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师论坛3】新加坡社区服务设施体系规划的演进历程、 特征及启示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本期主题:社区共治与社区生活圈规划
【编者按】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增强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格局”。社区,作为城市日常性服务和管理的基础单元,是社会治理中服务群众、落实群众美好生活期待的“最后一公里”。为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应坚持民生至上,积极从社区共治的视角探索社区规划与建设的新路径,规划与建设社区生活圈,构建高质量的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基于此,本期“规划师论坛”栏目以“社区共治与社区生活圈规划”为主题,特组织刊发一组文章,重点探讨社区共治和社区生活圈规划的理论、方法、实施路径与策略等,以飨读者。
【规划师论坛3】
新加坡社区服务设施体系规划的演进历程、
特征及启示
作者新加坡国立大学环境与设计学院博士候选人张威,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刘佳燕,新加坡国立大学环境与设计学院教授王才强在《规划师》2019年第3期撰文,社区生活圈服务设施体系的规划和建设是保障民生、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的关键路径。文章通过对新加坡社区服务设施体系规划的发展历程、层级体系设置及设施规划的全面评述,总结其六大规划特点,包括社区服务设施体系规划与新镇规划全面结合并充分考虑弹性机制,重视设施功能和布局的高度整合,以高密度多样性的消费群体为支撑,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参与和协同运营,以生活需求和行为研究作为规划的根本出发点,以及全面鼓励社区参与规划与设施运营。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对我国社区生活圈服务设施体系规划的4点启示:规划整合、布局整合、规划设计与运营管理的整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整合。
[关键词] 社区生活圈服务设施;社区规划;新加坡
[文章编号]1006-0022(2019)03-0018-08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A
[引文格式]张威,刘佳燕,王才强.新加坡社区服务设施体系规划的演进历程、特征及启示[J].规划师,2019(3):18-25.
一
新加坡社区服务设施体系规划的
演进历程
新加坡作为位于东南亚的一个岛国,土地面积为722.5 km²,总人口为563.87万,平均人口密度约为 0.78 万人 / 平方公里。基于土地稀缺、人口稠密的特定国情,新加坡建屋发展局 (Housing Development Board,简称“HDB”)从最初就确立了发展高层高密度新镇的建设方针,并一直贯彻执行至今。在新加坡城市重建局 (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简称“URA”)所拟定的城市总体规划基础之上,HDB进行新镇及组屋的规划,并涉及多个相关部门的统筹建设、运营及监督,如教育部负责中小学和幼儿园等,卫生部负责医院、诊疗所等,文化、社区及青年部负责文化、体育、志愿服务等,国家公园局负责绿地、社区农场等,国家环境署负责市场、小贩中心等。根据HDB 2017~2018年发展年报,截至2018年3月,新加坡约有 81%的人口居住在 23 个新镇的政府组屋中,其中超过90%的居民拥有自己的房屋,真正实现了“居者有其屋”。通过对新加坡新镇和政府组屋区的规划研究,基本可以反映其整体社区生活圈服务设施体系规划的发展状况,并折射出对于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的作用理解,以及如何营造紧密连结的社区共同体的探索历程。
