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师论坛2】山地城市社区生活圈特征识别与规划策略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本期主题:社区共治与社区生活圈规划
【编者按】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增强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格局”。社区,作为城市日常性服务和管理的基础单元,是社会治理中服务群众、落实群众美好生活期待的“最后一公里”。为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应坚持民生至上,积极从社区共治的视角探索社区规划与建设的新路径,规划与建设社区生活圈,构建高质量的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基于此,本期“规划师论坛”栏目以“社区共治与社区生活圈规划”为主题,特组织刊发一组文章,重点探讨社区共治和社区生活圈规划的理论、方法、实施路径与策略等,以飨读者。
【规划师论坛2】
山地城市社区生活圈特征识别与规划策略
作者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城市规划系、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黄瓴,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城市规划系、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硕士研究生明峻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赵畅,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城市规划系、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硕士研究生宋春攀在《规划师》2019年第3期撰文,我国已进入新时代全面转型阶段,“多元包容、存量优化、生活导向”成为当下城市发展的关键词,因地制宜地构建宜居的社区生活圈逐渐被认同。文章通过识别山地城市空间形态下所形成的社区生活圈特征,结合重庆实践案例,尝试提出与之相适宜的针对山地城市社区生活圈规划的应对策略。与平原城市相比,山地城市社区生活圈在宏观上具有差异性和自足性,中观上具有强烈依赖性,微观上具有封闭性和方向性,因此在构建时应注重整体性、层级性、差异性和包容性,老城区与新城区应区别对待。
[关键词] 山地城市;社区生活圈;规划策略;重庆
[文章编号]1006-0022(2019)03-0011-07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A
[引文格式]黄瓴,明峻宇,赵畅,等.山地城市社区生活圈特征识别与规划策略[J].规划师,2019(3):11-17.
一
我国城市生活圈研究与重庆社区
生活圈规划实践概述
(一)我国关于城市生活圈的研究
“生活圈”是指居民以家为中心,开展包括购物、休闲、通勤、医疗和社会交往等各种活动所形成的空间范围或行为空间。生活圈理论认为,生活圈的视角更强调从居民真实生活行为出发,体现真实的生活空间。根据肖作鹏等人对国内外生活圈研究及实践的梳理发现,2014年前“日常生活圈”的概念常被用于建成环境评价、公共设施配置、城市地域系统划分与识别等方面的研究及探索,已有研究认为其具有空间尺度与多样化的适用标准,而已有实践说明生活圈规划相比设施规划指向更明确,更注重以人为本、自下而上;2014 年后,柴彦威等人通过梳理、总结已有研究中城市居民的时空间行为特征,提出构建以“基础生活圈—通勤生活圈—扩展生活圈—协同生活圈”为核心的城市生活圈规划理论模式,并在北京的实体空间上进行了实践探讨。2016 年,孙道胜等人依照功能性和可达性两个维度,运用Alpha-shape方法进行了社区生活圈的实证测度,证明社区生活圈的客观存在;2017年,又基于城市社区的“自足性”、“共享性”及居民出行能力制约等因素,证明了社区生活圈体系的三圈层结构客观存在。此外,付艳华等人在柴彦威等人的生活“四圈层”基础上发现了沈阳生活圈的季节分异特征;李萌、程蓉分别从居民行为需求和宏观引导角度对上海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进行了解读;廖远涛、萧敬豪等人对社区生活圈规划实施路径及社区生活圈的测度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与此同时,部分学者从“生活圈视角”对建成环境中的村庄布局、公共服务水平、公共开放空间和基本医疗机构服务水平进行了评估。总体来看,自2014年以来针对生活圈的规划实践及理论探索得到了进一步深化,生活圈从抽象化圈层走向实体空间测度,从理念借用走向规划实施。然而,既有城市生活圈研究仍然以抽象演绎或平原地区的实证研究为主,针对山地城市社区生活圈的研究较为欠缺。
