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结婚不是买卖,为啥嫁女儿还要几十上百万彩礼?

2017-06-13 分享智识与见解的 书单


上一期,书单买手小仙女向“书米”们推荐了一款父亲节好礼:《不评唱功,不聊八卦,天后王菲的这一点最让我印象深刻》(☜点击阅读)


这一期,书单君和大家聊一个与婚姻有关的话题。


前天,我在微博上看到了一条视频


视频的旁白称,一对小夫妻成婚当天,在男方已经拿了几十万彩礼的前提下,女方不仅没有给陪嫁,新娘要8800块的下车钱,不给就不下车。于是新郎一气之下,粗暴地将女方拽下车,场面一度混乱......



尽管新郎昨天发了微博,澄清事实完全不像视频旁白所言,也没有“下车钱”这回事,但视频依然有着不小的传播热度。


我发现微博评论中,不少网友的讨论焦点集中在“彩礼”问题上。


有人说,结婚就是契约,钱的事谈不拢,各种事就谈不拢,这婚就结不了;

还有人说,婚姻又不是买卖,彩礼就是传统文化的糟粕。

......


此事的真相有待调查,但书单君发现,近年来因“彩礼”而引发的纠纷倒的确不少。


难道,彩礼确实是该被摒弃的陈规陋习吗?


今天书单君和大家分享的文章,来自资深社会学爱好者、自由撰稿人大燕威王,看完她的“科普”,你会发现彩礼这事绝没我们想的那么简单。


1.


前段时间,我的老客户南姐开始为儿子的婚事操心。


操心的起点是:彩礼


南姐是外企CEO,赚的在同行里并不算多,但比起一般家庭,经济层次也很可以了。她准儿媳的家境不算好,农村姑娘,但架不住天生丽质,再加上考进大学一眼就瞅准了南姐的儿子天天开车上学(其实车是南姐名下的),于是乎目的性极强地把这位涉世未深的大好青年一把拿下。


当然这只是南姐的说法,她作为婆婆保不齐会对儿子自己挑选的媳妇戴有色眼镜。不过当她讲到准儿媳对彩礼不满意时,我也觉得这妞儿确实有点过分。



南姐说,彩礼她打算拿30万。当时准儿媳没说什么,只说回家问问父母意见。


后来,南姐儿子拐弯抹角地和南姐说,女朋友嫌少,能不能出50万,毕竟她家养大她这么个闺女不容易。


南姐在酒桌上一共向我列举了几条这50万彩礼的不合理性。


其中一条就是:


“好歹也是上了大学的姑娘,怎么结个婚就好像卖自己似的?坐地起价也不怕丢人!”


这事还有后续,一会儿再说。


当时我告诉南姐:彩礼本质上,和卖身钱也真的没有区别,这是大实话。


2.


彩礼,名号很多,有的地方也叫“聘礼”、“纳彩”。


从民间风俗上讲,彩礼是男方家庭为了向女方家庭表示缔结婚姻的诚意,而在财物上的赠与。


古代商周时期,礼治社会成型,凡事都开始讲究个套路,结婚也不例外。套路历朝历代都不同,但都是以彩礼的交付,作为婚姻缔结的法律依据。



那会儿没有“领证儿”一说,婚姻有效无效全看彩礼收了没收。


比如,男女两家,彩礼已经交付了,但是男方悔婚。这种情况过错在男方,女方家庭不用返还这笔钱。但如果女方悔婚,由于彩礼已收,因此悔婚无效,还是要把姑娘嫁过去,否则就必须退还彩礼。


古代大家都没什么钱,彩礼也比较简单,讲究点的用大雁,不讲究的就整几块兽皮。


现当代么,花样可就多了。


八九十年代,农村男方家庭给女方的彩礼一般是手表、自行车、新衣服和少量的现金;城市中还会加上缝纫机、收音机(所谓的“三转一响”);中上阶层的家庭则还会有彩电、冰箱、洗衣机甚至空调。



迈入新世纪,人们结婚时,脑洞开得也就更大了:汽车、房子、iphone7……


至于现金,80年代早期中国农村流行“百里挑一”的说法——彩礼为101元,后来变成了6600元“六六大顺”,再后来则有“万里挑一”都刹不住车的架势。


城市中就更不用说了,一线城市的姑娘,男方没个几十万彩礼,除非姑娘本人乐意,那真的是不好娶。


然而无论“四大件”内容怎么变,彩礼的性质就是“补偿”:女方家庭失去一个人口的补偿。


在古代,人口很重要,多一个人就等同于多一份生产力。所以你家的人,到了我家创造生产力,从此同你家再没有关系,并且她还能为我家实现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那我不得花钱补偿你吗?否则就是显失公平了。


即使在当代,彩礼的这个意义仍然没有消亡。只要这种“补偿”的性质依旧存在,彩礼就依旧拥有“买卖婚等价物”的性质。


当然,拥有这个性质,并不等于“婚姻就是买卖”,这是两种意思。


3.