新加坡政府组屋的建设始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1959年新加坡独立时,住房短缺问题十分严重。大部分人口居住在中心区拥挤的贫民窟和危旧房屋中,涌现出生活环境拥挤、卫生条件恶劣、基础设施和交通设施匮乏等诸多问题。1960年,HDB作为新的政府机构应运而生,力求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公共住宅计划,最短时间内为国民提供数量充足、价格低廉的公共住宅,从而缓解住房短缺问题。针对不断攀升的人口规模及土地资源短缺的困境,HDB致力于探索在高层高密度的建设方针下创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不断推进和完善新镇中社区服务设施体系的规划建设。
通过总结可知,新加坡新镇规划中社区服务设施体系规划经历了5个阶段。
(1)初始阶段。
HDB 成立后,为了快速解决当时的住房短缺问题,带领建设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高层高密度的新镇女皇镇(Queenstown)。女皇镇 1952 年由新加坡改良信托局开始谋划,1970年左右由HDB建设完成,解决了15万人口的居住问题,居住密度为800~1 000人/公顷。
由于时间紧迫,女皇镇的建设在当时并无成熟的规划模型,也缺乏对社区服务设施布局的系统考虑。除在组屋区提供满足居民日常所需的商店和市场外,规划中对教育、体育及休闲娱乐设施的考虑不足。
(2)过渡阶段。
1965年,HDB开始筹划建设新镇大巴窑(Toa Payoh)。这一时期的首要目标仍是建设大量的尤其是小规模及价格低廉的组屋,在 373 hm²的用地上规划居住人口18万。
从当时的规划图上可明显看出已有“镇中心—邻里中心”(Town Centre Neighbourhood Centre)的基于生活圈的分级规划思想。镇中心与机动车交通分离,完全为步行者设计 ( 图 1)。与女皇镇相比,大巴窑在社区服务设施规划中增设了商业、教育、体育及休闲娱乐等设施用地,但还未形成规划标准,并且存在较突出的分布不均问题。大巴窑尽管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民众的住房条件,但从后期使用反馈看,由于忽视了社区邻里氛围和归属感的培育,加上公共设施配置不足,引发了民众的不满情绪。自此,HDB开始意识到研究新镇规划模型及形成新镇社区服务设施规划标准的紧迫性。
(3)雏形阶段。
1970年,新加坡长期概念规划(LongRange Concept Plan)发布,新镇的规模、选址、模式及商业、教育、体育和休闲娱乐等设施的规划标准形成雏形。在20世纪70年代初HDB主导的新镇规划中,“新镇—邻里”(Town-Neighbourhood)两级结构的空间布局模型形成(图2)。镇中心设置在新镇中央,服务周边 800 ~1 000 m半径范围内的邻里居民。邻里平均分布于镇中心周围,每个邻里的占地面积为4 hm²,可容纳4 000~6 000户居民。每个邻里中央规划一个邻里中心,以商业和居住功能为主,此外还配置小学和社区活动点,这些服务场所均以最大 400 m 的舒适步行距离为服务半径。对于居住在距离邻里中心约 240 m 以上的居民,通过设置包括若干店铺或餐厅的邻里副中心作为补充。
规划中邻里层级的设置,尝试营造完整的生活环境,让居民基于步行即可享受便利生活。总体而言,邻里规划以便利优先为原则,尚未考虑有关社区共同体构建的问题。
宏茂桥(Ang Mo Kio)新镇是这一阶段新镇的典型代表,其规划建设工作始于 1973 年,HDB 筹划在 713 hm²土地上为4.9万户居民提供宽敞的住房及便利的社区服务设施。新镇中心和邻里中心分别位于宏茂桥组屋区及周边 7 个邻里的中央位置,为商业和居住混合用地。其他社区服务设施除政府服务与各级商业中心临近布置外,学校、公园等都较为均匀地分布于组屋住宅区中(图3)。
(4)成熟阶段。
经过前 3 个阶段新镇规划建设的经验总结和问题反思,HDB发现邻里单元无论是面积还是人群规模都偏大,不利于居民之间形成紧密关系和共同体意识。基于一系列社会学研究,一个更小的空间层级“组团”(Precinct)的概念逐步形成。这一尺度的组团的占地面积为2.5~3.5 hm²,可容纳700~1 000户居民,不但有助于通过空间共享激发居民交往,促进邻里融合,培育各组团内部的归属感,而且多样化的户型能容纳不同社会经济阶层的居民,避免贫民区的产生。
