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礼赞祖国——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故事(一)
精彩推荐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之际,为进一步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牢记初心使命,以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攻坚克难、争创一流,致敬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校党委从全校范围征集遴选出14位优秀共产党员,精心采编他们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岗位上干事创业的动人故事,从今天起陆续上线推出“不忘初心、礼赞祖国——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故事”系列内容,欢迎各位党员阅读学习。
01
阮长耿
“为祖国为人民多做一点事是我最大的幸福”
个人简介
阮长耿,男,汉族,193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江苏省血液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主任委员。1964年于北京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1981年于巴黎第七大学毕业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先后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先后获国家专利、国家发明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42项;主编专著9部,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96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66篇。2018年,江苏省委、省政府授予其“为江苏改革开放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称号。
坚守初心 求学报国
1964年,阮长耿以优异的成绩从北京大学毕业,被国防科工委选中,分配到二机部(后更名为核工业部)下属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现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工作。1978年,受到国家首批公派赴法国留学。刚到法国的阮长耿特意来到周恩来总理当年旅居的那座小旅馆,探寻伟人足迹。看到周总理当年让人震撼的艰苦生活和工作场景,阮长耿清楚认识到,正是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激励着年轻的周恩来在艰苦条件下始终斗志昂扬。明确了人生目标的阮长耿不久后写下了入党申请书,确立起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政治信仰和为党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崇高追求。
留法期间,阮长耿在法国巴黎第七大学附属圣路易医学院的血栓形成与止血研究中心学习生活,师从世界著名的血液学家卡昂教授。法国同行们颇为惊讶,这位中国留学生基础雄厚、思维敏捷,而且动手能力很强。不仅关键程序一定要自己动手,就连实验的准备工作,他也从来不嫌繁琐,做得一丝不苟。更让他们钦佩的是阮长耿惊人的毅力,他一天到晚钻在实验室里,反反复复地做着旁人看来十分枯燥乏味的实验,有时一个同样的实验要重复做几十遍。严谨求实、一丝不苟是对科学家的要求,也是共产党员的优秀作风。阮长耿做到了,他用自己的行动成为旅法中国留学生的标杆。
1981年,阮长耿(右)与导师卡昂教授(左)
在英国皇家学院进行学术交流
功夫不负有心人,阮长耿用不到两年的时间就成功地发现了世界上第一株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I单克隆抗体,以这个抗体为工具,揭开了血管受损后血小板黏附在破损处发挥止血功能的分子机制。用这种单抗可以确认一系列由于血小板膜糖蛋白缺陷而造成的出血性疾病,将明显提高此类疾病的治愈率。
1981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的第八届国际血栓与止血会议上,阮长耿发表了该项研究成果。从此,阮长耿因为在世界上首先用单克隆抗体研究血小板获得成功而被载入科学史册。多伦多会议结束后,阮长耿开始撰写他的法国国家博士学位论文。在这关键时刻,他忽然持续地感到全身乏力,低热不退,多处淋巴结肿大。经过医生诊断,原来得了弓形虫病。为了不耽误博士毕业论文的上交,他靠着自己的毅力硬是拖着病体,圆满地完成了论文。鉴于阮长耿的突出表现,法国巴黎第七大学授予他法国医学生物学国家博士学位。他光荣地成为了首位获得该学位的华人留学生。
烛缸精神 只争朝夕
1981年10月,阮长耿婉拒了卡昂教授的挽留,欣然回国。在他的心里,把学到的本领带回来提高中国的科研水平是从来不会犹豫的选择。
在极其艰苦简陋的条件下,他于1981年创建了我国第一个血栓与止血研究室。所谓“研究室”,其实仅是苏州医学院招待所腾出来的一间空房和少得可怜的设备,其中两台仪器和一批试剂,还是阮长耿在法留学时用节省下来的奖学金购买的。除此之外,就是阮长耿所描绘的“还有一双灵巧的手,一个会动脑筋的大脑,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阮长耿教授在实验室做实验
