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主题教育进行时 | 不忘初心、礼赞祖国——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故事(三)

苏州大学 2022-08-27

精彩推荐

1. 苏州大学红十字国际学院迎来首批青年骨干学员

2. 一周招聘信息汇总(11.04-11.10)

3. 激情校马!最美赛道上的最美瞬间!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之际,为进一步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牢记初心使命,以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攻坚克难、争创一流,致敬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校党委从全校范围征集遴选出14位优秀共产党员,精心采编他们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岗位上干事创业的动人故事,陆续上线推出“不忘初心、礼赞祖国——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故事”系列内容,欢迎各位党员阅读学习。


01

晏世雷

“三尺讲台写春秋 教书育人谱华章”


个人简介

晏世雷,男,1958年5月生,中共党员,1981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物理系物理教育专业并留校工作。198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取得苏州大学理论物理专业硕士学位,2004年聘任为教授,现为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生导师,曾任物理学院副院长、教务部教学质量与资源管理处处长等职。曾获得江苏省高等学校第五届教学名师奖、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大学五四青年奖(特别感谢奖)、首届高尚师德奖等荣誉。其带领的“基础物理(实验)教学团队”曾先后荣获省和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主持的《普通物理学》课程获国家精品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获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在三十八年的教育工作中,晏世雷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始终走在前列、干在实处,为学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贡献,诠释了一名党员教师尽心尽力、踏踏实实地为学生谋成长,矢志不渝、勤勤恳恳地为学校谋发展的赤子之心和责任担当。


以生为本,兢兢业业

晏世雷坚持教书育人的初心,始终将学生放在首位,精心备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在实践中,他总结出“抓两头带中间”的教学法。对基础好的学生他注重引导,深化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参加双语教学、全英文教学、混合式教学等改革实践,指导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研究课题,发表论文,参加全国、省级物理竞赛等,对基础弱的学生他不遗余力给予额外辅导。


有一年,晏世雷的教学班有多名学生数学基础只达初中水平,学习物理更是非常困难。于是晏老师在上课时特别关注他们,课余时间不管自己教务部工作如何繁忙,也要坚持挤出时间为他们“开小灶”。不仅补习物理知识,还帮他们补习数学知识,使得这批孩子顺利完成课程学习,他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学生们一致好评。


晏世雷的备课认真在学院里是出了名的。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拍摄过程中,为确保课程质量,他力求完美,常常因为一些小小的细节,进行反复多次拍摄,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与他共事的钱铮老师说:“他上课时精神饱满,非常投入。”


助力发展 倾力奉献

多年来,晏世雷以优良的师德师风与丰富的教学经验,助力相关学科专业发展。他在教学实践中对专业及课程建设投入了大量精力,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力协助学院把物理学专业建设成为国家特色专业、物理实验中心获苏州大学首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磁学》课程获苏州大学首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实现了多项突破。


在教学团队建设上,晏世雷助力打造青年教师队伍。在他的指导下,不少青年教师在江苏省高校基础物理教师上好一堂课竞赛中获得佳绩,陆续成长为学院教学、教研骨干。他所带领的基础物理(实验)团队获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并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晏世雷指导青年教师


2017年3月,正值《普通物理学》在线开放课程(MOOC)建设的关键时期,作为项目团队负责人的晏世雷却被查出患上了恶性肿瘤。此时的他并没有放下手中工作,而是强忍着手术创伤和化疗副作用造成的疼痛,尽心尽力确保2017年9月初课程能够按时投入在线教学。实验中心叶超老师说:“晏老师做事认真忘我,2007年申报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时,他全程参与材料的撰写修改,经常带着整个团队加班到晚上十一二点。2017年他在身患重病的情形下,仍然带领大家一起进行在线课程材料的撰写、整合和视频拍摄等工作,他的精神感动、激励着我们更加努力地投入工作。”


从2018年7月开始为学院师范认证出谋划策,主动承担申报材料的撰写修改工作;到2019年3月,坚持参与认证材料的全程重新写作、修改、统稿等多项工作,晏世雷同志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中共党员,一直带领团队奋勇前行。他心系学生,心系人才培养,在术后仍未康复的情况下,坚持重新站到他热爱的三尺讲台为本科生授课,令人动容。“晏老师在身体仍未康复的情况下,还坚持参与了师范认证材料的撰写等多项工作,并给予我们多方面的专业指导,他忘我工作的精神,不仅是青年教师的楷模,更是全院党员的‘一面旗帜’。”学院副院长方亮评价道。


