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央视、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 “两会”期间采访全国人大代表熊思东校长

苏州大学 2019-04-06

精彩推荐

 1. 学无止境|一周讲座概览(03.19-03.24)

 2. 排名再升10位!最新ESI中国大学综合排名百强出炉

 3. 2018年考研国家线正式公布!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熊思东校长接受了央视、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的采访。熊思东校长都说了些什么呢,跟大苏一起来听听。

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


新闻联播·深化国家机构改革 推进治理现代化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d0608zmq8ps&width=500&height=375&auto=0

新闻联播 2018-03-15


央视朝闻天下·两会特写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f060885spn4&width=500&height=375&auto=0

央视朝闻天下 2018-03-14


新华社客户端江苏频道:

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代表:高等教育引领未来发展作用愈发凸显

“以质量提升为目标的内涵式发展路径得以落实。”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高等教育5年间发生了实质性转变,越来越注重内涵式发展,提高质量成为当下大学校长最为关心的话题。

熊思东认为,我国逐步找到了大学发展的特色之路。“如果说任何大学的发展都必须适应本国国情的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我们最大的国情。”熊思东说,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5年中国大学确定了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明确了全员育人的实现方式,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高等教育引领未来发展的作用愈发凸显。”熊思东表示,这5年,高等教育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制和机制,为未来健康、快速、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更加坚定了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步伐,中国教育引领全球教育的发展愿景指日可待。”熊思东说。

新华社客户端江苏频道  2018-03-12


《光明日报》:

释放地方高校活力

——访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代表

【代表委员面对面】

作为高校管理者,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代表尤为关注高等教育特别是地方高校的发展问题。他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快‘双一流’建设”,是对中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5年来,高校办学理念有了实质性转变,以提升质量为目标、以内涵式发展为路径的办学思想与实践在全国高校中不断巩固和拓展。”熊思东代表对此深有感触,苏州大学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全面深化内涵建设,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精准对接国家发展需求,努力实现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转型。

熊思东代表介绍,地方高校数量约占全国高校总数的96%,在地方高校就读的学生比例约占全国总数的98%。这意味着地方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然而,由于地方高校以地方政府统筹管理为主的体制机制,在人、财、物等方面存在权、责分离,双重限制等情况。我国地方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水平大学在发展中面临的一些改革难点与瓶颈问题亟待突破。

“国家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高水平人才,地方高校的建设不仅是地方的事情,还应与中央部属高校的建设全盘统筹考虑。”熊思东代表认为,地方高校的建设不仅要依靠物质资源的投入,更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以获取更多优质办学资源,释放更大活力。

《光明日报》 2018-03-14  第9版


《中国教育报》:

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 

中国高等教育正在引领未来

代表委员声音

总结这5年高等教育的发展,我以为这无疑是新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成就最辉煌、变化最明显的一个时期。我曾在复旦大学工作20多年,到苏州大学工作以后,特别是担任校长之后,这种感受特别明显。

大学的发展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办人民满意的大学”的办学思想,不仅成为高等学校师生的共识,也已内化为大学校长们的行动指南。“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一要让党和政府满意,高校的办学行为要主动对接党和国家的要求,这是最根本的;二要让大学里的师生满意,要让老师和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三要让师生背后的家庭和社会满意,大学已经不是象牙塔,必须通过社会贡献来寻求办学资源。这里我想特别强调要让校友满意,大学的办学者要让校友们为母校感到骄傲。

二是以质量提升为目标的内涵式发展路径得到了落实。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主要体现在扩大规模上,几乎每一所大学的校园面积、师生数量、学科专业数都得到了较大提高。这5年发生了一个实质性的扭转,越来越强调内涵式发展,提高质量也成为大学校长最为关心的话题。

三是全球化、国际化的视野得到了加强。过去只是外交战线提国际、国内两个战场,现在中国高等教育已经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重视国际、国内两个战场也是理所当然的。现在的大学发展,一定是面向全球寻求办学资源,谈合作也一定是同时考虑国际合作和国内合作。