1982年6月,阮长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年在周总理故居前许下的心愿终于如愿以偿。在入党宣誓时,他心里想着:没有党的教育和培养,就没有今日的我。我要用我掌握的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报效祖国,为人民服务。
1982年8月,阮长耿开展杂交瘤技术工作。然而,进行杂交瘤技术中的杂交瘤细胞培养,必须要有专用设备——二氧化碳培养箱,在当时进口这种设备谈何容易。作为共产党员,阮长耿带领着研究小组,精心构思,在有机玻璃缸里点燃蜡烛,制备实验所需的二氧化碳环境,以极低的成本实现了二氧化碳培养箱的功效。凭着这种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烛缸精神”,在他的带领下,“苏州系列(SZ)”单克隆抗体现已达180多株,其中5株被确定为国际血小板研究的标准试剂。随着科研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重大课题资助,以及美籍华人唐仲英先生的资助,研究室条件大为改观,但阮长耿仍念念不忘“烛缸”精神,他说,“烛缸”精神就是“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的智慧武器。
不辱使命 热血长青
阮长耿致力于血液学研究五十余载,为我国血液学尤其是在血栓与止血领域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国内外同行誉为“中国血小板之父”,并于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还先后被法国总统授予“法兰西国家功绩骑士勋章”和“法兰西国家功绩军官勋章”,连获两枚法国功绩勋章,是为数不多的获此殊荣的华人科学家之一。2018年阮长耿被评为“为江苏改革开放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2019年获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以表彰其对血栓与止血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阮长耿成为获得此奖项的第一位中国学者。
1988年,由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卫生厅批准,江苏省血液研究所(以下简称血研所)正式成立,阮长耿任所长。三十年来,血研所已成为国内主要的血液病诊断和治疗中心之一。在全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中,苏州血液学科连续多年排名前四,2019年成功获批“国家血液病学临床研究中心”,将为国内外患者提供更优质、更有效的诊疗服务。
作为一位医学科学家,阮长耿特别推崇“严谨求实”这四个字。他说:“在我的一生中,受我的老师和前辈的影响最深的有两点:一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要热爱自己的事业,选择了自己的科研方向以后就一直坚持做下去;二是严谨、求实、创新,做学问或者做医生尤其要如此,在严谨求实的基础上还要力争有所创新。科学是容不得半点虚假的,医学和生物学作为21世纪的重要学科,需要我们踏实严谨、实事求是地去耕耘。只有在脚踏实地的求实过程中,才会有创新,才能为中华民族做出更大的贡献。”
如今,耄耋之年的阮长耿走起路来,还是习惯性地一路小跑。他说,这是几十年来养成的习惯:争分夺秒,只争朝夕。“希望年轻的一代,能够接着我们的工作,做得比我们更好!能够在自己专业的领域里,为祖国、为人民多做一点事,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阮长耿这样说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怀着对血液学的深情, 对生命的关爱,他还奋步疾走在开拓创新、治病救人的路上!
02
郎建平
“回到梦想开始的地方”
个人简介
郎建平,男,汉族,1964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84年于苏州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1993年于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毕业获博士学位,1995-2001年日本名古屋大学化学系、美国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博士后,现任苏州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处秘书长。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1年度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作为导师,我们带头给大家树个样子,慢慢地,学生们的奋斗理念就带上来了。”这是郎建平一直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作为教师、科学家和一名共产党员,他始终在用行动阐释着朴素务实的信念。
初心不忘,时刻铭记回报祖国
1980年前的郎建平,一直生活在江苏太仓的小村庄里,连附近的沙溪镇都没去过。他曾手拿木头与锯子当过“木匠”,也曾在农田里插过秧、收过小麦与水稻、摘过棉花,利用假期赚些工分补贴家用。1977年,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制度得到恢复,郎建平才有机会赶上了高考这趟火车,来到外面更广阔的天地,从此这条求学之路就再没有停止过。