(二)重庆社区生活圈规划实践
山地城市社区是位于山地、丘陵地貌中的城市社会聚落单元,是一种具有典型特征的城市社区,其主要特征包括封闭的自然环境、分散的人口布局及内聚的社会结构。近年来对于山地城市社区的研究实践日渐丰富,但多集中于对山地城市社区物质空间环境、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及宗教信仰 [22]等特征的挖潜,缺乏对山地生活空间、出行行为特征以及与之关联的山地服务设施、生活圈的研究,而仅有的山地城市社区生活服务设施研究仍着重从设施规划视角进行探讨,未充分认识到服务设施的生活圈属性。
作为典型的山地城市,近年来重庆在社区生活圈规划方面有一定探索。2008年前,重庆通过各主管部门制定专项规划,以控制性详细规划对生活圈内的服务设施配置进行整合管控,此阶段的设施规划主要针对独立用地服务设施,极少涉及基础生活圈设施的统筹建设。2009年,重庆渝中区提出建设健身、医疗、休闲和教育四大“15分钟生活圈”,通过时距范围控制对基层生活圈服务设施进行优化增补,由于实施主体不清、建成区空间资源紧缺及山地地形导致的时距范围失效,实施效果不佳。2018年,重庆出台《重庆市主城区街道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布点规划》和《城市社区设置规范》地方标准,推进“5分钟居民基本生活圈”和“15分钟居民日常生活圈”建设,目前成效未知。但究其根本,由于缺乏对山地城市社区生活圈特征的精准把握,山地城市社区生活圈建设的出发点仍停留在以设施覆盖为导向的设施布点规划,并未完全从居民的真实需求出发,也未充分考虑山地地形对于城市生活圈的影响,难以支撑服务升级的需要。
由此,本文通过归纳总结多年在重庆社区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探索,挖掘山地城市空间形态下所形成的社区生活圈特征及规律,并结合重庆具体实践案例,尝试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山地城市社区生活圈规划应对策略。
二
社区生活圈的山地城市适应性
特征识别
(一)宏观视角:山地城市社区生活圈保持自足性与差异性
从区域视角看,山地聚居形态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规律,城市生活圈倾向于多圈层结构,各生活圈的独立性、自足性和差异性相比平原地区更显著。山地环境下车行交通不便,步行可及范围受限,自农耕时代开始,就以自给自足的生活生产方式为主,对工商业依赖度不高。加之山地地区大山大河的地理阻隔,聚居地之间难以成片成网粘连,因此城镇密度相比平原地区更低,居住点选择往往靠近生产用地,从宏观上看呈现“分散”分布特征。与此同时,对于脱离农业生产的山地城镇,各层级城镇功能分工截然不同,层级分明,与相对均质的平原城市社区生活圈相比,山地城市的社区生活圈差异性更大。
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市圈层式扩张导致的通勤距离增加,中心城区人口超负荷,大型城市往往会经历从单中心向多中心结构的转变,从单一生活圈走向多层级多元生活圈结构,但山地城市与此不同,一旦城市用地跨越河流、山脉等“自然门槛”,便会形成新的独立生活圈。尽管近年来随着重庆公共交通设施建设的开展,通勤生活圈出现极大的外扩,跨区域就业行为大大增加,但基础生活圈仍局限在自然分野的组团内,如歌乐山东侧与西侧居民日常出行方向依然截然不同。与平原地区网格路网开放式生活圈相比,山地城市社区生活圈之间泾渭更加分明,排他性、自足性和独立性更强。同时,由于山地城市社会形态复杂、地形高低起伏、新旧城区交融和功能定位多元等情况,各独立生活圈(图1)之间又存在巨大差异。
(二)中观视角:山地城市社区生活圈之间具有高度依赖性
