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中心“核”动力 | 百放英库:加速原创药研发,从“发现”开始
如果说新药研发是一场接力长跑
源头创新“0到1”就是第一棒
从实验室的科研发现
到源头创新药
百放英库医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成为了连接这个过程的桥梁
作为北京市第一家
面向全球的原创新药开发平台
百放英库让北京新药研发
开启了从
“Me-too跟随”
到“原始创新”的崭新篇章
北京首个全球新一代原创药发现平台
2021年初,百放英库入驻中关村科学城北区的贝伦产业园,成为北京首个全球新一代原创药发现平台。公司按照国际标准,设计装修了四千多平米的带有孵化平台的化学生物实验大楼,配备了世界先进的实验室仪器设备,并组建了世界一流的具有丰富新药研发和企业管理经验的专业团队,整合产学研各种资源,加速科学转化,释放原创研究价值。
“我们通过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及对原创项目转化的创新模式,建立针对原始创新项目引进的筛选和评价机制,吸引优质的原创研究进入百放英库,对优秀项目孵化至产业化初期。”百放英库医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EO单倍博士告诉记者,平台每年将筛选引进多个原创研发项目,形成独有的鼓励生物医药原始创新的产业生态。
作为国内新药发现平台,百放英库把推动源头创新孵化的方式称之为 “百放模式”,这种模式从源头出发,联动科研院所科研成果与产业,将专家学者的原创 “想法、概念” 转化落地为 “有助于患者的药”。
在单倍看来,创新的源头在科研机构和医院里,如何将科研的“发现”落地,则需要产业界的助力。“百放英库原创新药孵化平台的使命,就是从最新的学术成果里发现可以研发新药的线索,做出候选化合物,完成‘药物发现’。另一方面,我们提供跨国企业标准的专业实验室,与科学家企业家合作,联合研发原创新药。”单倍说:“我们希望可以源源不断地把成果转化成有效的药物,并且与入驻业一起打造更大的生态圈。”
孵化+自研模式推动源头创新
记者在百放英库的二层孵化器看到,康迈迪森、碳纳医疗、思合基因、睿脉医药4家孵化公司已经入驻,这些公司拥有各具特色的技术平台,并都注重于新药研发,由百放专业做药团队赋能加速,互利共赢。
截至目前,百放英库已经和清华大学、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天坛医院等开展了多个原创新药研发合作项目。并已启动了9个项目,覆盖心脑血管代谢性疾病、免疫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三个领域。其中,一半项目已找到了先导化合物,进入化合物优化阶段,目前正在各种疾病模型上进行体内药理药物实验,以及临床前的安全性实验。同时,多个全球PCT知识产权申请已完成提交,后续每个项目都会产出新的IP。
另外,一款针对新冠病毒的靶向宿主蛋白酶小分子口服原创新药也在研发中。“下一步计划就是把百放模式走通,然后扩大,为更多科学发现提供一种新的机制,把我们说的做原创新药的大生态圈建起来。”单倍说到。
通过独特的百放模式,以共同创业共享权益的形式,搭建科研成果向新药转化的桥梁,提高我国原始创新能力,引领中国制药走向世界。
未来,海淀还将支持更多
新型研发机构
专业服务机构以及企业
在中关村科学城落地生根
助推中关村科学城
医药健康产业“开花结果”
海淀企业加油!
《科创中心“核”动力》挺你!
《科创中心“核”动力》
指导单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出品单位:北京市海淀区融媒体中心
本期视频《百放英库:“孵化+自研”开启药品原始创新之路》
出品人:佟志伟 李伟
总策划:张庆洁
总监制:张东旭
监制:范杰 王赫
统筹:韩娟娟
编导:吴玥萱 李翊铭
摄像:李翊铭
配音:范杰
本期推文
文字:吴玥萱 编辑:陈乃禾
推荐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