郎建平一直觉得自己不是那种天分很高的学生,却是肯下苦功的学生。求学生涯里,他忘了有多少个凌晨依然奋斗在实验室,也记不清多少次为了实验结果而不眠不休。在苏州大学本科毕业后,郎建平又在南京大学接受了五年的硕博连读学习。但他依然不满足于此,随后前往日本名古屋大学、美国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从迈出国门那一刻起,我就想着出去学习是为了回来报效祖国,让祖国变得更美好。”郎建平说,报效国家一直是自己的人生理想。六年漂泊在外的留学生活没有让郎建平迷失自己,他知道,如果没有党和国家给予的学习机会就不会有今天的自己。因此,2001年他毅然决然放弃了国外的丰厚待遇回到苏州,回到了梦想开始的地方,并在回国的第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求学路上的每一次远行,郎建平的心都不曾真正的离开,都是为了有朝一日更好的归来,心中那份从未变过的报效祖国的深情和决心将他和祖国紧紧连接在一起。
上下求索,科研路上精益求精
回国后郎建平没有一刻停下过科研的步伐。他开辟出金属团簇基超分子组装化学及三阶非线性光学的研究路径,研究发现含Mo(W)/Cu/S团簇基聚合物或高核团簇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通过自组装得到改变或修饰。他带领科研团队率先合成了团簇超分子立方体、三维团簇分子筛,首次用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实现了固相分离有机芳香化合物。在用MOFs实现精准光化学环加成、高效分解水等领域也取得了不少创新性成果,对于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问题做出了重大探索。
他习惯将自己的科研团队称作“狼群”,不仅是因为“狼”音同“郎”,更是因为科研团队所呈现出来的团队合作、耐力、执着与拼搏也是狼的象征。“只要不断努力,潜心研究,产出属于我们自己的顶尖原创科研成果,只是时间问题。”郎建平坚定地说。
郎建平指导学生做实验
在他的带领下,科研团队在Chem. Soc. Rev.,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等发表论文近430篇,中国发明专利授权24项。因为这些成果,2005年郎建平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2014年被英国皇家化学会遴选为会士。2018年7月,欧洲科学院公布了院士增选结果,郎建平的名字赫然在榜,成为苏州本土科学家中的第一位欧洲科学院院士。这个新的身份,是国际学术界对郎建平科研工作的充分肯定。
立德树人,为学生成长谋深远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郎建平深知不仅仅要做传授知识的教书匠,更要做塑造灵魂的“大先生。”他时常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给学生党员上党课,引导他们分三个层次实现人生价值。他说:“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在学习上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力争第一;在科研学术上,要全身心投入;在社会服务方面,要积极参与;在为人处世方面,要真诚待人。其次,作为学生党员,在拥护党、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的同时,要带动周围的同学共同努力,营造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争当‘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最后,走上了社会,要将‘小我’融入‘大我’,将责任与情怀结合,形成一股恒久的精神动力来报效祖国。”
作为导师,郎建平坚持带头多做科研、多写论文,同时对学生从严要求,鼓励学生多发论文和专利,把每篇论文当做自己一辈子值得骄傲的艺术作品来完成。他说:“无论在课堂还是在实验室,学生们始终在仰望导师。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从购置先进实验仪器,申请博士点,到与日本名古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美国德州农工大学、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等开展学术交流并联合培养学生,郎建平忙得马不停蹄,为学生培养带来一股求新、求变之风。他率先改变了学校实验室的开放时间,把化学楼实验室开放的时间从下午5点延长到晚上10点。他说:“大学鼓励创新,首先要给师生提供一个鼓励勤勉的环境和平台,创造一个科研的氛围。”
郎建平和学生讨论论文
郎建平还不断邀请国外专家来苏州大学交流研讨,鼓励学生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我想让学生们多接触国际最前沿的专家学者,帮助他们拥有国际化的开阔视野。”至今,郎建平指导的一篇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4篇论文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4位博士、60位硕士毕业生中,有的在国内外高校从事教学科研,有的在世界五百强企业、政府部门工作,均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
