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一年365天,至少这1天属于文学 | 今年值得读的15本文学作品

2018-01-22 单向街书店 书单


单向街是书单君一直很喜欢的一个文化品牌,他们关注文学、青年作者,也关注时代的变化、个体在时代中的挣扎与生存。


1月20日,单向街在北京三里屯举办了第三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颁奖典礼。作为合作方之一,书单与单向街一起,将目光聚焦青年一代的创作者,他们如何凝视与书写今天的世界,又能否承担起从前人手中接过的使命?


或许,你可以从下面这份回顾和总结里看到答案。


年轻的创作者们不可避免地会遭受质疑,但他们仍在寻找自我、寻找新的语言的道路上不断求索。他们能否在毁坏中寻求突破,书写更广泛的世界、创造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


这一天,回答我们这些疑问的一代人正在走来——1月20日,第三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三里屯 CHAO 举行。这一天,在雾霾轻锁的冬日傍晚,我们却在这一代人发出的声音中,拨开迷雾,看到某种期望的未来。


对于这代人,许知远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在这样的时代,一个作家缺乏某种对时代的敏感性,缺乏某种道德的介入性,缺乏某种行动能力,会不会萎缩成为简简单单的手艺人?


第三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颁奖典礼上,许知远演讲中


于是,在单向街·书店文学奖,我们重视描述时代变化的青年作家,希望他们从自我出发,并记录某种意义上超越自我的东西。所有这些,都是此届文学奖的小小努力。


▍在一代人中,我们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声音:年度青年作家双雪涛


对于很多人来说,2017 年,双雪涛的名字,犹如平地惊雷。而就在一年前,双雪涛短篇小说集《平原上的摩西》发布时,还并未受到太多读者关注。


双雪涛的身份,集中了 2017 年末 2018 年初这个冬天,我们最关注的两个群体——在北京的异乡人以及风口浪尖的东北人。


而他的书写,好像是预见了这些时代变化中的复杂与正挣扎。他的故事,内容关乎粗粝的现实生活,关乎人的抗争、人的败落、人最后必将迎来的死亡。


双雪涛现场获奖致辞


2017 年,《飞行家》问世之后,作为小说家的双雪涛,为中国当代小说展示出新的可能性。


在小说《飞行家》中,双雪涛回归故事本身。小说中悬疑的情节、魔幻的写法、成熟的语言驾驭能力和几条故事线的穿插并行,给读者带来畅快淋漓的阅读体验。凭借这部作品及其作品中一个时代的荒诞与魔幻,双雪涛获得单向街颁出的最重头大奖——年度青年作家奖


领奖时,双雪涛首先承认,自己属于“一代人”的行列,但因为作家的身份,又与时代有着某种割裂,他表达了对这个时代,一份非常具体的焦虑:“我不是那么乐观,有时候偏于保守……所有缓慢的、低效的东西,都在这个时代被边缘化。苏格拉底如果在这个时代,他的出路是去做直播。”


开场前,人群中的双雪涛


他鼓励大家做少数派:“我希望有志青年不要在某种自由里被分解。如果你是一个作家,就把小说写好;如果你是一个电影人,就把电影拍好;如果你有一个声音,就喊出心里的想法,不要顾虑世界的盘压。


无论哪一代人,真理都在少数派手里,不要因为是少数派,就心存恐惧。就算一艘轮船要翻倒,我们也要尽可能站在干干净净的甲板上。不能因为你要早起,黎明就得为你提前。”


他在沉默孤独中坚守,影响了不止一代人:年度致敬黄灿然


今年,书店文学奖首次增设年度致敬奖,意在关注那些在文学创作事业上,默默耕耘、选择孤独、不被瞩目的人。这个奖项颁发给作家、诗人、翻译家黄灿然。


黄灿然,并不属于正在到来的青年一代,然而,他却影响了不止一代人。


1978 年,15 岁的黄灿然到香港,在制衣厂成了流水线上的一名普通工人。工作之余,他抱着一本《新英汉词典》往返于工厂车间与夜校教室之间,用两年的时间补齐了香港六年制的英语课程。


之后,他在《大公报》从事了近 25 年的国际新闻翻译,同时译介苏珊·桑塔格、里尔克、曼德尔施塔姆、米沃什、布罗茨基……这些作家与作品,是黄灿然生活中的亮光。


黄灿然


在布罗茨基《小于一》译后记中,黄灿然写到:“这本书的翻译头头尾尾耗时两年,其间译者经历了离婚、父亲逝世、卖房子、搬家,从工作了近二十五年的岗位上辞职,再从香港迁居深圳等人生重大变故,仿佛译者也必须以实际行动对原作者表示一定敬意似的。


