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特刊:百廿写华章 ——纪念苏州大学建校120周年
精彩推荐
2020年10月16日,《新华日报》刊发苏州大学纪念建校120周年特刊,从多个视角系统回顾梳理了苏州大学改革发展历程及辉煌成就,展现了一代代苏大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百廿写华章
纪念苏州大学建校一百二十周年
苏州大学前身为创建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Soochow University),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之一,也是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最先开展法学专业教育、最早创办学报的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中,东吴大学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数理系合并,在东吴大学原址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伴随着改革开放春风,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改办为苏州大学,1996年跻身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在办学过程中,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工学院、苏州医学院等相继与苏州大学合并。目前,苏州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基础雄厚、效益显著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2019年成为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
120年来,学校从晚清时期的民族危亡中应时而生,历经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锐意进取,不断攀登。从民国时期的群星璀璨,到共和国时代的开拓创新;从师范教育的文脉坚守,到综合性大学的战略转型与回归;从多校合并的跨越发展,到争创一流的重塑辉煌,苏州大学波澜壮阔的120年办学史诗,如长江蜿蜒,虽经曲折,却奔腾不息,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20年来,一代代苏大人扎根中国大地,坚守初心与使命,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头顶蓝天,脚踏大地,在培养卓越拔尖人才、开展科研协同攻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推动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长期办学过程中,苏州大学为社会输送了50多万名各类专业人才。
回眸双甲子,奋进新时代!120年波澜壮阔的办学史诗,给了苏大坚持立德树人、开拓创新,不断追求卓越的信心和勇气;120年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给了苏大抢抓“双一流”发展机遇,加快创建一流大学的智慧和力量!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今日的苏州大学,正朝着“人民满意、国际认可、世界尊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宏伟愿景奋力前行!
数说苏大
学科门类齐全,拥有12大学科门类
入选ESI全球前1%学科14个,ESI全球前1‰学科2个
现有天赐庄校区、独墅湖校区、阳澄湖校区、未来校区四大校区
占地面积4586亩,建筑面积159万余平方米
学院(部)、书院:33个
附属及教学医院:21所
在校在读学生:50932人,其中本科生人数:27734人、研究生人数:19924 人、留学生人数:3271人
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28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49个
博士后工作站:30个
教职员工:5530人,其中专任教师:3244人;高级职称:2722人;诺贝尔奖获得者、两院院士等在内的国家级人才260余人;江苏省级人才700余人;77%高端人才来自海外
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14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73个,国际合作学术平台22个
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连续8年位列全国高校前20位
与30余个国家(地区)200余所高校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
历史沿革
1900
东吴大学校董会成立,东吴大学正式创办
1906
国内大学第一份学报《东吴月报》创刊,创刊号题名《学桴》
1915
东吴大学建立法科,在中国最早开展法学(英美法)专业教育
1917
徐景韩、陈调甫获硕士学位,国内现存高校中第一次授予硕士学位
1952
东吴大学文理学院、苏南文教学院、江南大学数理系(在东吴大学校址)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江苏师范学院
1982
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苏州大学
1995
苏州蚕桑专科学校并入苏州大学
1996
苏州大学跻身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
1997
苏州丝绸工学院并入苏州大学
2000
苏州医学院并入苏州大学
2012
原南铁院苏州校区并入苏州大学
2013
苏州大学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入选首批“2011计划”
2017
苏州大学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2019
苏州大学成为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
百廿苏大谱新篇
以一流党建引领保障一流大学建设
高校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
苏州大学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学校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实现整体性加强,学校领导班子运行状态、校内政治生态、事业发展势态持续向好,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内部治理等重要改革稳步推进,学校在2019年度全省首次省属高校综合考核中被评为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支持高校第一等次。
把牢制高点,强化党委政治领导力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加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加强思政课改革和课程思政建设等,着力深化宣传普及和研究阐释,推动干部师生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制定实施加强校领导班子政治建设25条措施、二级单位领导班子政治建设10条措施,严格抓好中央和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推动领导班子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建立“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两次获评“江苏省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点”。
落实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和全委会、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成立党的建设与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领导小组、“双一流”建设领导小组等,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职责,领导推动“双一流”建设、国家试点学院建设、教育部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一流本科教育改革“30条”等有力实施。出台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监督责任清单,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构建主体明晰、有机协同、层层传导、问责有力的管党治党责任落实机制。
