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妍星:不是生来爱跑步,只是天性爱自由

2016-03-08 小太阳 知行合逸旅行

(内容由知行合逸小太阳采访马妍星后整理,图片由马妍星提供)

2014年11月1日凌晨,泰国曼谷,三万人在街头追一个中国女孩,结果没追上。

2015年3月15日上午,江苏无锡,只听见背后传来一声“不好意思,借过下”,接着便有一蓝绿色身影在骚粉大汉间闪转腾挪,成了女子亚军。

2015年9月25日上午,首都北京,一道闪电突出重霾,在奧林匹克公园广场热烈绽放,成为国内女子第一。

她留给大家往往是一个背影,风驰电掣分秒必争......

↓马妍星在曼谷马拉松后亲吻奖杯↓


然而不久前,在日本东京,有人见她扎着双辫,不疾不徐,始终快人一步地出现在男伴身前。如同在热闹繁华的东京大街跳着一步之遥般的探戈舞曲.....几小时舞罢,她依然是国内女子第一!只是这次,没有发力,不显疲惫。

↓马妍星在东京马拉松博览会↓

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外表温柔骨子里却异常坚韧的上海女人会慢下来,用一种从容淡定的心态完成人生马拉松大满贯比赛的首站。

她是马妍星,外号小卡,跑步女神。

2015年无锡马拉松上以 2 小时 55 分 04 秒女子第 2 名完赛。

2015年大连 100 公里越野赛以 15 小时 19 分钟 33 秒女子第 1 名完赛。

2015年北京国际马拉松以2小时49分获得北马女子第八名(国内女子第一)。

东京马拉松归来,她有话要说。

↓马妍星在越野赛、场地赛中↓


知行合逸:东马作为你的首个马拉松大满贯比赛,有什么特别体会嘛?

马妍星:虽然日本离上海很近,不过这也是我第一次去日本。跟国内的马拉松赛事相比,我觉得东马更值得去学习。东马在我看来更像是一个全民参与的马拉松,不仅仅是跑者的盛会,从观众的氛围和大家的热情程度来看,真的能看出东京市民完全是在享受这样一场比赛。印象比较深的像起跑,非常安静,作为参赛主体的日本本土跑者的严谨、有序感染到了其他人,于是乎整个赛场都变得严谨、有序。还有补给,官方的补给原本就很到位,30公里之后更是密集得可怕,私家补给则从始至终没有断过。赛后我看了照片,我跑过去的时候观众是面带微笑的,跑六个多小时的朋友跑过去依旧面带微笑。这个真的很难得,国民基础对于马拉松的热情度影响真的很大。参赛水平就无需多言了,看过箱根接力的跑友都知道。

↓马妍星在攀冰现场↓


知行合逸:普遍反馈日本马拉松的服务水平和日本人做事情的细致程度让人汗颜,这个你认同吗?

马妍星:认同。路当中我们没有发生什么事故,所以关注的不是很多。但是路当中始终是有人来回巡视,一旦有人受伤就立马有人照顾,东马近十年没有伤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组委会对参赛者保护度很高。我看到有一个细节,包括地面,桥与桥之间由于热胀冷缩会出现间缝,全部用黑色宽板进行处理过,以防选手踩了崴脚。包括路边公厕都配备了众多志愿者,在那儿服务询问。到了终点,批浴巾、挂奖牌、发补给、给赛事包,所有一切都井然有序。

↓我们的女神其实很欢脱↓


知行合逸:所有的参赛者都能得到一样的尊重,是嘛?

马妍星:是的,像我跑得相对会快些,但是那些跑到最后的朋友也能够得到和我一样的礼遇。日本人做事真的很值得敬佩,我看UTMF,他们的赛事总监始终是在终点等候,关门时间46小时,并不是给获奖选手颁完将就完事。他们会等到最后一个选手完赛了,邀请他上舞台,给他最大的祝贺。在国内参加越野赛,跑完我一般不怎么休息,第二天关门的时候我肯定会去到终点,给最后完赛的英雄鼓舞,因为那个时候人都走得差不多了,除了象征性的几个志愿者和参赛者的朋友,没有人会在终点欢呼。我觉得最后完赛的人更值得鼓舞,后面的人更有勇气,换成我估计会烦躁得不行了。

↓登山中的小卡......↓

知行合逸:这次东马是给人当兔子,没有想过自己发力跑大满贯吗?

马妍星:其实对于城市马拉松想法不是很多,不会太刻意追求成绩,也不会急着去完成大满贯,如果要跑一年跑完大满贯绝对没问题,背靠背都能跑进波士顿门槛。玩得开心,帮朋友达到自己的目标好像更有成就感。而且最近一直在准备环勃朗峰的事,每个月都在为拿到UTMB积分参加百公里越野,这个我是有想法的。

知行合逸:有很辛苦准备嘛?

马妍星:跑马没啥技巧,就是跑量。北马前在美国呆了一段时间,基本上保持一个月500公里的跑量。参加第一次百公里也是辛辛苦苦练深蹲,老公都看了心疼。

↓马妍星和她的小伙伴们......↓

知行合逸:玩户外十几年了,登山、潜水,近几年又开始攀冰,跑马、越野,能谈谈运动对你的意义吗?

马妍星:十几年前开始爬雪山,现在那帮一起爬雪山的朋友婚后基本上都不玩户外了。公司员工也是,一个个婚后也不怎么跑步了。觉得像我这样能坚持玩这么久还真是挺不容易的,没有被时间迷离被琐事消磨,老公也支持,有时候受伤孩子还帮着我瞒先生。依然每天不分泌点多巴胺,不出点汗就会感觉不爽,现在大家都喜欢玩,我觉得不管以什么目的形式出现在起点,都是好的。

↓孩子一直为妈妈感到骄傲↓


这让我想起《苏菲的日记》里的一段话:很多人到了一定年纪,就放弃了对浪漫主义的信仰,而还有人在坚持,做着自己觉得幸福的事儿。祝福小卡,愿她的环勃朗峰之旅可以顺利!


全球跑步赛事,一站直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