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6年8月2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她用了一年时间,尝试了50多次,让黑暗料理界的常客,成为人们竞相追捧的美食

2016-08-17 每周好物推荐☞ 书单



又到书单小店上新日

书单君要和“书米”们分享一个

吃货的故事

 




人们常说“食在广州”,而上世纪90年代,正是“粤式美食”的辉煌时期。尤其是广式糕点,品种成百上千,荤素甜咸口味齐全。


最令食客们趋之若鹜的,是以广式点心闻名遐迩的白天鹅宾馆




这是中国第一家五星级酒店,一开业就引起了轰动,吸引许多市民围观。


在人山人海的食客中,有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


这个小姑娘叫吴卉棠,1971年出生在广州西关。


那是一个遍地美食的地方,叉烧包、虾饺、马蹄糕、干蒸烧卖......可以说,她是被西关名点围绕着长大的。




从很小开始,她就是白天鹅宾馆的常客,时常溜进厨房,偷师学艺。


有一年中秋节,她甚至跟着当时白天鹅宾馆的行政总厨张暖师傅学起了做月饼......



广式月饼之所以如此出名,不在于原材料多么名贵,而在于复杂的手工和精细的技法。


凭着师傅们十足的功力以及十二分的认真,不需要有添加剂和高科技,就能做出最美味的月饼。





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


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个小姑娘长大成人,已冠夫姓成为了“容太”。


这些年里,她尝过全世界的各种美食,为了吃到最好最地道的美味,不惜奔波千山万水。


容太从一个普通的吃货,变成了一个不断挑战自我的餐饮人士,但最念念不忘的,仍然是小时候吃过的那一块手工月饼的味道。

“我见证过广式月饼最盛行的年代。小时候过中秋节,家里有月饼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如果北方的亲戚朋友,能在中秋节收到一盒广式月饼,全年都会觉得很开心。”


只可惜,物是人非。2000年之后,她就再也吃不到传统月饼的味道了。


“当我发现十几家祖传三代以上的老饼家都用添加剂的时候,我真的非常吃惊。


传统的广式月饼好像慢慢变成工业化、流水线上的产物,我再也吃不到小时候的味道了。”


工业流水线,让月饼生产越来越容易,缩短了时间,却始终无法复制出“手工”的口感。


她开始担心,传统手工月饼会不会永远消失?




没人做,那就自己做


容太决定自己动手,不为别的,只为“找回小时候的味道”,只为让月饼重新回归为月饼...


她请来四位有几十年经验的“老师傅”,他们都来自“三代以上的月饼世家”。



但是,没想到,还没开工,她就和老师傅们杠上了……


因为,传统月饼不加防腐剂,要保鲜只能靠两样东西:糖和油。靠糖来杀菌,靠油隔绝空气,这样保质期才能达到30天以上。

但容太认为,传统月饼必须减少用油、减少用糖,让馅料保留原材料的水分,才更符合这个时代的口味需求和健康理念……

老师傅们生气地说:“不可能的,这么多水分,月饼会发霉的,我们不会做这种月饼,要做你自己做。”




对容太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缩短保质期。


经过不断的劝说,师傅终于肯按照新配方尝试一下,但没想到,一试就试了50多次


循古法 来之不易


为了做出最传统的味道,容太特意在广州番禺找了一个农场,她要用土鸭蛋来制作咸蛋黄。


这里的鸭子还像我们小时候看见那样,被放养在小溪里,吃着玉米和稻谷……



所以,产出的鸭蛋蛋黄大且黄、蛋白清晰、浓度高。



容太还从乡下找来一位阿姨,用最传统的草木灰来腌制鸭蛋。


这种方法,现在应该只有60岁以上的老人才知道了,他们经常说:“草木灰腌鸭蛋,蛋黄自流油啊。”




真正懂行的人会知道,广式月饼的独特之处不在选材,而在手工


“机器的力度是死的,人手却是活的。只有人手制作的时候才是让工具适应材料,发挥材料原本的味道。”



煮豆、压榨、磨浆、铲沙、做饼皮、烘焙,容太坚持每一个环节都由手工来完成。


她坚持用柴火灶和铁锅煮豆,师傅要全程守在铁锅旁,根据豆子的融化程度,调节火候、搅拌,这样煮出来的豆,才细腻粘稠...




