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在世界粮食日,浙江建德袁隆平生态水稻种植基地试种的“巨型稻”迎来丰收。“巨型稻”由中科院夏新界研究员团队研发,外形高大,高度是常规稻的两倍。稻株粗壮挺拔,穗长粒多,单穗最高实粒数达500粒左右预计亩产可达900至1000公斤。这一消息令人振奋,也让人不自觉的想起“杂家水稻之父”—袁隆平。袁隆平出生于1930年,他见证了中国的曲折发展。20世纪60年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贫苦的时期。对于在那时候出生的人来说,在那个年代吃不饱饭是很正常的事情,甚至于在最饿的时候,人们会去扒树皮吃。这是如今处于和平年代的我们无法想象得到的。袁老经历过最饥饿的时期。那个年代的人们都被饿怕了。袁老不想让后辈再吃不饱饭,所以他拼了命的研究杂交水稻,只为国家和人民。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并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杂交水稻的发现,使全世界的粮食危机得到缓解。而袁隆平也被外国称为“终结饥饿的人”。粮食对一个国家至关重要。作为人口大国,中国也曾因为粮食短缺的原因受到外国的威胁。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的人口激增,美国经济学家布朗曾向世界发问:“谁来养活中国?”袁隆平愤怒的挥舞着双手:“我们自己可以养活自己,我们还要帮助别的国家摆脱饥饿。”为让中国不再受外国威胁,也为世界上的人民不再饥饿。袁隆平抗下所有非议和责备,让全世界的人民都不再受饥饿的折磨。袁老给中国人民留下了永远的粮仓,谁也忘不了,谁都不能忘。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逝世。这一噩耗让无数人落泪。袁老生前接受采访的时候跟主持人有过一段这样的对话。袁隆平:“我都亲眼见过大家都没有饭吃。”记者:“您是不是特别害怕这样的场景再次出现?”袁隆平:“不可能了。不可能了。”
»初审丨周琬瑜、关铭霖、徐燊亮»复审丨杨图珍、郑伊龙»终审丨陈刚
今天,纪念伟大胜利!
生命故事,由你来写 ——“七彩澳游杯”第二届非虚构写作大赛开始报名啦!
时隔十三年,北京冬奥会火炬再次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