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菜从哪里来?品质怎么样?价格亲民吗?记者从夜晚到白天,一路探访……

海淀网 北京海淀 2022-06-01


“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

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非常时期

保障老百姓基本生活需求同样是一场硬仗

菜从哪里来?品质怎么样?价格亲民吗?

怎么才能“就近”买到菜?

带着一系列的问题

海淀融媒记者团队从

5月20日晚8点至次日下午14点

前往我区多家社区商超一探究竟



实体商超给力  民生物资管够!


“每天晚8点为明天的保供开始工作,我们海淀的每家门店蔬菜日供应量在35吨左右。在保供同时,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措施。”镜头前,幸福荣耀物流配送中心蔬菜总监卢海军向记者介绍着蔬菜配送的全流程。一排排大货车分列两侧,一盏盏车灯点亮了城市的黑夜,也照亮了蔬菜装卸的路。



这里是位于大兴区的幸福荣耀物流配送中心,每天晚上8点至凌晨12点,正是集中处理蔬菜分装、验货、装车的时间段。卢海军告诉记者,自本轮疫情以来,幸福荣耀超市在蔬菜的备货量及线下门店的配送上都有明显的数量攀升,仅海淀区的日均蔬菜供货量就达到了30多吨,门店“一日多配”是常态。


借着微弱的车灯,记者看到一位菜农正从一辆面包车上不停地将蔬菜整齐地码放到写着“幸福超市”几个字的周转筐中,一人一车相较于多人协同多少显得有点突兀。交谈中记者了解到,这位菜农姓马,与幸福荣耀超市已经合作三年有余,无论是供货还是价格都很稳定。“最近,一直是盖菜五六百斤、水萝卜七八百斤、快菜一千多斤的样子,比上个月整体供货量多很多,从停车开始打完筐卸货时间也长了。”菜农马先生称,他们一直保供这三样菜,不愁销路很踏实。



相比之下,来自河北唐山的菜农刘先生供货量则略显“豪气”。一整车的绿甘蓝,略估11吨左右整整齐齐地码在大货车上。四、五个工人正井井有条地装袋、称重、搬运。“一大袋装有22-25颗左右的绿甘蓝,每袋大约在50斤左右。我们是一早就开始采摘处理,直到下午装货完后立马运到北京,赶到八点之前进行卸货分装。”刘先生表示,近期的供应量涨了不少,以往是七八吨的量,现在超过10吨了,合作十多年了,供货菜价都是很稳定的。



“我们幸福荣耀超市的货运司机每天大概凌晨3点多从配送中心出发,运往各个门店,4点左右在门店卸货。”经过数个小时的等待,记者随车同卢海军来到位于吴家场路的幸福荣耀超市(莲花桥店),凌晨4点的北京天已经蒙蒙亮,两辆大货车有条不紊地倒车停入收货区,随即司机麻利地撕开车门上的货单封条立马开始卸货。一筐筐蔬菜整齐地罗在板车上,再由门店工作人员通过地牛车拉到超市卖场,等待理货员铺货。



不到6点,天已大亮,理货员开始上班,他们负责把拉到超市卖场的货品分类进行整理包装。记者从一位负责卸货的保安口中了解到,最近幸福荣耀超市(莲花桥店)的卸货时间变长了,货品明显量变多了,晚上九、十点还会有大货车开过来进行补货配送。


进入卖场,记者看到十多位理货员正忙碌着。“我们也是通过手机app进行集单数据汇总,各门店差不多当天下午三四点钟就要上报第二天的货量、品类。蔬菜基地+验收团队+物流体系是我们能够快速应对市场需求的三大优势。”卖场里,卢海军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用胶带将菜芯一把一把地捆绑上,整齐地陈列在货架上。同样在麻溜理货的还有来自四川的王女士,在这里工作八、九个年头的她面对镜头有些羞涩地说道,“平时9点就能下班了,最近可能到10点吧。我们理货员都是有专业培训和要求的,就是为了避免蔬菜二次损耗。”



