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朋友圈三天可见,透露了怎样的社交观?

2018-01-14 掌柜 书单


前几天,书单君和“书米”们分享了《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在朋友圈戒掉了情绪》(☜点击阅读)。结果,许多人表示文章太戳心,自己就曾是网络语言暴力的受害者。


在网上被人误解和冷嘲热讽,滋味当然是不好受的。于是慢慢的,越来越多人关闭了朋友圈,或者设为仅三天可见,想着少些暴露,也就少受伤害。


不过,书单君对此并不完全认同。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文章,来自多赢(ID:iduoying)39 33107 39 12975 0 0 2825 0 0:00:11 0:00:04 0:00:07 2825 39 33107 39 12975 0 0 2320 0 0:00:14 0:00:05 0:00:09 2993 39 33107 39 12975 0 0 1967 0 0:00:16 0:00:06 0:00:10 2993 39 33107 39 12975 0 0 1708 0 0:00:19 0:00:07 0:00:12 2915n>掌柜,她认为,朋友圈仅三天可见透露出的社交观,其实值得我们探讨斟酌。


自从微信开启可以设置朋友圈展示时间的功能,许多人纷纷把朋友圈设定为“仅展示三天或者半年”。


一年或全部可见的朋友圈几乎没有,除非是原本就不爱发圈的人。


我也把自己的朋友圈设置为半年,主要是因为发圈比较频繁,担心新的朋友与自己三观不符, 以前表达的东西可能会有损我的形象,反正就随手一设置,也没过多去探究其中缘由。


直到不久前,周末想看一部电影,隐约记得大学室友小A在朋友圈推荐过电影列表,我点进她的朋友圈想记下具体电影名称,结果空空如也,只剩一条线,上面有几个大字: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


当时心里一阵失落,那条白线,仿佛划清了大学几年的好闺蜜情感。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

朋友圈仅三天可见?

  


互联网时代,我们越来越依赖朋友圈去了解一个人,猜测一个人的喜好,查看一个人的近态,揣摩一个人的品味....... 朋友圈已然成为我们主要的社交阵地。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朋友圈仅三天可见?


我询问了几位开启朋友圈三天可见的朋友,他们的理由如下:


@匿名:过去的自己永远是傻逼,三天前的自己,连我都不想认识。

@夜夜er:不想被观察、被评价,不想自己的心事被他人偷窥查看。

@一十九:我只是懒得删,又不想关闭朋友圈。

@张先生:因为立了太多flag,怕被打脸。

@流布留:只是怕以前的内容刷屏,所以就关了。


关朋友圈,删朋友圈已经成了大家的习惯,每个人的朋友圈都有很多不太相干的人,连楼下送水的大爷和理发店的Tony老师都有你的微信。


朋友圈太多的人,只不过点头之交,甚至见都没见过,或者就说过一句话,说完忘了删掉,就留在了几百几千人的通讯录里,找也找不见,但是你发的所有内容都会被他们看见。


加的人越来越多,但真正交心的朋友却没有几个,所以很多人发朋友圈的频率越来越低。


每条朋友圈你都要想很久,能不能发,适不适合,慢慢的都不太想发了。如果屏蔽又会让对方很难堪,所以三天可见,半年可见就成了两全其美的方法。


虽然每个人屏蔽朋友圈都有自己的苦衷和理由,但是这种只能看三天、半年的感觉也许会让人产生距离感。


“朋友圈三天可见”就好像你同意我去你家做客,但正当我兴高采烈地进门时,你却站在门口冷冰冰地嘱咐我“除了客厅别的地方都不能进”,你明白这种忽然被推开的距离感吗?



假设一下,如果人人点开头像都是一片“朋友圈不可见”“仅展示三天朋友圈”,你已经压根找不到他了,那时候,你会真心感慨,真的好怀念朋友圈那些放飞自我的时代。



不删朋友圈的人,才过得更踏实

  


前两天在微博上看到一段扎心的话:


“以前以为朋友圈很干净或者喜欢都删掉的人很酷,后来才想通,朋友圈堆成山的人才是真的酷,没用的链接、过时的段子、新欢、旧爱。他们根本不在乎过去发生了什么,活在现实,看向未来。


真正的放下不是绝口不提,而是在回忆涌上心头的某一天,自己笑着跟朋友讲讲。


深以为然。尤其在成年后,经历过更多人事后更能懂这种感慨。


我们为什么要删朋友圈? 