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由“新镇—邻里—组团”组成的三级新镇结构模型形成(图4)。其核心理念包括3个方面:整合的交通和土地利用,优化的土地利用,有凝聚力的社区生活。新镇由城市快速路围合,新镇中央设置镇中心,与轨道交通站点结合布置。邻里由城市主干道围合,邻里中央设置邻里中心,每个邻里规划 6 000 户家庭,并均匀布局中学、小学和邻里公园。组团占地面积为 2 ~ 4 hm²,每个组团一般由 4 ~8栋住宅楼围合而成,内部中央位置设置儿童游乐场及花园等设施。通常在组团住宅的一楼转角处设置咖啡厅和小型商业店铺,居民下楼即可享受便捷的日常生活服务。高层高密度的住宅区与低层低密度的商业空间、学校及绿地等混合布局,大大减少了高层组屋带来的压抑感,形成了宜人的居住环境。
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为 HDB 在 20世纪 80 年代开始规划建设的淡滨尼新镇 (Tampines)。淡滨尼新镇的总面积为1 200 hm²,居住用地面积为549 hm²,规划总人口约为30万,截至2018年3月,组屋居民共23.27万。规划有1个新镇中心、6个邻里中心及多个组团中心(图5)。淡滨尼新镇中心同时作为新加坡的区域中心,服务全镇乃至新加坡东部片区的居民,规划商业建筑面积约为32.3万平方米,镇中心与轨道交通、地面公共交通站点紧密相连,建有大型购物中心和集多项社会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淡滨尼天地 (Our Tampines Hub)。各邻里中央布置邻里中心,作为商业和居住混合用地,建筑面积为 103 000 m²,服务300 m 半径以内的居民。公园绿地分为两级,分别是镇级公园 (10 hm²) 与邻里级公园 (33.26 hm²。镇级公园及综合体育场与镇中心临近布置,16个邻里级公园较为均匀地分布,服务半径为300 m。
(5)21世纪新探索阶段。
1996 年,新加坡政府宣布建设 21世纪滨水新镇榜鹅(Punggol)。为适应新的生活方式,榜鹅新镇规划打破了已经成熟的三级结构体系,以地铁站和轻轨站为枢纽整合商业与服务设施,改为“新镇中心—小区(Estates)中心”两级配置体系(图6)。新镇中心紧邻榜鹅地铁站,集中布置大型购物中心和社区服务综合体,以及体育、政务服务与休闲娱乐等设施。由榜鹅地铁站换乘轻轨,可以到达各小区中心。结合轻轨站设置小区中心,集中了中小学、图书馆、宗教设施、小型商业、公共绿地、儿童游乐场等各类公共和商业设施及开放空间,服务半径为 300 ~ 350 m,可为 1 200 ~ 2 800户居民提供服务,鼓励社区共享和邻里交往。
“小区”这一层级的设置,取代了“邻里”和“组团”,通过结合更紧凑、更高容积率、有着清晰边界和内向型公共空间的居住单元,将住房、教育、购物和休闲等功能整合到步行友好的、混合利用的开发中,其背后的社会思考是“使其成为共同体生活的中心”,让传统的“kampong”精神重现。
二
社区服务设施层级体系和中心
规划
(一)社区服务设施层级体系
对应新加坡三级新镇结构模型,社区服务设施在规划上通常采用“新镇中心—邻里中心—组团中心”三级体系(表1)。近年来以榜鹅为代表的新一代新镇规划中,则结合“新镇—小区”的两级体系相应集中式配置各项服务设施。
(二)新镇中心
在早期新镇中心的建设中,各项社区服务设施通常较为分散地布置在新镇中心地带。金文泰(Clementi)新镇中心是这一阶段的典型代表。金文泰新镇占地面积为412 hm²,居住用地面积为203 hm²,2018 年全镇约有 7 万居民 ② 。新镇中心与金文泰地铁站及公交总站紧邻布置,建设有占地面积为 6 hm²的商业中心,相邻布置的还有室内运动场、室外运动场及小学和中学各1所 ( 图 7)。地铁站和公交总站直接与商业中心的购物大厦相连,商业中心围绕小贩中心 (HawkerCentre)布局,周边布置带底层商业的低矮居住楼,商业业态种类繁多,包括菜市场、餐饮、日常购物、银行与诊所等,形成尺度宜人、适宜步行的商业街道。此类新镇中心中,大量的步行街道和开放空间弱化了高层高密度的居住感受,极大促进了居民交往和邻里融合。
2016年投入运营的淡滨尼天地是新加坡第一个镇中心综合体,占地面积约为5.8 hm²,总建筑面积为12万平方米,包括地下一层和地上六层,为淡滨尼新镇的23万居民提供服务。该综合体整合了多种多样的社区服务和活动场所,包括儿童游乐场、儿童学习中心、幼儿园、餐饮店面、可容纳 5 000 名观众的露天体育场、24小时小贩中心、社区图书馆、社区展览馆、剧场、节日广场、室内体育馆(可以举办排球、篮球、手球、曲棍球等多种比赛项目)、羽毛球馆、游泳中心、东部社区健康中心、家庭医疗中心、老人看护中心、室内环形塑胶跑道、生态花园和屋顶花园,以及来自人民协会(People's Association)、社会及家庭发展部、东北社区理事会、HDB、劳动力发展局、“活力新加坡”(Active SG)等多个服务机构,营造出全天候、全龄段、一站式的活力中心(图8)。