从中观层面 — 山地独立生活圈内部研究发现,山地城市社区生活圈之间存在高度依赖性。与其他城市大量二维空间不同,山地城市高差显著,空间具有复合立体性,大山大河使得山地城市自然形成独立组团,其内部陡峭高差处 —护坡、陡崖和沟渠等都成为影响空间可达性的天然阻隔,对城市生活圈产生重要影响。首先,由于高差阻断了城市内部的纵向联系,城市上层空间与下层空间自发形成不同的生活圈层;加之经济、社会和历史等因素的累积影响,这样的空间分异通常也伴随着特定的社会分异,如重庆渝中半岛的“上下半城”(图2)。其次,复合立体空间打破了空间流动的方向均衡性,横向联系可以依赖机械交通,而纵向联系除少数运量小、移动性差的垂直交通方式(缆车、自动扶梯和垂直电梯)外,更多依赖步行。山地城市里横向联系比纵向联系更易获取,从而导致上下分层的生活圈在相近高程的联系性和依赖性更强。相比平原地区,山地城市社区之间的生活地界因错综复杂的自然地形而显得更为模糊,难以划分。
(三)微观视角:山地城市社区生活圈的封闭性和方向性明显
从微观社区尺度看,山地城市中开敞平坦的空间较少,以点状、线性空间为主。在此环境下,社区空间边界通常不是以道路、绿化等软性、可穿越要素进行界定,而是以边坡、陡崖和沟渠等限制通达要素作为边界。由此可知,山地城市社区多为自然封闭型或者有限开敞型社区。
吉登斯认为,个体的行为会影响社会结构,同时社会结构也塑造着个人的日常行为,“社会个体”每天必要行为的时空间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固定的,于是“社区团体”必要行为形成的时空间网络 — 社区生活圈也相对稳定。在“稳固”的社区生活圈内,由于山地社区的限制开敞性,对外联系的不便反过来促进了自然单元内部的交往联系,促进了邻里团结,如重庆嘉陵西村。而山地交通空间以线性空间为主,具有显著的单向流动特征,与平原城市社区居民的分散出行模式不同(图3),山地城市社区居民出行依赖少量竖向流线,流线的单一导致在交汇处偶遇交往的机会更多(图4),社会资本日渐积累。因此,山地城市社区邻里关系往往比较熟稔,自治基础相较平原城市社区更好。
此外,山地城市社区生活圈在竖向空间组织上具有方向性 ( 图 5),由于部分失能居民行为能力的限制,不管从可视性还是可步行性看,自上而下都比自下而上更容易,于是山地城市社区生活圈的交往空间往往倾向于靠近社区下层,而上层公共空间往往作为瞭望、攀谈等目的性行为或交通行为发生之处。
三
山地城市社区生活圈的规划策略
社区生活圈规划应当从具体的“人”的真实需求出发,营造可便捷获取各类生活服务的物质空间环境,在具体策略上要充分考虑周边建设情况、发展定位、文化特色与景观风貌等因素。对于山地城市社区而言,由于在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尺度下的独特性,相应的山地城市社区生活圈规划宜遵循以下策略。
(一)分层级、系统性构建
由于山地城市社区生活圈在宏观、中观、微观尺度上体现出的差异化特征,各城市生活圈相对独立、组团内相近高程社区生活圈之间依赖性强烈、单一社区单元又相对封闭,各层级生活圈泾渭分明、界线明晰,基础生活圈、通勤生活圈和扩展生活圈之间有明确的地理阻隔,故在构建山地城市社区生活圈时应当分层级满足居民的差异化需求,从宏观、中观、微观全尺度进行系统性考量。
宏观层面,为降低跨越阻隔出行带来的时间成本和交通压力,提升山地城市社区生活圈的便捷程度,自然分野的城市片区或者居住区域应能保证各自圈层生活服务、购物服务和娱乐休闲服务等设施的完备,城市以多中心组团式布局结构为宜,各独立组团片区配置相应片区级服务设施。城市社区生活圈规划应更注重居住与通勤的关系,尽量保证职住平衡,减少跨区域通勤,同时保证各区服务质量均衡,避免因服务差异导致的生活圈外溢。中观层面,由于各社区生活圈之间边界较为模糊,联系非常紧密,应在加强纵向交通便捷性的同时,注重部分非排他性生活圈设施的共享性及同类社区生活圈设施的整体性。在微观社区生活圈层级,需要尽可能满足居民日常使用最频繁、依赖度最高的功能性需求,如居委会、便利店、医疗卫生服务站和幼儿园等设施。
(二)老城查漏补缺,新城结构性植入
在山地城市社区生活圈规划中,新建城区与老旧城区的差异相比平原城市更加显著,应采取差异化的优化策略,老旧城区以查漏补缺为主,新建城区可以结构性植入服务聚合单元。山地城市老旧社区空间封闭形成内聚性社会单元,与平原城市或者山地城市部分新建小区的开放性社会单元相较,优劣俱存。首先,山地社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为密切,加之老旧城区各种历时性因素导致的社会信任的积累,山地老社区里的社会资本相对丰厚,只需要通过合理的引导,挖潜其中的人力资产,引入社会组织参与生活圈治理,社区自治可能很快成为一种共识。其次,对于老旧社区生活圈物质设施的缺失问题,由于山地城市空间资源局促,结构性整合重构的成本过高,采取查漏补缺、分类优化的策略更具针对性和可实施性。
