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特别的结婚纪念日......

海淀网 北京海淀 2022-05-21

别样的浪漫


在疫情防控一线

他们是“夫妻档”

他们并肩作战

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屏障




桑晓璇VS张忠秋

“今年在核酸检测点过的结婚纪念日。”


“从没想到,我们今年的结婚纪念日,是在核酸检测点度过的。”


5月2日,是桑晓璇与丈夫张忠秋第16个结婚纪念日,在甘家口潘庄社区的核酸采样点,她和丈夫度过一个别样的纪念日。



桑晓璇北京市海淀区甘家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丈夫张忠秋是北大肿瘤医院麻醉科医师,甘家口地区部分区域临时管控后,夫妻二人各自在岗位上开始了抗疫工作。


(上图为张忠秋在潘庄采样点支援抗疫)


“党组织就是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桑晓璇表示,虽然这次疫情突如其来,让大家措手不及,但是她第一时间对单位的干部党员发出号召,倡议大家在党支部群里接龙,把疫情期间的各项工作做好。同时,与街道对接物资保障、鞋套、帽子、消毒用品……


因为医院也在临时管控区内,不能正常接诊,但是坚持为地区居民开药、送药。自4月29日至今,已为480位居民代开药。因为药品种类和患者较多,她都会提醒大家对每一份药品仔细核对后,才装进专门的袋子中。




除了日常工作,单位同事们、外援团队的同行们的物资保障,是桑晓璇最挂心的事。在她的带领下,一层大厅改为第三方外援团队的临时休息区,摆放了可以就餐、休息的桌椅,还准备了微波炉、冰柜,便于大家使用。天气热的时候,她还会带领大家给“战友”们发绿豆汤、送冰棍。




虽然家距离单位并不远,但是桑晓璇忙得顾不上回家,只是偶尔想起叮嘱丈夫在能回家的时候,看看冰箱里有没有放坏的食物。因为夫妻二人同为医务工作者,他们专门让儿子上的是寄宿学校,“就是怕没时间管孩子。”


“其实比我付出多的人有很多,大家都是全员上阵,没有一个退缩。”


5月2日,在潘庄社区的核酸采样点,丈夫是北大肿瘤医院前来支援的医生。桑晓璇一大早前来对接工作。


现场,甘家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任刘雷,突然拿出一个蛋糕,和一束鲜花,祝福这对“抗疫夫妻档”。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医务处的韩宁医生的见证下,夫妻二人穿着工作服,拍下这张珍贵的纪念照。






方明VS张明明:

“他上一线了,我也不能落下!”


方明是甘家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全科医生,随着甘家口街道部分区域实行临时管控起,方明便第一时间支援到核酸检测工作中。


“我每天的点位都不一样,有时候支援核酸检测采样点,有时候会入户进行核酸采样,有需要转运病人时候我也会去,我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方明笑着说。



核酸采样工作考验着每一位医务人员的身心,方明告诉记者,他最怕的就是进老小区上门做入户核酸检测,怕的不是有风险也不是来回的路程远,而是要爬楼梯,“有一次,我去给一位老人做上门核酸检测,他们家住六层,是那种老楼没有电梯,穿着隔离防护服这腿本来就不好抬,还要上顶层,我这体能真是要命了,看来还是需要锻炼身体。”但即便是“犯怵”,每每需要入户进行核酸检测时,他依旧是第一个站出来的那个人。



方明的妻子张明明是合建楼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同为医护工作者,在这个五一假期,她选择放下家中两个孩子,与丈夫一起支援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别紧张,张大嘴,啊……”本轮区域核酸筛查,张明明被安排在紫竹院南路23号院内的核酸检测点位,每天重复着这句话上百遍,为了与居民在检测高度上保持一致,她始终坚持站着为大家进行核酸采样,“大家站着进行的比较快,每个人少一个动作,就节省几秒,进度就能大大提升。”赶上核酸检测“早高峰”时段,她要连续站上两三个小时。



