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张高丽为何带监察部副部长到此?

2017-02-10 政知局 政知局

撰文 | 孟亚旭

2月8日,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去了统计局,开了个座谈会。

座谈会围绕的四个字是“数据真实”,谈话内容大致有三:

其一,中央重视统计工作,要防范数据造假;

其二,要问责,对数据造假一票否决;

其三,“敲打”各地,要提高数据真实性。

新闻着墨不多,但高层用意颇深。

“触犯党的纪律底线”

没错,提到数据造假,跟诸君一样,政知君首先想到的,是辽宁。

1月17日,辽宁省十二届人大八次会议,省长陈求发首次公开承认,辽宁省所辖市、县,在2011年至2014年存在财政数据造假, “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在此之前,中央巡视组于2014年首轮巡视辽宁时就曾严肃指出,“辽宁全省普遍存在经济数据造假问题”。

陈求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援引了国家审计署2016年的一份文件:“辽宁省所辖市、县财政普遍存在数据造假行为,且呈现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手段多样等特点。虚增金额和比例从2011年至2014年,呈逐年上升趋势。财政数据造假问题,不但影响中央对辽宁省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决策,还影响到中央对辽宁省转移支付规模,降低了市县政府的可用财力和民生保障能力”。

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发现,在辽宁公开承认“数据造假”之前,国家统计局一把手曾就此多次发声。

2016年12月8日,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人民日报》撰文,称当前一些地方统计造假、弄虚作假时有发生,“触犯党的纪律底线”;1月9日,宁吉喆再次在一场会议上,强调要确保统计数据真实性。

(2016年12月8日的《人民日报》)

坊间“震惊”之后,言论不断。有人直言后任挖坑后任背锅,有人赞扬辽宁的坦率看涨辽宁的未来,也有人在质疑,就全国而言,辽宁是典型还是仅为个例?

1月20日,宁吉喆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发布会上回应,“尽管辽宁的部分统计数据不实,但全国的统计数据真实可靠。

“让省委书记颇为惊讶”

实际上,中央巡视组此前在多省反馈时都曾指出“数据统计造假”这一问题,甚至包括国家统计局。

有的领导干部以‘数’谋私,搞权力寻租。”在2016年2月4日中央纪委官网公布的中央巡视组向国统局党组反馈专项巡视情况时如是说。

地方上,比如湖北,2016年6月至8月,中央第三巡视组对湖北回头看,之后官方公布的巡视整改情况中,对武汉黄陂区、荆门大柴湖开发区的数据统计造假问题点名批评,又督促襄阳、宜昌财政收入数据异常问题进行自查。

比如黑龙江。2015年1月,黑龙江公开了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其中提到了黑河“等”一些地方经济发展数据掺水问题,称“对黑河市2013年项目投资统计数据中虚报的19亿元水分进行了核减”,“将严肃处理”、“对存在问题的单位责任人严肃批评教育”。

比如湖南。2015年1月,湖南省委巡视组向省统计局等单位反馈巡视情况时也提到,“统计数据造假、失真现象依然存在”。“依然”二字意味深长,上述报告公布次月,《湖南两地统计数据造假十余人被处分:实际数还不足虚报的零头》被媒体曝出。

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发现,也有数据造假被省委书记直接批评的情况。

知情人士曾对《21世纪经济报道》称,2012年12月,在一场经济工作会议上,有县级市的领导在汇报工作时说,单月的经济增幅逼近3位数字,让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的罗志军颇为惊讶。此后罗志军公开批评一些地方和部门的数据有水分,不要玩数字游戏。

“有些事情无法左右”

如何“以数谋私”尚待披露,但迹象早显。

2010年6月,国家统计局的一名官员曾对《中国新闻周刊》透露,“在国家统计局核算各省上报的数据过程中,很多地方领导跑到北京,讨价还价、挑刺,不是说统计局漏报就是说某些方面应该增加一点。”

对“数据” 动心思,也不仅仅是跑到北京。

《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的报道称,有些政府动员企业夸大业绩,一些县城甚至动员当地统计局来与企业沟通,以便虚报数据。也有一些县市害怕自己的数据比兄弟县市低,相互商量,最后出现几个地方的GDP相同的奇葩现象。

甚至,还有强行修改GDP的案例。

据《廉政瞭望》,云南省委原书记白恩培任内,云南经济排名从2001年全国第19降至2011年的第24名,招致云南人失望。对于不好看的GDP数据,白恩培任内曾有官员强行修改。据称有一名副省级领导坐镇统计局,说全国同期GDP都是两位数,云南的一位数太丢脸。当时的统计局局长不同意,被派去出差。数据最终被改为12%

“统计局长被调开”,在辽宁,被故技重施。

“我曾经接触一位已经退休的,在一个希望区的统计局当过局长的人,这个人比较正直,胆子小,他说我当统计局局长,区长让我改数字,我就不改,结果我就被调离了”,一位辽宁的律师曾这样对媒体直言。

一位地方的统计局长在电话里向我诉苦,统计工作压力很大,有些事情无法左右。” 早在2010年,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林贤郁也曾这样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地方数据造假,最终会反映到中央层面。

腾讯财经2014年的统计,自1985年国家和地方层面分别核算GDP数据以来,地方统计总和一直高于全国的GDP总量。

对于央地数据的差异,原因自然很多,比如重复统计、基础资料不完全相同等,但还有一个,就是个别地方政府人为造假。

别忘了,数据还能影响中央的决策。

两位总理叮嘱求真

对于数据造假,高层的态度一直很明朗。

1994年9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十四届四中全会上有这么一段话:

一段时期以来,虚报浮夸、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的不正之风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中滋长起来。反映和汇报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这些统计数字水分很大。凡是出现这些现象的地方和部门,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属于领导工作中不切实际的要求和不正确的导向引起的,领导要主动纠正;属于下面的问题,领导一定要态度鲜明,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对情节严重的,要严肃查处。

在一场党的会议上提出统计数据造假的问题,不多。

4年之后的1998年6月19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也提出“要把统计数据搞准”。

2009年8月,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时任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透露,在他当统计局长时,两位总理都给国家统计局题了词,朱镕基题的是“不出假数”,温家宝题的词是“真实可信”

本届政府也对该问题高度重视。习近平、李克强、张高丽多次指示要提高基础数据质量,严惩统计弄虚作假。

高层重视的背后,是统计制度的逐步优化。

比如将地方计算本地GDP数据的权力上收,出台《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对统计数据造假相关责任人员问责;调整政绩考核体系,降低GDP考核的权重,增加环保、民生、安全等指标。

“对于查实的弄虚作假等统计违法案件,不管涉及到什么地方、什么部门、什么单位、什么人,都严格依法予以惩处。” 宁吉喆在《人民日报》的撰文中这样表态。

对了,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还发现,在张高丽到国家统计局调研的新闻画面中,还有一人在侧,监察部中排名第一的副部长王令浚


资料 | 中央纪委官网  人民日报  央视新闻 《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新闻周刊》 《第一财经日报》 《廉政瞭望》 腾讯财经 等

校对 | 李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