七点半超市一开门,顾客纷纷进来,熟练地挑选着自己心仪的新鲜蔬果等商品。1.99元/斤的西葫芦、黄瓜、快菜、胡萝卜,还有3.99元/斤的西红柿,2.5元/斤的小白菜,2.99元/斤的长剑等成为顾客的心头好。记者留意到,开门不到5分钟的时间,台面上的西红柿已经卖得差不多了,理货员赶忙推着4筐西红柿过来补货。


记者从海淀区商务局了解到,幸福荣耀超市在海淀区有10多家门店,另有超市发、物美等商超在海淀区整体调配下,米面粮油供应基本充足,蔬菜瓜果等供应渠道畅通有序。



“流动菜市”开到家门口  买菜不用愁!


大葱、土豆、西红柿、洋葱……5月21日上午9点左右,家住海淀区亮甲店,正在结账的王先生只用了几分钟就选完了自己想要的商品。刘先生说,他平时都在家门口的这个小市场买菜,距离近且平价,大家有序购买,确实惠民。“价格都公示着呢,因为疫情,基本上都是买点耐储耐放的菜。”



记者了解到,为有效解决群众“买菜难,送菜慢”的问题,海淀区启动了“蔬菜直通车”进社区便民服务,可从农产品批发市场直接调运生活物资送到封控区、管控区等地,进行线下平价销售,确保群众生活物资不断档。


“蔬菜直通车”亮甲店点位只是北京新发地百舸湾农副产品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所负责的一个点。据悉,百舸湾“蔬菜直通车”在海淀区共有37辆,进驻了69个社区。此次北京疫情发生以来,在海淀区商务局的统筹安排下,“蔬菜直通车”充分发挥灵活机动性,每天应急保障车辆10辆以上;同时,区商务局还免费为一线保供企业派发抗原试剂盒,严格做到“早抗原、晚核酸”,保证了保供企业和供应社区居民的“双安全”。



百舸湾“蔬菜直通车”负责人韦桂坪表示,做社区“蔬菜直通车”保供有七八年时间了,每辆车都可以随车携带蔬菜80余种、水果30余种等农产品共2.5吨以上,就目前,百舸湾利用公司1万平米的仓储周转中心,存储日常3倍以上的农副产品,保证特殊时期不断货。我们也可以在不同区域提供不同的保障模式,如蔬菜包、群接龙等。就5月21日保供任务而言,在保证日常服务社区不断供的情况下,出动应急保障车辆5辆,将近100吨农副产品分散至海淀区各处,真正做到哪里有需要去哪里。

 


动动手指  新鲜蔬果送到家!


创新消费场景、精细化业态配比是记者走进盒马鲜生(金源店)留下的第一印象。5月21日上午10点左右,记者一行人来到盒马鲜生(金源店),实地探访了其供货保障情况。



“顾客在APP下完单之后,我们手机上汇集到线上订单的拣货任务。我们通过扫码,领取任务中的商品分装在袋子里,进行合包后送给顾客,是这么一个流程。”一名捡货员一边忙碌着,一边向记者解释道。



记者在现场看到,十多个身穿蓝色工作服的捡货员一手拿着分货袋,一手持着分拣设备穿梭于卖场中,经过取品、对单、出单等环节,一包包鼓鼓的线上订单商品正通过后场的悬挂链进行核单,随后给到骑手,完成最后的配送。


作为打通周边三公里生鲜直送的盒马鲜生,仅金源店就覆盖了周边较多的小区。“最近应季的水果和蔬菜,基本民生商品比较热销。”在盒马鲜生金源店店长刘海峰的介绍下,记者看到,不同于传统超市瓜果蔬菜的零售模式,精致的购物空间和品质的精准把控、“悦己生活主场”的打造以及沉浸式的购物体验是盒马鲜生赢得众多线上顾客的引流法宝。