逐步找到大学发展的特色之路。如果说任何大学的发展都必须适应本国国情的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我们最大的国情。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5年中国大学越发确定了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明确了全员育人的实现方式。中国大学办学模式既面向未来又服务当下,比如有些高校确定了“双一流”建设目标,有些高校确定向应用型转变。可以说,这5年我们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高等教育质量得到了极大提升。这5年,中国高校的贡献力突飞猛进,产生了一批原创性、创新性的成果,比如:“新四大发明”、天眼、量子科学、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的背后,都有高校作为支撑。在全球大学排行榜上,中国大学过去很难进入前100名,现在已有不俗的表现。并且,现在很多地方舍得投入引进或者新建一所大学,这在过去是想不到也看不到的。这也说明现在大学的质量已经得到了全社会的肯定。

高等教育引领未来发展的作用愈发凸显。这5年,中国高等教育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5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制和机制,为未来健康、快速、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加坚定了中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发展步伐,让中国教育引领全球教育的发展愿景指日可待。

这5年,也是苏州大学发展最快最好的5年。相信苏州大学的老师、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历史会记住这5年的浓墨重彩。5年来,在国家和江苏省、苏州市的支持下,经过师生们的不懈努力、共同奋斗,苏州大学已经成长为社会认可的研究型大学。苏州大学5年的发展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缩影,其中的秘诀,是探索出了一个适应中国国情的、可讲述可复制可推广的办学模式。

《中国教育报》2018-03-09 第5版


《中国教育报》:

奏响新时代教育强音

——两会内外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关键词 成就梦想

 【报告原声】 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

【代表委员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政府工作报告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放到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的时代命题之中,充分表明教育改革发展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教育提高到梦想的高度,突出强调了教育事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当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根本性意义。同时,从筑梦的视角看待教育事业,也充分反映了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中国教育报》2018-03-06 第4版


《中国科学报》:

熊思东代表:降低噪音从公共场所做起

“第一次来到人大,我还得了解人大的建议、批评跟政协提案有什么不一样。现在已经基本搞明白了。”再次见到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他依然如昔,谦虚有礼。

曾为三届“老政协委员”的熊思东,这些年为两会贡献了不少提案,涉及高校发展、人才培养、医药卫生多个领域。今年是他第一次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出席两会,但带来的建议并不比往年的提案少,涉及高校内涵式建设、社会公益事业捐赠、全面放开计划生育、严惩精日分子等多个方面。

“这次带来的第一个建议,也是我在政协曾经提过的——降低环境基础噪音。”熊思东指出,在出境游玩时,几乎所有国家的人都在抱怨,中国人很吵。在地铁、机场、图书馆、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一个负面“标识”,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形象。国家虽然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宣传教育和监督管理,例如,我国的旅游文明指南其中一条是“不允许大声喧哗”,但事实上执行效果并不理想。

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曾于2008年联合发布《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我国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域的环境噪声限值为白天60分贝,夜里50分贝,1997年我国也颁布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然而,现在一般公共场所的音量都在这之上。

熊思东曾走上街头调研。“你们知道有个环境污染保护条例吗?”“你知道声音高于一定分贝就是违法的吗?”受访的群众都说“不知道”。在他看来,管住噪音需要换一种思路,就像禁烟,提高烟草税收、大力宣传“吸烟有害健康”,并不如规定哪些场合不准吸烟有成效。“政府管不了个人,但可以把车站、码头、广场、会议场所、餐厅等大型公众场合管理好。”他说。

重要的公共场所是铸造个人行为的地方。然而,“相关条例要么不精准、大而同,要么阳春白雪、知者甚少。法律立在那里,宣传、执行、督查做得并不够。要让大众清楚,噪声污染行为不只是一种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噪声污染是一种违法行为”。熊思东说,这也是他在人大重提降低环境基础噪音的原因之一。

