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焦党代会 | 开放办学 多元协同 社会服务增添新动能

苏州大学 2023-02-12

精彩推荐

1.聚焦党代会︱瞄准前沿 科学布局 以科研创新助力现代化强国建设

2.喜迎“小22”,来一个温暖的“拥抱”!

3.速览!2022级新生大数据,你准备好了吗?

编者按

开启新征程,担当新使命。2022年9月29日至30日,中国共产党苏州大学第十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即将召开。

为迎接第十三次党代会,苏州大学官微特推出“聚焦党代会”专题。本期重点介绍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苏州大学在社会服务方面取得的成绩。


9月开学季,在吴江区太湖新城,地址为久泳西路1号的苏州大学未来校区迎来了2022级本科新生。美丽的校园环境、现代化的办学设施让每一位到访的学生和家长都赞叹不已。这个中国第一个以“未来”命名的大学校区,是苏州大学与吴江深化全面合作的重大项目,也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的第一个高校校区。

大学是城市的一张名片,城市是大学成长的摇篮。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苏州大学始终围绕国家与区域发展战略要求,坚持以服务谋发展,以贡献求支持,以合作促双赢,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奋力展现苏大担当。


   校地融合发展成果丰硕   

坚持与政府结亲,省市助力“双一流”建设。2018年,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共建南京大学等13所“双一流”高校的意见》,决定建立部省共建“双一流”高校协作机制,共同推进苏州大学“双一流”建设。2019年,学校与苏州市人民政府就2020年-2035年深化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签署协议,共同谋划面向2035的校地合作发展大计,双方积极抢抓“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自贸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叠加机遇,共同加快构建服务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同频共振的创新生态,实现“名城育名校 名校润名城”的互动发展格局。同时,学校还与江苏省委宣传部、苏州市委宣传部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传媒学院,与省教育厅、省卫健委、苏州市四方共建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及附属医院,推动与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共建商学院,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校地协同发展模式。

苏州市人民政府与苏州大学签署深化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四方共建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及附属医院


教育合作喜结硕果。学校与苏州市吴江区签约共建未来校区,2021年11月未来校区首期启用。与苏州市共同推进市属公办应用型本科大学建设,2020年12月教育部同意苏州大学文正学院转设为苏州城市学院。苏州大学实验学校、附属学校的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五年来新增实验学校3所,新挂牌附属学校6所,办学质量稳步提升。

未来校区首期启用


医疗卫生合作齐头并进。在苏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附属第一医院总院二期项目顺利封顶,附属第二医院救治中心AB楼和浒关院区二期开工建设,附属儿童医院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和江苏省儿童血液肿瘤中心建设积极推进,附属独墅湖医院(苏州市独墅湖医院)一期启用、二期工程开工。

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苏州市独墅湖医院)


建言咨政服务质量水平再提升。加速推进建设面向国家及地方政府需要的高层次决策智库,建设国内高校首家以智库形式注册登记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东吴智库。东吴智库入选“中国核心智库”和“中国高校百强智库”,内部治理创新案例入选“2021年中国智库特色案例”。每年举办“对话苏州”活动,该品牌活动入选“2019年度江苏智库实践十佳案例”。

2020“对话苏州”活动


   成果转化工作有序推进   

坚持与企业结对,校企合作启新篇。学校依托和引导重点科研团队与龙头骨干企业共建联合研发中心,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精准的科技支持。与西门子公司共建“智慧医疗创新中心”,与龙头企业共建200余个校企联合实验室。学校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依托,积极倡导“基于创新的创业”,全面打通基础研究、应用研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全链条。

签约共建“智慧医疗创新中心”


专利工作持续向强。2021年底,学校拥有有效专利4675件,五年来累计专利成果许可使用或转让878件,其中先进制造领域10件专利作价入股3000万元。共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5项,获批江苏省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项目1项并以“优秀”评级通过验收、江苏省专利转化运营专项计划项目1项。在“2020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排名全国高校第10位;在2021年发明专利结案量前100的国内高校中授权率进入排名前10位。2020年入选“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和“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工作单位”。

