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跨专业挑战3%,这三位女孩优秀到超乎你的想象!

新媒体中心 苏州大学 2022-08-27

精彩推荐

1. 久违的苏大校园,这些人和事都是你想念的

2. 追光男孩,始终坚守心中那座“灯塔”

3.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 苏州大学红十字国际学院向意大利红十字会捐赠抗疫物资



由于受到疫情影响,本学期采取了线上教学的形式,但大苏相信,亲爱的同学们依旧能保持高度自律,即使在家也能认真学习。

期末考试在即,今天大苏想考考大家,检测一下小伙伴们一个学期来的学习成果咯!





噔噔噔噔,请听题:

请你开发一个数学模型以估算安全减轻一次性塑料产品浪费的最大限度,并利用模型讨论减少塑料污染物以达到环境安全水平的最大程度。同时请因地制宜讨论全球环境危机引起的公平性问题并提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解决方案,最后请用英文撰写一篇论文概述以上内容。




这道题目是不是让你眼花缭乱了呢?欢迎大家大胆尝试挑战哦!

其实,这道题是2020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与交叉学科建模竞赛(MCM/ICM)比赛E题的缩略版本,但即使已经缩写,看起来也并不简单。

让我们先来了解下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与交叉学科建模竞赛吧!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与交叉学科建模竞赛(MCM/ICM)由美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主办,是唯一的国际性数学建模竞赛,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建模竞赛。赛题内容涉及经济、管理、环境、资源、生态、医学、安全等众多领域。竞赛要求三人为一组,在四天时间内就指定的问题完成从建立模型、求解、验证到全英论文撰写的全部工作,体现了参赛选手研究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为现今各类数学建模竞赛之鼻祖。


2020年,该竞赛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956支队伍,我校共组织152支队伍参赛,其中获特等奖提名奖(Finalist)2项一等奖(Meritorious Winner)14项二等奖(Honorable Mention)49项。今天大苏要带大家认识的,就是荣获特等奖提名奖的其中一支优秀团队!





在此次竞赛中,三名非数学专业的优秀女孩携手并肩,勇敢挑战自我,初次参赛便拿下了获奖率仅为3%的特等提名奖(Finalist,简称F奖),实现了苏大在该赛事获奖等级上的新突破。



获奖证书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她们






樊玥欣,预备党员,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2017级学生,目前担任材化部心理健康协会主席,班级学习委员、生活委员。曾作为“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省级立项团队负责人。GPA3.8,大学期间获得江苏省高等数学竞赛三等奖,大学生“核+X”创意大赛三等奖,创新创业特等奖,学习优秀特等奖,黄乾亨奖学金,朱敬文奖学金等。







庄雅灵,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2017级学生。GPA3.8,大学期间荣获苏州大学学习优秀特等奖苏州大学学习优秀一等奖,苏州大学寒假回访母校活动优秀团队奖。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一项。








张芷钰,医学部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专业。GPA3.9,大学期间荣获国家奖学金、苏州大学三好学生、苏州大学创新创业特等奖、苏州大学学习优秀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特等奖、苏州大学文体活动专项奖、人民综合奖等。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一项。




看完小姐姐们优秀的个人简历

你是不是也像大苏一样

非常好奇三位非数学专业的她们

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中

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呢?

就让大苏

为你揭开谜底吧


建模之路,道阻且长






作为非数学专业的学生,本次赛事对于三人而言都意味着一个未知的领域,但她们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以最佳的状态参赛。作为队长的樊玥欣一直鼓励队友:“重在参与,尝试一下也无妨,正好寒假时间比较充裕,也借此为自己安排一些有挑战的事情。”


苏轼有诗云:“人间何处不巉岩。”只要不停止航行,就会遇上艰难险阻,三个女孩在参赛过程中也绝非一帆风顺。


由于比赛限期为四天,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三人必须解决建模、数据查找、全英论文撰写等一系列问题,难度可想而知。比赛过程中,建模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但该如何完成建模?三人一开始毫无头绪,探讨之后便开始着手参考一些优秀作品和分析方法,在脑海中建立一定的基础和框架后,再结合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虽然三人是初次参赛,对建模并不熟悉,加之疫情期间,只能线上讨论,但“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