(三)邻里中心
位于裕廊东新镇(Jurong East)的裕华村是早期邻里中心的典型代表。裕华村邻里中心占地面积为5.2 hm²,与公交站临近布置,围绕小贩中心与市场,周边布置带底层商业的低矮居住楼,形成尺度宜人的商业步行街道,集中了餐饮、日常购物、银行、诊所、市镇委员会和露天运动场等多样化的功能,可为周边2.6万的邻里居民提供服务。
位于榜鹅新镇东北部的绿洲台(Oasis Terrace) 被 HDB 称为“新一代邻里中心”。项目作为总建筑面积 2.7 万平方米的综合体,包含了 1.8 万平方米的公共花园、游戏空间、体育馆、零售设施、餐馆和学习空间,以及一个 0.9万平方米的综合诊疗所,真正实现了一站式的邻里服务 ( 图 9)。这一综合体是在征集当地邻里居民意见的基础上,由新加坡 HDB和卫生部共同开发建设,致力于为邻里居民提供主要的公共娱乐服务。项目设计上尤其注重公共空间的营造,以促进互动交流,形成更加紧密融合的邻里关系。中心滨水布置,综合体与水系之间形成了尺度宜人的步行和景观体系;中心一层设置有盖社区广场,便于居民与行人在此停留、观景与交往 ;中心选址与轻轨站结合,并临近居民区,实现了良好的步行可达性。
(四)组团中心
组团中心的服务设施通常设置在高层住宅楼的底层架空层,在提高土地和空间使用效率的同时,为居民创造下楼即可享受到便利服务的生活环境。组团中心在空间布局上较为自由,可集中布置,如老年活动中心、托儿所、幼儿园与儿童活动场及社区农场等,餐饮、零售和美容美发等则通常聚集在街角空间,或沿居民楼结合散步道、露天运动场等布置,形成线性开放空间。
以淡滨尼新镇的组团中心为例,针对以往开放空间布局在住宅楼旁边而导致碎片化和被消极使用的问题,通过建筑物的围合形成中心式公共空间,设置操场、游戏场、景观绿地和小商铺等,加上使用者来自较小规模的组团居民,有利于培育形成“熟悉邻里”而不是“基于便利的邻里”。
(五)小区中心
小区中心的服务设施临近轻轨站,餐饮、日常购物、诊所与幼儿园通常与多层停车楼或组屋架空停车层结合布置,服务半径为300~350 m。在此服务半径内,中小学与公园通常结合布置,便于实现校园体育设施与城市开放空间的共享。由于组屋多布设在架空停车层之上,组屋楼间的公共绿地与儿童游乐设施完全实现了无车环境。
三
特征和启示
新加坡在社区服务设施体系的规划、建设和运营方面有以下几方面的突出特征,为我国营造高品质的社区生活圈提供重要的启示。
(一)与新镇规划全面结合的分级规划体系和弹性机制
新加坡的社区服务设施体系紧紧依托于各阶段的新镇规划体系,形成了成熟的分级特色。各项社区服务设施对应“新镇—邻里—组团”或“新镇—小区”的不同层级,基于交通导向型发展理念,与公共交通站点结合布置,形成相应层级的生活中心,有效推动便利、绿色的生活方式。
考虑到新镇开发建设通常需要延续数年甚至数十年,面对如此长时间带来的不确定性,新加坡没有制定统一的社区服务设施配置标准,而是根据不同新镇的人口规模、人口构成和居民需求因地制宜地开展设施规划。此外,通过“白地”政策及居民楼底层架空设计来保障规划的弹性和灵活性。“白地”是指预留的无明确土地使用性质的土地,伴随新镇建设和居民入住的进展情况,根据需要可作为社区服务设施用地。同时,大量的住宅楼底层架空层为新设施的置入预留了足够的空间。
(二)重视设施功能和布局的高度整合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居民出行方式与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变化,加之近些年来新加坡劳动力规模不断缩减,新镇中心和邻里中心规划呈现出从分散布置到集中布置的转变,并且功能日趋复合。例如,近期新建的淡滨尼天地和勿洛综合大厦作为社区服务综合体,成功地实现了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医疗卫生、养老福利、行政办公、餐饮购物与社区活动等各类社区服务功能的集中设置,方便居民“一站式”享受丰富多样的社区生活,并通过综合体的建设形式提高了土地和空间的使用效率,结合立体绿化、社区花园、屋顶健身道和露天游泳池,以及商业街和休闲广场等,营造极具吸引力的室内外活力场所,成为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不同年龄群体“一站式”活动的好去处。
