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淀三环边添科技园!“东方红一号”卫星在这里诞生……

海淀网 北京海淀 2024-03-30

1:1的“东方红一号”卫星模型

工业风建筑

“航天元素”十足的智能化园区

东方红广场、运星大道、功勋大道

......


为打造海淀区高端制造业和大信息产业的前沿阵地,营造具有历史文化内涵和城市活力的街区空间,4月28日,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正式亮相


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位于北三环北侧,知春路辅路与中关村南三街交叉口东,紧邻地铁10号线,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四周高校林立,人才资源十分丰富。


“航天元素”十足的智能化园区





进入古朴大方的园区可以感受到,整个园区景观充满了“航天元素”。东方红广场、运星大道、功勋大道等历史文化纪念景观,很好地保持了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中关村厂区原有的建筑风格,也展示了工业遗产的风貌。



在功勋大道尽头,矗立着一座“东方红一号”卫星1:1模型和东方红一号卫星纪念碑。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作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诞生地,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中关村厂区具有丰富的航天工业文化与历史底蕴,部分厂房和设备,被列入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不仅对城市物质空间进行了改善,更实现了对人居环境、产业经济以及社会关系的综合提振,是对城市工业遗产更新项目的一次成功探索。航天历史文化街区与商业街、创意休闲街区等多元空间相融合,也赋予了园区文化的传承和新的城市功能。



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在整体规划上动静分区,提高了园区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美观度。园区分为企业办公区域和公众开放区,为满足园区内企业和员工的日常消费和休闲娱乐需求,产业配套24小时向公众开放,增加了园区的活力和人气。



值得一提的是,建筑科技和智慧科技在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让园区进一步焕发光彩。园区建设团队在维持原有建筑风格的前提下,改善了建筑的节能条件以及外观,优化了室内采光需求,还为各栋建筑的不同功能增设相应的空调通风系统,提升使用感受。智慧停车、智慧能源、智慧物业等空间服务的创新运用,大大提高了园区的安全性、便捷性、高效性、可持续性,保证了低碳环保。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的应用,实现了园区管理平台化,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务和支持,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为“高精尖”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海淀区积极推动高端制造业的发展,特别是在高端的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方面,持续发力。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的建成,为海淀区的‘高精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对持续优化海淀区产业空间布局,探索产业类城市更新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未来,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城市更新项目,来推动‘高精尖’,特别是先进制造业产业的创新发展。”海淀区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专职副主任何建吾表示。


截至目前,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已引入了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和智能制造领域的优质企业,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北京柏惠维康科技有限公司、海杰亚(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行业尖兵企业已入驻。




长期以来,海淀区坚持规划引领、片区更新、条块结合,瞄准更强创新动能、更新产业结构、更优城市功能、更绿生态底色、更高生活品质,深耕中关村改革创新试验田,推进“高精尖”产业体系布局,实现产业迭代升级,加快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同时,全面推进城市更新改造,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短板,着力建设以首都发展为统领的现代化强区、高品质海淀。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城市更新作为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路径,海淀区将持续推进空间功能业态优化调整,进一步整合释放资源,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加快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提供充沛动能。同时,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梳理产业图谱和重点任务,落图、落位、落项目,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城市更新和产业发展相互耦合的新模式。



记者:王艳洁

编辑:张斌

推荐 · 阅读

·走!坐上“最美有轨电车”,去看花海——

·田村的油菜花还开吗?小编帮您看了……

·现在至19时,返程车流高峰!北京交警提示——

·凤凰岭,换一种玩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