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熊思东校长在2018苏州大学国际青年学者东吴论坛上的讲话

苏州大学 2019-04-06

在2018苏州大学

国际青年学者东吴论坛上的讲话

熊思东   校长

(2018年4月9日)



各位学者、各位朋友:


四月的苏大,春色满园、鸟语花香,因为你们的到来而更具魅力。感谢大家应邀来到苏大,一起感受苏大、交流学术、畅谈理想、共话未来。我想你们中很多人可能是第一次来到苏州、来到苏大,但一定已从媒体、网络,甚至口口相传之中对苏大的点滴有了些许了解。今天,你们走进苏大,可以更加系统、更加深入地感受她,感受她的文化,感受她的气质,我希望这种感受不仅有空间的感受,同时还应该有时间的感受,不仅要看到她的过去和现在,还要预测她的未来。


三个多月前,苏州大学向全球发出召开2018年国际青年学者东吴论坛的邀约,得到了青年学者们的广泛响应。我们从近千名申请者中好中选优,向149位青年学者发出了诚挚的参会邀请。五万余名师生员工翘首以盼,五十余万校友热切关注,一份由历代先贤开创的事业正期待你们的加入。前几天,我认真翻阅了大家的简历,发现参加本次论坛的146位青年才俊分别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112所知名学府,你们中有8位90后学者,有5位学者本科毕业于苏州大学,8位来自苏州,还有8位来自我曾经学习工作过的加州大学系统。在这里,我向大家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


这一刻,苏大的先贤欢迎你们!1871年,曹子实、Dr. Young. John Allen(林乐知)、Dr. David. L Anderson(孙乐文)在美国基督教监理会(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 South)和社会贤达的支持帮助下,开始了办学创校的艰辛历程。从Sunday School(主日学校)到存养书院、再到博习书院,从上海的中西书院到苏州的宫巷书院,从葑溪之西到胥江之东,中国第一所以西式办学体系举办的大学在此诞生。她首开中国法学教育、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创办了中国高校的第一份学报。


从那时起,奋斗在创校之初的大师先贤留下了“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东吴精神。从民国时期的人才辈出到共和国时代的开拓创新,从师范教育的文脉坚守到综合大学的战略转型,从多校并入的跨越发展到新时代的争创一流,一个多世纪以来,一代代苏大人在追寻先辈教育理想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谱写了无数精彩的苏大之歌。1997年,学校入选国家“211工程”;2013年,学校作为14所牵头高校之一入选国家首批“2011计划”国家协同创新中心;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名单。同时,学校纳米科技学院于2011年入选教育部首批17所国家试点学院,学校于2017年入选全国14所重点高校博士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今日的苏大,已经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拥有较强竞争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现有材料科学、化学、临床医学、物理学、工程学、生物和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等9个学科进入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基本科学指标)前1%,其中材料科学、化学进入全球前1‰;根据最新第三方国际权威排名,苏州大学分别位列英国《THE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国内地高校第15位(亚洲高校第72位),美国《U.S.NEWS世界大学排名》内地高校第26位,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内地高校10-18位。同时,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中位列内地高校第24位,是首家跻身30强的非“985工程”高校。继2016年被《Nature Index》报告评为“全球上升最快的高校”之后,2017年学校在“《Nature》全球最具创新力高校排行榜”中位居内地高校首位、全球第173位。


在这里,每座大门、每幢楼宇、每处雕塑都会向大家诉说一代代苏大人奋发图强的故事。在这里,你们将感受中西合璧的校园文化,感受古典与现代的交相辉映,感受科学与人文的完美融合,感受先贤们“怀天下、求真知、育完人”的教育情怀。青年朋友们,这支近150年的创业团队期待你们的加入!