贯彻以师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按照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聚焦“三态”问题,突出问题导向,突出关键少数,突出全面覆盖,突出整改落实,自觉用好学习教育“望远镜”、调查研究“显微镜”、检视问题“反光镜”、整改落实“聚光镜”“四面镜子”,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强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加强教代会、工会和群团组织建设,建立教授议校会和学生参事制度,坚持定期组织召开全校发展战略研讨会,在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升师生获得感幸福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建强基本点,提升基层组织覆盖力
健全基本组织。制定实施《院级单位党组织工作标准》《党支部工作标准》,深入开展“对标争先”培育创建和党支部“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组织开展政治巡察,坚定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促进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主动适应“双一流”建设、人才培养改革等带来的新变化,按照“有利于开展党的组织生活、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有利于密切联系师生、有利于促进业务工作”的原则,积极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全校依托实验室、创新团队、公寓设置的党支部超过1/5。5个基层党组织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
建强基本队伍。将“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列为党建“书记项目”第一选题,制定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着力破解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难题。目前,全校高标准建设8个教师党支部书记示范工作室,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实现100%,机关部门党员处长(主任)兼任支部书记100%,近3年来,先后有10名“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被提拔走上学校中层领导干部岗位。依托基层党建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学院,实施党建导师制,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和工作观摩,持续加强对专职组织员、党支部书记的理论辅导和实践指导。
强化基本保障。借力信息平台集成优势,用活用好“全国党员信息管理系统”“智慧党建”平台。推进“一学院一阵地一品牌”特色建设,基层党组织活动载体建设实现系统性加强。组织师生围绕学校23位党员英烈生平事迹建成全国高校首家党员英烈生平事迹展览馆,打造党员身边的实境教育课堂,不断深化“四史”教育。《请别忘了她》(为纪念丁香烈士而作)荣获“我和我的祖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歌曲征集评选活动”优秀作品奖,原创话剧《丁香·丁香》成功公演。实施党建AI“润心”项目,提升关心关爱党员干部身心健康的科学化水平。
找准结合点,激活事业发展推动力
聚焦高水平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按照“来源最优、培养最优、使用最优、要求最严”的标准,选优配齐建强各级领导班子。根据“双一流”建设需要和干部梯队建设实际需要,将部分院士、长江学者聘任到学术型、专业型强的领导岗位,显著提升领导班子的改革发展能力。开展校内综合考核,强化结果运用,与“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有效衔接,推动干部担当作为。出台年轻干部队伍建设20条,大力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发现培养选拔工作,组织开展青年管理骨干培训班,选派年轻干部参加科技镇长团、担任村“第一书记”等,着力提升年轻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大局观念、工作视野、能力素质和实践本领。2018年6月以来提任的88位处级干部中,40周岁及以下的46人,占52.3%;35周岁及以下的14人,占15.9%。
加强高知群体政治引领政治吸纳。坚持党管人才,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成立党委知识分子(人才)工作小组、党委教师工作部,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构建完善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深化教师岗位供给侧改革,实施“东吴学者”“优秀青年学者”等人才成长计划,努力让高端更尖端、让青年更拔尖。建立健全“双轨机制”,坚持组织和工作“双覆盖”,做好学术发展与政治进步“双规划”,配备“思想”和“学术”“双导师”,实现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双培养”,引领吸纳了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和优秀人才加入党组织。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实施党员示范岗、党员窗口、党员宿舍等党建品牌建设,推动党员在学习教学科研管理中把党员身份亮出来,先进标尺立起来,先锋形象树起来。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江苏省教改课题等立项中,党员教师比例超过85%,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等立项评奖中,党员教师比例超过50%。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学校深入开展“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行动,先后派出8批204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战“疫”一线,师生围绕疫情防控急需开展科研攻关,数千名学生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务。4人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5人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白衣为甲显担当
“因为有来自各方的关心和支持,我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战斗力,大家都说我们很辛苦,但我们也很温暖,内心幸福而充实!”回忆起一线战疫的经历,钱红英十分感慨。
钱红英,中共党员,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曾参与抗击SARS、H1N1流感和H7N9禽流感等多次战役。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钱红英主动请缨,成为江苏省第五批援湖北医疗队苏州二队护理领队。在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工作期间,她带领护理团队在武汉连续奋战50余天,坚守近300个班次,其间无一例护理并发症发生,收到患者实名感谢信30余封,得到医生团队高度认可。
“我们就像上火线前的侦察兵,穿上防护服,就是穿上了‘使命’!”施晓松是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管理处处长,也是一名党员。1月28日,施晓松毅然奔赴武汉,担任江苏第二批援湖北医疗队院感组组长、苏州第一批援湖北医疗队“医路先锋”行动党支部书记。这是他在武汉期间,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5月2日至11日,施晓松还随国家卫生健康委第二指导组在吉林省开展开放口岸疫情综合防控指导工作,先后赴长春、延边、珲春口岸、舒兰、集安口岸等地市进行实地指导和检查。
自今年1月起,苏州大学12家附属医院先后派出8批累计204名医护人员奔赴湖北疫情一线开展救治工作;另有17人次先后赴巴基斯坦、委内瑞拉和新疆喀什地区支援疫情防控。钱红英、施晓松、张建平、杨正平4名抗疫勇士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表彰,苏州大学附属青海省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作为“青海赴湖北医疗和护理队”的重要成员,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表彰。另有5人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1人获第二十四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90人次获得省部级各类表彰、记功奖励,苏州重症救治医疗队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值了!”在这些苏大医者们看来,患者康复、战友零感染、疫情退去,是一名白衣共产党人最幸福的事。