不过,我认为应该反过来说才对,是翻译和漫长的校对工作帮助我度过了这些原应是艰难的时刻。


翻译的稿费本就少,即便是黄灿然这种已经比较出名的译者,稿费也基本维持在千字 60 至 80 元,加上已从《大公报》辞职搬至深圳洞背村,黄灿然仿佛正过着“想办法不赚钱”的生活。


“‘想办法不赚钱’怎么讲?就是我尽可能地不偏离这种翻译的目标,你知道,翻译商业的东西会赚比较多点,我想办法不赚那种钱。但坚持目标又真的不够吃饭的,于是我写点专栏,开点讲座,补贴一下(家用)。”


这个奖项,由单向空间联合创始人于威,以及单向空间·爱琴海店店员戴翔上台颁出。一个默默无闻的店员,为一个不被瞩目的作家,颁发年度致敬奖项——文学上的致敬,正是一个个体对另一个个体的致敬。


于威(左)、戴翔(右)为黄灿然(中)颁奖


于威说,黄灿然洞穿了她自己整个阅读的历程,“如果没有黄灿然先生,卡尔维诺等伟大的作家,都不会成为我作为微小个体的一部分……向一个作家、诗人致敬的最好方式,不是给他一个奖项或很多掌声,而是把他所有的诗句背诵下来。”于是,于威背诵黄灿然翻译的布罗茨基《小于一》的片段,作为对黄灿然的致敬。

   

黄灿然本人,与其作品一样坦诚而真实。他说:“当单向街说要给我奖的时候,我问有没有钱,他们说有,我就来了。很简单,也很重要。”


对于获得的奖项本身,黄灿然补充道:“我曾经在一首诗里说过,在一个坏的时代里面,任何成就都有可能不是什么荣誉,而是耻辱的标记。”


黄灿然现场获奖致辞


▍作为同代人,如果不能及时辨认他们的作品,是我们的损失:年度新声皮村文学小组


2017 年,尤其是这个冬天,我们见证了几个城市飞速的变化,经历了北京非常重要的一批人的离去。


新闻、报道、现场图片,作为非虚构的纪实,有时会让我们误以为身处其中;然而,有一群人,他们生活在其中、也书写其中,这就是获得年度新声奖的皮村文学小组。 


2016 年度新声获奖机构“正午故事”的主编谢丁颁奖时说道:“他们是社会变革的主体,是这片土地上最广泛的文学实践,如果不能及时辨认他们的作品,是我们的损失。”


皮村文学小组。从左到右依次为:付秋云、小海、万华山、徐良园、徐克铎


皮村文学小组的代表付秋云,带着其他四位工友一起来领奖,我们甚至叫不出来他们的名字。但是,他们的现场发言,如同穿透北京阴霾的一道道亮光——


“我 2016 年加入皮村文学小组,这个奖项颁发给我们,会有溢出文学性的内容。因为它看到了这样一群人,两三亿的农民工——他们被抛往时代前线,却是非常濒危的存在,他们与我们现代化的成果,很难发生联系。”


“我 15 岁的时候,在车间里读到了海子,读到了艾伦·金斯堡……这些诗歌让我知道要真诚的面对自己的灵魂,让我在单调的麻木的车间里面,拥有追随灵魂的那一抹光。”


同时,上台领奖的工友也表达了对于书店文学奖的感谢:“这是一种了不起的看见,这让我们更加坚定,在精神上成为更完整的自我。”


皮村文学小组是北京五环外的一个城中村——皮村中,一群热爱文学的劳动者自发组建的文学兴趣小组。他们是这个时代最需要,却最不容易被听见的一种声音,因机缘巧合被看见、被听见。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这种“看见”,代表了我们的希望——希望在这个时代,每一处的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声音、拥有自我表达的机会。


▍传递文学的声音


除以上奖项外,第三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还颁出了年度作品、年度旅行写作、年度文学翻译、年度编辑、年度批评奖


获得年度作品奖的,一共有 15 本书:《东风:法国知识分子与 20 世纪 60 年代的遗产》《慕尼黑的清真寺》《不负责任的自我》《早上九点叫醒我》《走出中东》《记忆的性别》《中国新工人 : 女工传记》《撒旦探戈》《积木书》《众声》《邻人》《柒》《梁光正的光》《从大都到上都:在古道上重新发现中国》以及叶礼庭作品系列。


至此,本届文学奖的 15 部年度作品和 7 个年度作者大奖已经全部揭晓,我们渴望听到的一代人的声音、渴望见到的一代人的风貌,也一次次在现场传达出来。


尽管冬日严寒,这代人的力量,仿佛可以拨开迷雾,让我们无所畏惧。而一年一度的单向街·书店文学节,不仅是我们的总结与展望,更是整个作家圈、出版圈、读者圈一次小小的相聚与狂欢。


希望这种相聚,能够一年年持续下去,我们共同见证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的传递,见证更多元、更小众、甚至更难以被聆听的声音传达出来。



第三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完整获奖名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