与之相对的是,山地城市新建城区内存在的大量新建门禁小区、开放式街区,这些区域以增量建设为主,迁入人口倾向于低龄化,社会帮扶事务工作量不大,适当监督、鼓励自治和促进交流成为提高生活圈认同感的关键。而在设施优化上,新建城区可以通过预先控制用地、建设邻里中心、鼓励功能混合等方式来引导未来生活圈的形成,保证社区必要服务集中、高效供给,同时注重与山地城市自然风貌相协调,沟通区域交通节点和公共活动空间,在进入体系规划之初即保障建成后社区生活圈的便捷和品质。
(三)集约利用空间,关注弱势群体
由于社区生活圈的封闭性降低了服务设施的共享能力,基础生活圈设施数量需求更甚,加之山地城市本身可利用的土地更少,空间资源更显局促。因此,在优化山地城市社区生活圈时应结合山地城市环境的复合立体特色,集约、分散利用空间。在需求没有条件完全满足时,应注重生活圈的包容性,优先考虑弱势群体必要设施的供给。
首先,对于山地城市建成区,空间复合是其核心特色,应充分利用上下层空间,挖掘潜在空间资源,增加生活圈的服务供给;其次,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山地城市社区生活圈不同类别设施可以分散设置以实现服务供给效益的最大化,下层空间应优先考虑布设公共服务空间以提高其可达性;再次,山地地形增加了出行流线的复合度,并在节点位置产生大量的偶然性交往行为,山地城市社区生活圈依赖于这样的交往活动促进邻里和睦,所以在打造山地城市社区生活圈时,公共空间尤其是线性空间、节点空间应作为关键塑造对象进行精细化设计,增强居民驻留意愿,促进邻里交往;最后,山地城市社区对行动能力受限人群(如失能老人、幼儿)并不友好,在空间资源受限条件下,除等待这类人群被动迁移之外,可以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进行帮扶,如设立社区养老机构、山地幼儿园及第三方社会志愿组织等。
四
重庆社区生活圈规划实践
鉴于中观层面的典型性和表征性意义,本文选取两个中观层面分别位于重庆老城与新城的案例 — 渝中区和渝北区生活圈规划实践加以说明。
(一)老城渝中区社区生活圈规划:查漏补缺,渐进优化
渝中区是重庆的母城,面积约为19km²,常住人口近60万,人口密度极高,区内可利用规模用地较少,无法满足聚合式服务中心设置的要求。社区边界与行政边界存在大量非耦合问题,社区行政管理的排他性和生活圈设施的非排他性相矛盾,试图通过社区单元自治优化来解决生活类服务供给问题存在结构性困难,渐进优化成为实现其生活圈提升的合理路径。于是规划利用“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与城市更新理念,对渝中区社区存量资产进行挖掘评价,厘清社区真实需求,并通过分类优化、重点优化,对渝中区建成区的社区生活圈进行查漏补缺。
(1)查漏:存量资产摸底,厘清社区真实需求。从物质空间、治理现状、文化遗存、服务设施、交通条件与产业状况等方面对渝中区77个社区进行系统的资产摸底,厘清每个社区现状发展状况、关键问题及需求,如天灯堡社区缺乏社区活动中心、金银湾社区缺乏菜市场等。
(2) 补缺:分类优化、重点优化。综合考虑区位、社区发展条件及现状基底等因素,将 77 个社区分成生活导向型社区、文化导向型社区和产业导向型社区3 个类型进行分类指引。在此基础上,通过历史风貌区建设、城市交通设施、在建拟建项目、重点楼宇和圈廊规划等要素梳理出渝中区各社区生活圈近远期可能面临的外源性影响,在优化提升时着重关注与城市建设关联度较高的山地城市社区 ( 图 6)。针对每一类社区及重点社区,提出完善生活圈的具体措施及策略,同时建立更新导则指导实施落地( 表 1)。
(3)集约利用空间,关注弱势群体。在更新指引里,重点强调集约利用空间的重要性及对山地城市社区失能人群的包容。在公共空间利用上,鼓励商业、办公、文化设施和学校等活动用地对外开放共享,注重对建筑下层空间的再利用及社区公共活动空间的复合利用等;在策略包容性上,提出在小型公共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应注重从规模面积、位置、出入口、界面、公共设施与绿化配置等方面满足老年人和儿童的活动需求,老龄化率较高的社区应通过优先增加养老设施、购买养老服务等方式完善生活圈供给等。
(二)新区渝北区翠云片区社区生活圈规划:结构性植入邻里中心,提升城市活力