再通过压榨、磨浆,把煮好的豆子里的水分排掉。


这是决定豆沙口感的关键:水分太少,月饼会干硬难入口;多了,就铲不出豆沙。

 

为了找到最合适的湿度,容太和几位师傅尝试了不下50次。




排完水后,要用铲子不断翻铲豆沙,这道工序起码要花好几个小时。

 

容太说,人手铲虽然辛苦,但这是机器无法替代的。

 

因为机器的力度太大,豆子会被打成粗的颗粒,纤维都破坏了。经人手翻铲的豆沙,才能保持豆的香味。

 

 

最后,就要做外面的饼皮了。广式月饼的饼皮特别有讲究,一定要薄


师傅小心翼翼地筛面粉、和面、混合糖浆,把面粉揉搓成团...每一步都只能靠双手完成。




搓好面团后,开始分皮包馅,这道工序十分考验手的力度。容太说,她敢保证,他们做出来的月饼皮是全中国最薄的。

 



接着,给每个月饼团印模,要保证花纹清晰,无收缩、塌陷和露馅。



然后,脱模,给月饼表皮涂上蛋液,再烘制成棕黄或棕红色...


这时,它距离成为一块好月饼,还差最后一步,再晾个1-2天,安然度过了“回油期”,才算是大功告成。



我想,容太是很为自己的月饼骄傲的,因为她把自己的月饼命名为:容月




愿意把自己的姓氏和产品联系在一起,想必她的内心也认定:这样的月饼不会辱没家族的姓氏。


月饼出炉之后,容太第一时间拿给家人品尝。而最令她开心的是,她的三个孩子都很喜欢,她知道,自己成功了。



三年挚爱 一饼难求


容月上市后,经过顾客的口口相传,喜欢的人越来越多,不知不觉,成为了广州城中小有名气的月饼。


最令大家惊艳的就是那一口细腻缠绵的蛋黄豆沙馅。



豆沙的口感清甜细腻,毫不结块。


容太说,一定要用手掰开吃,你能清楚地看到豆沙的每一丝纤维,满口都是豆的香气……



而咸蛋黄的口感绵沙又有咸香味,与豆沙清新的甜度中和,刚好互补。这些都是工业月饼所不能媲美的。




由于手工月饼没有任何添加剂,连用于酸度调节和保存的碱水都不放,所以赏味期限较短。


正因如此,月饼的口感更加纯粹,就像小时候的味道。




有人对容太说:这么好的月饼,一定要做一款豪华的包装。为此,容太还花了20万找人设计……


但最后容太还是放弃了礼盒包装,她选择了一个军绿色的帆布袋(有点像小时候的书包),找人用红线绣上“容月”两个字。




外包装采用圆筒的铁皮罐子,在盖子上贴一张红纸,用毛笔端端正正地写上“容月”二字,就像是老广东人嫁女时候派送的喜饼……



不得不说,现在很多人买月饼都是为了送礼,但容月,却是一块“真正好吃的月饼”


据说,很多人因为“容月”,而重新喜欢上吃月饼。每年从7月开始,就有人提前订购,就算不是中秋节,也会有人买来吃。


去年春节,居然还有客人前来询问,于是,容太特意给这些老顾客做了一批。



今年,是容月推出第三年,很多人都已经开始抢购。


只可惜,容月可不是那么容易吃到的。


因为手工制作的难度太大,容月没办法大批量生产。容太说,他们曾经试过加班赶订单,但发现月饼的品质很难保证。


此后,老师傅们就不再加班赶工,每天只做400个


所以,即便是在广州,如果你能买到容月,那绝对是可以发朋友圈炫耀的。


如果你收到朋友送的容月,更能证明你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中秋节就快到了,为了让全国各地的“书米”都能品尝到传统的味道,书单君好说歹说,才说服容太把每天100份的名额留给“书米”们。


现在下单,按先后顺序发货,超过100单,就只能顺延至第二天再发了。




容月的故事

让我想到《舌尖上的中国》里的一段话:


这是巨变的中国

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的更快


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

不管聚散和悲欢

来的有多么不由自主

总有一种味道

以其独有的方式

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

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这个中秋

让我们一起找回小时候的味道吧

(点击下图,立即购买)




本篇图文由书单君采写(图片由容太提供)。

商务合作,请发邮件至:gulimedia@126.com。


▼美味不宜迟,分享要及时,给自己、家人和朋友抢先捎去一份中秋祝福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