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刊 》 ∣ 马文婷:绘画的深渊
七种“偏见”:艺术家画艺术家
Seven Kinds of “Prejudice”: Artists Painting Artists
这期的《画刊》特稿,我们以“艺术家画艺术家”为命题,策划了一次“纸上展览”。我们希望以这种方式来呈现艺术家思考艺术问题的视觉逻辑,并彰显艺术“偏见”给艺术创作带来的影响。
因为无论是在艺术家本人的成长过程中,还是在艺术家创作作品的过程中,始终会有一种因素在影响和推动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它概括为某种混合了理性、感性和创作经验等多重动机影响下的、异常复杂的“艺术选择”(Artistical Selection)。而能够对艺术家的“艺术选择”做出影响的,则是某种更深层次的,非常不客观,但却合理、中正的艺术“偏见”。这种“偏见”不仅会伴随着艺术家成长的整个历程,进而决定了个体艺术家迥然不同的风格走向,同时也会在他们进行艺术创作时决定具体作品的视觉样貌。
为了让艺术家更好地介入命题,我们对参与者提出了两个基本要求。第一,只能选择一位对自己有过深刻影响的艺术家作为创作对象;第二,必须以绘画的方式做直接表达。给出这两个限定条件,实际上是为了让所谓“艺术选择”的过程体现的更加清晰明确,让艺术家能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艺术偏好和创作能力。
特稿共计呈现了7件不同艺术家的作品,分别是:马文婷的《罗斯科》肖像、申大鹏的荒诞之《塔》、冯且的《徐冰》、张云垚的《你》、徐跋骋的《爱拯救生命》、韩娅娟的《这不是马格利特》和曾曦的《无题》。这些作品作为一种被“偏见”主导的“艺术选择”的结果,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艺术家对待技术、观念、趣味、形式的态度和立场,体现出7种迥异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诉求。这些价值诉求在艺术家的随笔中,体现得更直接、更深入。希望通过这次“纸上展览”,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艺术家和艺术家的创作过程。
绘画的深渊
The Abyss of Painting
马文婷(Ma Wenting)
20世纪以来,没有哪位艺术家的作品会像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一样,收获如此之多观众的泪水。即便不和他悲惨的人生联系起来,这些观众(大部分是没有专业艺术背景的普通人)仅仅是将目光投射在这一片空无的色块之上时,便会立刻被感动得热泪盈眶,抑或是感到恐惧或失落?就像黑色的天空和沉寂的湖水一般,罗斯科用迷蒙、漂浮、交织在画布上的长方块让画面魔力般地拥有了绝对崇高的精神性,充满着宗教的悲悯和悲怆,就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一样充满对命运的拷问。然而当我们试图在画面中去追随和把握什么的时候,除了空无,还是空无。
《罗斯科》(草图),马文婷,素描,24.8cm×34.7cm
《罗斯科》,马文婷,素描,24.8cm×34.7cm
纸刊内页
[ 本微信文章内容版权属于《画刊》杂志独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