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什么重要的问题上,你跟其他人有不同的看法?

2015-06-28 王信文 书单






上一期,书单君推送了《神州打uber,搜狗是怎么成为赢家的》(点击可读)。

本期继续推送有关产品创新的内容,分享人是一位年轻的创业者——今年28岁的王信文。


王信文的公司目前只有108个人,平均年龄是27岁,但公司的估值超过了50个亿。

如果用成功学的眼光来看,他绝对是一个传奇。但他分享的东西,却不是成功学。
这哥们说,在莉莉丝公司,他会给每个新入职的员工推荐三本必读书(是哪三本,先埋个彩蛋),他的很多理念,也都来源于读书。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世上最可怕的事,是比你聪明的人,居然比你还要努力。用在读书这件事情上,似乎也不为过。


“互联网产品创新”系列课程之 ➂


“病毒系数“比“留存率”更重要


《从0到1》这本书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在什么重要的问题上,你跟其他人有不同的看法?


对于整个互联网产品,我有一个跟大家不同的看法。这个不同的看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能做出怎样不同的东西。


大部分人认为,“留存率”是产品最重要的指标,但是我认为,病毒系数比留存率还重要。


神马是留存率?




神马是病毒系数?




举个栗子

在我们游戏里,有这样一个设计,每天中午十二点会给你弹一个推送消息,提醒你这个时间点可以打开游戏了,因为我会给你一些奖励。

为什么是十二点发送提醒消息呢?因为十二点是吃午饭时间,这个时候让用户打开我们的游戏,他很有可能在吃饭,旁边可能就会有很多朋友,他们可能会成为新的用户。这样我们的用户成本就会大大降低,病毒系数就会提高。


分享行为体现分享者自己的品味

先想一下:用户为什么会分享?


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会分享一个特别low,或不够好的产品。因为,分享这个行为会体现分享者自己的品味。


举个栗子


苹果商店上有几款模仿《刀塔传奇》的游戏,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做了很小的改进,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微创新”。


但用户是怎么评价它们的?


太没有诚意了,所有游戏都抄,不就是动画看着大点吗?策划就不能动点脑子想点其他花样吗?


这样的游戏也能通过审核?完全是抄袭刀塔传奇啊,换汤不换药。


这些游戏的玩家,会有多大的可能去传播?我觉得概率是比较低的。


相比之下,如果我玩到一款创新的游戏,他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让我感觉到,我向别人推荐这款产品时,我也是特别的,我推荐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结论

1

为什么要做创新产品?因为创新度会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病毒系数。

2

当产品有很高的病毒系数和很好的口碑的时候,我们获取用户的成本就会大大降低,产品获得爆发式增长的机会也会大大增加。


有的人可能对此还不认同。

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几乎整个互联网行业都会把“微创新”挂在嘴边,一直在说,不要做特别颠覆式的创新,只要做微创新就可以了。

但事实真是这样吗?


小公司为什么不能只做微创新

微信


它推广的游戏确实不需要很强大的创新,因为它在每个用户的手机上弹一个小红点,就可以获得大量的用户,成本是极低的。


但是小公司没有这样的资源


如果公司成立后做了一款超级山寨或者是微创新的产品,之后的产品再想创新就会遇到非常多的困难。


这个逻辑是这样的

如果这个公司首先想做的就是一个山寨产品,它的人就是为山寨而招来的,他们身上很难有创新的基因。
如果第一款产品做了山寨或微创新,会有两种结果:一是产品赚钱了,二是没赚钱。无论是这两种中的哪一种结果,最终都是死路。



结论

1

微创新是大公司的专利。对小公司来说,如果第一款产品不做创新,再想做创新,就太难了。

2

对小公司而言,创新是最理性的选择——这与初心,理想无关,与最终能走多远,能不能成功密切相关。

3

团队的基因,其实已经写在了团队之中。公司最开始的五个人,差不多就已经决定了公司未来的整个结构和文化。


既然微创新不行,那该如何做颠覆式创新呢?

