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博物馆记忆|张大千:“五百年来第一人”

2017-04-11 苏州大学

精彩推荐

1.苏大这些地方的好春光,你可曾看过?

2.让我们相遇在最美的苏州园林

3.学无止境|一周讲座概览(4.10-4.14)

19岁的四川内江盐商之子——张爰,因未婚妻病逝,离家出走,投身松江禅定寺。禅寺住持为他起法名“大千”,语出佛家“三千大千世界”。但年少终究看不破红尘,临到剃度受戒,他提出做不烧戒疤的和尚,法师不允,在与法师辩论一宿之后,这位十九岁的年轻人不辞而别,却带走了“大千”的名号,从此佛门里少了一个念经的和尚,画史上多了一段风云传奇。


张大千


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其传统功力之深,技法画路之宽,题材风格之广,成就影响之大,世所罕见;无论写意、工笔、水墨、设色,无不擅长;凡山水、花鸟、人物、走兽,无一不精;其画作集文人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雅俗共赏。

在中国艺坛,他与齐白石、溥心畲齐名,并称为“南张北齐”和“南张北溥”,被画贯中西的徐悲鸿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更被世界绘画艺术界称为“东方的毕加索”。


 张大千

《巫峡清秋图》

张大千

《仿石涛山水图》


张大千的绘画才能受益于年少时母亲与兄长张善子的启蒙,特别是其兄张善子对其的关怀和支持。二兄张善子携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八弟大千常出没于上海滩上的文人雅集,把大千引荐给艺苑前辈名流,得益指点书画之道,使大千获益良多。弱冠之年,张大千自日本归沪,师从清末民初的著名书画家李瑞清曾农髯二人,为其以后的艺术道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上海拜师学艺时,因有缘收藏到明朝画家张大风所画《诸葛武侯出师图》,张大千对此画爱不释手,遂与其兄张善子将其居住的西成里居室的厅堂取名为“大风堂”,后来兄弟两人开堂收徒,传道授艺,所有弟子们皆被称为“大风堂门人”。“大风堂派”被认为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泼墨画工。


张善子


值得一提的是,苏大博物馆就藏有由何香凝女士画,柳亚子先生题,送与张善子的一幅《案头清供》。

博物馆藏《案头清供》


1925年,年仅27岁的张大千在上海举办了首次个人画展,获得巨大成功,令上海书画界人士称赞不已,这给了他巨大的精神鼓励,为他立足画坛、走上职业画家道路奠定了基础

20年代后期开始,张大千开始游历四方,对景写生,创作了大量的绘画、诗词作品。期间,他与张善子曾旅居苏州网师园,于是,这座园林里常常是名流云集,精英荟萃。章太炎、陈石遗、李印泉等经常携杖而来,徐悲鸿也是常客,正值盛年的张大千一袭长袍、长髯拂胸、红光满面、意气风发,与名流们切磋琢磨、谈笑风生。

40年代开始,为了寻求中国绘画的发展之源,张大千奔赴敦煌临摹壁画。在此期间,他克服种种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凭着惊人毅力,终于完成了一次对人类艺术发掘、传播具有深远意义的工程,为中国敦煌艺术重放光芒做出了卓越贡献。

从1949年底离开大陆,到1978年回台湾定居,张大千都过着漂泊不定的游子生活,这是他平生一段漫长而重要的时期。张大千从57岁开始,历经10年探索,自创泼彩画法,这是在继承唐代王洽泼墨画法的基础上,揉入西欧绘画的色光元素,创造出的一种山水画笔墨技法,呈现出一种半抽象的墨彩交辉的意境。从此之后,他富于个性的泼彩画法,画风气质淳化,笔简墨淡,增强了画作意境的感染力和整体效果,开启了雄奇壮丽的艺术新风貌。


《谷口人家》

张大千开始尝试从泼墨到泼彩


《爱痕湖》

记录张大千的过往情事


在长达30年的海外旅居生涯中,张大千先后在二、三十个国家巡回举办画展,足迹遍及欧、美、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大力宣扬中国文化。而他那挽袖挥毫、落笔拂须的神态,确也堪称一位形神兼备的中国“文化大使”,为中国美术赢得了极高的国际荣誉。1956年,西方绘画大师毕加索与张大千在巴黎相会,传说中有着古怪脾气的毕加索并不倨傲,反而在自己的私宅里隆重地招待张大千,并捧出自己的中国画习作,请张大千批评指点,此事轰动了巴黎的新闻界、艺术界,从此便传出一个新的名号——东张西毕



在苏大博物馆藏有张大千与经亨颐合作的《松竹水仙图》,落款“颐渊写松石水仙大千补竹并署”,可知是由经亨颐画的松树、磐石、水仙,张大千补竹并署款。经亨颐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在他30多年教育工作中,一贯主张“与时俱进”的办学方针,他所创办的春晖中学蜚声海内外,赢得了“北有南开,南有春晖”的美誉。

此幅《松竹水仙图》,尽管是合作的,但画面层次分明,配合得天衣无缝。可见翠竹清新,松枝苍劲,水仙素雅,张弛有致,疏密相间。数竿修竹在风中摇曳,枝叶扶疏,与一旁的松树、磐石、水仙相依相偎,顾盼生姿,展现了画者们崇尚高洁以及不凡的气质。

      自信飞扬,才情横溢,为丹青勤学苦练,为创作历经探索,在张大千充满动荡、转徙、奔波的一生中,一幕幕犹如传奇,历历在目。缅怀大千先生一生,是植根于传统又不断创新的一生;是在传承、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上做出卓著贡献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和中国艺术在世界上赢得崇高荣誉和绽放璀璨光芒的一生。

苏州大学新媒体中心

素材来源:苏州大学博物馆

策划:黄维娟

文字:王皓

图片:朱兰、张显孝、郑晓芬

责编:姚姚

觉得不错,请点赞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