学生们的前途璀璨闪耀,“狼群”的科研成绩硕果累累,这些都折射出郎建平培养学生、用一己之力报效祖国的执着初心,也是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理想和精神追求!“唯有爱国,唯有奋斗,方能建功立业。”这是郎建平回国发展的切身体会,也是他想传递下去的一把人生火炬。
03
方世南
“让马克思主义真理焕发光芒”
个人简介
方世南,男,汉族,1954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东吴智库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苏州专家咨询团团长、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出版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340余篇,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组部重大委托项目13项,多次获得国家和省市科研成果奖,被评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2015年影响力人物”,2016年荣获“21世纪世界政治经济学杰出成果奖”,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2016年),2010年和2016年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首批“333工程”培养人选。
方世南一直将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当作车之两轮和鸟之两翼,他笔耕不辍,修己树人,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把实践作为科研的源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时刻不忘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关注当下社会矛盾,以前瞻的眼光解决社会未来发展的困境,积极服务社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他,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传播者与践行者。
善教深研,传承新时代的红色基因
方世南热爱马克思主义教学工作,以真诚的工作热情、充足的工作干劲、永不停歇的进取精神,在教学中时刻用实践传播着马克思主义真理,传递出教师党员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在讲台上用实际行动抒写着新时代共产党员的风采。
他始终坚持“板凳坐冷、脚底走热;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科研信条,并以此教导学生,一定要坐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冷板凳”,学好学懂从而为社会实践服务。很多人说方世南一年下来的科研成果高产得令人佩服,称他是学术界的“大牛”。有人开玩笑说:“我们坐在那里喝一杯茶的功夫,方世南就写出了一篇核心文章。”但看似容易的事情背后都是经年累月的努力换来的。多年以来,方世南只允许自己在大年初一休息一天。他的大脑堪称是一个行走的、不断更新的数据库,他身边90后的学生总会赞叹老师的好记性和庞大的知识储备。“方老师心中有一种坚定信念,就像一团火,使他不知疲倦,一点都不像是60多岁的人。”
方世南是学识渊博的老师,总是把自己最新的学术观点和对时政的看法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学生,并和学生一起讨论论文思路和写作方法,一起交流读书感悟。他经常说:“要想不停地写出新观点,一定要不停地补充新知识,掌握学术科研的最前沿。”
方世南接受记者采访
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刚刚闭幕,他迅速捕捉到十九大报告当中的关键点,撰写了《美丽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一文,3天后,该文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网“十九大——理论新视野”专栏上,人民网、光明网等各大媒体纷纷转载。该文便于12月23日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颁发的中国社会科学网2017年度全国优秀首发10篇文章之一。与此同时,方世南还入选了由省委书记娄勤俭任团长的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省委宣讲团,积极奔赴全省各地进行宣讲活动。在方世南的影响下,他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们也纷纷参与到了苏州市、苏州大学和马克思主义学院赴苏州各地的十九大宣讲活动中。他们带着老师的教导,将专业知识融入满腔的爱国热情和兴国担当中,推动十九大精神进头脑、见行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学校发展、民族复兴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力量。
服务益世,永葆共产党人的奋斗本色
