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十六)|《中国文化概论》

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课程名称:中国文化概论

主讲教师胡永杰                    

职称:助教

教学内容:绪论:“文化”界说

教学目标:从文字的角度出发,结合相关古籍文献,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文化”的本义及引申义,明确其概念范畴,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一、导入:

1、教师讲授: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其文化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重要凝聚力。学习中华文化概论,不仅有助于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遗产,还可以以一个理性态度、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更好的文化。也相信,作为当代的学子们对中国文化的学习是责无旁贷的,作为未来中国的中流砥柱,我们是文化的继承者、见证者,更是实践者。

2、思考题:请同学们思考什么是“文”?“化”?“文化”?带问题开启今天的课程。

(以学思结合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思考,有助于教师更好的展开教学工作。)

二、讲授新课

1、“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易•系辞下》:“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

《说文解字》:“文,错画也,象交文。”

(引入古籍文献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让学生们真切感知文化的古籍形态,从而以文字角度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2、“文”的若干引申义(1)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具体化为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尚书•序》:“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论语•子罕》: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主要以讲授法为主,以教师为主导,适当引入孔子的故事,有助于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接受度,以此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2)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与“质”“实”相对。《论语•雍也》:子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3)美、善、德行之义。《礼记•乐记》:“礼减而进,以进为文。”汉代郑玄注:“文,犹美也,善也。3、“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为鲲。”《黄帝内经•素问》:“化不可代,时不可违。”(引入古文字“化”的金文,阐释文字本身的含义以及内涵演变,以此为基础,有助于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之后的举例文献。)4、“文”与“化”并联使用最早见于《周易•贲卦》之“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最先将“文化”合为一词而用的是西汉刘向,在《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5、中国传统文化元代王元亮《唐律疏议释文》:“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梁启超《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凡遇他族而立刻有‘我中国人也’之一观念浮现于脑际者,此人即中华民族一员也。” 6、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现实意义(1)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2)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3)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引入主持人大赛冠军邹韵的视频,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精神的她而点赞;阅读脉望本的《感天动地窦娥冤》)

三、本课总结

通过此次课程的学习,教师从“文”——“化”——“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按照学生的学习基础,循序渐进地为学生梳理知识,使同学们能够初步界定“文化”,认识到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人;文化即“自然的人化”。并以此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有所思考与方法论上的准备,期待同学们从接下来的学习可以有更多的探索与实践。

四、思考与作业

1、通过本课学习并课后查找相关文献,你是怎么界说“文化”?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2、阅读余秋雨《风雨天一阁》写一篇文化感悟,体裁不限主题鲜明,不少于800字。

五、思政要素

在教学内容中,通过《“文化”界说》的学习,明确其概念范畴和课程定位,以此寻觅中华民族的主旋律与文化特征,在各文化交流中彰显本民族的姿态,从而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培育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在教学方法中,利用古文字和古文献材料等,也承载着丰富的本民族文化信息,与本课程的思政元素阐发有相关性。


END


图文编辑//王婧雯

图文来源//胡永杰

审核编辑//李传锋

|青春人文集学子  人文微信绘精彩|

|投稿邮箱:2388512282@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