“第一是环境噪声标准不够细化,执行可操作性不强。法律应明确、精准地告知环境噪音的标准到底是什么;第二是解决公共场所噪声的监督执纪不严问题,消除噪声污染执纪中条块分割复杂、法律责任不明、部门相互推诿问题,在制定噪声防护相关法律时,要完善相应的处罚措施和标准,增强执法的力度和强制力,制定相应的处罚规定。”熊思东强调。

《中国科学报》 2018-03-14 第1版 要闻


《中国科学报》:

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

地方院校须形成精准的师资队伍

分类首先涉及一个粗细问题,太粗,起不到精准的作用;太细,势必把学校碎片化,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一个事实是,地方院校的分类指导比中央直属大学的分类指导要更复杂、更精准。

首先,地方院校不能单纯地分为教学型或研究型。其次,地方院校承担着更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工作,拥有一支创业型或企业型的师资队伍。因此,在教学型、研究型之外,要分出应用型或企业型这一类别。

此外,分类还可以按学科细分,其中工科又可以分为传统工科和新工科,文科又可分为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还有新型交叉学科。不同学科的情况不同。理科教师认为要以论文为主导,工科教师希望看服务社会的成绩。

对于苏大而言,还有民用与军用之分。军用不能发文章也不能申请专利,具有保密性质,甚至不能报道,考核评价还有严重滞后性,不能当时考核教师,项目做完与否、做到什么程度也不能由学术委员会评价。

师资队伍的管理与基础相关,一般来说,中央直属大学、非地方院校办学周期较长,大学内部治理比较完善,师资队伍对大学内部治理有着自我修复和管理功能。而不少地方大学自我修复和管理相对于中央直属大学、非地方院校更缺乏经验,这就意味着在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分类评价里,地方院校必须更精准、更直接、更易操作。这就涉及如何分类、分类的基本原则两个问题。理想形态是分类细致、各就各位、各得其所、各发挥作用,但是根据苏大的实践结果来看,分类宜先粗后细、先广后窄。最大问题在于分类体系过于复杂,无法相互比较、借鉴,由原来的大一统变成了五花八门、乱糟糟,由“统一的仓库”变成了“杂货店”,这是要避免的。

我们遇到的问题是,既要强调学科特点,又要面向未来,切忌把学科的弱势变为特点。工科教师告诉我不能拿论文作评价,却说不出应拿什么来做评价;医学教师认为评价要尊重医学规律,却说不清究竟是何规律。能否使评价标准、学科规律可操作、可实现、可具象到条例上,有时候的确很困难,但即便困难也得推进。目前最大的难题是没有形成精准的师资队伍,要么大一统,要么自由主义,二者之间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中国科学报》 2018-03-13 第5版 大学周刊


《新华日报》:

深化医改,让百姓过上健康美好生活

今天我主持

嘉 宾:

熊思东,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民盟江苏省委会副主委

王  水,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江苏省委会副主委、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

“就医问题”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政府工作报告27次提到“医”这个字,可见国家对人民群众看病难、就医难问题的重视。请两位就“如何进一步深化医疗改革,让百姓过上健康的美好生活”这一话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病人愿意到小医院看病了

主持人:熊校长,请您首先谈一谈我国的医疗改革取得哪些成绩?

熊思东:首先,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网络,可以说是全球最大的医保网,对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其次,取消药品加成,改变药品审核制度,同时快速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再次,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医联体建设,实现大病医保以及异地医疗的直接结算;最后,社会救助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主持人:走过9个年头,新医改已进入“深水区”。但老百姓还是愿意往大医院跑,流感高发期这种情况尤为明显。医院针对这种现象有何对策?