求知爱国立榜样
9月26日,苏州大学原创话剧《丁香·丁香》上演。该剧以苏州大学英烈校友丁香的真实故事为原型,讲述了烈士丁香在东吴大学学习期间,与同学乐于泓相知相恋并一起走上革命道路的感人故事。剧中所有角色都由苏大学生饰演。
“丁香烈士的事迹应该被更多人知晓,她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值得被一代代青年发扬和传颂。”传媒学院学生赵钰洁在剧中饰演丁香。她说,大家怀着对革命先辈的敬仰,全力以赴完成了这部作品,希望表演能够感染更多的人,让丁香精神成为苏大人不断奋进的精神力量。
如今在苏大,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思政教育形式愈发多样。去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毛瑞康在校内外开展了15场基层宣讲活动,成为学校十九大精神研究生宣讲团的“主力军”。“宣讲的过程就是边学习、边研究的过程。”毛瑞康说,作为学生党员,通过这种方式以身作则带动同学们共同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很有意义。在一支吃苦上进、尽责奉献的学生党员队伍的引领下,苏大学生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断增强。
深入实施大学生党员素质工程,推进师生党支部结对共建;加强对学生党支部建设指导,开展“守初心、担使命”专题教育活动;连续5年组建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团,围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文化进步、社会和谐开展生动实践……近年来,苏州大学紧抓学生党建工作,引导学生党员增强身份意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挑战杯”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重大活动中处处活跃着学生党员身影,2个学生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名学生党员荣获“2018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
政治业务双进步
这是一场特别的支部党员大会。“七一”前夕,苏州大学党员英烈展览馆前,80后海归学者、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博士生导师王殳凹对着党旗庄严宣誓,光荣入党。他的爱人,江苏省“双创博士”、预备党员第五娟教授,也于同一天转为中共正式党员。
“自从有了加入党组织的理想信念,教书育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更足了!”平日繁忙的教学科研工作丝毫没有影响这对科研伉俪入党的决心。2018年底,刚刚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王殳凹主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江涌书记主动担任我的‘政治导师’,还时常叮嘱我要以‘学术导师’柴之芳院士等老一辈党员科学家为榜样,不仅在科学研究方面,更要在思想品德、为人处世上全面向他们学习靠拢。”在“双导师”的培养下,王殳凹快速成长,在学术发展和政治进步上“双轨并行”。当下,他和团队正围绕我国核燃料循环及核安全中的一系列瓶颈问题开展创新性基础研究。
为着力增强对高知识群体的教育培养和引领吸纳,苏州大学近年来探索建立高知识群体发展党员“双轨”机制,坚持学术发展与政治进步“双规划”,为青年教师配备学术和思想“双导师”,加强组织和工作“双覆盖”,实现了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双培养”。同时,苏大还建立起“双带头人”后备人才库,把热爱党务工作、教学科研能力突出的青年教师党员选配为教师党支部副书记或支部委员,协助党支部书记开展工作。
2018年以来,共发展88名高知识群体光荣入党。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教改课题等立项中,党员负责人比例超过85%。一批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教师团结凝聚到党的周围,彰显了党员在改革发展、社会服务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百廿苏大铸强基
围绕立德树人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这是苏州大学治学育人的“最亮标识”,也是苏州大学赓续传承的精神内涵。每年金秋,当天南海北的学子拿着印有这句校训的通知书来报到时,“十字箴言”总会在踏进校门的那一刻,变成一股油然而生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百廿芳华,桃李之下自成蹊。自建校以来,苏州大学在传承与创新中砥砺前行,始终将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全方位,把育人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不仅向社会输送了50多万名各类优秀专业人才,也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只有培养出一流的人才,才能够成为一流的大学。”苏州大学党委书记江涌说,苏州大学在一个多世纪的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为国育才,学校将继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个性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矢志守正创新,站在更高坐标系中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三全”育人的教育体系,培育出更多面向未来的“时代英才”。
坚持立德树人,让“养正气”成为师生行动自觉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从历史到今天,苏州大学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加强内涵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主要目标。近年来,苏州大学更是坚持从学科特点出发,将“价值引领”贯穿于教育教学之中,使广大师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让“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9月24日,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师生在苏州大学博物馆开展以“透过校史学‘四史’,明确使命担责任”为主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教学活动,共话教育强国、人才强国。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课,是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探索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苏州大学将“引导”和“栽培”理念滴灌在学校师德建设和学生思政教育中,在“三全”育人中协同构建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的生动实践。
前不久,苏州大学出台了《苏州大学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和《苏州大学课程思政建设与管理办法》,推动以“课程思政”为引领的课堂教学改革,明确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师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师德师风、教学能力专题培训等内容。同时,通过组织课堂教学竞赛与展示、立项建设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和示范课程等“领着跑”的方式,全面推进将立德树人贯彻到课堂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之中。
“思政课‘活’起来才能入脑入心。”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芝健看来,“对于‘00后’学生来说,他们没有见证过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面貌,也很难从书本上直观感受今昔对比。因此引导学生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正是帮助他们从知识传授、理论教育深化为价值认同、信仰坚定的过程。”
