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春风化雨 立德树人|11位老师荣获2018年度(首届)苏州大学“高尚师德”奖教金

苏州大学 2019-04-06

精彩推荐

1. 苏州大学举行庆祝第34个教师节表彰大会暨教职工荣休仪式

2. 手绘 | 桃李芬芳,感谢遇到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表彰高尚师德先进典型,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根据香港南联教育基金主席、香港苏浙沪同乡会永远名誉会长周忠继先生的捐赠意愿,江苏省教育基金会在苏州大学设立“高尚师德”奖教金,奖励一批在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立德树人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教师。

经个人申报、单位推荐,学校奖励管理委员会审议、校长办公会审定,王国卿、车轶、吴莹、汪一鸣、陈小平、赵杏根、赵爱国、晏世雷、郭彩琴、唐自立、黄辛隐共11位老师获得2018年度(首届)苏州大学“高尚师德”奖教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获奖老师们的风采吧!(获奖人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王国卿

——医学部

教育感言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王国卿从教33年,是江苏省教育系统“三最三星”大学生最喜爱教师,江苏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大教学名师,始终耕耘在教书育人一线,激情演绎事业。爱学生、追细节、挑重担、好进取、重实效、求卓越,是他一贯工作作风。以给学生多上课、上好课为座右铭,以天下为己任、真理为依归、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情怀,年均教学500多学时。他以生为本,对其传授知识与引导创新思维并举,培养能力和塑造职业精神并重。他带领团队从课程整合化、学业导师化、学习自主化、动手学术化、教材精品化、资源共享化、素质综合化、考核常态化、互动便利化、友谊国际化等方面入手,不懈实践,以身立教,切实全方位关爱学生成长,尊重其个性、人格、兴趣和意志,治学严谨,改善学风,立德树人,因材施教。

其教改实践让学生们普遍感到:学得进、记得住、用得上,听课是享受、缺席是遗憾,争相选课,课堂爆满。连年评课优秀,博得广大师生和校内外专家、同行高度赞扬,兄弟院校纷纷前来观摩学习,广大中外学生称其为“教神”,形成浓厚的品牌教学效应。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研究论文48篇,主编出版全国医学规划教材1部、副主编教材3部,近些年主持省级教改项目6项、校级重点项目4项,获得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6项,市校级教学、科研奖励20余项,其成果作为主要支撑使我校生理学获得3项省级精品或资源共享课程。


车轶

——医学部

教育感言

踏踏实实做人,兢兢业业从教,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弘扬积极向上思想,无愧于神圣的教师职业。

高尚的师德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爱,在车轶老师近30年的教育生涯中,他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在平凡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实践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教学过程中车轶老师认真对待讲授的每一门课程,力求将最前沿的知识介绍给同学们,教学内容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授课过程中充分考虑各专业同学的特点,结合课程内容,融入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做到教书育人并重,深受同学们的欢迎。

车轶老师始终坚信“身教重于言教”,他热心公益、积极参与社会工作,身体力行关注国家教育发展。作为江苏省科协科普讲师团成员,为中小学的科普教育尽力;深入农村,义务为小学生开设课外讲堂,拓展孩子们的知识和眼界,带给他们不一样的体验。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到西藏支教,在高海拔环境中克服重重困难,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参与慈善工作和社会工作,圆满完成援藏任务,获得了“优秀援藏教师”荣誉称号。

走近车轶老师,你会发现,面对平凡的工作他脚踏实地、尽心尽责,言谈中洋溢着对教育工作的深爱。正如其对自己近30年教育工作的总结:“踏踏实实做人,兢兢业业从教,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弘扬积极向上思想,无愧于神圣的教师职业。”


吴莹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

教育感言

近四十年的教龄是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尽心尽职,无怨无悔。

吴莹老师任教近四十年间,尽心尽职,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吴莹老师始终立足于本科基础课教学第一线,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每年教学工作量饱满,教学质量为广大师生所认可,多次获得学校的教学嘉奖,曾荣获2010年苏州大学第四届“教学名师”和2013年苏州大学“东吴讲习教授”称号。

