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换“新” ,让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海淀街道苏州桥西社区是1994年建立的老旧小区,然而走在社区里,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虽然有些小但是很干净;人们利用小虫子分解厨余垃圾去养鱼、种菜;楼门里暖暖的小细节......在这里,260多户家庭长期志愿参与文明城区创建活动,形成了一支“桥西”特色的文明城区创建合伙人队伍,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谱写了“全国文明城区”社会治理现代化新篇章。
小楼门促进大和谐 “美丽楼门”秀出文明新风尚
“因为我们社区是老社区,老年人特别多,出门又怕凉,我就用家里废旧的布头拼成坐垫放到单元门口,老人家出门随手就可以拿上,特别方便!”楼长赵幸福一直是社区的志愿者,从几年前,她就一直为单元楼门的文化建设做出自己的努力。
为了老年居民出门聊天纳凉方便,她用家里废旧的布头制成坐垫,还在坐垫的正面缝上四朵小花,不仅作为装饰,也可以区分坐垫的正反面,避免弄脏;汛期降雨较多,她收集闲置的雨伞挂在单元门口,“比如说谁倒个垃圾去,或者有什么事着急出门,到门口发现没带伞,不用上楼了,拿起来就用,回来再放回原处就行。”除了这些便民的生活用品外,赵幸福还在单元门口的角落里布置了绿植架,将家中的绿植、折纸制成的百合花、小粽子摆放在架子上,赵幸福表示:“我想让大家一进咱们单元门就有家的感觉。”
一个社区的单元门内往往能看到居民们的“人生百态”——作为一个老旧社区,苏州桥西社区的楼门内没有自行车、小广告,取而代之的是居民自治文化展、贴心通知栏与清新的绿植相伴,拐角处还整齐地摆放着轮椅、坐垫、雨伞、扇子、简易手推车等便民用品。
从2019年开始,社区持续开展文明城区创建的楼门文化建设,“一楼栋一主题”“一楼门一特色”,是社区建设楼门文化遵循的规则。发动志愿者自觉自愿地参与服务和管理,从“谁也不管”变成“有专人管”,楼门变得干净、整洁、敞亮了,居民心情也更好了,实现了功能实用性加宣传教育性相结合,做成了“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好项目。
老传统形成新典范 垃圾分类紧跟文明新潮流
垃圾分类志愿者节美荣今年已有82岁高龄,在垃圾桶前的值守点位,她依然精神矍铄:“我们志愿者负责的是垃圾分类,给他们提醒,有些租房买房新进来的居民可能没这个意识,我们就给他讲道理,给他们宣传材料,有时候还会亲自上手教,时间长了大家就都自觉了。”
楼长多晓丽在接受采访时正在社区门口值守,督促进入小区的人员进行扫码测温,她介绍,志愿者们除了扫码测温外也会抽调出人手,每隔一小时进入小区检查垃圾分类情况,“把不合理的、扔得不准确的给它捡出来”。
苏州桥西社区自2005开始垃圾分类的工作。2013年,这里成为海淀区首家厨余垃圾分类收集奖励试点。到现在,苏州桥西社区正不断实现着打造垃圾分类、源头减量、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社区生态微循环的工作目标。为更好进行垃圾分类监督,除了40余个监控探头和社区工作人员24小时全天候值守,垃圾分类指导监督检查群内所有楼长、指导员、保洁员等也按照排班以“一小时一巡视”的机制进行着监督检查,干净整洁的环境卫生更让老旧小区更宜居。
除了坚持垃圾分类工作外,苏州桥西社区还引进了一位不一样的“清洁工”—— 黑水虻。它能够取食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将垃圾转化成肥料,实现了资源的可循环利用。如今,苏州桥西社区,垃圾分类纯净度、分出率均达到了100%。
记者手记:
始于颜值、精于细节,内外兼修,便民暖心,把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抓好了、抓实了,就是抓住了“民生大事”。社区是城乡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老百姓日常生活接触最多、感受最直接的空间单位,社区有活力,整个城市就能充满活力。海淀街道苏州桥西社区为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输出了典型案例和可参观、可复制、可推广的好做法,始终坚持以“小切口”改善“大民生”,着力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以对城市和百姓高度负责的担当作为,实现了居民幸福感的“提档升级”。
记者:刘伟曦 陈子凌
摄像:王啸言
编辑:张斌
推荐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