科普宣传,服务社会

晏世雷的工作再繁忙,他也不曾忘记服务社会的使命。自从二十多年前接手苏州市物理学会以来,他在学会的组织建设、系统管理、辐射等方面都做出了骄人的成绩。2014年苏州市物理学会作为一个公益性学会成功申报为苏州市四星级学会。他作为苏州市科协首席科普专家,运用专业优势,积极参加苏州市科普宣传,架起学院与市科协联系渠道。他利用假期,辅导大学生进行科普实验、开展科普讲座,组织师生志愿者走进社区开展科学知识普及,承担社会责任。他指导的学生中获包括苏州市“十大科普标兵”在内的多项荣誉,先进事迹先后被光明日报、扬子晚报、苏州日报、姑苏晚报等诸多媒体宣传报道。在晏世雷的指导和协助下,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于2018年成立首家苏州市科普实践基地,每年接纳近2000名中小学生走进科普实验室聆听讲座和体验实验。

晏世雷在科普宣传


2017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给晏世雷同志发来“共建未来新宇宙”的贺卡,对他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贡献给予了肯定和认可。


02

镇学初

“改革发展一线的'拓荒牛'”


个人简介

镇学初,男,汉族,1963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导、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院长。1985年获湖北医科大学医学系学士学位,1988年获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学位,1996年获瑞士日内瓦大学博士学位。曾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并担任纽约城市大学医学院药理学系助理教授,2006年引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任课题组负责人,2009年作为高端人才引进苏州大学,担任药学院院长。长期致力于神经精神疾病发病机理及药物靶点发现的研究,是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江苏省双创人才,江苏省双创团队领军人,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三期项目药学学科带头人,担任江苏药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APS, Frontier in Neuroscience等国际学术期刊编委。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镇学初担任苏州大学药学院院长以来,兢兢业业,为学院发展殚精竭虑,把一个底子薄、基础差的药学院办成全国排名前列的高级药学人才教育和研究基地。在他的带领下,学院获批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立了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省级药学学科综合训练中心、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建设了2个国家级精品/品牌课程和1个国家级教学项目。同时,“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3,跻身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在领导眼里,他是学科建设担当有为的开拓者;在同仁眼里,他是锐意进取的改革者;在学生心里,他是兢兢业业的教育者。


担当有为的开拓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担使命,就是要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镇学初就是这么一位在学科改革发展一线,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的“拓荒牛”。


2009年,镇学初被任命为苏州大学药学院院长,此时的药学院隐藏着学科发展的巨大危机:平台匮乏、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等。拥有多年海内外顶级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经历的他深谙学科建设对一个年轻学院发展的重要性,面对学院发展的诸多困境,他敏锐地意识到申报“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对药学学科的发展至关重要。“有了博士学位授权点就能招博士,能招博士对吸引高层次人才加盟就有优势,高层次人才进来了就会有产出,有产出了就能申报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平台,‘巢’筑好了,‘凤凰’自然也就来了,如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我觉得这对学科、学院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性的工作。”镇学初如此回顾当年“筑巢引凤”的想法。


可是,申报过程并非一帆风顺。2010年初,博士学位授权点申报工作启动伊始就传来不利消息:因为申报材料的时间限制,作为苏大药学学科实际学科带头人的他及他的成果均不能在材料中体现。“一定要将博士学位授权点拿下,药学院的发展等不起下一个四年了。” 镇学初没有退缩,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多方统筹与整合学科力量,积极争取资源,为药学学科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申报积极创造条件。4月,协调完对药理学学科的调整,使得药学学科力量极大增强;5月,借助校庆召开学科发展研讨会,亲自邀请专家来学院给学科“问诊把脉”,虚心聆听专家提出的意见与建议;7至8月,积极筹划和组织召开药学院发展战略研讨会,对申报材料做最后的把关并开展实战演练;9月,顺利通过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博士学位授权点申报答辩,并被推荐到教育部。最终在2011年3月为苏州大学赢得了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这个标志性的事件为后续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的获批、药学博士后流动站的设立、江苏省重点学科的获得以及大量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锐意进取的改革者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奋斗史,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本质特征”。镇学初身上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锐意进取、勇往向前的奋斗精神。