樊玥欣和张芷钰在讨论

困难接踵而至,她们也努力保持着最佳的状态。此次参赛题目需要计算的数据庞大且复杂,涉及因素较多,针对该情况,三人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讨论良久后,樊玥欣提出针对数据处理可以采用指数函数建模型这一富有创意而又简洁的形式,大家商讨后决定可行并立即着手准备。事实也证明她们的决定是对的,该形式最终吸引了评委的目光,为团队拿下F奖提供了最坚实的保障。





数据查找,大海捞针






建模完毕之后,三人开始了数据的查找求证环节。


在该比赛的众多题目中,E题与现实生活距离较近,看起来似乎难度较小,但越是贴近现实的题目,需要考虑的因素就越多。E题对参赛团队的隐性要求之一就是考虑周全。如讨论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减少塑料污染物以达到环境安全水平,就需要考虑影响塑料污染物等级,塑料替代品的可利用性,对市民生活的影响,城市、地区、国家和各大洲制定政策以减少一次性塑料的使用以及这类政策的有效性等诸多因素,同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不同,还需要因地制宜,另作分析。


部分数据图



如此一来,数据查找的工作量大大增加。而且张芷钰提到,由于非数学专业,她平时常用的PubMed和Web of Science之类的网站能查找到的相关数据并不足以完成该项目,因而在数据查找方面耗费了大量时间。


查找数据,撰写论文

各国塑料垃圾的产量,不同种类塑料垃圾的比例,处理方法(焚烧、填埋、回收),回收率,重复利用率等数据查找都并非易事,但即使在紧要关头,三位同学也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心态,在时间很紧的情况下尽己所能浏览更多的平台,譬如各国国家统计局、美国和欧盟的政府网站等,最大限度地找全了所需数据。





全英论文,无所畏惧





参加国际比赛的挑战之一就是全英文的撰写,由于三人分工情况为每人各自负责一个部分,因而每个人都需要做全英论文撰写的工作,对于三人而言,是一个并不轻松的考验。庄雅灵表示,全英论文对她来说有一些难度,但在两位队友的帮助下,这一问题迎刃而解,从中也收获到很多。

部分论文截图

项目一开始,大家就对各自强项进行了分工。在团队中,张芷钰的英语水平较好,因而她主要负责全英论文的整体修改和后期润色。在指导老师顾振华的鼓励下,张芷钰在论文撰写时,大胆尝试学科交叉,借鉴了医学和生物的科研论文写法,为参赛作品锦上添花。正如庄雅灵所言:“有时候勇敢尝试一些看似完全不了解的领域,尽力去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发挥己长,所向披靡





当问到比赛的经验分享时,三人都不约而同地认为优秀的队友非常重要

尽管庄雅灵和张芷钰此前并不认识,但经过樊玥欣的介绍,二人迅速地熟络了起来,线上合作进展得十分顺利,配合默契。樊玥欣表示:“我觉得队友应该找自己比较了解的人,大家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张芷钰也有同样的感受:“此次比赛让我深刻体会到相信队友,学会合作的重要性。”


已回校两人合影(左为樊玥欣,右为张芷钰)

当被问到“有什么想对队友说的话吗?”庄雅灵和张芷钰一致表示:“非常感谢小樊同学拉我们入队,有了一次与众不同的参赛体验。”樊玥欣则笑言:“希望我们三人的友谊长存。”三个女孩简要质朴的话语,有共同努力的相互陪伴,也有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期许。




《吕氏春秋》有言:“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其意为众人拿着弓箭,共同射向一个目标,其目标必然会被射中。意在说明团队的力量是强大的,这也正是初次尝试挑战的她们获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今三位女孩即将迈入大四,未来会有更多的挑战与可能性等待着她们。大苏相信三位女孩一定会用努力和优秀走出越来越精彩的未来,期待最好的她们,也期待每一个努力前行的你。



苏州大学新媒体中心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文字:刘佳宁

编辑:刘佳宁

 为优秀的她们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