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邹陈国瑞:经济学家的另一半

2017-06-14 刘迪_文汇报 经济学家圈


本文来源《文汇报》

作者:刘迪

原标题:《相濡以沫一甲子》


去年年底,厦门大学邹至庄经济研究中心揭牌,人们把满满的敬意送给了这位慷慨的学界泰斗,以及始终站在邹先生身后笑而不语的优雅太太——邹陈国瑞。


与邹至庄先生聊着聊着,发现他是一个对于生活并不太“用心”的人。或许是由于太过专注于事业,他的记忆中似乎只留下路径,却忘了沿途的风景。


说到底,邹至庄是位经济学家,他的使命是发现问题,然后去解决问题。朝花夕拾,那是属于文人的情思。难怪他会说:“周林介绍我,比我自个儿介绍我自己要好。那天他讲的很多事情,我自己都忘记了,我自个儿是写不出来的。”


出席重要活动时,邹陈国瑞身上总能让人找到醒目的中国元素。2014年4月,邹至庄夫妇摄于香港城市大学。


生活这点事,琐碎也好,繁复也罢,却是半点也省不得、绕不过去的。如果一个人运气够好,几十年少了个中烦忧,那必是有人默默帮他料理了一切。


去年年底,厦门大学邹至庄经济研究中心揭牌,人们把满满的敬意送给了这位慷慨的学界泰斗,以及邹至庄经济学教育基金的共同资助人——始终站在邹先生身后笑而不语的优雅太太。相濡以沫一个甲子,她是他背后默默的支持者,而他最明白她的付出与辛劳。阵阵掌声中,邹先生缓缓起身,拱手还礼四周,颇有传统士人的风度。质朴而简洁的致辞过后,他转身笑看身边的太太:“Paula,你有什么要说的吗?”邹太太依旧笑而不语,礼貌地摇了摇头。


上世纪80年代起,邹先生频繁回国效力,邹太太则常伴左右,至今依旧如此。论学术造诣,邹太太恐难望其夫君项背。不过若论对于教育事业作出的贡献,邹太太却独自开辟了一片天地。“在普林斯顿的校园里,人们可能不认识邹至庄,但是却不会不晓得Paula。 ”普林斯顿大学校友周林此言一出,邹先生不无质疑地哼了一声,邹太太却依旧笑而不语。


邹至庄夫妇与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师生在一起。


邹太太是位地道的上海姑娘。春去秋来,家门口的梧桐树,伴随那个乖巧的“小囡”出落成了“顶优雅不过”的少女。那些年,邹太太还只是陈家二小姐。同一个弄堂里,陈家与著名的“周公馆”比邻而居。名为“周公馆”,却实为“中共代表团驻沪办事处”,这一切都瞒不过弄堂里小孩子的眼睛,“每每经过邻家,小伙伴们都会好奇地向里面瞄上几眼”


1948年,陈国瑞拿着奖学金来到了美国威斯康辛州的一所天主教女子大学读书,两年后转入威斯康辛大学,而后又去了芝加哥大学,专修“社区管理”(Social Service Administration)。在一场朋友的订婚派对上,美丽的姑娘邂逅了一位来自广东的经济学博士。几年后,她成为了邹陈国瑞。


2015年12月,邹陈国瑞与厦门大学“1+3海外留学本科班”学生探讨“如何适应国外留学生活”。


上世纪70年代的普林斯顿校园里,有3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学生。面对这些肤色不同、口音各异的留学生,校方却从无专门的机构或人员对其进行管理与辅导,直到校长收到了一封言辞恳切的自荐信。1974年,做了多年全职太太的邹陈国瑞开始无偿志愿地为国际学生服务。4年后,校方终于批准将国际学生中心纳入学校管理系统,而邹陈国瑞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中心的首任主任。从此,邹陈国瑞仅仅六个平方的办公室,成为了国际学生的温馨的家。正是她暖人的微笑,为那些初来乍到的年轻人抹去了最初的乡愁与迷茫。


作为国际中心主任,邹太太常常穿针引线,邀请普林斯顿的校友来中国走走,亲身感受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真实变化。要配备一位了解中国文化、经济、民俗的全程“导游”,邹至庄绝对是这个职位的不二人选。于是,她做“院长”,他做“教授”。从香港去广州的大巴车上,大家难得闲适地欣赏着窗外的风景,“院长”却要求“教授”起身,见缝插针地来一场途中讲座。他面露难色,她却丢下狠话:“你现在不讲,吃饭时也要讲。”于是,这场别开生面的中国经济讲座便在奔驰的大巴车上开始了。外国学者耳朵听着、眼睛看着,效果自然不用多说。


邹陈国瑞与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党组书记、副主任何东昌


他的声音曾影响海峡两岸的经济改革步伐,她却常常担心他讲话太直会无意间得罪别人。讲起“邹氏检验”、中国经济与中国经济学教育,邹先生娓娓道来、滔滔不绝,但是,“您和太太何年喜结连理”的提问却难住了他。难得的是,对此他并不避讳,还主动把问题转述给她。更难得的是,邹太太对此并不介意,认真地给出了答案:“我们是1955年结婚的。”记者采访他,他却不忘频频回头去“采访”她:“当年,我做事情的时候的情绪,究竟是紧张的,还是放松的?”“做事情的时候,你很紧张,确切地说是很专注。”她总是有问必答。2001年退休后,每日晨起他必练拳在先,然后还要在高尔夫、网球、游泳三个项目中,选择一项锻炼,即便回国“巡讲”途中依旧如此。日程紧张加上奔波劳顿,她无奈强行叫停他的运动计划。谁知他竟伺机而动,偷偷溜出房间去游泳,让她气也不是,笑也不是。他勤勉练拳,她耳濡目染。让他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的是,她的“三脚猫”功夫竟然招来了美国徒弟上门拜师。于是,他常常打趣:“太极学院院长,你的校友哪里去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