一说起买卖,大家就可能觉得肮脏。再结合目前中国城乡对彩礼的各种攀比抬价,一些人恐怕就会认为彩礼是陋习。


然而我是学社会学的,社会学至少有两个思维方式很值得我们采用:


 没有最好,只有最适;

  但凡一个社会现象在发生功能,它必然既有正功能,也有负功能。


就彩礼而言,它之所以通行世间几千年,必然有着稳固婚姻的“正功能”,否则它自然就会被社会淘汰了。



比如,在农村婚姻的缔结过程中,通常是有媒人介入的。一般情况下,媒人由男方聘选。


先前有个笑话,说某媒人无论遇到啥样的歪瓜裂枣男,都能给“推销”出去:男方若是瘸子,就让他骑在马上见姑娘;男方若是嘴角有颗大痦子,就让他侧过脸,用永恒不变的45度角拍照……


之,在媒人主导的“谈判”过程中,利益的天平往往会偏向男方。因此媒人向男方介绍女方的情况,一般真实可靠,反过来就很可能是一大块注水猪肉了。


退一万步,即使媒人主观上毫无偏向,但对于男方家庭情况,不可能做到百分百尽在掌握。此时,“彩礼”作为预先得到补偿的“预付款”,显然是女方家庭最明智的选择。



男方在付出彩礼以后,如果要毁婚,他就必须得考虑“我已经花了这么多钱,毁婚值不值”的问题,除此以外他还要思考这中间会不会有女方亲属“提刀来见”——谁敢收回彩礼,谁就是人命官司的主角。


或者再说得简单些。


但凡常人,都有一个心理:花了大钱的才是好东西,才会珍惜。赠品再好,也很少有喧宾夺主的机会,只有被扔垃圾桶的命运。



费孝通先生在《生育制度》中有过精准生动的阐述:


“在结婚前,男女双方及其所履行的各种责任,其重要性是,把个人的婚姻关系扩大成许多人负责的事,同时使婚姻关系从个人情感的爱好扩大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这些必须履行的义务中,最受人注意的是经济性质的相互服务和相互送礼。”



说白了就是:


女方家“拿人手软”;男方家“送人腿短”。


腿短者,跑不快、跑不掉是也。


4.


至于彩礼的负功能,也是显而易见的。


过高的彩礼,实在是会影响到男方家庭正常的生活。


对于普通农村家庭来说,娶媳妇花费的彩礼钱,有时相当于一个家庭几年的收入。在男多女少的村落,花费则更多,甚至会出现一家几个兄弟,只娶一个妻子的奇特婚姻存在。


对于城里人,支付彩礼也并不轻松。就拿南姐的50万来说,虽然这笔钱她拿得出来,但按照她的话说,也是几年的收入,更何况还不算她给儿子买房付首付的钱——房子,是城市中的硬通货。


在城市里无房就结婚,在很多女方家庭看来,同裸婚无异。



一些家庭一时之间拿不出不菲的彩礼,只好靠人情东借西借,然后节衣缩食慢慢偿还。


依靠虚高的彩礼维持的婚姻,等同于时刻坐在火药桶上。男方家庭很有可能会在婚后衡量女方能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高额彩礼必须得换来男方家庭的幸福。婚后若夫妻双方幸福度不高,甚或整日吵闹,就难免令男方认为付出的彩礼“不值得”,于是各种口舌之争也就无可避免。


彩礼表达的本该是情感,但它却成了操纵婚姻的一种手段,你说怨谁?


怨“不平衡”和“不适度”。


彩礼没什么好谴责的,彩礼索求中的失衡和过度,才是问题的根源。



前面说过,南姐的故事还有后续。


后续,就是南姐把准儿媳叫到家里来,语重心长地进行了一番恳谈。


南姐的话说得很直白:


“钱我有,但不是这么加的。你家把你养这么大不容易,我也能理解。但是你不能光看城市里的彩礼有多高,你也得知道那些拿了很多彩礼的女方家庭,给出的陪嫁有多少。据我所知,你家除了两万元,是没有其他陪嫁给你的。”


话说到这里,据说那姑娘红了脸。


“现在,我儿子爱你,50万不算什么;但如果有一天,他不爱你了,这50万就是导火索。姑娘,你自己决定吧。你要是还要50万,我也就不说什么了。”


她的操心最终有了结果:准儿媳家决定接受30万彩礼,把女儿嫁过来。


5.


