的效果。
现场 LIVE
因“色”见“空”——茹小凡访谈
本刊
我们所处的世界就像是一个剧场,我是借一个虚构的舞台来映射我们所生活的真实的社会,它实际上反映的是我围绕着权力这一主题对民主社会的思考。
影像PHOTOGRAPHY&VIDEO
情境:思故都·顾蒙逊的摄影
[荷兰]莉莉·凡·欣讷肯(Lily van Ginneken) 译:金舜华
艺术家思故都·顾蒙逊(SigurdurGudmundsson)1942年出生于冰岛首都雷克雅维克。1963年,他迁居阿姆斯特丹,短期学习艺术并进行创作。当时他先受到“贫穷艺术”启发,之后是激浪派,成为激浪派在北欧的代表人物。其摄影《情境》系列,对个人处境进行深入探讨,并呈现出诗性与哲意。
摄影的可能性:情境、时间、虚构与现实——围绕范西摄影作品的讨论
程小牧 东门杨
我所理解的摄影是在处理一种关系,处理我和对象之间的关系、对象和对象之间的关系。而摄影这种方式,经过对图像的处理,可以达到一种更为准确的情境。在这种情境中,影像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它区别于眼睛所看到的现实。
绘画 PAINTING
四个关系——我的艺术自述
成军
笔墨是中国画特有的“文化密码”,是中国绘画的精神。吴冠中说的“笔墨当随时代”,我认为是随自然,如何与这个时代有所联系,用鲜活的笔墨去表达你所感悟到的东西,而不是按照画谱里的程式重复他人。
当代批评 CONTEMPORARY CRITIC
绘画的处境与涉险的快感
王鹏杰
“涉险”的绘画无论采用何种手段,都充满着怀疑和智性,并时时以展露画家内在精神为念。这样的绘画不是凝固的物态,而是形式的敞开,用行动和形象的方式来开启或冲决个体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艺术家作品
展讯 EXHIBITIONS
国内展讯
国外展讯
专题 FOCUS
·聚焦威双中国馆·
如何完成中国阐释?——邱志杰访谈
“业余”策展人看中国馆
国家馆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地方
不要被“中国”限定——崔峤访谈
国家馆和主题馆不是从属关系——王南溟访谈
访谈 INTERVIEW
“笔笔相生”的悬念——苏新平访谈
本能的苏醒——洪耀访谈
现场 LIVE
因“色”见“空”——茹小凡访谈
溢出心灵深处的光——刘亚明的油画
影像 PHOTOGRAPHY&VIDEO
情境:思故都·顾蒙逊的摄影
此在的证明——思故都·顾蒙逊访谈
摄影的可能性:情境、时间、虚构与现实——围绕范西摄影作品的讨论
实验动画的多重实验性
绘画 PAINTING
四个关系——我的艺术自述
当代批评 CONTEMPORARY CRITIC
绘画的处境与涉险的快感
专栏 SPECIAL COLUMN
琅琊神迹
理论研究 THEORY RESEARCH
情色,作为艺术和美学
艺术史 ART HISTORY
差异化中的历史共建——世界美术史进程中的汉字艺术
罗生门事件——还原米开朗基罗的佛罗伦萨《圣殇》(上)
艺术家作品
封二—8 蒲国昌 洪耀 王心耀 张卫
封三 王彦萍
封面为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皮影表演现场
微信扫码,购买《画刊》,
或关注本期更多精彩内容……
[本微信文章内容版权属于《画刊》杂志独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官方微博: @画刊杂志社ArtMonthly
官方微信号:ArtMonthly(微店)
huakan2015 (精彩内容)
邮 购 部:025-68155765 邱老师
购买画刊 直接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