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的生活,多大程度被“外包”出去了?

2016-12-03 好书推荐☞ 书单



本期分享人:伯凡时间

书单编辑作品,转载请联系出处


上一期,书单君和“书米”们分享了

《吵架时,你能听出对方的软弱吗?》

(☝点击阅读)


在看今天的文章之前,书单君想先问“书米”们几个问题:


你有多久没在家做饭了?是否一日三餐都靠外卖呢?

如果没有外卖、网店、快递、家务等外包服务,你的生活质量是否还能维持在同一个水平线?

相信大家小时候都上过手工课,那你有多久没有体验过童年时亲手完成一件东西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在花了半个小时思考了这些问题后,我才发现自己的生活是多么依赖现有的商业服务系统:


加班就叫外卖,购物在电商上进行,而且,自从有了小孩、又开始创业之后,像家里小装修、维修电器等自己能动手解决的事也统统都交给了专业机构来搞定。


一方面,这证明了我们当今生活的便捷,但另一方面,我们似乎在这个过程中遗失了某些东西。这一期,创作团队伯凡时间就来为我们剖析了这种现代式生活背后的本质,也许会让你对自己习以为常的生活,有一个新的认识。


小时候,我看着父母操持家务,就深深折服于他们所需要掌握生活技能的多样性。


很多家庭不但自己做饭、缝制衣服,甚至还自己制作家具、装修居室。要知道,那时候并没有太专业的工具,做这些事需要花很多时间和学习成本。




一个成年人到底需要掌握多少种生活“必备”技能?

就拿做饭来说吧

除了煎煮烹炸这些基本烹饪技巧,他们还要学会杀鸡、剖鱼……


几乎每一种活物都需要不同的技巧来对付,比如杀甲鱼前需要先塞一只筷子到甲鱼的喉咙里,杀鸡要把血都放干净。




当时的我非常不明白,成年人到底是从哪里获得这些生活技能,而我又是什么时候才能够掌握它们呢?


等到长大后,我才发现我们早已经不需要掌握它们了,因为这些事情都可以交给商家来做。现在,别说杀鸡剖鱼,很多人就连洗菜做饭都几乎没自己动过手。


“饿了别找妈,找饿了么。”


——这个商业广告不只是个巧妙的谐音游戏,也很大程度道出了不少人的生活真相。




就算你想自己做饭,超市也为你提供了已经择好洗净的青菜,切好的鸡块,剔骨的鱼柳,甚至连佐料都已经给你配好。


你所要做的,有时候只是按下几个按钮而已。


当然,这是现代生活所带来的方便和福利,专业化的社会生产分工不仅高效快捷,而且比大部分人都完成得更好。它让我们腾出更多时间,去做自己喜欢、而非不得不做的事情:看书,学习,娱乐,哪怕仅仅只是发呆。




但是,所有的福音都是诅咒,这种便捷同时也带来了一种危机,那就是我们越来越多人的私人生活事务已经被各种专业服务机构给“外包”了出去:


做饭可以外包,做家务可以外包;

慢慢的,养宠物、带孩子、陪父母这些事也可以找外包;

在极端情况下,甚至连生育和哀悼都可以选择外包,比如代孕服务和职业凭吊亲人服务......


如果说择菜、剖鱼这些生活琐事给人们带来的麻烦本来就远远大于乐趣,家务事让保姆或者机器执行也情有可原的话,那么像家庭保姆、子女陪护、婚礼策划、派对筹备、家务经理人、家庭护工等等角色,一定程度上就是在替我们承担为人夫妇、为人父母、为人子女的种种责任。


他们在减轻我们生活负担的同时,也在弱化着我们的感情表达。




美国社会学家阿利.霍克希尔德在《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外包,便捷背后的破坏》这本书里指出——家庭是人类抵制商业化的最后一个堡垒。




当这个堡垒被市场化瓦解之后,当我们把诸多生活内容甚至私人情感都外包给外人来打理时,我们便不再是生活的主角,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失去了生活乐趣、技能和亲情。


在这本书里,霍克希尔德探寻采访了十个跟私人生活联系密切的商业服务领域,从网上相亲、婚礼策划、婚姻诊疗室、代孕、派对筹备到天使护工、老年关怀、殡葬服务,最后是寻找新商机的需求专家。


霍克希尔德总结道:


曾经只有为精英富豪们提供的私人服务已经扩大到了中产阶级,私人生活正在迅速商品化,美国人用挣得更多来换取花得更多。


其中,增加得最快的部分之一,就是这些原本可以自力更生的私人生活花费。




这让人想起一个美国社会调查

近几十年来,美国女性的就业率不断在上升:


1970年妇女仅仅占美国劳动力的18%;

2009年美国女性就业人数首次超过男性;

2010年之后女性占美国劳动力的比例已经超过了50%。


女性就业率上升,由此带来的家庭总收入也有大幅增长,而与此同时,美国的物价也始终保持稳定。


但是,那些增加了收入源的中产阶级家庭却并没有感觉他们的生活水准在相应提高,那么,多挣的钱到底花到哪里去了?


