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大热!她用美食推介家乡
一食一味,都是人间烟火气
一餐一饭,都带着人情温暖
1月11日,玉环籍作家叶青带着她的新书《鲜为人知》亮相北京图书订货会,将以“鲜”著称但“鲜”为人知的“玉环味”带到了更广阔的舞台。
“我生性不喜烹饪,所以通常我并不太爱看此类书籍,但作者的文章还是让我叹为观止。”
一种鱼,可做出百种花样一片海,可呈现万种风情随时令交替,尝尽人间风味共岁月变迁,阅遍五味人生
『君幸食』
作者:陆春祥
好的散文,会令人过目不忘。读完这本《鲜为人知》,再重温其目录,发现印象深刻的文章不在少数。科学家认为,大脑有左右脑之分,左脑主管语言、数学、逻辑,重理性,右脑主管印象、直觉,偏感性。读一般文章,只用左脑,而阅读眼前这本美食散文,则须左右脑并用。一个“鲜”字,语义双关,不仅调动着思维,也同步挑逗着味蕾,给人别样的体验。
胭脂鱼生
依山傍海、面积不足四百平方公里的玉环,方言有台州话、温州话、闽南话、潮汕话等。自然生态、文化生态的多样化,多元文化的交融、碰撞,为美食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富饶的土壤,也为作家构建了新鲜、复杂的文学场域。从这一角度来说,作者可谓占尽天机。如今,美食散文司空见惯,但本书中的胭脂鱼生、白鱼饵与白鱼肚、鱼皮馄饨等美食对于大多数读者而言,都是陌生新鲜的,仿佛打开一个新世界。
晒鱼鲞
如此说来,“鲜为人知”这一书名,极贴切。联想到美食家汪曾祺,回忆故乡高邮的吃食,写端午的咸鸭蛋:“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文笔极好。但咸鸭蛋毕竟普通,如若作为美食家的汪老自幼生活在玉环这样的海岛,不知又会是怎样的妙笔生花。还有一个“鲞”字。“墨鱼鲞出了白霜才是佳品。”“把鳗鲞去骨切丁,是海边人家冬至圆特有的料理。”“千万年的传承,鱼鲞是大海给海岛居民永不泯灭的馈赠。”
海味
作者饱含深情所介绍的家乡美味,不仅是美食的盛宴,更是一次地域文化的传播与普及。文中反复出现的人物,外婆、外公、干妈、婆婆,还有那个外号叫“大水蟹”的男人,像是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多能、勤勉、淳朴好客。书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外婆,掌握着多种手艺,秉持着独特的生存理念和民间智慧,无师自通地实践《本草纲目》……这些不经意的描述,都给人感觉外婆的神秘与传奇,似乎,只要有了外婆,随便什么时候就会变出好吃的东西来。
浇头面
食饼筒与麦饼筒
此外,书中多次引用历代笔记,唐代的《投荒杂录》《杜阳杂编》,宋代的《太平广记》《梦溪笔谈》《东京梦华录》《岭外代答》,清代的《随园食单》《食宪鸿秘》等皆有涉及,将眼前的普通食物,与深厚的历史打通,从而大大拓宽了文章的纵深度。比如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写到宋高宗也喜欢吃螺蛳,我在想,要是宋室不南渡,或许,处在东京深宫中的皇帝们,根本不可能品尝到这种南方百姓的普通日常。
所以,《鲜为人知》不只是一本为读者推介浙东南美食的书,它的绚烂之处,正在于作者以饱满的深情、细腻的笔触,将平淡生活中的美意娓娓道来,且大多带着自身深刻的体验,这就使本书充满了可亲可近的烟火味。
目录
序 | 君幸食1
自序 | 炽热的爱9
第一辑 | 亲情的烟火味
干妈的浇头面002
月子面010
胭脂鱼生016
九层糕024
恋恋八角松糕030
咂嘴舔舌薯粉包038
汹涌思念油炸鼓047
白鱼饵与白鱼肚054
稻草灰汤粽062
婆婆的螺蛳070
欢乐食饼筒078
油甘的滋味086
鱼皮馄饨092
第二辑 | 渐远的古早味
花色红馍糍106
开口笑碗糕114
寻找雪见草122
“老酒汗”热起来128
炖鸡汁137
山海交融话鱼饼144
鲨油饭152
虾篙160
肚脐圆和尖嘴圆168
炸肉圆174
墨贼饼180
大水蟹和他的餐馆185
第三辑 | 厨事有趣味
我爱做菜198
美味治愈205
一碗清粥最是温柔213
望海潮生222
招潮蟹正招摇229
海礁小蛎黄236
有滋有味马头鱼242
被颜值耽误的鮟鱇鱼247
蚣蚮的委屈253
生腌蟹261
带着鳗鲞去旅行267
春日追香椿273
早春草头279
夏日清欢苦麻菜285
第四辑 | 人间有风味
梭子蟹·敲门砖294
鲥鱼速递300
春暖花开蛏子肥307
锦衣夜行金线鱼313
钟情蛤蜊318
跳跳鱼:我从远古而来328
诗品鳗鱼342
草根带鱼352
温柔乡里软壳蟹362
鱼鲞里的海与风浪367
躬逢其盛剥皮鱼375
海洋幼体“乌眼毛”383
盘菜不是圆萝卜390
玉环文旦399
后记 | 回望故土408
点击→“作家笔下的玉环”
可欣赏部分叶青的作品哦~~
如果您喜欢
赶紧入手一本《鲜为人知》吧!
三审丨张 荣部分素材来源丨浙江人民出版社 小红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