作为院长,无论多忙,镇学初都会坚持出席每年的校友返校日活动。有一年,他参加完校友返校日活动后,他痛定思痛:“学生是学院教书育人的一面镜子,培养的学生身上会折射出我们的培养理念和模式。早些年我们培养的毕业生选择考研或是出国的人数与国内一流大学药学院差距很大,我们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改。”

镇学初与爱尔兰皇家外科医学院洽谈合作办学


镇学初主持推动本科生“药学全英文教学班”改革,在师资配备上,要求专业基础扎实、英文流利的海归教师必须参加全英文教学。在他的推动下,药学全英文授课从高年级向低年级延伸,从专业学位课程向专业基础课和公共课延伸,基本实现了英文课程的全覆盖。2013年,镇学初主持的《基础与临床药理学》课程入选教育部“2013年度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实现了苏州大学药学学科在国家级精品课程上的新突破。时隔五年,药学院课程建设再次实现突破,镇学初主持的《药理学》课程获2018年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至此他一人先后主持了2项国家级精品课程。


2019年,药学院毕业生刘玥在法国期间被遴选参加European Scientific Institute主办的全球Safenano Spring School项目,并获得“创新项目”小组第一的成绩,而她正是通过药学院与法国格勒诺布尔大学“4+1”项目,被推荐至法国格勒诺布尔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的首批本科生之一。


“对比以前,近几年来找我写推荐信的学生多起来了,这说明我们选择深造的同学多了,也侧面反映了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水平在提高。” 言辞之间,镇学初的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兢兢业业的教育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镇学初作为院长和课题组负责人,经常和学生讲:“你们不要怕我忙,没时间管你们的课题,也不要以为我忙到不知道你们在干什么,就敷衍了事。本质上我是教师,教育培养学生是我的本分。”虽然公务繁忙,镇学初仍然坚持每周一次的课题组组会,听取学生的学术汇报和读书报告,且规定学生每周要汇报研究进展。如果科研上遇到任何问题,可以随时和他沟通,白天没时间,他就晚上听取学生汇报,答疑解惑,兢兢业业地传道授业解惑。


“因为镇老师是院长,平时比较严肃,所以我刚上研一那时候心里会有一点害怕,慢慢地发现,镇老师其实是面冷心热。他对我们要求严格,但也很包容学生,这种宽容的氛围对激发我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对我们学术能力的提高是大有帮助的。在我们心中,当遇到困难和需要帮助的时候,镇老师是值得我们信赖和依靠的。”在镇学初课题组学习了5年之久的韩朝军博士这样说。

镇学初指导学生进行课题实验


镇学初没有做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他把努力奋斗放在每一次为学院奔波的征途上,每一个为学科发展而苦思冥想的深夜里,每一回为员工谋福利的琐事上。作为教师,他把教书育人融入到每一篇论文的批阅上,每一节深入浅出的课堂间,每一句对学生学习生活的询问里。他带领苏大药院人团结在一起,以奋进者的姿态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奋斗终生的铮铮誓言!


十年间,兢兢业业,青丝变华发!

经年里,初心不改,激流仍勇进!


03

上官丕亮

“群众的进言者,知识与爱的传递者”


个人简介

上官丕亮,男,汉族,1967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王健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健法学院党委委员。1989年于吉林大学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1994年于北京大学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05年于苏州大学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2006-2008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曾先后在基层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担任法官七年,1999年4月调入苏州大学任教至今。二十年来一直从事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宪法学》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06年至今担任学校教代会代表,连续十年担任学院分工会主席,曾被评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全国300名法学学科最有影响力学者之一,苏州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苏州大学王晓军精神文明奖先进个人,苏州大学“高尚师德”奖获得者,首届苏州大学学生“我最喜爱的老师”。

2019年,是上官丕亮在苏州大学工作的第二十个年头。二十年来,他一直坚守着“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初心。他敢讲真话,热心公益,为群众发声,积极上交提案,成绩显著;身为法学教授,他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用法治思维引领学生,不断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替群众发声,为师生服务

富有正义感,敢讲真话,善心待人、乐于助人,是很多人对上官丕亮的印象。2008-2018年担任学院分工会主席期间,上官丕亮不仅积极组织开展文体活动,热心服务群众,而且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形式组织教职工参与校院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积极反映群众意见、依法维护教职工权益,在促进学校和学院发展方面做出了应有贡献。