在教学过程中,吴莹老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实践。作为分析化学课程负责人,努力打造《分析化学》精品课程,在她组织领导下,用近三年时间开展了基于E-Learning线上线下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改革了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项目建成以后,得到了来自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以及项目验收专家们的关注和肯定,大家一致认为这种线上学习和线下操作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很适合仪器分析这一类实验课程,具有很好的实用意义,值得推广。

吴莹老师历来注重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分析化学教学团队中几乎每一名青年教师都是在她的传帮带下成长起来的。在吴莹老师的主要指导下,严吉林老师获得苏州大学第十七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


汪一鸣

——轨道交通学院

教育感言

教育就是平视的陪伴,教师只是年轻学子在大学这段不可多得的经历中的同行者。

教师的初心是什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道出了教师的使命就是教书育人。

汪一鸣老师从教三十余载,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始终耕耘在教书育人第一线,从事通信与信息工程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30年来,她视课堂为生命,视学生为子女,视同事为亲人,不懈进取与坚持。汪老师每年承担数门本科及研究生课程,近两年年均教学工作量超过400学时,近三年的本科教学质量测评皆为优秀。

她通过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成绩评价体系等手段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她为本专业开设的计算机通信课程采用全英文教学方式和英文原版教材授课,使学生耳目一新。从上课到指导实验,汪老师均亲力亲为,主持的数字逻辑设计课程曾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的实验实践改革成果曾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所开设的新生研讨课得到学校表彰。

在授课之余,汪老师还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学科与学术竞赛,从莙政学者到各级创新创业计划、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竞赛等,垂身示范,切实提升了同学们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回归大学教育的初衷。此外,汪老师在学术委员会、行业学会、国际学术刊物承担工作,体现了汪老师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长的教育理念。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汪老师以仁心为指引,以真理为依归,她的学术理念和道德情怀将深深影响着学生和青年教师们的人生。


陈小平

——电子信息学院

教育感言

工科学生的培养要德才兼备,知行并重,发掘科研潜能,提升创新能力。

陈小平老师在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从教17年,每年承担4-5门本科及研究生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他结合科研经历,引入具有工程背景的实际案例,创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学效果。近年来他的本科生课程《电路分析》,学生测评均在95分以上,研究生课程《随机信号处理》被列入苏州大学高水平建设课程。

陈老师特别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六年来连续指导学生参加8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并承担了大量的组织、培训工作,先后指导学生获得全国一等奖2次、二等奖9次以及省一等奖9次,2011、2015年被江苏赛区组委会授予优秀指导教师。他作为指导教师还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3项。

陈老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研制的电梯控制系统已成功地应用于国内外许多电梯工程中,包括2010年南非足球世界杯举办城市约翰内斯堡的政府、宾馆、银行、医院的电梯、2014年巴西足球世界杯比赛场馆的扶梯等。他获国家发明专利5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

陈老师治学严谨,师德高尚,教书育人,成效显著,近5年两次被评为苏州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获得苏州大学交行集体教学奖、五四青年特别感谢奖、建行教学奖等奖项,2018年又荣获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赵杏根

——文学院

教育感言

立足苏大,放眼五洲;谋道弘道,孜孜以求;身教言教,薪传千秋。

赵杏根教授是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的老师,他从教37年,一直默默耕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

赵杏根老师曾在欧美大学工作并两度在台湾高校当客座教授,他把世界名校的教学理念带进课堂,以实现中国大学的“大学之道”。

赵老师开设的课程多,著述也多。除了古代文学史课程外,他开设过文献学、《论语》研究、孟子研究、儒家经典选读、儒家学说的当代阐述、《四书》精讲、中国民俗学等。这其中有的课程,不是他的研究专长,是应学校教学计划之需。但只要接到一门新课,他都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作研究,“一切为了学生”,是他的座右铭。因此他开设的每一门课后面,几乎都有专著论文等研究成果。这本身也是对学生的一种示范和激励。在教学方法上,赵老师也吸取欧美大学重视学生“读文献”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学术界最新研究动态。

