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屏 上
On the Screen
今天,我们的生活被不同尺寸、材质、功能的电子屏幕包围着:手机、平板电脑、桌面工作站,抑或越来越流行的各类可穿戴设备……简而言之,屏幕已成为我们和世界建立连接的主要界面,“屏幕生活”更是人类普遍的生存状态。本期《画刊》特稿“在屏上”探讨的内容,就与此种状态密切相关。
“截屏”是我们高频使用的功能,“截屏”这一动作记录的即时图片,不仅留存下屏幕上的丰富信息,也折射了个体与世界之间的复杂关系。贴近这一微小的动作和它捕获的日常瞬间,从不同的“截屏”切片里反观个体面对屏幕的多种心态和观念,即是我们策划“在屏上”特稿的主要诉求。
因此,我们邀约了8位来自艺术界的作者,每人提供一张或一组截屏,再给出一篇和截屏内容相关的文章。作者中既有艺术家(芳翎、张钊瀛、洪磊、胡佳艺),也有评论家与策展人(张晨、郑梓煜、海杰、管郁达),他们分享的视觉与文本,展现了各自对“在屏上”命题的不同理解,呈现出由“截屏”引发的不同价值主张。无论是对互联网“廉价”高效社交背后冷漠人情的症候危机的疑问(张钊瀛),还是将屏幕视为个体与真实世界的“屏障”(胡佳艺),或者把截屏看作图像的自体繁殖,是关于图像的图像(郑梓煜),甚至由截屏虚构的关于表演未来的人与AI的对话(芳翎),都引发我们思考个体和媒介之间的复杂关系。
有趣的是:特稿中的这些截屏,无一例外地来自手机,大部分内容都关涉社交媒体。这再一次证明了我们日常生活的“统一性”,也启发我们正视屏幕生活的局限与自由。我们既要减少人机交互带来的忘我沉沦(张晨),也需审慎地看待截屏存证的便捷和冰冷(洪磊);既要警惕自己成为屏幕的药渣(海杰),也得以在满屏的点赞中回味“喧嚣中的孤独”带给内心的慰藉(管郁达)。这就是我们“在屏上”面对的复杂处境和移动互联时代的深刻现实。套用凯鲁亚克《在路上》的话说,我们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不过没关系,“屏幕”就是生活。
截下你的爱,我的荷尔蒙
Cut off Your Love, My Hormones
互联网被誉为人类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相比之前的两次,互联网带给人类社会的革新足以彻底颠覆对以往世界的认知,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在于互联网直接诞生了一个新的世界——虚拟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切资源(文本)变成了编程的数据,人类的沟通和信息交换变得十分廉价。尤其是在进入21世纪之后,大数据、量子通信以及AI技术的发展让这种“廉价”性更是以几何倍数放大。在今天,一条微信承载的信息量以及其背后的各类成本体现的优越性远超传统的沟通方式。但从另一个角度考虑,人类在使用新技术沟通的背后是否是在以节约人类情感亦或是肉身感知的代价来降低交流的成本。换句话说,在如此廉价且高效的交流背后,是否有冷漠人情的症候危机呢?
前几天的夜里,我与常青藤计划的负责人姜大方闲聊,由于经常出差,“线上点餐”成为我们一个重要的“话题”,于是有了和“外卖小哥”相关的对话,有了这张“饥肠辘辘”的截图。事实上,这样的对话再平常不过了。但是因为饥饿和无聊引发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不满,让我对大方的回答变得异常敏感,并产生共鸣,他一句类似“鸡汤”的闲言碎语,莫名地成为了我在那个夜晚的救命仙丹。这句话瞬间激发了我的消费冲动,我立刻向大方支付了一个小红包,“收藏”他有感而发的即兴话语,并以截屏的方式保存了他发给我的“笔迹”以及我“此时此刻”的兴奋心情。从饥饿到无聊,再用聊天缓解无聊,再因感动消费和收藏聊天,其间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却产生了一种有趣的身份置换体验:在这次“收藏”行为中,我从艺术家转为藏家,大方则从藏家转为艺术家的角色。我们在虚拟世界中完成了某些在现实中无法完成的情感交流。而“截屏”又把把这种快速升温的交流瞬间赋予永恒性。屏幕交流是便捷的,屏幕已然成为了生活的展厅;屏幕交流也是廉价的,一张截图就可以轻松定格短暂时间内的情感爆发。我们在屏幕上的小小行为,随时可以留下人生某个平凡节点的深刻记忆,并让这一记忆以数据化的方式永存。然而人类终究不同于机器,情感总有温度。即便面对屏幕,我们仍需寻求肉身和直觉释放的通道,而“截屏”这种方式,就提供了一种生成、共享“自我”的样式,成为一种激活情感的荷尔蒙催化剂,让我们在虚拟空间和物理空间之间自如切换,获得如同“恋爱”一般的畅快体验。
张钊瀛,艺术家、四川美院油画系教师
《画刊》2019年第10期特稿“在屏上”纸刊内页
[ 本微信文章内容版权属于《画刊》杂志独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