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友风采】杏林多面手,医界篆书家——访苏大附一院骨科主任许立

董慧龙 王俊 苏州大学 2022-06-05

杏林多面手,医界篆书家

——访苏大附一院骨科主任许立

出身农村,没有读过高中,1954年入海军院校学习并参军,复员后凭借自学考入原苏州医学院,留任苏大附一院,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培养出了以苏大骨科主任杨惠林为代表的一批杰出医学工作者,是我国骨科事业的奠基人和创始人之一,退休后自学篆书并屡获殊荣,65岁起学习驾驶……一系列精彩的行医故事,一桩桩不同寻常的过往经历,却被一位和蔼的老人以一种云淡风轻的方式娓娓道来,他就是原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副主任许立。

“做骨科医生不能只知道骨头”

1936年,许立出生于江阴市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解放初期,年仅十九岁的他进入大连水面舰艇学院参加工作,之后不久他成为了一名海军战士。由于风湿性关节炎他复员回到了家乡,并担任了一段时间的乡村教师。在复员之后,由于种种原因,他曾经三次与大学失之交臂,但最终凭着这种不怕失败的精神,于1959年考取了当时的苏州医学院。在谈到学医的缘由时,许立坦诚地表示,一方面自己在化学物理知识方面学得比较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从小周围医疗条件差,自身又得过关节炎,所以希望通过学医来改变这种状况。1964年,许立从苏州医学院毕业并且留任附一院成为一名骨科医生。1964年至1976年间,许立曾在多个不同科室中学习,这也使得他不仅精通骨科治疗,而且触类旁通,在麻醉学、胸外科、泌尿科、普外科各领域都有着相当深厚的造诣。许立认为作为一名骨科医生,不应该只拘泥于骨头本身,应该对运动系统的各个环节都有清楚的认识。

许立回忆道,当时刚毕业的医生都需要在各科室轮流学习和治疗,自己在麻醉科实习期间,由于技术出众,应麻醉科主任之邀,在麻醉科工作了半年之久。这一经历使他受益匪浅。

在担任医疗队队长到昆山乡下提供医疗服务期间,许立遇上了一名有宫外孕病史的妇女,再次因宫外孕而需要开刀。当时病人由于情绪紧张导致腹内大出血,需要先进行止血,就在送入手术室之时,又遇上了停电的情况。许立立刻联系附近供电所送电,等到电力恢复时病人情况已十分危急,来不及实施麻醉。他凭借自己的丰富经验,快速判断出病人出血的位置并且开刀止血,挽救了病人的生命。

许立还清晰回忆了1976年1月8日的一次手术经历。在江阴一家卫生院,许立应邀为一名切口散开的重症患者做伤口缝合手术。当时天气寒冷,室内由于缺少暖气设施而无法开展手术,病人危在旦夕。许立急中生智,利用酒精灯燃烧散发的热量取暖,从而保障了手术条件。在随后的手术中,他亲自对病人实施麻醉,开展植皮手术,手术一直持续了8个小时。由于当天正是周总理逝世的日子,使得许立至今记忆犹新。

在他行医的过程中,类似的惊险案例数不胜数,但是许立凭借自己精湛的医术,一次次让病人转危为安。而这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在他看来只是寻常,自己只是尽到了一个医务工作者应尽的义务。

“事业上要一条心”

1980年,许立升为主治医生,开启了他在附一院骨科的辉煌篇章。成立之初附一院的骨科科室只有六人,但是他们抱着将附一院骨科做大做强的决心,事业上无比团结。“我们骨科的同志来自五湖四海,大家性格、爱好各不相同,但是在事业上我们是一致的,六个人是一条心,这条心在事业上。”许立如是说道。

当时许立接受了西方先进的医学知识,希望使用钛合金加工成具有人体相容性的人造骨骼,因而前往各地工厂寻找原料。由于长期出入于苏州各家医疗器械厂,以至于工厂的工人们都与他熟识。2005年,他所参与的脊柱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研究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许立等一批老专家的共同努力下,苏大附一院骨科目前已经是我校唯一的国家级双重点学科。发展至今,附一院骨科已从一粒种子发展成一棵参天大树,从最初的六人组发展到如今逾百人的规模。在附一院工作期间,许立也经常受其他医院骨科科室的邀请前往坐诊,提起当年苏州各县市医院的骨科主任们,他如数家珍。

“工作即是享福”

2000年退休以后,许医生自学了篆书书法,从此十几年如一日地进行书法创作,获得了诸多成就,并于近日荣获苏州市书法贡献奖。2011年12月他出版了《毛泽东诗词作品篆书》,不久前刚完成了篆体唐诗三百首的创作,眼下又着手进行宋词三百首的篆体书写。除了篆体书法的创作,许立也热爱园艺,门前那一株株精神抖擞的盆景,无声地诉说着这个平凡老人的不平凡事迹。精篆刻,通戏曲,多才多艺的许立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多面能手。然而,他也始终没有放下过对医学事业的热爱。退休后的十几年间,他仍然坚持行医,每周坐诊五个半天,从未间断。在他看来,退休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开始安享清福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工作即是享福”。在行医的岁月中,许立总是为病人着想,常常向条件困难的病人提供资助,坚持让病人不多花一分钱。退休后,很多当年的老病人还是会主动提出由他主治。他动情地说,自己出身农民家庭,是党和国家培养了他,做人要有良心不可忘本,他也尽自己一生的时间去实践了为社会、为人民做贡献的决心。(董慧龙 王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