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社心】62.魔鬼是怎样炼成的

不敢为师的 开浩御书房 2019-11-29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

每天用刷牙的时间,听一段社会心理学。大家好,我是开浩。


如果和开浩认识很久的伙伴就知道,开浩内心很抵触别人叫我开浩老师,除了因为内心中认为老师这个职业神圣之外,最关键的还有一点,那就是,如果我内心认可这个社会角色,那么我在社会团体中的行为就会倾向于教育,而不是谈论。


很早我们就提过社会心理学的原则,那就是环境会影响个人行为,我们也论述过很多次,今天我们要从团体形成环境,环境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最终可以导出怎样的思考价值,这是我们这节的总体思路。


我选择了可以说是社会心理学中最恐怖的一次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作为参考材料。


这场实验的发起人是津巴多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共有24名志愿者参与了他的实验。


实验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这24名志愿者均为心智正常,三观健全的成年人,他们参与实验,每天会收到固定的报酬。注意,他们都知道自己在参与一项实验。


这些人,被随机分为两组,12个人扮演狱警,12个人扮演囚犯,正常实验开始后,实际上是每组9个人参与实验,3人作为预备人员。


实验环境在斯坦福大学的地下室里,这里被改装为一个小型监狱,每一位参与实验的人,都要走一遍流程,即,扮演警察的人要用囚车押送扮演囚犯的人到监狱,然后正常的搜身,扒光衣服,清洗消毒,穿上囚衣,而且要带上脚镣。


实验为了真实,要求扮演囚犯的人和监狱较为一致,行动受限,而且没有名字,只有编号,而扮演狱警的,则需要站岗,维持秩序。


奇怪的一幕发生了,这些人进入实验前,都是彬彬有礼的状态,而在进入这项实验后,狱警开始变得冷酷无情,想尽办法来控制囚犯,甚至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虐待。


而囚犯们,则开始痛哭流涕,精神变得萎靡,甚至喜怒不定。多次产生了反抗行为,甚至囚犯之间,也有不同程度的矛盾和冲突。


就在实验的第五天,志愿者们情绪一度失控,志愿者的家人们带领律师和牧师都介入了这场实验,实验被迫在第六天中止。原因不是其他人的阻挠,而是津巴多教授发现,狱警们越发残暴,而囚犯们的精神状态让人恐慌,如果就这样进行下去,很可能会对参与者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最后实验被迫中止,值得深思的地方在于,在实验期间,很多参观实验的参观者,并无一例提出异议,无论参与者,还是旁观者,都认为理所应当。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在实验结束后一段时间内,部分参与者接受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疏导,来弥补自己在实验中受到的伤害。


这是心理学上最经典,也是最残酷的一次实验,这些温文尔雅,积极互动的志愿者,在短短6天内,要么变成了内心接近崩溃的囚犯,要么变成惨无人道的狱警,而让他们这样的,只是类似于监狱的环境,和类似于监狱的流程。


他们到从头到尾,都意识到这只是一场实验。


在了解了这个真实的实验后,我汗毛竖起,有人跟我说过一句话:了解又不能怎样,你认清了现实,一样需要好好活着,而不认清现实的人,还不是一样好好活着吗?


没错,这句话和这个实验相互呼应,但是可以否定我们试图了解世界的样子吗?当然不可以。


如果我们知道这是实验,我们会渴望挣脱,那些又哭又闹的囚徒扮演者们就证明了这一点。生活里也是一样,如果我们知道我们身在怎样的环境里,我们可以积极改善,浑浑噩噩不会让我们知道改善方向,这就是学习和读书的价值。


听完这节内容,请你叫我开浩,尽可能不要叫我开浩老师,因为我可能会当真,即使我知道这是处于礼貌。因为我更期望你带给我的是互动,而不是你有问题,我来回答。


这也提示我的行为,为什么我越来越不讲时事热点,而是尽可能讲内容,原因很简单,如果我说,大家也说,这个事在我这里,一定会成真,如果我可以选,我希望我的生活在书里,而不是把社会的恶,写在书里。


本节的概念就播讲到这里,感谢您理解今天社心的主要内容,更多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开浩御书房,我们下个工作日再见。

点击查看往期内容回顾

【社心】57.我们何时会顺从的服从

【社心】58.我们不一样

【社心】59.致我们逝去的青春

【社心】60.意识到的正确

【社心】61.“饱了横”

请输入标题     bcdef

关注公众号,并添加小书童

获得更多认知提升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