(三)以高密度多样性的消费群体为支撑
新加坡高层高密度的组屋区发展策略与不同社会经济阶层的混合居住模式是维持各级社区服务设施的活力及可持续性的重要支撑。新加坡组屋区容纳了超过 80%的居民,居住密度高达 3 万~ 5 万人 / 平方公里,居民中包括了不同职业、收入、宗教信仰的各个阶层,形成了庞大与多样的消费群体。2013年一项针对勿洛新镇居民消费行为的调查显示,约九成的居民在新镇内部享受购买杂货、衣物、电器、首饰、娱乐休闲与医疗服务 ( 图 10)。大量的消费群体使得各级社区服务设施持续有活力地运转下去。
(四)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参与和协同运营
一方面,要保障各类服务体系从规划蓝图到落地实践,离不开政府的全面主导作用。从规划与建设之初,政府就充分持有社区服务设施的土地产权。尽管在发展过程中曾有部分用地产权转为私有,但目前HDB仍持有超过一半的产权。这就保证了政府可以根据居民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合理布局服务设施并及时调控场地租金。合理与低廉的租金大大降低了社区服务商的成本,保证了社区服务的价格对低收入群体依然合理,同时有助于维持服务从业人员的薪资水平和服务设施的正常运转。
另一方面,政府主导不等同于政府包揽所有的设施运营和服务供给,而是搭建平台,吸引各方社会力量和各职能部门的协同参与。新加坡拥有活跃庞大的社会组织基础,很好地推动了社区服务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供给的灵活化,以及服务的精准化。上文提到的淡滨尼天地就是一个成功整合多部门力量开发的项目。其建设与运营主要在人民协会的领导下,集合了社会及家庭发展部、东北社区理事会、HDB、劳动力发展局、“活力新加坡”(Active SG)等12个政府部门的力量,不仅成功实现了不同功能设施在空间上的统筹布局,更重要的是,在后期的综合体运营中确保了各部门在资金、人力、空间等资源投入和管理方面的整合。
(五)以生活需求和行为研究作为规划出发点
社区服务是最贴近居民生活的,也是最能影响居民生活幸福感的关键要素。所谓高品质、人性化的服务设施规划,必须以对人们日常生活需求和生活方式的系统深入研究为根本支撑。
HDB一直以通过设计实现社会目标作为核心任务,强调“建设社区”,而不只是简单地“盖房子”。尤其针对新加坡高层高密度的城市环境特点,在过去的50年间,政府部门和相关研究者一直努力探索适应居民生活方式及便于居民享受服务的社区空间规划模式,从基于邻里交往的单元规模到适宜步行的服务半径,再到合理的设施层级体系研究,伴随新的生活方式和出行方式的演变,研究成果不断推进,并定期开展调研,根据居民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意见进行设计优化。
例如,从“组团”到“小区”等不同层级单元的设置和规模的调整,背后始终都是对于什么样的聚落规模和空间形式有助于形成高连结度的社区共同体的思考。在组团内部设置组团中心,通常是包含操场、沙坑、健身场和休憩区的绿地,这样不仅保证了安全,让年幼的孩童在人们视线监管下玩耍,让年长的青少年尽情享受自由的户外时光,还为不同年龄的群体提供了社会交往和建立情感的场所。
又如,通过在居民楼底层设置架空层,为居民遮风避雨、举办婚礼和生日庆祝会等社会活动提供场所,有助于促进社会交往,但同时也带来潜在的安全问题。规划在架空层两端尽可能设置托儿所和老人之家,既为老人和孩子增加了丰富的生活景观,也为路人特别是夜间回家的女性提供“安全之眼”。
最新的趋势是否一定是最合适的也是新加坡一直在反思的问题。例如,有研究发现,最新的榜鹅新镇高度依托轨道交通站点集中建设大规模综合体的发展模式,可能使得城市街道空间丧失以往的社会活力。在最新发布的下一个新镇登加(Tengah)的规划蓝图中,可以看到提供社区服务设施的生活性街道空间的回归。此外,新加坡已有的23个新镇也将陆续出台各自的新镇更新设计指南(Town Design Guides),更加有针对性地对社区服务设施与社区环境进行更新改造。
(六)鼓励社区参与规划与运营
近年来,新加坡政府鼓励居民参与到社区规划与更新的过程中。在社区服务设施规划中,通过参与式设计为居民赋权,参与过程还促进了利益相关者和居民之间的协同合作,以实现更大的社区活力和可持续性。
以淡滨尼天地为例,通过各种机构、利益相关者、基层组织和淡滨尼居民之间的高度协作,不仅强化了居民的参与意识,还优化了设计方案,保证了协同运营的可能,使得社区服务真正源之于民、用之于民。