技术转移工作持续向优。先后修订完善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等管理细则,成果转化收益80%奖励给科研人员,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主动性。苏州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已建设分中心17个,并创新性地在乡镇区域建设科技服务驿站,将技术转移阵地推进至乡镇需求一线。贯彻“一企业一团队一中心”的校企合作机制,五年来累计与龙头企业联合共建科研平台(校级协同创新中心)149家。2019年入选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在2020年科技部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绩效评估中获得“优秀”,2021年入选科技部、教育部首批高校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建设试点,2016-2020年连续五年获评“江苏省科技服务业百强机构”。

苏州大学—赛伍技术生命健康协同创新中心揭牌


大学科技园发展持续向好。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首创“一园多区”建设模式,已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链条孵化体系。五年来在苏州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考评中四获“优秀”,新获得认定为“江苏省省级众创空间”“江苏省星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江苏省创业孵化基地”“江苏省互联网众创园”等,并连续五年在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考评中获评“优秀(A级)”。累计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近500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5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0余家、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70余家、区级以上领军人才35人、辅导企业申请知识产权数1300余项,获批各级各类科技项目200余项。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家级奖8项,省级奖15项,市级奖29项。

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支援帮扶工作持续深化

坚持与院校结友,助力教育强国建设。贯彻落实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以及省委、省政府加强南北挂钩工作的部署与要求,与贵州医科大学签订对口支援合作协议,与铜仁学院、拉萨师专开展对口帮扶工作,落实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宿迁“四化”同步集成改革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与宿迁学院签署对口援建协议。苏州大学与对口支援院校紧密牵手,在干部培训交流、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交流合作,实现高校协作共赢。同时,学校继续发挥全国九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协作会等平台作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高校文化互动交流。

指导拉萨师专学生开展实验

苏州大学对口援建宿迁学院签约


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中,除了教育帮扶,苏州大学及附属医院先后与西藏、贵州、陕西等地的政府、医院签署合作协议,开展医疗帮扶、公益帮扶、产业帮扶,逐渐构筑起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对口支援格局。

在医疗帮扶方面,苏州大学发挥附属医院优势,通过专家派驻、科内培训、交流学习等方式,重点在管理理念、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诊疗水平等方面下力气,为对口帮扶地区培养了一支支“永不撤走的医疗队”。附属儿童医院支援广西百色建设桂西地区首家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区,前期在苏州为2名百色地中海贫血症患儿成功实施骨髓移植手术的基础上,又指导帮助该医院为12名地贫患儿成功实施手术,促进百色革命老区妇幼医疗卫生水平提升。

为广西百色的地贫患儿成功实施手术


在公益和产业帮扶方面,由苏大师生发起成立的“看见大山”帮扶团队表现出色。帮扶范围覆盖7省16县37乡,受益农户达1630人,人均年收入增长4800元……团队成员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围绕非遗文化大做扶贫文章,短短两年已开展项目87个、研发单品1100余件、注册品牌23个,并因地制宜地策划了非遗活化及衍生品设计、农产品品牌孵化及产业培训、文旅实践创新等一系列帮扶活动。

文化创新带动非遗传承、助力精准扶贫


协作帮扶守使命,战“疫”支援显担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学校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全力组织战“疫”支援,组织各附属医院2000余名医护人员支援湖北、南京、扬州、上海等地疫情防控,4人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200余人次获得省部级各类表彰、记功奖励。

医护人员奔赴战“疫”一线


面向未来,苏州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顺国家战略而为,乘一流建设而起,因融合发展而兴,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朝着更有格局、更有情怀、更有作为的新苏大再出发,加快建设成为“人民满意、国际认可、世界尊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苏州大学新媒体中心

素材来源:国内合作发展处,科学技术研究院,苏州医学院,党委宣传部、新闻与网络信息办公室

整理编辑:崔岩

 觉得不错,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