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赛记 | 我为什么非跑伦敦马不可?

罗霆001 知行合逸旅行 2019-03-03

下午三点十五分,穿过阳光洒满金色屋顶的白金汉宫,在挂满了米字旗,习大大曾经坐金色马车走过的礼宾大道上,在伊丽莎白二世的卧室下,我冲过了伦敦马拉松的终点,完成了自己的第三个大满贯赛事。

 


坦白的讲,我不是一个严肃跑者,经常会找各种理由让自己偷懒不跑,但是在大满贯这件事上,我还是蛮严肃的。六大满贯,计划每年两个,三年搞定,除非天大的事,不然自己咬着牙也得抽时间把它得跑了。


去年纽马,周五到纽约,周日跑,这次伦马再升级,周六到,周日跑,周一走。跑友笑我,你还可以再压缩,周日早上五点四十国航CX251到,直接去起点,零时差对接,我说no,没有参加博览会的马拉松就如同少了前戏,那不是完整的马拉松。太太说,你现在可以了啊,打着飞的去伦敦,就为了跑个步,我说no,如果说跑步,那太low了,好歹也是朝圣吧,往往话音刚落,扫帚的影子就出现在了眼前。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去跑大满贯,也有人说是为了装逼。我想可能每个跑大满贯的人都会有自己的理由,但是在我看来,六大满贯真没什么逼好装的,拿了六星跑者的也不一定是跑得最快的,真正牛逼的人都在忙着各种越野,反倒对于一些对于有钱有闲的人,走着路也能把六块牌牌都给攒齐了,你说有啥好吹牛的呢?


但是对于我而言,现在几乎所有的马拉松都不跑了,只跑六大,为什么,因为在我心中,六大满贯不是一场简单的比赛,而是一次朝圣,一次让你感受到跑者的尊严,让你找到愿意继续跑,继续疯的理由的体验。为什么这样说呢,六大满贯之所以是六大满贯,并非仅仅因为其历史悠久、报名者众、赛道优美、服务热情,而更重要的是,这六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马拉松文化,它们的市民懂马拉松、爱马拉松、参与马拉松。全世界,也许只有这六个城市,当你因为马拉松而来,入境时,任何理由都不用多说,只用吐出一个词——marathon,原本一本正经的入境官马上会笑容可掬,敲下印章,并送上一句welcome。


当你跟任何一个当地人交流,他们看到你穿的运动服或者跑鞋,都会问是不是来参加马拉松的,当得到确切的答复后,会表示一脸的羡慕并祝你“good luck”,要知道,即便在伦敦,也有很多市民连续十几年抽签,却从未中签。当跑完马拉松,你走在街上,餐厅吃饭,又或打的士,你大可以肆无忌惮的将奖牌挂在胸口,不会有人笑你傻,笑你狂,看到的人都会微笑着送上一句“congratulations”或者“well done”。


这就是六大满贯,一年中的某两天,让你沉浸在一个纯粹的跑步世界里,享受成为焦点,享受被别人尊重,享受跟自己的朋友和几十万人一起狂欢的机会,这又让你如何能够不为之痴狂,为之着迷,宁可不远万里赶来,只为了片刻的激爽!


扯远了,还是说说今天的伦敦马拉松吧!虽然来过欧洲很多次,但是从未踏上英伦三岛,伦敦,于我而言,是一个既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这次来伦敦,带了很多的猜想,很多的期望,然而当42.195公里跑下来,自己又收获了太多的惊喜,太多的感动。


先从比赛本身说起吧,坦白的讲,来之前,我对伦敦马拉松并没报太大的期望,因为在六大中,它太默默无闻,甚至在想,阴沉的伦敦雾,刻板的英国人,这马拉松,能有意思吗?然而今天,自己所有关于伦敦的印象全部被改写,一个完美的城市,一个完美的马拉松。


早上出发,明媚的阳光撒在格林威治公园的大草坪上,人们悠闲地在草坪漫步、拉伸、聊天、晒太阳、喝咖啡,一切都是那么的平静,哪里像马上要举行大满贯比赛的样子,自己因为火车晚点而焦躁的情绪顿时也舒缓了下来,真想美美的躺在草坪上睡上一觉,什么大满贯,都见鬼去吧。

 


此时,一阵骚动打破了公园的宁静,两部摩托车护卫着一部路虎开进公园,路虎里的年轻人熟稔的跟参赛者们打着招呼,直觉告诉我,这应该是个大人物,正当端起手机咔咔咔的时候,旁边一位英国大妈微微笑了一下,说,“yes,prince Harry.”那神情,就像是在介绍邻家一位大男孩似的。


后来才知道,英国王室几乎每年都有人参加伦敦马拉松,今年哈里王子更是亲自发起了一个名为“head together”的慈善公益项目,没有人因为他是权贵就给他捐个百八十万的,同样需要自己卖力的吆喝,宣传,当然,还有亲力亲为的参与,也许,这正是伦敦马拉松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慈善马拉松的魅力所在,也是延续37年的原因所在。