2015年,重庆市规划局提出构建 “10分钟基本生活圈与20分钟公共服务圈”的目标。作为这一目标下的具体工作与创新尝试,受重庆市地产集团委托,笔者所在团队针对渝北区翠云片区开展了邻里中心布点规划研究,提出植入邻里中心的构想(图7,图8)。通过兼具综合性、结构性、前置性的邻里中心的设置,保障新城区未来便捷社区生活圈的形成。
(1)邻里中心具有综合性,其整合包括菜市场、社区超市、便利店、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幼儿园在内的各类日常生活设施,鼓励功能混合,集约用地,提高社区生活圈服务供给效率。邻里中心结合山地城市绿地公园、开放体育活动场地进行布置,使之成为社区生活圈内的“核心”,增加生活圈内居民偶然接触的机会,作为交往活动的“触媒”,促进新建社区邻里和睦,提高居民的认同感。
(2)邻里中心具有结构性。研究确定建设邻里中心与片区中心 ( 含街道综合服务中心 ) 相结合的服务层级体系,在城市社区生活圈规划中,其作为最基础的生活圈层级中心;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体系里,其整合所有基层服务设施,作为服务设施供给中最接近日常生活需求的一环;在城市交通体系中,其结合周边轨道交通节点、公交站点设置,成为改善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关键。通过打通与城市各系统的联系,“邻里中心结构”成为城市功能结构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与此同时,通过整合生活圈范围和治理边界,治理主体、服务对象和服务设施三者在空间上实现了统一,降低了由边界矛盾所产生的沟通成本,有利于基层组织的高效治理。
(3)邻里中心具有前置性。为保证其实施落地,通过控制性详细规划条则进行管控,将社区生活圈的规划控制从土地出让后的二级开发阶段提前至土地一级开发阶段,从而避免了后期由市场逐利性导致的公共利益损失,同时保证新建城区未来便捷生活圈的形成。
五
结语
社区生活圈是居民开展日常生活的主要空间载体。只有充分理解社区生活圈中自然、人文特征与居民日常活动需求,才能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山地城市特征的社区生活圈规划。本文在识别归纳出山地城市社区生活圈在宏观层面具有自足性和差异性、中观层面具有强烈依赖性、微观层面具有封闭性和方向性的显著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在构建山地城市社区生活圈时应充分尊重这一客观规律,分层级、差异化进行生活圈优化引导。旧城区可以通过查漏补缺、整体修复,新建城区则宜采取结构性植入邻里中心的方式来完善和引导便捷生活圈的形成。同时,社区生活圈远不止是生活空间范围的界定,也是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价值转向,是对社区里具体个体的真切关注,山地城市社区生活圈里应更关注弱势人群的需求。同时应当看到,山地城市社区生活圈的独特性,不仅来自自然条件的差异,还来自千百年来在这种空间环境下所形成的独特物质空间形态、居民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风俗等因素的耦合共生。这些山地城市特性与日常生活圈相依相伴,共同维持着山地城市生活的独特风貌。本文仅为抛砖引玉,对其独特性的探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来源:2019年03期《规划师》杂志
新媒体编辑:肖莉
审读:刘芳
文章全文详见《规划师》2019年03期
《山地城市社区生活圈特征识别与规划策略》
转载须知
请在后台回复“转载”二字查看转载要求,
如需开白名单进行转载请在后台留下公众号ID,
感谢您的支持!
往期精选
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
《规划师》杂志社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邮箱:planner@21cn.net
网址:www.planners.com.cn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更
多
精
彩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规划师杂志公众号ID
guihuashiza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