方世南同志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红”与生态文明理论的“绿”结合在一起深入研究,以自身的学术能力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贡献力量,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在苏州各地的发展与建设方面不断以“红绿交融”的思想贡献着自己的智慧,为社会造福。
2017年7月,方世南带领他的团队顶着烈日在昆山走访调研了二十几家基层单位的党建情况,奔波途中经常可以看到他的后背被汗水一次又一次地浸湿,可他的脚步却从未停歇过,也从不说苦叫累。他将绿色理念贯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脚上那双穿了近十年而没有换过的皮鞋,跟着他踩过苏州最脏污水河的泥土地,也登上过富丽堂皇的颁奖台。他将国外的调研情况与先进理论引进苏州,深入进行苏州市生态现代化战略研究、中德合作推进生态治理的研究、昆山特色价值观等等课题的研究。他在2005年担任昆山机关服务品牌建设项目总顾问时,提出要坚持“五位一体”的整体建设和追求“五位一体”的整体文明,这与十九大提出的五大文明全面提升的描述完全契合,充分体现出方世南学术研究的前瞻意识。他主持的中国乡镇推进绿色发展研究课题,立足昆山淀山湖镇,做中国21世纪示范镇绿色发展实证研究,目前已经出版了三本《古韵今风淀山湖》系列丛书,第四本《风生水起淀山湖》正在积极撰写中。
与德国生态工程协会主席盖勒
探讨中国江南水乡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
“一座舒服惬意的城市,内涵比规模更重要,品质比速度更重要。”正如方世南同志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所说,提升这样的“内涵”“品质”,需要城市管理者在细微处见功夫、见质量、见情怀。他身体力行地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对昆山绿色发展的贡献使得他被昆山的老百姓们铭记于心并口耳相传。
像“智力服务”昆山,用马克思主义真理帮助地方政府决策这样的案例,同样还发生在张家港市、太仓市。他领衔的太仓田园城市建设研究、张家港提升市民素质促进人的现代化研究等多项研究成果,包括撰写的大量调研报告,在国务院及中组部、中宣部举办的各类具有较大影响的内参发表,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多次批示,许多建议转化为决策,他也因此被公认为地方决策咨询的领军人才。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方世南同志的人生信条。他坚持从小家到大家,用理念造福社会,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传播者与践行者。他一年四季笔耕不辍、步履不停,不忘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初心,用课堂教学、实际调研和学术理念,传递出一名师者的育人情怀,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的服务意识和一名共产党员的家国信念,让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在脚下的土地上熠熠生辉。
04
黄兴
“恪尽职守是一种情怀”
个人简介
黄兴,男,1961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员,现任老挝苏州大学副校长,曾任苏州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处处长、海外教育学院院长、港澳台办公室主任等职务。曾获“苏州市外事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模范个人”称号。
在20年的国际教育管理工作中,黄兴抢抓机遇敢作为,为学校国际合作交流及留学生教育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道路上,他服从安排,主持老挝苏州大学日常工作,开拓思路,一心一意谋发展。恪尽职守,是黄兴对工作的坚持与执着。他用“在其位谋其职”的尽心尽责、“同舟共济”的无怨无悔、“以校为家”的全力以赴,书写了一名党员干部的奋斗情怀。
抢抓机遇,做留学生教育的推动者
“发展留学生教育是学校国际合作交流的一项重要工作!”黄兴对外拓宽渠道、争取资源,对内协调各方、解决问题。
2004年,他得知韩国大真大学为培养中文专门人才,计划在中国南北方各建一所中国分校。大真大学中国分校建设委员会已先后访问考察了十几个城市,但还没有最后敲定选址。黄兴果断意识到,这是我校扩大国际合作、发展留学生教育的大好机会,应该积极争取。于是,他一边主动向学校汇报,一边积极与大真大学方面联络,主动收集介绍苏州和学校的影像资料寄到韩国。经过反复多次的努力,黄兴终于用他的诚意在细节上赢得信任,获得了对方的认可。
经过协商小组一个月内数十次的谈判,“整合全球资源”“拓展合作伙伴”等理念影响了大真大学中国分校的办学思路。由“租房或建房办学”改为“合作办学”,从而加快进程。2005年,大真大学苏州分校正式落户苏州大学;至今已成功举办15年,近5000名大真大学学生先后来到苏州分校学习。
留学生数量多了,各种问题也随之出现。黄兴常常半夜被叫醒去处理留学生的突发事件。有个冬夜,他接到派出所来电:一名韩国学生深夜醉酒骑车,晕倒在路边,被行人发现送往苏大附一院。他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忙前忙后地照顾受伤的韩国学生,帮他擦洗呕吐物,一直陪护到天亮。被照顾的韩国学生随后在苏大一路读完了博士,并定居苏州。被问起留下来的理由,他说:“因为黄老师当年的帮助,我爱上了苏大,爱上了中国。这里的老师很好,中国人很好!”