为了全面反映广大教职工的心声,担任分工会主席的他曾专门组织分工会向全院教职工开展问卷调查,并将调研结果向学院党委反馈。他积极协助学院党委组织召开每年的教代会,坚持以全体教职工大会的形式举行,动员广大教职工撰写提案,使得教代会提案每年均在10份以上。他还规范了教代会表决程序,如所有提案人在大会主席台就座并作大会交流发言、教代会分组讨论、召集人在大会上汇报讨论意见和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等,让广大教职工向学院反映意见和建议以及参与学院管理和决策的机会更多、更直接。正是由于上官丕亮的认真负责,近年来教代会出台的各方面文件使学院管理的制度化、民主化程度大为提高。由于上官丕亮所主持的分工会工作成绩突出,王健法学院分工会在2011年3月被校工会评为“合格教工之家”,2015年10月被评为苏州市教育系统“模范教工小家”,2018年1月又被评为苏州大学基层工会“先进教工之家”。

上官丕亮在学院教代会上提交提案


作为一名学校教代会代表,自2006年起他共向学校提交提案54份,是全校提交提案最多的代表。上官丕亮不仅自己以身作则,主动调研、撰写、提交提案,每年还坚持在教代会前以邮件形式向全院教职工征集意见,督促代表积极撰写提案,2009至2017年王健法学院代表共提交学校教代会提案85份,平均每年9份以上,是全校提交教代会提案最多的学院,许多提案被评为优秀提案,王健法学院也因此荣获“提案优秀组织奖”。


2010年,上官丕亮被评为苏州大学王晓军精神文明奖先进个人、苏州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献身教育事业,情系学生成长

上官丕亮热爱教育事业,他一直认为老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身为党员更应该带好头。虽然承担了许多非教学工作,但他并没有因此减少对教学的投入。他的课程安排得满满当当,甚至一个学期要讲授七、八门课,年均课时达600课时以上,教学工作量多年位列学院第一。


为提升教学质量,上官丕亮一直致力于教学改革。2013年,他主动请缨,将所开设的《宪法学》课程纳入学校过程化考核改革试点的第一批课程,该课程也是当时学院唯一的一门参与试点的课程。通过积极探索,他将平时考核成绩的占比确定为70%,设立了课堂提问、课外讨论、课程作业、读书报告、写小论文、期中考核以及出勤情况七大考核,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得很好的改革效果。在新生研讨课《生与死的权利》课程中,他创立的“分正反方、设主讲人、课前阅读、写发言稿、人人发言、互相提问”的“打擂台”教学法,得到了学生的好评。自开课五年来,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测评平均为94分,2017-2018年第一学期、2018-2019年第一学期还分别获得97.9分和96.8分的高分。其教学经验被学校教务部收录在《苏州大学新生研讨课一周年纪念册(2014-2015)》中。


研究生课程《比较宪法》中采用的“经典研讨”教学法,让学生收获颇丰。2014级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安冉在课程期末考试的论文上写了一段“致谢”:“《比较宪法》是所接触到的最有意义的课程之一……上官老师是一位非常认真负责的老师,学业上要求严格细致,生活上待学生如子,孜孜不倦传授自己所学所知,充满教学热情与人格魅力。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比较宪法》课程学习过程,即上官老师‘授人以渔’的过程。”此外,他热心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研等创新实践活动,六年来指导了26项课外科研课题,产出的19篇论文获得各类奖项。

上官丕亮与新生研讨课的学生合影


上官丕亮重视将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他经常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教育学生“老实做人、创新做事”,言传身教,引导学生不但要懂得法学知识和理论,还要养成守规矩守法的习惯,做到“心中有法”,真正成为一名法律人。他时常提醒学生不要熬夜、少玩手机,这些看似琐碎的言语关照,更像是父亲对于孩子的叮嘱。2018年元旦他抽空带着学生一起沿护城河健身步道散步,督促学生在学习之余不要忘了强身健体。“上官老师是一个关爱学生、热情体贴的人。他时常告诫我们要认真学习,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发光发热,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用行动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研究生赵方铃说。

 

他信念坚定,爱岗敬业,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他师德高尚,潜心育人,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他用实际行动,积极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庄严承诺。


苏州大学新媒体中心

素材来源:党委组织部、苏大党员之家微信公众号

整理编辑:沈晨跃

 向优秀党员致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