王 水:大医院医疗设备较好,学科齐全,业务精深的医生也比较多;而小医院在设备、人才等方面都受到一定限制,再加上大小医院收费基本一样,患者自然都往大医院跑。同时,也应该看到,随着家庭医生、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有些病人开始愿意选择到家门口小医院就医。我们为基层医院培养人才,下派医生去基层医院帮助治疗慢病和简单疾病,达到病人分流的效果,从而让去大医院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少。

医改的逐步深入,让医疗资源配置更加平衡,医生队伍水平不断提高,这样小医院和大医院就会变得一样,而不是呈现一种分离的状态。

让人才在医院体现价值

主持人:虽说医生引进难、流失严重的现象并不普遍,但是相信大家也听到了不少这样的声音。请二位谈一谈该如何培养医学人才、医院该如何留住人才。

王 水:我们鼓励人才的合理流动。医院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留住人才、培养人才,有一套完善的体系才能让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同时还要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爱护人才,让人才在医院里体现价值,对医院有归属感、自豪感。

熊思东:医学人才的培养,无外乎这几个方面:加强关于医院人才需求和供给平衡的研究。不仅要考虑当下,更要考虑未来。医学人才培养周期长,在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上应早谋划、早动手。同时,做好医学人才的预测和预警工作,对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需要多少人要心中有底。医学是苏州大学一个重点发展学科,下一步将紧贴国家医疗卫生需求,布局高端人才“5+3”以及“医学+×”。对于一些特定专业,比如放射科医生、儿科医生都有相应培养计划,为医疗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互联网+”帮医生看好病

主持人: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对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该如何看待?

熊思东:这些新技术逐渐渗透到医疗卫生行业,对提高医疗卫生水平非常重要。新技术第一个落脚点就在新型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今后我们培养的医生,不仅要有医学知识、具有人文情怀,同时还要具备云计算、大数据应用等能力。

大数据应用于诊断过程,通过数据分析缩短诊断周期。在治疗方面,新技术的运用让外科手术由繁变简,由大手术向中手术过渡,而中手术变小手术、小手术变微创手术,甚至完全无创。我们应当满怀热情、张开双臂迎接这些新技术和新理念。

主持人:省人医在诸如医学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有什么创新举措?

王 水:在我们医院,大数据已经运用到临床。以我从事的乳腺癌治疗为例,以往需要两个具有资质的影像科专业医师一起讨论确诊,如今只需要一个医师加上人工智能就可解决问题。人工智能不知疲倦,学习能力超强,可以不断积累,未来像这样的诊断完全可以采用人工智能方法。打个比方,医生就像福尔摩斯,人工智能就是华生,二者珠联璧合。相对来讲,福尔摩斯的作用更大,但是福尔摩斯替代不了华生,华生也替代不了福尔摩斯。

在未来,人工智能辅助的作用会越来越大,通过这些新技术运用,医疗的未来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华日报》2018-03-08 第6版


《江苏教育报》:

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

打破身份限制 统筹地方高校建设

我国高等教育有近3000所大学、3600万名在校生,其中,96%的大学为地方大学,98%的学生就读于地方大学。“地方大学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地方大学建设不只是地方政府的事,地方大学强不强,直接决定着我们教育强国梦想能否实现。”作为一所地方大学的校长,熊思东建议,要将地方高校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熊思东说,目前,各个地方大学都是由各级地方政府来建设,地方的重视与否、财力的高低,很大程度决定着地方大学的发展水平,“从‘211’‘985’到建设‘双一流’大学,其出发点就是要打破大学的身份限制,但在资源分配上,还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他提出,要进一步打破中国大学的身份限制,树立全国一盘棋的理念,将地方高校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地方大学由大变强。

《江苏教育报》2018-03-14 头版


其他相关报道链接:

江苏广电:蔡丽新、徐郭平、熊思东做客《江苏新时空》:改革不惑 整装再出发 


苏州电视台:熊思东 :教育应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苏州大学新媒体中心

素材来源:苏州大学新闻网

 觉得不错,请点赞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