采样空档,张明明还主动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将接下来需要用的采样棉签一个个掰下来。



5月4日,方明和张明明被分到同一个核酸检测点位。这是这么多天来,两个人第一次并肩作战,一个站在遮阳伞内,一个站在烈日之下;一个负责核酸采样,一个解答居民对于防疫方面的相关问题,像往常一样各自忙碌着……当天上午,夫妻二人为600余名居民进行了核酸检测采样。



下午,方明又带领入户核酸检测小队,为13户30名居民进行上门核酸检测。忙碌了一天,当夫妻俩脱下已经湿漉漉的隔离防护服时,终于有机会相互说上两句话,被口罩勒红的脸颊是他们共同努力的见证,“今天终于能一块吃个饭了,也挺好。”方明笑着说。






蔡新宇VS吴静:

“忙起来真顾不上想她……”


“看我们像壮士吗?哈哈,再见!”

一声爽朗的笑声后

蔡新宇潇洒地上车、关门

跟同事们挥挥手

如果不是身上的医生服装

很难猜出他这是要奔赴抗疫一线



蔡新宇57岁,是甘家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主任。从医35年,一直在甘家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与爱人吴静是同事。然而,自从甘家口地区开始临时管控以来,夫妻二人就没见过面。


蔡新宇在服务中心坚守,也深入社区核酸采样,妻子吴静在隔离酒店抗疫


(上图为吴静正在采样)


“我们俩基本上没打过电话,不是她听不到,就是我穿着防护服,没法接。”蔡新宇说。


临时管控以来,每天要处理大量突发事件。5月1日,医院接到管控居民的求助电话:“我孩子胳膊脱臼了,一直大哭,请救救我的孩子!”


了解到这个婴儿才6个月大,蔡新宇决定,要马上为孩子进行转诊治疗。然而,联系了附近四五家医院,因为婴儿正骨太过专业,都无法承接,只好再与北京儿童医院联系,请求建立绿色通道。在蔡新宇的指导下,从接到求救到对接绿色通道,一共24分钟完成转诊,让婴儿得到及时救治。



35年来,社区很多老居民都有蔡新宇的电话或微信。对于居民随时的来电、微信求助,蔡新宇来者不拒。尤其管控之后,这样的求助更多,他都用自己的业务能力与幽默话语,化解居民的忧虑。


“有时候,居民的病情并没有他自己想象的严重,但是管控期会给人焦虑感,他们更多需要的是精神安慰。”蔡新宇平时还负责单位的健康团队管理,遇上居民的致电求助,他会让居民用微信发来照片,帮助判断之后再决定。


曾经有老年人因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不敢打疫苗,蔡新宇也从病情帮助做科学分析,打消老人疑虑;有居民发热担心自己染新冠,他也会给出如何观察、防护和就医的指点。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快要生重病了,让蔡主任一看,根本不是那回事儿,马上就感觉全身都轻松了!”居民李阿姨说。


“咱跟大家熟,人家也信任咱,说话就得负责。”蔡新宇认为,心理健康会影响身体健康,他可以运用自身的医学知识和居民的信任度,更好地降低居民的思想焦虑,有助于病情好转。



“蔡主任为人爽朗,爱开玩笑。”在同事眼里,蔡新宇是一个特别乐观的人。其实,在他心底,也为妻子保留了一份温柔。


“白天医院里一堆事儿,忙起来真顾不上想她。”然而有时夜半被手机吵醒,他又会忍不住担心妻子,“不知道她休息得够不够,有没有做好防护,会不会半夜也有紧急任务……”



在防疫一线

还有很多这样的“夫妻档”

他们携手同行

用平凡的坚守和奉献

凝聚成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力量



记者:王洁 王楠

编辑:张斌


推荐 · 阅读

·再次提醒!今日起,海淀开展单日核酸检测服务

·海淀首个“天幕系统”在这个项目投入使用!

·现场!探访海淀安宁佳园小区——

·最新调整!明日首车起,甘家口周边这些公交、地铁站恢复正常运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