赵老师以身立教,既有清醒的忧患意识,又不怨天尤人,其坚定的信念和勤勉的作风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感染力,“赵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不染俗流的学者风骨、诲人不倦的师长风范,为我树立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楷模。跟从他经过了几年研习后,我不仅见识了赵老师极具创新精神的学术胆识,更令我受益终生的是他强大的人格感召力,为学与做人的通融与统一在赵老师身上显露无遗,让我们做学生的深刻地察知一名学者所应持有的人格底线与所能达到的术业高度。”他的一名博士生如是说。


赵爱国

——外国语学院

教育感言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我孜孜以求的人生目标。

在赵爱国老师48年的工作履历中,从教近30年是他投入最多和收获最多的鎏金岁月。他秉持“以德立身、匠心育人”的信念,以“永无止境”的标准激励自己,用“金牌意识”倾注于一流人才的培养,为将我校俄英双语专业跻身国内一流付出了全部精力。

从教以来,赵爱国老师始终坚守在教学与科研第一线。他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每年主讲6门以上主干课程,教学工作量超300学时;他在施教上精益求精,力争使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最佳;他以德树人,关爱每一位学生的进步和成长,每周都安排固定时间与学生交流谈心,年均接待学生数达50余名;他诲人不倦,悉心教导和帮助有困难或心理障碍的学生战胜自我,实现大学人生的超越;他一心一意谋发展,自2003年起率先施行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国际化进程,先后送数百位学子出国进修,“优本”人数创本校之最;他锐意改革,其成果先后斩获校、省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被学界誉为“苏大模式”;他不辞辛劳,先后十余次指导学生获得全国高校俄语大赛各等级奖项;他敢当伯乐,先后推荐数十位学生攻读北京大学、圣彼得堡大学等一流高校的硕博士学位;他力行教研相长理念,在科研领域取得学界公认的优异成绩。

赵爱国老师高尚的师德、严谨的学风、爱生的情怀深得历届学生的好评,也博得同行的一致赞誉。


晏世雷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教育感言

教育连接学生现在与未来,培养学生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是教师的责任与使命。

晏世雷老师在苏州大学从教三十七年,切实履行教书育人职责,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始终把上好每一节课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担任《普通物理学》教学,评为大学四年中学生最受欢迎任课老师。

作为《普通物理学》课程建设负责人,通过双语教学、全英文教学、混合式教学、网上在线教学等改革实践,使课程获江苏省一类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他不幸患重病期间,正值《普通物理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进入关键期,利用治疗间隙,带领团队抓紧建设、审核、修改、上网等工作,课程按时实现在线教学使用,根据中国大学MOOC平台统计,一年来全国注册选课人数超过1.8万人,其中749人完成学习并取得学分。

他主持的《物理学》专业获国家特色专业、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负责的基础物理(实验)团队获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带领团队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苏州大学教学名师,江苏省教学名师,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大学五四青年奖--特别感谢奖。此外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晏世雷老师在他的教学工作中展现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高尚、教书育人的风范,为学校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贡献。


郭彩琴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教育感言

大学教师不是向学生灌输结论的专制权威,而是与学生共同讨论的平等首席;大学教育不是死守教室、记住别人话语的空洞游戏,而是走进生活、产生自己思考的生动创造。

郭彩琴是一个具有33年党龄与教龄的老党员、老教师。作为一名老师,她坚持“教学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动”的教学理念,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教学导向,以母亲对待孩子般的心态始终坚守在教学第一线,她始终坚信大学教育不是死守教室、记住别人话语的空洞游戏,而是走进生活、产生自己思考的生动创造。