 


从格林威治出发,42公里的赛道,几乎都在老城区穿梭,道路狭窄,人头攒动,从后面出发的选手根本跑不起来。但是这也带来了一个间接的好处,你反倒可以近距离欣赏沿途的建筑,各种维多利亚、哥特、巴洛克风格的古建筑,目不暇接,触手可及,简直是让我又重修了一次西方建筑史。

 


沿途的观众之热情,也是历次大满贯之最,狭窄的街道更是将观众的热情放大了N倍,疯狂的尖叫声直击心底,感觉他们就是站在你旁边,对着你的耳朵在吼。我一直怀疑,是不是所有的伦敦人都上街了,42公里的赛道上,一路都是里三层外三层,绝无死角,观众几乎都是歇斯底里的在为参赛者加油,而且一旦发现自己认识的熟人,那激动,那表情,就跟中了500万彩票似的。


但是对于我们这些打酱油的过客而言,就很惨了,每次想放松小小的偷懒一下,旁边就会有人喊keep running之类的话,妈蛋,你以为我不想keep running吗?这不是跑不动了吗?站着说话不腰痛,你行你上啊?

 

 

话虽如此,伦敦观众的热情真的是让你无法停止脚步的理由,也大大改变了我对英国人的印象。东京观众不少,但是日本人内敛,最狂放的举动也无非是摇个小旗,羞答答的喊几句干巴爹、亚麻跌罢了。


纽约观众热情不逊于伦敦,但是最大的区别是纽约人是自high,他把马拉松当成嘉年华,你跑你的他玩他的,你跑得很累,他玩得很high,而伦敦不一样,观众是全身心的参与比赛,你为加油为你鼓劲。


如果拿东京马拉松跟伦敦马拉松相比,我会说,东京马拉松胜在第43公里,也就是结束后的服务,人性化的细致关怀,无与伦比,但是从赛道景观、观众热情来看,伦敦马拉松完胜。尤其是从第40公里开始,沿着泰晤士河,在大本钟悠扬的钟声伴随你进入圣詹姆斯公园,浓密的林荫道旁,观众热情的为你加油,你像打了鸡血似的穿过公园,高潮出现了,白金汉宫赫然映入眼帘,大方的英国人用接待外国元首的礼仪让你享受最后冲刺的欢呼,道路两侧的米字旗迎风飘扬,这逼装得能让你飞到天上去,那一刻,你懂得了一个道理,不是所有的马拉松,都叫特仑苏。

 


关于比赛,各花入各眼,要让我再来讲,也许三天三夜都讲不完,我想,每个跑过伦敦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故事,每个还没跑的,也会期待自己的故事,就如同伦敦马拉松的主题语——“Reason#Running London”。


其实,除了比赛,伦敦马拉松还有更多打动人心的地方,以至于跑完以后,我跟德源说,大满贯有两种,一种叫伦敦马拉松,另一种叫其他马拉松,为什么,因为伦敦马拉松已经远远超出了马拉松,超出了跑步的范畴。


对此,中国最早的六星跑者德源深表认同,所以这也是他拿到六星跑者将近两年后,再次选择伦敦开始第二轮的原因所在。为什么说伦敦马拉松跟其他马拉松不一样,甚至它已经不是马拉松了呢?这得从我领装备的那天开始说起。


在博览会,领完参赛包后,迅速鸡贼的翻了一遍袋子,然后义正言辞的跟白胡子大叔理论,大叔,您忘记给我参赛服了。大叔和蔼的笑了笑,说我们伦敦马拉松只有完赛服,没有比赛服,那时,我也没明白这是什么逻辑,不过自己平时也很少穿赛会发的比赛服跑步,所以也没在意,对大叔笑眯眯的说了句“谢(kou)谢(men)”便扬长而去。


而当今天跑在伦敦的赛道上,没有了无锡十里桃花般的粉红海洋,也没了武汉口味虾般的红色长江,眼里都是各类花花绿绿的背心,上面印满了各种慈善机构和慈善捐款的名目,也是别有一番风味,尤其是跑步时,盯着前面人的后背,看着各种有意思的公益主题语,也消磨了不少跑步中的无聊时光。

 


跑着跑着,突然,自己一下子顿悟了,为什么伦敦马拉松不发参赛服,因为伦敦几乎80%以上的名额都必须通过慈善捐款获得,光今年,伦马就已经为各类慈善机构募得了超过1800万英镑的善款,名目分布极广,主要还是针对儿童,比如儿童癌症、血友病、自闭症、儿童犯罪以及战争受伤儿童等。