提供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第一性原理 vs 类比思维


先说类比思维


大家有没有类似的经历,想去改进一款游戏或产品的时候发现,改来改去都是原来的产品好,找不到改进的点,也就是说,你想创新,但没办法。


这就是类比思维:运用已知的知识和经验,将陌生的问题与熟悉的相似的问题进行类比,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是我们解决大多数问题会采用的方法。


第一性原理:从直觉出发


举个栗子


特斯拉的车有两个特点




这对很多开车的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每个车都有手刹,你的没有怎么办呢?


它的创始人马斯克是怎么考虑的?


如果你是一个新手,开车的时候只需要最简单的功能:油门、刹车、方向盘,对你来说,换挡、手刹、点火都是陌生的概念。


所以特斯拉车没有手刹,只有停车档,你就不用换挡,你油门踩多深,前进速度就有多快。


再说说充电

这么高大上的汽车是怎么供电的呢?

很多人会想:一定是超先进的供电技术。


事实是



(18650电池:直径是18毫米,高65毫米,0代表电池是圆形的,这样的电池跟我们平时用的五号电池差不多。)


马斯克的想法是:18650是最成熟的电池,所以最适合。


这就是第一性原理:从头计算,不需要任何参数,只需要一些基本的物理常量,就可以得到体系基态的基本性质的原理。


简单地说


当我们想设计一款产品或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从头去思考所有的问题,按照直觉来设计,可能比类比某个东西,创新度会大很多。

产品设计第一原则:符合直觉


先看一个例子




这是iPhone以前的解锁界面,几岁的小朋友也能够滑动滑块解锁,但是你让他们去使用鼠标键盘,他们可能真的不知道怎么用。


为什么?因为这些设计非常符合直觉,一看就明白(我甚至见到一些小朋友连话都不会说,却可以玩跑酷的游戏)。


再看一个丧心病狂的例子


iPod classic有一个很好的设计:通过滚动圆圈选择歌曲,而不是简单的上下键。




最绝的地方是,随着你的滚动频率、速度快慢,会有一个嘀嘀嘀哒哒哒的声音同时发出来。这个声音是乔布斯非常坚持的:他专门在iPod播放器里面放了一个音箱,只播放这个滴滴答答的声音。


这个设计在生产时遭到了特别大的阻力,工程师说,就为了一个声音专门放个音响,也太没有必要了吧?


但乔布斯坚持做,他的理由是:伴随着滴滴滴哒哒哒的声音,用户会觉得非常美妙,就好像用老式电话呼的时候,有那种兹兹的电摇声音或其他类似的触摸的体验,非常符合用户的直觉。


总结

1

“产品经理最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把自己变成傻瓜。”@马化腾


不要用理性思维去设计产品,要像婴儿一样,用直觉去检验产品,看看是否符合你最初对这个产品的想象。

2

所有需要说明书的设计,都不是好设计。


说明书在未来应该被彻底淘汰。

3

简洁的设计往往更加符合直觉。


以前的设计,是由工程人员或者技术人员去指导,他们想的事情是,我要把所有的功能全部罗列在用户面前。而现在,客户体验变得越来越重要,设计师都在做更符合人性,更加简洁的设计。





本文由书单君依据王信文演讲整理,获颠覆式创新研习社(dfscx2014)授权刊载。转载请联系后台。下一期,书单君会继续分享王信文演讲的下篇,介绍一些非常接地气的创新方法。


文章开头的彩蛋在此


王信文推荐的创业公司必读的三本书



《精益创业》


(美) 埃里克·莱斯


这本书好在哪里?下期王信文用亲身实践告诉你。



《疯狂的简洁》

(美)肯·西格尔

本书介绍了苹果公司是怎样做出那么多简洁的设计的,以及如何用小团队的方式去工作。


《第五项修炼》


(美)彼得·圣吉


本书介绍了如何建立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心智沟通是其中的一部分。


互联网产品进阶必读:《想做出好产品?先看你会不会刷爆朋友圈》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往期书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