经过他和团队二十年尽责尽职的守候,我校留学生规模连续多年在江苏省高校名列前茅,连续多年获评江苏省来华留学生工作先进集体,2014年荣获全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先进集体”称号。2015年1月,我校被推举为江苏省外国留学生教育研究会会长单位,这是我省第一次由宁外高校担当此任。
以身作则,做“一带一路”的践行者
“喜欢思考,认真负责。”是老挝苏大老方校长助理冯温格对黄兴的评价。
赴任两年来,黄兴带领老挝苏大全体中老员工,在积极开拓创新上做文章,拜访老挝政要与当地高校,建立良好社会关系,为老挝苏大建设和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为扩大老挝苏大的影响,吸引生源,他亲力亲为,通过老挝报纸、电台及网络媒体刊登招生信息。老挝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高温潮湿,加上植被繁茂,当地蚊虫众多、疟疾盛行,黄兴不惧这艰苦的条件,带领招生工作组冒着高温,驱车数千公里崎岖山路,奔赴老挝南北部10多个省的中学开展招生宣传活动。
2017年6月老挝正值雨季,其北部多山、泥路为主,路况险峻、常有山石滚落,导致车行缓慢且不便。一天,招生工作组一行来到老挝沙耶武里省。车子刚上一个陡坡,就开始不停打滑。不仅无法前进,甚至还有溜车危险。担任司机的老挝工作人员宋江回忆道:“当时情况非常危险,大家都慌神的时候,黄老师当机立断,让我拉起手刹。他带着其他几位老师下车推行。最后,靠大家的努力把车子推上了缓坡,但他们几个老师满身是泥。”
黄兴出席《中美人才培养计划》
121项目学生毕业典礼
招生期间,听闻在老挝乌多姆赛有一处中国军人纪念碑,黄兴特意带大家前去缅怀。他表示:“默哀和纪念不仅是表达我们对先烈的哀思与敬意,更重要的是要将他们同舟共济、凝心聚力、爱国兴国的革命精神发挥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在不同的地方为国家建设做贡献。”
立足老挝苏州大学平台,黄兴牵头举办汉语演讲比赛、中国传统文化展示等一系列活动传播中华文化,全力推进苏州大学与老挝科技部合作成立的“绿色丝绸研究中心”及桑蚕示范园建设。他表示:“在帮助老挝人民脱贫致富的同时,也要解决我国丝绸企业原料不足的困境,彰显中国政府‘一带一路’倡议的巨大影响力。”
不忘初心,做“以校为家”的示范者
“学校的事,就是我们自己的事!”这句口头禅黄兴常挂嘴边。
2018年末,老挝苏州大学面临“办学楼租用到期、房东抬价不让”的困境。两难之下,黄兴一方面与老挝员工一起跟房东谈判;一方面组织中方员工积极寻找可以作为教学楼的新租楼。经过多次摸排,终于找到一处新的办学地点,租金也更便宜。
虽然租了新楼,但要赶在新学期开学前使新楼达到教学要求令黄兴丝毫不敢懈怠。为了节约置物成本,黄兴不舍得雇佣工人,亲自带头和大家一起把国内购买来的大型包裹从一楼扛上四楼,将一块块木板和一个个螺丝拼接成使用的家具;为了让教室更加整洁美观,他连续几晚与大家一起趴在地上,用刀片一点一点刮掉装修留下的油漆;为了吸引新的培训生源,他多次调研,提出新的招募方案,确保汉语培训工作有序开展。
拜访老挝教育与体育部部长显登·腊占塔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黄兴不仅将“以校为家”的党性觉悟体现在自己的工作日常中,更将这一理念放在对员工的关心上。
2017年7月26日,樊庆丰老师突发急性阑尾炎,情况危急,当地医院拒绝其回国治疗的要求。黄兴一边安慰樊老师,让其安心在万象进行手术治疗;一边带头轮流照顾,寸步不离。“手术进行到深夜,黄老师就一直守在手术室外。手术后,又守着等我醒来,还帮我端水端饭。”樊庆丰感动地说:“在异国他乡,他就像父亲一样。”
把学校当成家,悉心守候;把员工当家人,体恤关怀。黄兴的实际行动树成了一道标杆,激励着他身边的每位员工,让大家在海外建校的艰苦过程中坚守住一份“恪尽职守、实现价值”的纯粹。
苏州大学新媒体中心
素材来源:苏大党员之家
整理编辑:张东润
向优秀党员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