调查结果显示,这些钱主要花在了购买更好社区的房屋上,除了安全和环境,最重要是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学校教育,这跟我们中国人所说的“学区房”现象如出一辙。




于是,中美的中产阶级家庭都陷入了一个循环:


父母把更多时间投入到工作以换取更高收入,对孩子的亏欠感则让他们追逐优质的教育资源,由此带来的经济压力需要更高的工作投入,从而带来更强烈的心理亏欠……


最终的结果是一个典型的囚徒困境:大家把家庭教育的内容更多地外包了出去,换来的也许只是更忙碌的生活、更不安的内心和更疏远的亲子关系。


那么,到底该不该把我们的生活外包出去?


经济学里有一个比较优势理论,它解释了为什么即使一个大学教授做的饭菜比厨师更好吃,那也应该由厨师来做饭。


因为,大学教授在脑力劳动上的比较优势更高(也就是说,他从事脑力劳动的性价比远远超出他做饭的性价比),所以教授就应该把精力都放在脑力劳动上。


比较优势理论被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称为不容易立即意识到,但却极其核心的经济理论。不过,在我看来,这个理论考虑的只局限于纯粹的经济性


但人,却不是纯粹的“经济人”。


至少在抚育儿女、赡养父母、结交朋友这些私人事务上,人并不总是遵从效率和性价比至上原则的。


这就好比刚才那位大学教授,他在带孩子方面可能还比不上一个小保姆,但难道他就要因此将陪伴孩子的事全都交给保姆吗?




生活并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如果凡事都选择外包,少了麻烦的同时,也少了一些滋味。


“饿了么”之类的外包服务当然快捷高效,还能抢优惠券、积累积分和方便地投诉,但是你内心更期望的,还是妈妈自己做的那碗也许并不那么美味的热汤,不是吗?


书 单 君 说

说实话,书单君并不是一个怀旧的反科技主义者,相反,在大部分的时间里,我蛮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和福利。


不过此文的观点,我大多数都是赞同的,因为对于我们每一个依赖商业社会的“经济人”来说,它是一声应景的警钟。


前不久,有位朋友跑去美国跟踪报道了大选,回来后,他跟我说了他印象中的美国人:平静,放松


我很奇怪,人家可是地球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怎么就变成小清新了呢?


他的回答是,没错,美国的确是高度资本化的消费社会,不过,他们的活法还是挺清醒的。要论其个中原因,主要还是他们会对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行反思,与物欲及科技保持适当的距离。


这一点,其实在欧美的一些影视作品中也能看得出来,2013年的《她》,2014年的《超验骇客》,这两部我蛮喜欢的电影,都是反思科技的典型例子。


对了,还有每出一集就会刷一次屏的五星神剧《黑镜》——它不仅展示了科技是如何一步步蚕食我们的私人生活、情感关系的,更有可能对整个人类文明进行颠覆......


这还真不是什么危言耸听: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离我们并不远,在它到来之前,我们是否已经失去了抵抗它的能力呢?


这个问题暂无答案,但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思考。


📚


p.s. 书单君刚刚得知一个好消息,前天推荐的护眼灯,入围了“2016德国红点·中国好设计奖”的提名,得到了德国设计评审的认可,和“书米”们分享

另,我知道各位当爹当妈的,都希望早点给孩子换上新的护眼灯,所以这次我们特地增加了仓库的人手,截止昨天下午5点前的订单,都已经全部发出。

(还想下单的“书米”,可戳下图查看)

👇👇👇


上周六,书单君给“书米”们推荐了一款逆天零食,反响不是一般地热烈。有书米说,“这东西往领导桌上一放,一个星期都不好意思和你发脾气。” 


(点击下图,即可查看)

👇👇👇

*以上两图为广告


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伯凡时间(ID:bofanstime),作者伯凡时间,书单获授权编辑发表,转载请联系出处。



商务合作,请发邮件至:gulimedia@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