去年,苏州大学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实施意见》,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和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年暑假,苏州大学3万多名学生奔赴祖国大江南北开展了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生走访苏南地区调研经济发展模式,体验新农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金螳螂建筑学院实践团探索华夏古城“正定”和创新发展新区“雄安”,深入感受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许多学生表示,这些“自找苦吃”的青春行动,进一步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报国志。
除了“思政课程”改革,苏州大学还致力于探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并将“课程思政”纳入学校一流本科教育改革行动计划,培育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每年开学,学校党政领导及各学院(部)主要领导还会走上讲台亲授“大学第一课”,为新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指点迷津”。
如今,在苏州大学校园各门类课程中,德育元素俯首皆是。音乐学院教师唐荣通过对《国际歌》的分析解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有效汲取与内化;文学院教师杨旭辉讲授杜甫的《兵车行》赏析,以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启发学生“伟大的人格才能出伟大的作品”;王健法学院教师卜璐从开国大典上的一段视频切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国际法上的国家”……
“立德树人作为教书育人的中心环节,有什么样的价值认同,就会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和作为。”苏州大学党委书记江涌表示,通过思政课程创新、师德师风建设、社会实践改革以及以文化人、文化育人一系列工作开展,苏州大学不断打造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体系和格局,推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系统化推进德育工作,也让“养正气”真正成为师生行动自觉。
探索育人模式,激发人才培养新活力
走进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爱生重教氛围浓厚:课堂上,学术大师为学生详解纳米奥秘;实验室里,导师亲自指导本科生进行实验。即便是院长李述汤,手中常备的也是一张学生课表。他常走进教室听课,共同参与学生培养工作。用李述汤的话来说:“学生就是学院发展的根基。”
“作为教育部首批‘试点学院’之一,纳米科学技术学院创新以研究性学习为载体的教学科研深度融合机制,探索出一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纳米科学技术学院执行院长刘庄说,特别是在拔尖人才培养方面,探索出“教科融合-学科融合-国际融合”三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此项改革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博士生程亮、汪超、陈倩等6人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
纳米科学技术学院的成绩正是苏州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红利不断彰显的生动写照。学校通过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集聚了200多位国家级人才,其中77%来自海外。2018年,苏州大学启动一流本科教育改革行动计划,首期将投入一亿元用于建设30个一流本科专业、80个一流教学团队和400门一流课程,18个本科专业入选一流专业“双万计划”。立足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一流学者走进课堂,将科学前沿和创新训练融入日常教学中,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难度的“金课”,提升学生课堂获得感。
翻开苏州大学主页的院部设置,可以发现在“书院”一栏下,设有敬文书院、唐文治书院、紫卿书院3个书院。这正是苏州大学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造以“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为主线育人模式改革的“果实”。
苏州大学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倡导“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实施大类招生和跨学科培养,增强学生综合素养。从2013年开始,苏州大学实施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在培养方案中逐步嵌入新生研讨课、通识选修课和通识核心课,以促进学生人文与科学素养的融通,提升核心素养。学校先后打造200余门高质量通识课、建设60门高水平全英文教学示范课、探索130余门专业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开发了新生研讨课、高峰研讨课和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等。此外,学校还建立了以科教融合为目标的巴斯德学院,以振兴师范教育为目标的师范学院等,全面扎实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探索。学校相关问卷调查显示,近八成学生认为通过新生研讨课的学习,知识基础、思维训练得到充分拓宽,对自己的科学研究、专业规划和职业选择产生了积极影响。
4月27日,在苏州大学东校区360教室里,一场由校长熊思东带来的公开课《COVID-19:我拿什么抵抗你》在云端掀起热浪,抖音、新浪微博等4个平台同时直播,超百万人次在线观看。此次公开课的主创,正是苏州大学与华为的联合技术团队。2018年10月,苏州大学联手华为开始共同打造“云中苏州大学”,在现实大学的基础上,建设一个镜像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未来大学,重塑大学与师生、社会的关系,使学生实现生涯终身化、学生群体全球化、学习资源无限化。在疫情防控期间,这成为师生开展网络授课的最佳平台之一。
除此之外,苏州大学还打造众创平台、培训平台和融资平台,贯通实践教育双创基地,形成以“学校-政府-企业”循环互动、“专业-平台-产业”螺旋发展的创新创业协同育人机制。学生在“创青春”“挑战杯”等国内外大赛获奖屡获突破,2017年入选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学校。
瞄准更高水平,夯实高层次人才质量
前不久,苏州大学对外发布《苏州大学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实施办法(试行)》,正式启动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计划,将从全球范围内选拔具有科学研究潜质的学生,通过长学制学习和研究,培养领域拔尖人才,提升科学研究质量。
立足苏州,放眼全球,苏州大学瞄准更高水平培育时代和社会需要的人才。通过本硕博一体化实行贯通式培养,苏州大学探索本科和研究生两个阶段的课程实现相互衔接:学生在本科阶段可选修研究生相关课程,同时在本科一年级就可进入博士生导师实验室参与课题研究,实现本科毕业论文和研究生课题有机衔接,以充分发挥本硕博一体化长学制对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巨大优势。
“恢复研究生教育40多年来,苏州大学在研究生规模扩张的同时,始终把研究生教育质量作为不断追求的目标,大力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苏州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曹健说。2017年底,苏州大学作为全国14所高校之一,获批教育部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在探索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上先行先试,在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导师选聘和上岗、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改革成效。
探索形成了以“申请-考核”制、硕博连读、本科直接攻博为主的“333”招生选拔模式。近年来,苏州大学不断完善“申请-考核”招生选拔机制,赋予导师和研究团队更大的考核自主权,着重加强对学生专业素养、学业水平、科研能力、创新潜质和综合素质方面的全面考察。通过招生模式的改革,学校生源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原“211”“985”及“双一流”大学毕业的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人数占当年博士招生人数的70%。
