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苏州大学诚邀海内外英才申报“千人计划”
精彩推荐
养天地正气
法古今完人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1计划”首批入选高校。学校现有24个学院(部),134个本科专业, 4个国家重点学科,8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5个江苏省重点序列学科,15个“十三五”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截止目前共8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其中材料科学、化学进入前1‰。
目前,两院院士6人、外籍院士1人,“千人计划”入选者13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45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长江学者”青年学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8人,“万人计划”杰出人才1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人。
全体苏大人正以
昂扬的姿态、开放的胸襟、全球的视野
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
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诚邀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苏大
申报条件
千人计划
1、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国际知名企业或金融机构担任正教授或相当职务。
2、从事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以及经济金融、管理等领域研究的申报人年龄不超过55周岁,从事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的申报人年龄不超过60周岁,外专项目申报人(非华裔外国专家)年龄不超过65周岁。
3、申报人一般应未全职在国内(来华)工作;已在国内(华)工作的,回国(来华)时间应在一年内。
4、长期项目引进后,至少连续全职在学校工作3年。外专长期项目至少连续在学校工作3年,每年不少于9个月。外专短期项目至少连续在学校工作3年,每年不少于2个月。
青年千人
1、属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领域,年龄不超过40周岁。
2、应取得博士学位,并有3年以上连续海外科研工作经历。海外取得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如果取得突出研究成果或其他突出成绩,可突破年限要求。
3、申报时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知名企业研发机构有正式教学或科研职位。
4、引进后全职在国内(华)工作3年以上。申报时一般应未全职在国内(华)工作,已经在国内工作的,回国(来华)时间应在一年以内。
本年度申报人年龄、工作年限的计算,截止到2017年6月1日。
待遇政策
千人计划
1、岗位:苏州大学卓越人才(教授、博士生导师)
2、薪酬:年薪≥60万元;国家“千人计划”补助100万元全额发放(免税);地方配套(约300万元)全额发放。
3、安家补贴:200-250万元。
4、学术启动经费:非实验性学科100-200万元,实验性学科300-500万元。可根据需要另行提供大型仪器设备费。
5、其他:提供充足的办公实验室用房,优先支持组建科研团队,博、硕士招生指标予以政策性倾斜,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及子女入学。
青年千人
1、岗位:苏州大学杰出人才(教授、博士生导师)
2、薪酬:年薪≥35万元;国家“青年千人”补助50万元全额发放(免税);地方配套(约200万)全额发放。
3、安家补贴:150-180万元。
4、学术启动经费:除国家给予“青年千人”科研资助之外,另提供非实验理科60-80万元,实验理、工、医科80-200万元。可根据需要另行提供大型仪器设备费。
5、其他:提供充足的办公实验室用房,优先支持组建科研团队,博、硕士招生指标予以政策性倾斜,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及子女入学。
优先推荐申报江苏省“双创计划”,对入选的双创人才,三年内省级财政给予总共300万元、100万元或50万元的创新创业资金资助;对入选的双创团队,三年内省级财政给予总共300-800万元的人才经费资助。
优先推荐杰出人才申报“江苏特聘教授”,如入选,聘期三年内,省级财政给予每人每年12万元的岗位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对自然科学类、人文社会科学类分别提供100万元(特别优秀的提供200万元)、50万元的科研经费。
应聘方式
有意申报人员请将个人简历及学术成果材料发送至相关院系联系,也可以直接联系人事处人才办。
主要联系学院
联系人事处人才办
联系人:杨凝晖、刘春雷、尹奎
联系电话:+86-512-67503045
联系电话:+86-512-67503248
联系邮箱:rckf@suda.edu.cn
通讯地址:苏州市东环路50号
通讯地址:苏州大学东校区凌云楼613
苏州大学新媒体中心
素材来源:苏州大学人事处
整理编辑:潘泽宇、钟静
觉得不错,请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