在淡滨尼一个组团中心的升级改造中,“你好邻居!”(Hello Neighbour!)的项目采用了居民全程参与的设计方式。在民意征集过程中赋予居民知情权和投票权,通过意见墙与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居民主动发现邻里空间设计中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通过在组团中心的底层架空层及开放空间增设一系列市民活动孵化站、咖啡角和艺术角等场所,并且在改造过程中鼓励居民积极动手、全程参与,组织绘制文化墙与文化地板、植物种植与植物认领等活动,激发市民的参与热情和提升归属感。项目改造完成后很好地促进了组团内的邻里交往与社会融合,加强了居民对邻里设施与空间的责任感和主观能动性,进而使得建成设施可以持续地维护与运转下去。
四
重庆社区生活圈规划实践
五
结语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建设在经济增长和土地扩张的驱动下,更多注重于市区等高层级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近年来,随着社区发展重要性的日益凸显,社区生活圈规划和建设成为保障民生、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的关键路径。这体现出城市发展理念和价值观的回归,即从宏大叙事向日常生活、从生产为中心向生活为中心的回归。
现在各个城市纷纷开始关注社区生活圈规划工作,全面推动和优化微观人居环境品质建设,但同时需要重视相关工作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并不是设施建设越大越好,还需要注意避免过度加重政府负担。
本文通过对新加坡社区服务设施体系规划的发展历程、层级体系设置及设施规划的全面评述,总结其六大规划特点,包括社区服务设施体系规划与新镇规划全面结合并充分考虑弹性机制,重视社区功能和布局的高度整合,以高密度多样性的消费群体为支撑,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参与和协同运营,以生活需求和行为研究作为规划的根本出发点,全面鼓励社区参与规划与设施运营。我国社区生活圈服务设施体系规划应关注以下 4 个方面的整合:①规划整合。保障社区服务设施规划与城市用地规划、层级体系与整体空间结构之间的整合,保障规划实施和建设落地。②布局整合。探索相关功能设施之间及其与公共交通体系、开放空间体系的整合设置,节约用地,提升服务基于公交和步行的可达性。③规划设计与运营管理的整合。在设施规划设计的前期阶段,就纳入对设施运营的服务管理模式的考虑,有助于优化用地布局和空间设计方案。④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整合。社区服务不限于公共服务,需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产权持有和制度设计等方面的主导地位,吸纳社会力量加入设施建设、运营和服务供给,推动服务的可持续和精准化供给。最关键的是,规划的核心应从单纯的功能主义转向社会性建构,明确社区服务体系建构的根本主旨是营造更富活力和归属感的社区共同体。
来源:2019年03期《规划师》杂志
新媒体编辑:肖莉
审读:刘芳
文章全文详见《规划师》2019年03期
《新加坡社区服务设施体系规划的演进历程、
特征及启示》
转载须知
请在后台回复“转载”二字查看转载要求,
如需开白名单进行转载请在后台留下公众号ID,
感谢您的支持!
往期精选
【规划师论坛2】机构改革背景下我国空间规划的改革趋势与行业应对
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
《规划师》杂志社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邮箱:planner@21cn.net
网址:www.planners.com.cn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更
多
精
彩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规划师杂志公众号ID
guihuashiza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