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是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关键。2018年4月,苏州大学出台《关于实行学术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上岗招生申请制的规定(试行)》,打破导师身份终身制,破除资历头衔年龄的限制,全面实行上岗申请制。在导师选聘上,坚持政治素质、育人能力、培养条件的立体考核标准,着重加强对导师师德师风、身心健康、师生关系、指导经验、学术贡献、科研活力等方面的考核。在导师上岗条件上,坚持导师学院培训这个必要环节,根据导师不同学科、不同岗位等特点,制定个性化、套餐式的课程体系,形成了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分类培训方案。
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研究生立德树人教育的首要责任。苏州大学始终把导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作为第一标准,通过实施“德政导师”制度,强化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全员化、全程化、全维化”机制,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要求。学校聘请了一批政治素质高的优秀科学家和优秀管理工作者担任研究生“德政导师”,促进导师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加强对研究生学术规范、为人处世的引导,实现从入口到出口全过程价值引领。
此外,学校还把改革拓展到研究生教育其他领域,设立研究生交叉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X新学科,探索跨学科领军人才培养;全面深化专业学位综合改革、全面修订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建设一流的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与华为、高通等高水平科创企业合作,主动对接国际一流大学实行“2+2”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丰富教育资源,促进产教融合、国际融合等等,多项举措稳步推进,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表示,苏州大学在建设“人民满意、国际认可、世界尊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中,将牢记立德树人初心使命,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为每一位学子提供一流的学习环境和卓越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成长为能够适应和引领社会发展的人才
百廿苏大起宏图
服务国家战略 打造科研融合创新高地
自主开发我国第一条OLED照明生产示范线并实现量产,相继攻克造血干细胞移植、全磁悬浮人工心脏等关键技术,参与“天问一号”等国内外大科学计划和大工程,获批“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教育部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江南丝竹)”等重量级称号……多年来,苏州大学始终坚持“顶天立地”的科研发展战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及区域重大战略布局,抢占未来科技与产业发展制高点。
特别是“十三五”以来,苏大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驱动,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融合创新方面持续发力,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培育并向一线转化了一批重大标志性科研成果。
血液病学科
苏州大学血液病学科由我国血液学先驱和奠基人之一陈悦书教授创建于上世纪50年代。学科坚持四位一体发展战略,先后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456项,培养了大批血液病实验诊断、临床诊疗和转化研究人才,为中国血液学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不仅成为卫生部指定的血液专科医师进修基地,也被认定为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学科围绕血栓与止血、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三大方向,坚持科研与临床相结合,是国内当前最重要的出血与血栓性疾病诊治及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血液肿瘤诊疗中心之一。
通过开展出血与血栓性疾病发病机制及其新的诊断和治疗措施研究,学科共研制了近百株SZ系列抗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单克隆抗体,并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在血小板参与血栓形成的功能调控机制和血小板数量减少疾病的发生机制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牵头制定了血管性血友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的诊疗指南,为我国出血性疾病诊疗水平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优化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关键技术环节,学科于2019年实施各类造血干细胞移植近900例,排名国内领先、全球异基因移植数前五;建立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研究所,在移植后复发的发生机制和防治、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病机制及预测治疗等方面开展创新性研究,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荣誉。
在血液肿瘤方面,学科建立了完备的亚专科体系,打造了国内综合性医院规模最大的血液专科诊断实验室,成为国内最重要的血液病细胞遗传学培训基地;牵头组织或参加制定了国内全部血液肿瘤诊治指南或共识,推动了血液肿瘤规范化诊疗的进步;以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白血病和淋巴瘤为主要研究方向,在上述疾病新分子标志的发现、鉴定和转化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创新成果。
累累的科研硕果使学科载誉连连,更为老百姓带来福利。学科现有法定床位278张、百级净化层流病房46个、日间病房16个。2019年,门诊量突破12万人次,在全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血液学科中排名前三。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
苏州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起源于1903年由著名爱国人士史量才先生创办的“私立女子蚕业学堂”。经过11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科已形成了国内唯一涵盖“种桑、养蚕、缫丝、织造、印染、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表演”等纺织丝绸产业链相关环节的完整教学与研究体系。
学科立足纺织科学与工程,突出丝绸学科特色,重视学科交叉融合,用现代技术促进传统纺织丝绸产业转型升级,在蚕丝新品种、功能纤维材料、纺织新产品设计与开发、纺织产品的生态加工、功能性纺织品、服装设计与管理系统、智能及防护服装、丝蛋白生物医用材料研究等方面具有相当影响力。
依托苏州大学实力雄厚的纺织丝绸产业链相关学科群、国内领先的支撑平台、结构合理且学术水平高的师资队伍,学科积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为纺织行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建设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等4个国家级科研教学平台、10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以及与南通市政府等联合建设研究院等,学科为行业发展提供高水平的科研服务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以建立科技型企业为抓手,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达到科研成果“落地、开花、结果”的良好效应;凭借成立联合研发中心、派遣科技镇长团成员等方式,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通过为丝绸产业和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相关行业规划与发展战略,致力于为行业提供决策咨询和产品质量保障。