自本轮疫情以来,居家办公的市民对线上下单的需求量有所增加,为了最大限度提高运力,盒马鲜生通过集单等多项措施,目前综合服务能力已有近3成提升,整体备货量保持在平日的3-5倍,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为了保障北京门店供应不断档,北京盒马鲜生全力组织货源,从本市以及河北、山东、天津、内蒙古等外埠农业基地调拨蔬菜、水果、肉类等供应物资,同时仓库、物流克服困难,24小时不分昼夜打板分拣运输,并且系统补货与手工订单相结合,根据门店销售情况及时补充商品,每日进行二次甚至多次配送,来满足周边居民的采购需求。”盒马鲜生公共事务总监刘姝涵向记者表示。



此外,盒马鲜生还积极联系上下游供应商,对于方便面、火腿肠、罐头、速冻食品等耐储商品进行门店直送,节省中间物流时间,使商品以最快速度到店。另一方面,积极协调合作供应商,通过免除相关服务费用的方式,动员其共担社会责任,提升供货量和维持供货价格。为了确保线上不缺货,盒马鲜生多方筹措人力,新增拣货员300人、配送员500人,并启动无接触配送点位,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可靠的贴心服务。


记者从区商务局了解到,近期受疫情影响,海淀区各平台企业销售情况明显增长,普遍高于日常水平。其中,海淀区拥有叮咚买菜14家门店、京东七鲜2家门店、盒马鲜生7家门店、美团买菜19家门店、每日优鲜13家门等,开足马力保供应,积极应对居民的线上购买需求。



从田间到餐桌  可溯源买菜一路领“鲜”!


自北京实行多区域居家办公措施以来,“怎么买菜”越来越受到市民关注。特别是封(管)控小区,线上需求量的暴涨。



5月21日下午2点,在封控小区董四墓村,一群人正在30℃左右的温度下认真忙碌着。身穿绿色工作服的“车客家园”员工不停地从面包车上将一包包封装好的包裹放在置物架上,包裹上还贴有“董四墓村封”的字样以及人名和电话。隔着几步远,两名“志愿蓝”正忙着给新来的包裹消着毒。



“楼道门号标得清楚点!”货架旁的小门开了,一位“大白”走出来,没等记者上前问上两句,“大白”抱着一箱包裹送货去了。记者留意到,在采访的这段时间里,零星有2个外卖小哥还在给董四墓村送货,更多的物资包裹则是来自车客家园、物美等应急保供配送车。


如何完成线上下单?现场,一位车客家园员工表示,“我们有微信小程序叫车客家园,社区居民可以线上预定,我们是产地采摘后,直接线下配送到社区。两点一线、点对点,减少中间环节,无接触式配送安全方便。”不同于传统信息不连续的蔬菜流通方式,车客家园力图构建一个从生产端到用户端的完整链条,让溯源成为一种常态,真正架起区域供需桥梁,打开数字化协同服务用户的新方式。



此外,记者从现场了解到,青龙桥街道还建立“有呼必应保供群”,如居民需要磨刀等生活中的小事,都可以通过这个群进行协调对接“我们作为属地的企业和服务商,对于居民群里提出的需求,可以提供针对性的服务,非常棒!”车客家园工作人员称,即便疫情过后,有了这个群,他们也可持续性做好社区居民服务保障工作,为的就是利用信息化,提升实体店的服务品质,更好服务社区百姓。



记者手记: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悯农》让人们了解了农民田间劳作的艰辛和一日三餐的来之不易。


然而,在现代消费图景中,每一粒米、每一颗菜、每一个水果都要历经采购、运输、包装、配送等多个环节。从生产基地到市场超市,从田间地头到市民餐桌,只有保供应、稳价格,保质量、稳市场,这场战“疫”才能稳扎稳打、有力有效。面对压力,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在竭尽全力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努力交出一份让百姓不仅“吃得到”,而且“吃得起”“吃得好”的民生答卷。



记者:吉伟 刘伟曦 阚丽丽

编辑:张斌


推荐 · 阅读

·海淀新增14例,风险点位发布,有交集速报告

·注意!海淀明后有雷阵雨+大风!未来一周气温→

·连夜备货!海淀85000份“爱心蔬菜包”送进封控管控区

·@海淀亲,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请您居家办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