我们可以发现,支付和收取彩礼,如果能达成“平衡”,并且“不过度”,那么往往不会出现什么社会问题。


这体现在:


 男方支出的彩礼,同女方带来的嫁妆大致持平,或者稍微高出一些;

  男方支付的彩礼,不能影响到男方家庭的正常生活。


在传统社会,这两点不难满足,一来离婚不普遍,二来生产力不发达,人们安土重迁,某一地域内彩礼价格不怎么变化。


然而今天就不一样了。离婚对于很多人来说,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好像不离婚自己就不正常似的。婚姻的破裂,彩礼是否退还男方家,就成了法律中的争议焦点。


再就是城乡发展的极度不平衡,导致村里的年轻男女纷纷进入大城市寻找自己的未来,然后,他们很惊讶地发现,他们回不去了——


人回不去,婚姻观,更回不去。



村庄里的女性,可以通过婚姻的方式留在城镇。女性在婚姻中比较强势,所以农村女性在城镇缔结婚姻,不是太难的事。但农村男性则不一样,在城镇婚姻生态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他们在城镇中无法获得配偶,但村里的女性又走光了,可怎么娶媳妇呢?


这就体现出市场里的供求关系了:卖方市场。


于是,天价的彩礼就出现了。


6.


如果我问大家,针对目前已经板结的阶层流动,你们觉得最主要的跨阶层上行流动方式是什么?


答案是婚姻。



因为南姐的事,我有个朋友还问过她爹,如果她要嫁人,对方不是城里的,他会要多少彩礼?


她爹想了想,说反正南姐那50万不够。她爹是经商的,其理论具有一个生意人的野蛮粗暴:


“首先,你嫁人,肯定会给你套房,城市房价根本就不用说了;其次,我要是喜欢这个女婿,就会送他一辆车;再次,户口他当是那么好来的?家周围那些好学校他当是白送的?想靠谈恋爱就咸鱼翻身,他以为容易?……”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的是,城市里女方家庭在挑选男方家庭时,很多时候,彩礼是一枚“试纸”——


通常情况下,只有具有足够经济能力的男方,才能满足女方家庭的需求。相应的,条件不是很好的城市男方家庭,则会降低对女方家庭阶层上的需求,相应地降低彩礼数额。


在这种比较现实的“交换”中,社会阶层之间实现了流动。


7.


于是,姑娘们你们结婚还要不要彩礼呢?


我个人的意见是:要不要彩礼?看你想要什么!


理由如前述:


一个习惯之所以通行世间几千年,必然有着稳固婚姻的“正功能”。而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它的负功能。



先前一位社会名流说过,没有财产联结和交换的婚姻,形同虚设。


因为人只会珍惜让自己付出很大代价的事物。这是人性,人不能跟人性作斗争。


如果姑娘你选择收取彩礼,必须得有几点要明白:


1.彩礼的目的,必须是让婚姻向好。如果这个彩礼收了,结果是对方家庭想杀了你,那你要不然就不要这份彩礼,要不然就该考虑换一家嫁;


2.凡事适度,彩礼必须贴合对方家庭的实际经济情况。彩礼在中国现实社会环境中,是一项可以理解的风俗习惯,不喜欢提彩礼,一听彩礼(前提是数目合理)就说女方家现实的男方家庭,不要嫁。但觉得自己身价高昂,大开虎口,恨不得要把男方家庭啃下去一半的妞儿……我劝你也别嫁人,嫁了,婚也早晚得离。


3.平衡,有来有往。


当然,我也并不怀疑世上的确存在不需要彩礼也能和和美美的婚姻,如果你遇到,三生有幸。



----我是好物推荐分割线----


父亲节(6月18日)就要到了,想好给老爸买什么礼物了吗?

许多长辈爱喝茶,所以,昨天小仙女给大家推荐了一个喝茶神器。

它不仅拿下很多设计大奖,还让天后王菲爱不释手,孝敬老爸准没错。

点击下图,立即查看


本文首发微信公号大燕威王府(ID:dayanweiwangfu),作者大燕威王,书单获授权编辑发表,较原文有删节。欢迎分享到朋友圈,其他公众号和媒体转载请联系作者取得授权。


大燕威王:新媒体从业者,自由撰稿人,译者。文史,社会学爱好者,致力于有深度的内容创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