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心】60.意识到的正确
每天用刷牙的时间,听一段社会心理学。大家好,我是开浩。
今天开篇我们先讲个故事。
在春秋时期,鲁国人焚烧灌木丛林的沼泽,结果天上挂起了北风,不久,火就开始往南部蔓延,眼瞅着就要烧到鲁国的国都了。
情况非常危急,鲁哀公慌里慌张的召集大家去救火,但是百姓们才不听你的号召,都忙着去追赶野兽。
万般无奈,鲁哀公向孔子求助。
孔子一下就点破了鲁哀公的问题,孔子说:追赶捕杀野兽的人非但没有惩罚,还能获得食物和皮草,而和你去救火的人,则是非常危险,还没有奖励,大家选择不救火,也是正常现象。
鲁哀公默不作声,但是点了点头。
孔子接着说,事情紧急,咱们国库还没有多少钱,所以赏赐这条路行不通。咱们只能通过惩罚的方式让大家服从。
于是鲁哀公下令,凡是不参与救火的,按照投敌之罪来处理,而追赶野兽的,当做私闯禁地来处理。法令还没有遍布全国,大火就已经被扑灭了。
如果按照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鲁国人民的行为,从利益驱动的从众行为,发展为听从命令的从众行为,这其中呢,透露出的不是简单的刑罚或者利益,而是文化社会规范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这两种类型,是事实上存在强弱之别的。
社会心理学家把具体情境下可以做什么,叫做描述性规范,比如沼泽里有野兽跑出来,那么发起追捕的人,事实上就是发起了一次描述性规范,于是大家相继去模仿,进而扩大了从众的范围。
另外一种社会规范行为,叫做命令性规范,是强调行为的承诺奖励,或是对不符合的行为实施惩罚,比如后来鲁哀公传递的法令,就是典型的命令性规范。
社会心理学家还发现,如果没有这两种规范,人们则倾向于打破常规去做事情,比如丢垃圾,如果没有明确的标识提示大家不要乱丢垃圾,那么这个环境很快就会被垃圾掩埋。
而如果在一个脏乱差的地方,有人发起继续破坏环境的行为,被其他人看到,那么其他人也大概率会跟着丢垃圾,而如果是一个干净的环境下,有人乱丢垃圾,那么其他人跟风的现象则会少于前者。也就是说,有人破坏环境,这是一个典型的描述性规范,这样的影响甚至还不如环境本身对大家的影响要大。
如果可以唤起命令性规范,比如在一个脏乱差的地方,有人弯腰捡起不慎掉在地上的垃圾,那么看到的人,再次破坏这个环境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因为捡垃圾的人,让大家意识到,乱丢垃圾是不对的,而这种指示,正是命令性规范。
简而言之,对于从众行为的诱导,从力度来讲,命令性规范要大于环境本身的影响,而环境本身的影响,则大于描述性规范。
但是要注意,如果规范使用过度频繁,反倒容易引起适得其反的效应,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例子,惩罚贪官力度越大,结果贪官越多,周而复始,形成恶性循环。再比如我们父母经常唠叨,而唠叨的事情,通常你还会故意的去犯一下,这都是因为过度使用命令性规范导致的结果。
那么回到刚才丢垃圾的例子里去,如果一个人,在一个恶劣的环境里,捡起垃圾,捎带教育了自己的孩子,温和的告诉他不要乱丢垃圾,那么听到的行人,可能不仅仅会意识到乱丢垃圾不对,甚至有可能主动去维护环境,这样的启发,弱化了命令性规范的强硬态度,而且将人性诱导到一个合理的位置,这对于社会规范来说,不是更好吗?
所以有人会说,人民表现出来的素质,是和文化水平成正比的,这个观点,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积极可信的。
本节的概念就播讲到这里,感谢您理解今天社心的主要内容,更多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开浩御书房,我们下个工作日再见。
点击查看往期内容回顾
请输入标题 bcdef
关注公众号,并添加小书童
获得更多认知提升
请输入标题 abcde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