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画刊 》 ∣ 冯且:何处惹尘埃

冯且 画刊杂志 2020-10-20




七种“偏见”:艺术家画艺术家

Seven Kinds of “Prejudice”: Artists Painting Artists


这期的《画刊》特稿,我们以“艺术家画艺术家”为命题,策划了一次“纸上展览”。我们希望以这种方式来呈现艺术家思考艺术问题的视觉逻辑,并彰显艺术“偏见”给艺术创作带来的影响。


因为无论是在艺术家本人的成长过程中,还是在艺术家创作作品的过程中,始终会有一种因素在影响和推动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它概括为某种混合了理性、感性和创作经验等多重动机影响下的、异常复杂的“艺术选择”(Artistical Selection)。而能够对艺术家的“艺术选择”做出影响的,则是某种更深层次的,非常不客观,但却合理、中正的艺术“偏见”。这种“偏见”不仅会伴随着艺术家成长的整个历程,进而决定了个体艺术家迥然不同的风格走向,同时也会在他们进行艺术创作时决定具体作品的视觉样貌。


为了让艺术家更好地介入命题,我们对参与者提出了两个基本要求。第一,只能选择一位对自己有过深刻影响的艺术家作为创作对象;第二,必须以绘画的方式做直接表达。给出这两个限定条件,实际上是为了让所谓“艺术选择”的过程体现的更加清晰明确,让艺术家能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艺术偏好和创作能力。


特稿共计呈现了7件不同艺术家的作品,分别是:马文婷的《罗斯科》肖像、申大鹏的荒诞之《塔》、冯且的《徐冰》、张云垚的《你》、徐跋骋的《爱拯救生命》、韩娅娟的《这不是马格利特》和曾曦的《无题》。这些作品作为一种被“偏见”主导的“艺术选择”的结果,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艺术家对待技术、观念、趣味、形式的态度和立场,体现出7种迥异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诉求。这些价值诉求在艺术家的随笔中,体现得更直接、更深入。希望通过这次“纸上展览”,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艺术家和艺术家的创作过程。





何处惹尘埃

Where Does the Dust Collect Itself

冯且(Feng Qie)


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今天很多艺术家的创作都显现出非理性、多元化、无中心、边缘化的倾向。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这种倾向越来越造成坏的影响:概念化、模板化、依赖文本阐释的作品越来越多,艺术作品的同质化现象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在这种状况中,徐冰从自己的中国身份出发,创作的一系列具有明确问题意识和真正文化针对性的作品,提供了一个鲜活的艺术样本,让我深受启发。


《徐冰》(草图),冯且,2019年

《徐冰》,冯且,活性炭、丙烯、透明胶片,43cm×50cm,2019年

多年前,当看到《何处惹尘埃》这样的作品,是震撼的!尤其是在思考维度、创作媒介、空间呈现、体验方式等方面,勾画了一个思考先行的艺术创作方式,而不是仅仅纠缠在传统形式语言探索的陈规里。在我眼里,徐冰的作品是革命性的。这来自于他对传统与当代、西方与东方、内容与形式的全新尝试。面对迟迟来到中国的现代与后现代艺术,他并没有成为这些“新鲜事物”的传教者,反而是站在当代艺术的语境里,拿出本土文化、宗教、智慧的语言逻辑,跳出了将东方主义纳入西方艺术体系的尴尬状况,以东方艺术家的身份,成为了一个破坏者和建立者。他的视野从“伪汉字”到英文书法对文字问题维度的拓宽,再到《烟草计划》《凤凰》等作品对社会题材的艺术介入,一再地证明了他敏锐的问题意识和对于大问题、大事件的艺术野心与优雅的表达方式。

《徐冰》,冯且,活性炭、丙烯、透明胶片,43cm×50cm,2019年

徐冰传递给我们的是,艺术的维度是需要艺术家对诸多艺术以外的因素进行消化与表达从而获得。因此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在“后工业社会”“信息爆炸”“大数据互联网”的社会背景下,在变化的二元关系里——社会结构、生存方式、价值体系、现实虚拟、宏观微观等方面,如何在当下用形而下的作品快速反映、敏锐回馈形而上的问题;在叙事与抽离、材料与媒介、输出与感知、介入与互搏等上下文关系里,进一步尝试作品介入当下生活甚至生存的命题。杜尚以来这100年间的艺术,东西方联结,彼此赤裸相对,没有秘密,不再互相不知道。艺术如何定义,如何扮演在人类文明中的角色,这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纸刊内页





[ 本微信文章内容版权属于《画刊》杂志独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