郭彩琴老师积极探索的“三·三·三”实践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导师、校外指导老师三个教学主体积极性,充分利用教室、导师工作室、研究生工作站三种教学空间,促进学生求知、体验、创新三个维度发展。与胜浦街道、友新街道建立2个本科生实践基地;在江阴高级中学、胜浦街道、苏州市科普服务中心建立2个校级研究生工作站和1个研究生工作站培育点。她带着学生顶着风雨、冒着寒暑进社区走基层,在她指导下,30多万字的研究成果《过渡型社区教育理论与实践》顺利出版,合作指导的课题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国家级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资助。

苏州大学首届“我最喜欢的老师”、苏州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苏州市优秀共产党员、苏州市劳动模范待遇、苏州大学示范党支部书记等等荣誉是对郭老师工作的肯定。同学们一句句“我也要努力学习,成为像老师一样的人”是对郭老师最好的勉励。


唐自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教育感言

世界是互通的。借助一个学科的教学,让学生学会在其他学科也同样适用的方法。

立身。唐自立老师从教30年来来一直坚持在教学一线,一路潜心教书育人,守正修身,温文尔雅,坚守教学传统,坚持教学改革,指导学生从事课外科研,是具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的典型代表。

立业。唐老师是浙江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毕业后就职于原苏州丝绸工学院(后合并至苏州大学)。从一开始,唐老师就刻苦钻研教法,在讲授算法语言程序设计课时,唐老师通过多次的尝试和研究,发现了这门课的重点不在语言的语法而在程序设计。因此每次上课在讲过语法后都会引入问题,再跟学生一起讨论该怎样解决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出“问题探究教学法”。在数据结构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探索,总结出“分步教学法”等。

立格。唐老师一直坚持传统的上课形式,就是在多媒体和PPT流行于各大讲堂和课堂的今天,唐老师还是一支粉笔走天下,始终保持与学生的沟通和引导学生的思维。每年的教学反馈中,学生普遍对这种形式表示欢迎,教学效果良好。

立人。唐老师还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的课外科研,辅导学生的考研课程,曾指导本科生发表SCIE期刊论文。


黄辛隐

——教育学院

教育感言

这辈子做教师,和学生始终在一起,心和心的交流让我拥有了一份纯粹,真好!

黄辛隐老师是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30多年来,她对待教学工作一丝不苟,教务部每年度的教学测评均为优秀。她的学生已成为全国各地大、中小学心理教育的栋梁之材。在科研方面,黄辛隐教授出版专著、合著、译著27本;发表论文80篇(核刊26篇),承担全国、省、市、校课题、横向合作课题36项。

黄辛隐教授还是苏州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指导中心副主任,曾在苏州人民广播电台主持自己名字命名的“黄老师工作室”。在苏州市未成年指导中心,作为首席“苏老师”,她13年坚持公益从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许多未成年人走出了成长的烦恼。

从2014年至今四年,黄辛隐教授坚持在江苏省太湖强制戒毒所,从事内观疗法对降低新型毒品吸毒人员的复吸率研究和实践,2016年被司法部批准为全国十大优势戒治项目;2013年来五年时间,在苏州工业园区博爱学校用心理学知识陪伴特殊儿童的家长;2018年开始,在苏州第三看守所带领一批志愿者和研究生团队陪伴给未成年犯进行心理辅导。她还曾赴四川汶川、江苏阜宁等地进行灾后心理干预工作。

“蕙心兰质”,用这四个字来形容黄辛隐教授最贴切不过,她平和亲切,如兰芬芳。不忘爱的初心,坚守教育理想,这就是黄辛隐教授!

十一位获奖教师是全校五千多名教职工的缩影

他们教书不忘育人

春风化雨无声,立德树人有道

数十年如一日指导和帮助学生成长,从无怨言

老师,您辛苦了!


苏州大学新媒体中心

素材来源:人力资源处、党委教师工作部

整理编辑:陈昊

 觉得不错,请点赞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