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淀报》创刊三十周年系列纪录片|第二集:三十而立 薪火如愿

海淀网 北京海淀 2022-11-11

三十载光辉岁月,三十年薪火相传,在《海淀报》创刊三十周年之际,海淀区融媒体中心精心拍摄制作了三部系列纪录片《三十而忆 正青春》《三十而立 薪火如愿》《三十而“励” 永无“纸”境》。今日展播第二集《三十而立 薪火如愿》

二三人 一张桌 一间小屋

他们手握时代之笔

书写创业华章



一个团队 一个云端 多元设备

我们用镜头见证发展 

在云端书写未来



《海淀报》是什么?它在哪里出现?

岁月激荡中

留下了什么?

世易时移

还有什么是一直不变的吗?



时代的记录者


《海淀报》原记者编辑李罡:“《海淀报》初创时,我们是十六区的第一份报纸。我们就是想坚持报人的初心和使命。那时候,没有交通工具、没有像样的办公场地、冬天没暖气、夏天没空调,现在看去苏家坨、上庄开车都得近一个小时,我们那时候采访骑着自行车去,当时流行这句俏皮话:火车跑得快,全凭一股子热爱。”



海淀融媒记者龚可涵:“有时候我在想,他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天就能收到上百条消息,《海淀报》的信息怎么能跑在推送的最前头,我们只有做到眼快、手快和笔头快,才能在繁杂的信息中脱颖而出,快人一步。”



李罡:“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是记者必备的新闻素养。不有这么一句话嘛,好新闻是跑出来的,当好记者,你得走出办公室,走街巷,进社区,近距离、全方位地采访,才能写出接地气、冒热气的好新闻。”



龚可涵:“早就听过一句话,记者忙记者累,工作辛苦,但绝不退畏。如今的我们成为融媒体记者,拍摄、出镜、写稿、配音成为践行‘四力’的方式,用文字记录人间百态,用镜头留住世间冷暖。离开了大学校园的象牙塔,才明白课本里对新闻的解释都来自于日常采访的点滴实践。”



李罡:“我们那时候,一个版四五千字,都是自己手写,以笔做武器,以纸练锐气。无论何时何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坚持报人的初心,要保持超一般的社会责任感,高度的新闻敏感性,和最真实的使命。如果真的热爱这份工作,你就不觉得有多累,甚至会忘记时间。”



龚可涵:“有人问我,为什么我有着职业的理想和对职业的热爱。当无数次灯光亮起,我也这样问过自己。我再一次拿起相机,冲向采访一线,我明白了,支撑我继续走下去的,是每一次出镜后的影像,是每一次自己的文字变成了报纸的铅字,是每一次打开自己大学时候的笔记本,看到的那两个字——热爱。”



他们是时代的记录者

也是时光的追寻者

手里的工具在更新

脚下走过的街巷在变化

每当再次出发——热爱总不变


初心的践行者


《海淀报》原常务副总编王志勇:“我们最初做《海淀报》的这几个人,就有初心和使命,那时候还不流行这个词,但这是刻在骨子里的。我今年都72了,我依然还记得,一共起草过4次办报大纲,都离不开初心,之前经常跟记者说的一句话就是‘每天问问自己,办报为的是什么?有没有做到忠实地记录着历史’。”



海淀融媒记者周宇迪:“什么是初心?什么是使命?奔跑在路上的是初心,行走在笔尖的是使命。我认为我的初心和使命一直都在心里。我用声音传递正义,用镜头捕捉幸福,用笔触撰写真实。”



王志勇:“我在海淀报工作了20多年,我有着53年的党龄。说起来时间挺长的,可跟着《海淀报》一起成长也挺快。从月刊到半月刊,再到周刊,每周三刊,再到后来的一报两刊。从最初发行几千份到后来的3万多份,当时没有那么多新媒体的手段,只有一双手、一份热爱。每年我都会想,我们要坚持党报的初心,变的是社会的发展,不变的是我们紧扣区情的使命。”



周宇迪:“记者这个职业吧,就是没日没夜、终日奔波。早晨6点多起去拍环卫,晚上10点多去拍老旧小区改造,听到的声音挺多,拍到的照片和视频也很杂,有时候我也在想,要不,休息一阵,甚至是转个行当吧。但是,每当接到新闻线索的电话,还是噌就出去了,没办法,干一行爱一行。”



王志勇:“热爱是什么?热爱就是你始终都把初心和使命放在心里头,但从不挂在嘴边,如果我没退休,也许这份初心使命和热爱我永远都不会告诉你。我现在想说,我真的很爱这份报纸。”



周宇迪:“很多人说,我不善言辞表达,只能靠影像去传递新闻动态,但我想告诉他们,每当我再次出发的时候,是热爱驱动我走的每一步,是记者的使命让我冲锋在新闻一线。”