正是为了更好的体现公益,伦敦马拉松不发统一的参赛服,而是让大家可以穿自己的公益广告背心,更好的去宣传公益,让更多的人去关注那些自己熟悉又或从未关注的公益项目。当自己想明白这一点以后,开始觉得浑身不自在,每次的大满贯自己都会精心搭配战袍,今天也看到周边有很多跑友穿着阿迪、耐克、Asics的最新款,甚至纽马、波马的限量版运动服,似乎这是一种荣耀,然而在伦敦,这样的穿着都是错错错,一把把大叉叉得你无地自容,脸上写着两个字——老外。


在伦敦,参赛服装最地道的穿着方式是,找你捐款获得慈善名额的那个基金,要一件属于自己的背心,穿着它走上赛道,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和关注它。穿上这件背心,你才真正有资格说,我参加了伦敦马拉松,而不仅仅是我今天跑完了42公里。而当你错失了这件背心,你错失的不只是融入伦马的机会,而是参加伦马的意义。一路上,数不胜数的公益背心中,最让我震撼的是一位女孩,朴素的白色参赛服上,后背就写着一句话,“Run for Vicky,cares 4 kids.”一句轻描淡写,远胜豪言壮语,一袭轻缕白衫,让那些标满了波马、纽马LOGO的衣服黯然失色。

 


这又回到了我最开始说的那句话,伦马是马,又不是马,它已经超出了跑步的内涵,对于每个人而言,跑完42公里,都不容易,然而,还有更难的是,你为何而来,为谁而跑,也许平时,你压根就不会思考这个问题,然而在伦敦,你会发现,其实跑步的内涵远远不止你所理解,而且跑步的能量,也远远超出你的想象,真正值得尊敬的人,不是为了自己也不是为了一块奖牌,而是为了别人,为了一个自己觉得值得,哪怕再微小的理由。


最后,再说说任何一个马拉松不可或缺,也是体现马拉松水平的重要因素——志愿者。但是我又无法拿伦马跟其他比赛的志愿者相比,为什么呢?因为伦马似乎有志愿者,又似乎没有。在赛道上,除了穿黄背心的工作人员,其他绝大部分都是穿白T恤的志愿者,然而,这些自愿者很多却都是自发的,水,一箱箱的堆在路边,任何一个市民,你随时可以领件衣服,参与到自愿者的行列,给大家发水,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幼齿孩童和花甲老人,也在志愿者的行列。

 


其实这也是一种让市民更好的参与马拉松的方式,再联想到深圳马拉松之前几个月,跟赛事组织方负责人聊天,提到志愿者,必须严格选拔、严格培训、规定位置、规定动作,原因很简单,担心突发事件。


当时我真是无语,当一个社会,不信任到了这种地步,大可没有举行马拉松比赛的必要了,这种马拉松,只是城市名片的需要,而我们,都是那自费交钱,不领盒饭还服从安排的群众演员而已。


今天还有一幕,也是整个比赛最让自己感动的一幕。当经过35公里附近的某个水站时,被前面的场景震撼了,一位至少有七十多岁的老奶奶,右手拄拐,左手拿着一瓶水,站在道路中央,为跑者递水。那一刻,老奶奶也许大约1米5的身高,但是在我心目中却远远超过旁边那些摩天大厦。


当我经过她时,真的一股热流从心底流过,在眼眶打转,我有点手足无措,想跟她击个掌,却发现她没有空余的手,于是,轻轻的拥抱了她一下,说了一句“thank you”,当我跑出不到五米,老太太身后还站着一位老先生,微笑着也对我说了一句“thank you”,我想了很久,他为什么要感谢我呢,也许是那一个拥抱吧,也许他是老太太的丈夫,也许老太太已经当了几十届伦马的志愿者,今年身体并不好,但是还是坚持要来,老公拗不过,陪她来了,站在后方关注着妻子的状态。参赛者的一个拥抱,一句鼓励,就是对老太太最好的回报。

 


伦马结束了,现在已经到了机场,周二早上七点到香港,直接去公司开会,比马拉松更紧张的节奏。还是那句话,也许会有人问,往返三天时间,26个小时的飞行,数万元的花费,就为了这4个小时,一块铜做的奖牌,值不值得。我想说,有句话我很认同,爱觉不累,当你热爱跑步,在跑步的过程中去发现爱,感受爱,付出爱,这个过程是值得的。大满贯有它的精彩,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有一样东西,让你牵挂,让你回味,即便累,也是一种快乐。

 


London marathon,got it licked!





如果您想参加此难中签的伦敦马拉松,我们会为大家提供一些直通名额,您可以点击阅读原文进行2018年的伦敦马拉松预约,在开放报名的第一时间我们将会短信通知您!不仅如此,您报名时还可以获得200人民币的套餐优惠!不预约的跑友不能享受此优惠哦!



 点击阅读原文直达2018伦敦马拉松预报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