开展丝蛋白生物医用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包括组织修复材料、人工骨、人工血管、创面保护材料、软组织材料;面向纺织面料表面的界面调控,开发具有长效作用的超疏水光催化织物、保持良好吸湿排汗性能的亲水疏油织物以及生物和环境安全性友好的水性无氟织物整理剂……近5年,学科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0项;获批国家级项目26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授权专利453件,其中发明专利256件,国际专利12件,转让专利51件;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7项;与企业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1个,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200多个,为200多家企业培训人才1000多人次。
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苏州大学放射医学是我国放射医学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2018年9月,省部共建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我国放射医学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苏州大学诞生。
以放射生物效应为基础、以放射诊治和辐射防护为目标,重点实验室围绕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区域发展的战略布局,针对核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瞄准国际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的重大科学问题,从放射生物效应及机理、先进放射诊断和治疗、辐射防护等三个重点研究方向开展高水平前沿研究,通过平台建设以及体制机制创新,建设和完善高水平研究团队,努力提高研发能力,促进放射医学及相关学科可持续发展,助推国家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实验室现有一支由柴之芳院士领衔的放射医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的人才队伍,长期承担着科技部、国防科工局等重大项目和应急救治任务,并通过“产学研”结合推动学科发展,面向放射医学科学前沿,在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服务方面,取得一批重大成果。
在放射生物效应及机理研究方面,实验室发现间充质干细胞调控组织微环境的新机制,为放射生物学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发现重离子有效杀灭肿瘤细胞的分子机制,找到抑制肿瘤生长、细胞增殖及转移的方法。
在先进放射诊断和治疗方面,实验室构建了一种新颖的可激活型肿瘤磁共振成像探针,实现了肿瘤相关酶活体定量检测用比率计量型光声探针的构建与活体成像,推动了基于生物高分子材料的肿瘤放射免疫联合治疗、联合放疗和肿瘤血管正常化的CAR-T细胞实体瘤治疗。
在辐射防护研究方面,实验室构建了新型阳离子骨架材料用于分离放射性TcO_4^-离子,并为我国乏燃料后处理、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放射性废水处理及核应急等重大任务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研发了一种可高效促排骨骼中铀的新型羟基吡啶酮类促排剂,尤其是铀的骨骼促排效果比已被报道的最优同类配体提升了数倍,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
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成立于2008年。2010年,依托研究院,纳米科学技术学院成立,并于2011年10月获批为教育部首批设立的17所“试点学院”之一。
研究院聚焦战略前沿,攻坚研究频突破。重点面向光电器件、新能源、绿色环保、生物医学四大领域,确定了功能纳米材料、有机光电器件、结构化功能表面与界面、纳米生物医学、材料模拟与材料基因组五大研究方向,做出了一系列极具原创性且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突破“卡脖子”技术,打破国外垄断。
截至2020年9月,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已获批国家和地方各类科技、平台项目共531项,总经费逾7.66亿元,包括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1项、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1项等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共37项。
以培养纳米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研究院以李述汤院士为核心,凝聚了一支学术声望高、专业理论水平扎实、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精英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00余人。其中,国家级重点人才计划入选者15人次,国家级重点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30人次。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以聚力交叉学科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特色,形成了教科融合、学科融合、国际融合的纳米专业人才“三融合”培养模式,短短10年内培养了1000多名毕业生,已有4人入选国家级重点青年人才计划,6人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科研成果转化也是研究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苏州工业园区以及其他兄弟高校院所的支持下,研究院成立了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NANO-CIC),致力于将前沿科学研究转化为落地的服务和技术,并于2013年被认定为国家首批14家“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之一;自主孵化科技企业数家,撬动地方纳米科技产值百亿。
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显示,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和“纳米科学与技术”分别位列全球第15和第8。未来,研究院将继续在纳米科技领域中辛勤耕耘,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学、科研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进一步提升苏州大学乃至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文化建设与社会治理学科
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是苏大人文社科平台传承的一面旗帜。“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聚集了苏州大学城镇化研究的骨干力量以及大批海内外的知名学者。中心继承了东吴校友费孝通先生所开创的研究方向,对中国特色城镇化进行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聚焦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理论基础、历史进程、建构路径等重大问题,立足于长三角和苏南这一中国特色城镇化先导和示范区域,开展实证调查和跟踪研究,建立特色鲜明的实证数据库,并以专题报告形式推介城镇化的实践经验,服务国家和地方新型城镇化建设。
扎根吴文化土壤,推进江苏文脉传承。苏大整合校内外文、史、哲、经各学科相关研究力量,对吴地的文学、经济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尤其是以昆曲为代表的地方戏曲、以园林为代表的建筑、以吴门画派为代表的绘画、以丝绸为代表的工艺,进行多方面研究,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历时十年完成《苏州通史》编纂工作,对苏州历史进行全面总结,系统完整地厘清了苏州历史发展脉络,全方位展现苏州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历史风貌。