道阻且长 行则将至

时代各异 热爱依旧

当记录的方式不断迭代

唯有初心热爱不变


幸福的绘画者


《海淀报》原美术编辑董宝珍“尺子能度量报纸的长度和宽度,但绘制不了报纸能达到的高度。每一个版式都有着不同的变化,一张报纸的美感,直接影响读者的视觉感和张力,从我的手做起,我们用自己的双手画出美好的生活。”



海淀融媒美术编辑罗雨涵“现在媒介在变、做图的方式在变、呈现的方式也五花八门,不变的是我们用全新的软件、数字化的手段,继续追逐人们对美的享受。”



董宝珍“我做美术编辑七八年了,大学学的就是美术专业,毕业之后一直做与美术相关的工作,现在来看,我觉得自己手快脑子好,大概是对这个行业有点天赋的吧。



罗雨涵“我从不觉得我自己是有天赋的,我就是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去提高、去熟悉,来到海淀融媒以后,才踏上了我的媒体从业道路,我认为每一篇稿件和每一篇推送,就是我在媒体之路上的足迹。”



董宝珍“刚开始设计版式的时候,一个版面画很长时间,后来四个版面一天就画完了,但是,如果需要换稿,就还得重新设计版式,版面要服务于内容嘛,要有整体观、大局观。有了好的文章,是能激起美术编辑对版式设计的创作欲望,可以调动积极性,我们做版都开心呀!记得1999年六一儿童节专栏,在版式设计上突出水利专家张光斗教授与孩子们互动的图片,在标题上用美体隶书突出文章的可读性,整个版面图文并茂,错落有致。这个事儿记者写的好,然后我们设计的也相得益彰,当时就有读者和我们说,看到你们这期内容呀,特别感动,体现出对孩子们的重视,我们心里也特别开心特别暖!”



罗雨涵“虽然我们有了可复制的工具,色彩再也不是简单的黑白及套红,但美的感受却不能复制。作为媒介生产中重要的一环,好的设计和优质的内容必须相得益彰,数字时代中我们一直都在坚持内容为王,其实我一直相信,设计有一种魔法,能够更直接更生动的把我们对生活的热爱传递出去,我想也许大家可以通过我们的设计感受到我们对生活的热爱。”



从黑白到多彩

从定格时间的照片到记录岁月的影像

当绘制幸福的工具不断变化

唯有热爱美好不可辜负


如果在当时,让您问2022年的他们,您会问什么呢?


李罡“当时就有远在新疆、西藏的朋友想看到我们近期的报纸,我只能收集后寄给他们,我当时就在想如果这报纸一发行,他们就能看到,那该多好呀!”



王志勇“我们那时候人比较少,想要采访收集信息,记者得跑好久,有时候一天好多线索可能真的跑不过来,你说要是咱们每个街镇都能有咱们的通讯员供稿,那该多好呀!”



董宝珍“我们只有在节假日的时候才能出彩版的报纸,我当时就想,如果有一天,咱们《海淀报》每天都是多彩的你说多好!”



海淀融媒现拥有“一报一刊一台一端两网一学习平台”及若干新媒体账号,各新媒体平台用户覆盖群体超过1300万人,信息一键触达。


海淀融媒以设立分中心方式,派驻工作团队进入各部门、街镇,负责政务新媒体账号运维,输出内容生产力的同时,第一时间获取各部门权威信息,反哺主流媒体信息发布,形成良性联动,截至目前已设立13家分中心。


《海淀报》已成为每周五刊,每天的一、四版为全彩版,并随主题报道内容及时设计全彩跨版报道。



跨越时间的对话

同一时空的热爱

时代在变、技术在变、媒介在变

理想未变、初心不改、热爱永在

《海淀报》三十而立 薪火如愿


《三十而立 薪火如愿》


出品人:佟志伟

总监制:张庆洁

总策划:卫东

总统筹:张东旭

制片人:马素芳 刘文婷 任晓娟

监制:杨凯博

导演:肖威 李洪亚

文案:李洪亚 肖威

摄像:程魁路 高子旗 鲁特 王鑫 董碧渊 赵博硕

视觉设计:闫春蕊

包装:闫春蕊

制片主任:韩娟娟

制片:窦毅萍

微信图文:肖威

微信编辑:陈乃禾


特别鸣谢:

香山街道办事处

中关村街道办事处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分公司


第一集:三十而忆 正青春


推荐 · 阅读

·《海淀报》创刊三十周年系列纪录片|第一集:三十而忆,正青春!

·写给下一个30年!《海淀报》老报人真情告白——

·王合生李俊杰刘长利刘勇寄语!《海淀报》创刊30周年特刊来了——

·《海淀报》诞生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