可能是因为这一秒清醒的自己,讨厌上一秒矫情的自己;

可能是因为原本特地发给某人看,后来发现是多此一举;

可能是因为过了那一刻就觉得这种表达特别多余。


有时候想得到关注,想发个朋友圈找个存在感,但发完之后发现根本没有存在感,没有点赞评论,显得庸人自扰,很没面子还不如删掉。


说白了,都是源于在意。你太在乎别人的言论,在乎自己在别人心里的样子,在乎过去的人和事儿,在乎过往那个不够好的自己。


有的人把朋友圈删的干干净净,隐藏自己所有的不完美,留给外界一个美好的形象。而有的人朋友圈堆积成山,丝毫不介意把过去不够成熟的自己展示给大众,然后努力面向未来。


相比之下,难道不是那个活在当下的后者更踏实一点么?



我微信里有很多朋友,每天朋友圈更新很快,好朋友们的更新往往会淹没在一波又一波的新消息中。


有时候闲下来,我就会去看看那些对我挺重要的人的朋友圈,看看自己有没有被屏蔽,看看他们最近生活里发生了什么事?


有时候,我会给他们补上几个赞,表示我在关心,表示虽然忙,但是心里惦记着呢,没忘了你。


你不屏蔽,我偶尔来,这才是最好的朋友关系。真正的朋友,并不在常常见面,而是很久不见,一见面还是很熟悉。


别用“朋友圈三天可见”

伤害在乎你的人

  


当你发现,你已经不想让人看你的朋友圈,或者你觉得朋友圈里的生活,让你厌恶。你要明白,不是“朋友圈”出现了问题,而是你出现了问题。


你要做的不是设置朋友圈仅三天可见,而是,狠狠心,将那些你并不欢迎的人,从你的朋友圈清除,而不要用“朋友圈仅三天可见”冷掉朋友的心。


改变令你困顿的社交,网络上的也好,真实中的也罢,最好的方式从来不是逃避,而是从认识的那一天起就认认真真、勤勤恳恳。



两个人,唯有彼此可以打开心扉,才算得上真正的朋友,也才应该存在于你的“朋友圈”。


“朋友圈仅三天可见”是一种无用逃避,避开的不是陌生人,而是那些对你用了心的人。可是太多人永远只选择那一条最表象的路。


书 单 君 说

互联网正在把我们所熟悉的传统事物一一改造: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从实体店到新零售,从即时交易到O2O……


而人际关系维护,则从书信电话登门拜访,变成了朋友圈的“留言签到”和“点赞之交”。


我们有机会连接到更多的人,并且更真实地感受到自己的“关系网”、“人脉圈”,却也因为交往规则、礼仪还未形成普遍共识,而难免受到越过界限的攻击。


但干脆不发朋友圈或者三天可见,却是主动放弃了建立连接和展示自己的机会,未免显得无奈和消极。


更值得考虑的做法,是主动管理自己的社交关系,“分组可见”不是“心机婊”,也不是“区别对待朋友”,而是主动建立界限——有些事不方便你知道,其实也是为了我们的关系考虑。


书单君觉得,在这个万物都在互联的时代,开放是更可取的态度,我们要学会的,就是在自我保护和建立连接之间找到平衡。



🤗

--我是好物推荐分割线--


在冬天,有一种幸福叫用热水泡泡脚。

在忙了一整天回到家后,静静地坐在沙发上,泡个20分钟,你能感觉到一股暖流从脚底蔓延至全身,整个人都得到了放松,睡得也更香了。

不过,传统的泡脚方式太麻烦,要不停地兑凉水,加热水,幸福感损失一大半。所以,小仙女给大家推荐了一款泡脚神器,能解决大家所有的泡脚痛点。

昨天错过的“书米”,不妨看看是不是你喜欢的?(提醒一句,目前正在限时特价,周一早上9点恢复原价哦)


点击下图 即可查看


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多赢(ID:iduoying),作者掌柜。书单获授权编辑发表,其他媒体及公众号转载请联系作者取得授权。

掌柜,来自多赢,以独立思考的角度为关注的每一位朋友提供关于孩子教育、家庭婚姻、成长励志、财富健康等方面的深度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