凭借着昆曲艺术发源地及文化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苏州大学逐渐发展成为昆曲研究重镇。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和国家艺术基金,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为昆曲等戏曲传承贡献“苏大力量”。2018年11月,苏州大学江南丝竹传承项目获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学校以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为契机,探索构建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
苏州大学东吴智库作为国内高校首家以“智库”形式注册登记的独立法人单位,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先后出版《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苏南乡村复兴研究》《创新与中国城镇化的转型发展》《人的城镇化:城镇化进程中人的心理与行为适应研究》等高水平著作逾20部,形成理论与应用的良性互动与有机统一。5年来,苏州大学东吴智库先后有197篇决策咨询报告被苏州市厅级以上部门内参刊发或采纳,发挥着政府决策的“智囊团”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思想库”的作用。
同时,苏州大学还立足江南,紧扣运河,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以苏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为平台,开展大运河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播、沿线文化产业发展与创新、景观风貌与视觉文化、古城镇保护发展等相关领域研究工作,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向苏州政府部门提供《大运河江苏段文化旅游联动发展的建议》等建言献策10余篇,为高质量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提供学理支撑。
百廿苏大向远方
以高水平国际化带动大发展
近日,由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主导并联合葡萄牙埃武拉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共同申报的“中国-葡萄牙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准。三方将在遗产保护、材料学科研究等方面整合资源,推动学校高水平科研能力的提升和科研成果的产出。这是苏州大学与境外高校合作建设的又一国际科研平台。
当前,苏州大学紧扣“国际视野、国际标准、国际资源、国际影响”关键要素,围绕“渠道开拓(Channel)、能力建设(Ability)、动力驱动(Motivation)和项目落实(Program)”等四项行动计划,即CAMP计划,大力推进在国际化网络、国际化人才、国际化平台、国际化资源和国际化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成效和体制创新,以国际知名带动国内一流,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
10月15日,2020苏州大学国际青年学者东吴论坛在“云端”开启学术交流,并通过苏大官方微博等平台向全球直播。论坛举办三年来,聚焦国际前沿科技和研究热点,全面展示苏大人才政策、学术环境和科研创新条件,已成为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开展学术和人才交流的平台,也是苏州大学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的积极行动。
早在2009年,苏州大学就将国际化作为发展战略之一,而人才国际化是学校国际化战略中的重要内容。“人才是强校之基、竞争之本、活力之源,拥有一支国际化人才队伍更是学校国际化建设的重要保障。”苏州大学党委书记江涌说。
苏州大学在国内较早施行了“人才强校”战略,通过“学术大师+创新团队”模式组建平台团队,汇聚了包括14位院士在内的各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30余位。其中,约77%的高层次人才来自海外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2008年,苏州大学引进中科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学李述汤教授,组建了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纳米科学与技术学院。十余年来,研究院在学科建设、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各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还入选了首批14家“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跻身首批17所教育部全国试点学院。
在具体的招引方式上,苏州大学根据学科建设导向制定岗位招聘需求,全程网络化遴选优秀人才。学校负责宏观层面的制度建设和政策把握,将人才引进主动权交由学院(部)和专家,实现了人才引进的效益优化,为苏州大学实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目标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在“引进来”的同时,苏大积极鼓励教师“走出去”。学校大力支持教学科研人员出国(境)交流,提升他们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据统计“,十三五”期间,苏大通过国家公派、省公派、校际交流项目以及自费公派等多种形式,选派了280名教师赴国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为期半年以上的访学或合作科研。因访学、参加国际会议及科研合作等活动的短期因公出国(境)交流教职工达到2426人。
创新国际化教学理念
“很幸运能在苏州大学生活和学习,短短两年,却让我一生难以割舍。”在苏州大学2020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来自俄罗斯的东吴商学院2018级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研究生Anna激动地说。在苏州大学,像Anna这样的留学生有3200多名,留学生总人数位居江苏省高校前列。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化已成为现代大学的一种基本生存方式。苏州大学正全力实施“国际知名带动国内一流”国际化发展战略,全面融入全球学术创新体系,以加快推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进程。近年来,苏州大学每年投入奖学金超千万,资助1800多名优秀学子赴境外高校交流。同时,为了让更多学生不出国门也能享受国际资源,苏州大学还积极探索“在地国际化”教育,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比如,苏大大力推进中外学生趋同化管理,并充分利用留学生、外籍教师、访问学者以及国外友好学校人员来校访问的机会,组织留学生与本土学生交流互动,帮助本土学生获得更多的国际经验和能力。另一方面,苏大通过举办国际文化节和教育展、招募国际活动志愿者等方式,鼓励校内各国学生加强文化交流,仅学生海外交流协会就吸引了全校130名中外学生加入。在教学方面,苏大大力推广课程和专业的国际化,目前全校已拥有4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9个全英文授课的本科专业,200多门英文和双语课程。
在国家试点学院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苏大将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优势课程融入到本土课程,形成了新的国际化教学方案。学院聘请外籍教师对大一学生进行全方位英语语言能力强化,分小班互动教学,在大二年级开始实施全英文专业课程教学。学院还采用国外导师制和助教制,有效提升了办学国际化水平。
做实教育国际交流职能
国际合作与交流是新时代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高校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增进了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科技协作和知识传播,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拥有34所孔子课堂、15个汉语教学点,公派教师和志愿者50名,本土教师近70名,每年汉语学习人数超万名……2007年,苏州大学与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合作成立孔子学院,10多年来,波州大孔院以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为使命,积极发展音乐、武术等文化特色教学。目前,波州大孔院已成为北美地区规模最大的孔子学院之一。
2010年,苏州大学作为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的首批成员学校,援建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中国学”本科专业,该专业是经尼日利亚教育部批准的第一个关于中国语言和社会经济文化知识的专业,它的设立填补了尼日利亚高等教育学科上的空白。