这一刻,苏大的五十万校友欢迎你们!百余年来,苏州大学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五十余万名各类专业人才。他们当中,有费孝通、雷洁琼、许德珩、周谷城、孙起孟、赵朴初、董寅初、钱伟长等,他们既是国家领导人,同时也是科学界、文化界的名宿泰斗;他们当中有东京审判中国检察官首席顾问倪征日奥、中国遗传学奠基人谈家桢、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国学大师钱仲联和著名作家杨绛、金庸等一大批精英栋梁;他们当中还有著名医学专家詹启敏、著名兵器科学专家芮筱亭等三十多位两院院士。


我们还有更多的校友,在世界各地、在各行各业,辛勤工作、默默奉献,以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不断发展着苏大的声誉,熔铸着苏大的品牌,丰富着苏大的精神。正是因为广大校友的存在和奉献,苏大的历史才不是凝固的历史,而是流动的历史,更是每一位苏大人的成长史。此刻,广大校友正密切关注着学校的发展,热切期盼着你们的加盟!


这一刻,苏大的2.7万名本科生欢迎你们!他们是苏大人中最年轻、最活跃的群体,他们分别来自70余个国家和我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他们就读于24个学院的131个专业。他们在课堂上激荡思想,在图书馆里博览群书,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增长阅历,在创业科技园里实现创客梦想。在这里,他们还可以赴世界著名学府交流学习。他们都是百里挑一的“佼佼者”,他们也是苏大的现在,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期待你们的到来,为他们传道、授业、解惑。


这一刻,苏大的1.7万名研究生欢迎你们!他们是苏大人中最具创新力的团体,他们分布在12大学科门类的196个博士点和269个硕士点。他们敢于质疑、勇于批判、乐于创造,他们在11个国家级、66个省部级实验室里探求真理,在500多个研究生工作站里创新实践,他们更活跃在学术前沿,在高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在这里,你们将感受到他们的青春与热情,他们也期待有机会在你们的带领下,与你们一起探究未知世界、拓展知识边界。


这一刻,苏大的2926位专任教师欢迎你们!苏州大学是国家外专局引智计划(“111计划”)入选高校,也是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学校77%的特聘教授都来自海外,近四成专任教师具有海外学术经历;他们中既有学识渊博的院士群体,也有一批80后、90后的青年才俊;他们中既有沉淀于人文社科领域的资深教授,也有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的学术大师;他们中既有担任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主编或编委的专家学者,也有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领军人才。在这里,你们可以与来自全球著名科研院所的同仁交流切磋,可以与世界顶级高校的研究者共话科学奥秘,还可以看到实验室里的智慧种子在现实世界中生根发芽,结出硕果。


来到这里,行走在校园中,也许你会偶遇你们熟悉的诺贝尔奖、A.M. Turing奖、Euler奖获得者,也许你还会遇到曾经的同学与校友。我相信,无论你们来自哪里,无论你们身处什么领域,你们一定能在苏大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伙伴。


这一刻,苏大的2257位管理服务人员欢迎你们!他们是一支专业高效的管理服务团队,是一支默默奉献的优秀团队。他们坚持以人为本,建立了特色化的青年学者成长支持体系、个性化的薪酬激励机制、弹性化的考核评价机制和学术休假制度,为教师学术研究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保障;他们坚持服务至上,为我们的教学科研活动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先进的设备和优越的环境,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孵化平台和专业指导,还为我们的教师提供住房、就医、就学等配套政策,努力解决一切后顾之忧,让教师醉心学术。此刻,这个团队已经为各位的加盟做好了准备!


这一刻,苏大的未来也欢迎你们!百年苏大,今日再出发。当前,苏州大学正朝着“人民满意、国际认可、世界尊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奋力前行。未来,她将成为一个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胜任未来发展挑战的大学;成为一个产生新思想、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影响国家和社会进步的大学;成为一个守护人类精神家园和社会文明灯塔的大学。


青年朋友们,苏州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千年名城,苏州大学是一所人才辈出的百年学府。苏州大学始终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广博胸怀延揽全球英才,以包容态度广聚天下英才。优秀青年人才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希望,我们将优先确保青年人才在经费上有支持、工作上有平台、成长上有氛围、生活上有待遇,努力做到让奉献者有荣誉、让付出者有收获、让努力者有盼头。希望与会青年学者乃至全球青年英才都能够关注苏大、加盟苏大、成就苏大,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共同见证苏州大学新的辉煌!


最后,作为苏州大学现任校长,我更是诚挚地邀请你们,期待你们的到来!谢谢大家!




苏州大学新媒体中心

整理编辑:姜漫

觉得不错,请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