2011年,苏州大学在老挝创办中国政府批准设立的第一所境外大学老挝苏州大学,成为中国教育“走出去”的先行军。以老挝苏州大学为平台,与老挝科技部合作共建“中老绿色丝绸研究中心”和“现代蚕桑生产技术与发展模式示范园”,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随着学校国际化战略的一路推进,苏州大学在国际舞台上越发崭露头角:与意大利威尼斯大学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丝绸之路研究、“一带一路”贸易合作研究和水环境治理研究等领域开展了长期深入合作;在国际红十字组织的支持下,与中国红十字会合作建立全球第一家国际红十字学院,成为专业人道工作者的培训中心、人道理论的研究中心以及国际人道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一系列合作项目的实施,让苏大的国际教育资源融会贯通,产生了积极的“化学反应”。
国际化是苏州大学的策略和选择。苏大将始终把国际化作为核心战略之一,构建面向世界的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体系,打造国际教育发展高地。
百廿苏大寄深情
在名城名校深情互动中螺旋式上升
大学是城市的一张名片,城市是大学成长的摇篮。120载风雨洗礼,苏州大学秉承“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校训,始终与苏州这座城市的发展同频共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苏州市政府与苏州大学将围绕“2020-2035年深化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苏州大学“双一流”建设,合力打造校地融合发展共同体,书写新时代校地高水平合作新篇章。
校地合作让科技创新动能澎湃
在吴江区太湖新城,一座占地约1000亩、计划本科生规模不少于6000人的现代化校区正拔地而起,这便是苏州大学与吴江区合作共建的“未来校区”。自去年11月底开工以来,校区各项建设工作正紧锣密鼓地推进,预计将于2021年9月迎来首批学生,一期校园将在2022年9月整体交付使用。
当前,苏州大学面临加快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历史新机遇,吴江区正致力于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样板区”建设,共建未来校区,成为双方抢抓机遇转型发展的共同良机。这里,既是苏州大学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田”,也是助推吴江区域实力不断提升的“强引擎”,还将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这样的底气源于苏大日益增强的实力。多年来,苏大始终践行“顶天立地”科技发展战略,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融合创新方面持续发力,开展了一系列创新研究,取得一批颇具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为了推动这些科研成果加速转化和落地,苏大将校地联姻作为重要举措之一。通过“一院一市一基地”建设,苏大陆续与江苏各地共建校地研究院6家,“创新特区”遍地开花。以相城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研究院为例,该院已成为苏大服务相城区域发展的重要平台。
企业也是创新的重要力量,通过“一团队一企业一中心”,基于“大师+团队”的服务模式,苏州大学已累计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了100余家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在光伏领域,苏大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苏晓东与阿特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将“高效纳米黑硅太阳电池技术”从实验室带到了生产车间,在全球率先实现了高效黑硅太阳电池的大规模量产。
专家智慧让城市发展更加科学
“夜经济发展得好,也能成为营商环境的一块招牌。”屠立峰是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副教授,也是苏州大学东吴智库研究员,城市夜经济发展模式是他的研究领域之一。今年3月,屠立峰撰写的《探索发展夜经济助力打造宜居宜业的“苏州最舒心”营商环境》报告得到了苏州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相关建议也被应用于实践。
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是苏州大学东吴智库的重要功能。成立于2011年的东吴智库,是国内高校首家以“智库”形式注册登记的独立法人单位。依托苏大学科齐全、人才集聚优势以及苏南经济先发地区的区位优势,东吴智库锁定“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关键词,围绕“城市经济与管理”“城市与社会治理”“城市文化与传播”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学术探索、理论研究和政策咨询。
连续举办6年的“对话苏州”系列活动,就是东吴智库的“名片”之一。“对话苏州”致力于为学者、党政领导和企业家搭建直接对话和交流的桥梁,这项活动如今已成为苏州确立发展战略、制定发展规划、实现科学决策的重要学术咨询平台,在学术界和实务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还入选了“2019年度江苏智库实践十佳案例”。
截至目前,东吴智库以科研项目为依托,推出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出版了20余部高水平著作。近5年来,东吴智库共有197篇决策咨询报告被苏州市厅级以上政府部门内参刊发或采纳,相关成果获国家、省、市等各级领导批示47次,形成了理论与应用的良性互动。
多措并举让帮扶成果落地生根
帮扶范围覆盖7省16县37乡,受益农户达1630人,人均年收入增长4800元……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中,由苏大师生发起成立的“看见大山”帮扶团队表现出色。团队成员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围绕非遗文化大做扶贫文章,短短两年已开展项目87个、研发单品1100余件、注册品牌23个,并因地制宜地策划了非遗活化及衍生品设计、农产品品牌孵化及产业培训、文旅实践创新等一系列帮扶活动。
回首双甲子,苏州大学不仅扎根江苏,以高质量教育支撑高质量发展,还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中谱写了一曲曲动人乐章。2007年以来,苏州大学及附属医院先后与西藏、贵州、陕西等地的政府、高校、医院签署合作协议,开展教育帮扶、医疗帮扶、公益帮扶、产业帮扶,逐渐构筑起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对口支援格局。
只有百姓健康,才有全面小康。在医疗帮扶方面,苏州大学发挥附属医院优势,通过专家派驻、科内培训、交流学习等方式,重点在管理理念、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诊疗水平等下力气,为对口帮扶地区培养了一支支“永不撤走的医疗队”。
在教育帮扶方面,以贵州为例,苏州大学发挥学科、科研和人才优势,先后派出100余名教职人员参与贵州教育事业,累计接收130余名贵州高校干部来校挂职、50余名教师来校进修。2013年至2019年,苏大累计在贵州医科大学招收博士研究生99名,占该校同期攻读博士人数的44.4%。
扶贫没有终点,苏州大学将进一步在“精准”上下功夫,确保教育帮扶有实效、医疗帮扶有突破、公益帮扶有口碑、产业帮扶有实绩,携手受援地区共同迈向全面小康的美好未来。
百廿苏大正青春
我们的生命从这里远航
这里,鲜花盛开的春天来过
这里,蛙鸣阵阵的夏天来过
这里,稻花飘香的秋天来过
这里,宛如冬酿酒一样醉人的冬天来过
120年的四季在这里轮回
120年的殿堂见证着人生大道在这里淬炼、升腾
这里,见证着一波又一波青葱岁月的拔节和生长
这里,你来过
这里,我来过
这里,他来过
这里,播种着一代又一代青春的梦想
这里,浇灌了一代又一代生命的荣光
两个甲子的光阴
你已记不清有过多少生命到来又离去
你只记得他们到来时双眸清亮
他们离开时豪情万丈
这红楼图书馆的每一册典籍记得
这高大银杏树的每一片叶子记得
这314大教室的每一块地板记得
这钟楼的每一记嘹亮的钟声记得
这大草坪上的每一只萤火虫记得
天上的月亮和无数颗星星也记得
那些如饥似渴的眼神
那些求真务实的辩论
那些澎湃的热血和青春
那些烈日和暴雨下的喘息与汗水
还有那些在无尽岁月里熊熊燃烧的追求与梦想
养天地正气
法古今完人
今天,走进这里
120年前的气息还那样浓郁
120年前的桂花还那样怒放
120年的脚步还那样充满力量
120年前的青春还是那样鲜亮
120年前,我们从这里起航
120年后,我们又从这里出发
这里,留下我们生命的印迹
这里,给了我们生命的担当
哪怕从此山高水远
哪怕从此道阻且长
因为这里,给了我们远航的力量
苏州大学新媒体中心
素材来源:新华日报
整理编辑:俞乐、杨帆
百廿写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