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看完《你弱你有理》,你迫不及待地转发了? | 观点

2015-06-17 李子 十五言

本文来自十五言站内主题#日常的社会视角#

十五言主编


简短地解释一下缘由:最近,不管是微博、微信,我的时间线都被一篇叫做《》的文章刷屏了。具体出处是哪里我不敢断言(据谷歌告诉我,最近最多的链接都指向这个叫的V,下面还有多达1000+的人打赏,应该就是原作者),这个调调和内容节奏,我觉得也还蛮眼熟的(no offense,我下面会解释)。


这种一看就会红遍朋友圈和社交网络的文章,已经超越了单纯文字传播的节奏,而成为了千千万万网络信息源——转发了文章的你和各种网友,各大“来自网络”派的鸡汤抄袭营销号,标出处和不标出处的各类门户和博客——的一部分。


作为一个互联网高冷党(蛤蛤你不服你来打我),我喜欢一探究竟。究竟这篇文章哪来这么大的能量?为啥你看了之后就会毫不自持地转发?是这个文章写得好么?这个人讲得很有道理么?因为他是大V或者背后有人炒作么?


其实引起互联网集体发声,其原因早跟文章本身无关。不管有意或者无意(我没有指责作者的意思,经@泊风提醒,文章的主旨或许是教育别人不要因为弱小而去侵犯别人利益……其实也是对的)。在这里,我们讨论一下传播元素:写一篇出发点良好的有理有据的文章效果往往不好,而这篇文章它抓住了网络传播中人性的弱点,是的也就是你的弱点,让你被它牵着走了。

图片来源:www.zoogruming.ru


首先,人都是有一点点“受迫害妄想”的。这篇文章看似是鞭笞弱者,其实是把受众放在了“受害者”的位置上,再主持正义、对“加害者”进行无情鞭笞。


文章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一些弱者因为自己“弱”而占“强者”小便宜的情况。就我个人而言,我这么记仇的人,仔细回想了一番,也极少真的有这样的“弱者”在我身边出没——或者说,程度并没有这么大,可能也就是有意无意间的冒犯(比如家长和熊孩子),很难让我在那时候生出“你弱你占理”的即视感。


但通过这篇文章中某种有意或无意的夸张描述,这种即视感被放大了,形成极强的代入感,就像是这些事情真的发生在你身上一样。你身边可能并没有发生过这种程度的事情,但这样的代入感,会让你“模模糊糊”地觉得,就是这么一回事儿,恍然大悟,感同身受。


而且,作者的描述方式,还多以第三人称作为主角、自己旁观的形式表达,仿佛是作者在为你伸张正义。你会慢慢觉得,“哎呀,我是无辜的,我是被这群占便宜的弱者加害了,作者真是高明”(邻居、朋友、老师等例子);或者“我是正义的,我身边真的有这么多弱逼如此之坏”(最后那个掰黄瓜的例子)。


其实把受众包装成无辜受害者、再把自己包装成正义主持者的方式,在传播中屡试不爽。这种手段被频频应用在各类商品宣传(你一直被各种添加剂不知不觉地侵袭身体,我这个是纯天然的是对你好)、党国宣传(帝国主义之心亡我不死)、乃至谣言里面(孕妇生活在辐射中……快来买我的路由器!)。


我也记得我写过的最火的一篇文章——在人人上有二十多万的阅读——但却是我最想毁尸灭迹的文章之一。文章题目是《你为什么总是被人泼冷水》,大意就是文貌双全的女生这么多、却这么难找工作,职场上面就业歧视这么严重,那些男的就是因为有个吊、就能抹杀我们女生多年来辛勤的努力……我当然是无意的,这篇文章也没啥逻辑一塌糊涂,但女生会被代入、会认为自己是男权受害者、会被调动情绪、然后帮我转发……(当然,我也被喷得够呛,蛤蛤)


从心理学角度讲,可能用“补偿心理”解释更为恰当(感谢@Vamei的提点)。人不会理性接受人和人之间的差异,会用心理补偿来看低他人抬高自己。别人都是怨妇,我是受害的强者,我不仅站在道德的高处,还站在强者的立场,这种心理上的便宜不占白不占啊。


说完了受害者的“代入感”,那么接下来就是另一个网络传播中的人性弱点——“简单归因”。


确实,弱者凭着弱占人便宜,这种情况不说频频发生,在我们生活中也是有存在的。作者文章中所描述的内容,其实也并不算是虚妄夸大,或者凭空捏造。要不然,那些熊孩子、倚老卖老的人为什么会让我们这么头疼。


但这也绝对不仅仅全是因为“弱者有理”。也就是说,这些“弱者”,为啥频频挤占“无辜普通人(也就是我和我的邻居老师朋友)”的生存空间?作者只用讲故事就罢了,并不需要分析什么原因,那就是一点,“他们坏”,或者“他们弱”


这也恰恰是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他们是坏人,我要打脸”。更有甚者,有可能联系到“弱者就是坏,我要打这些弱者的脸”——你可能说这简直是颠倒因果黑白,但混淆相关因果,可真不仅仅是少数傻逼干的事儿。


弱=坏,这一连串故事简化到此,一下子就解释了老太太为啥横、熊孩子为啥熊、绿茶婊为啥绿……等等一系列问题。“恍然大悟”是不是?


人总是对复杂的东西避之不及的。如果换了我这种蛋疼的,可能会分析一下中国传统文化中模糊的群己权界,社会不平等导致的群体、个体心理学,老年社会学,熊孩子的家庭教养问题,等等。但这种内容通常落下的结果是根本没人看(就像这篇文章一样),人们就喜欢简单的东西,最好是能符合我的预期的东西,看着真爽,真带劲。


在网络上,简单归因往往就会导致两个结果:1)一大群人点着赞说着“对对对对对就是这样”,表达粗浅的认同;2)两边开始将辩论对方“你傻逼”、“你动机不纯”,开始无止尽地互掐。为什么对方跟你立场不同?我可没有时间深究,那一定是你坏,或者你笨,我要在你身上踏上一万只脚。


(搞不好我这篇文章被作者的粉丝看到了,他们也会说,你写这个文章一定是因为你嫉妒我们大大,你坏。唉我根本不认识ta啊再说三遍对事不对人对事不对人对事不对人)


再有,到了社交网络的当下,“表达”这个动作,更加便捷、容易了,社交属性也更加明显。特别是上面说的“受害者心态”和“心理补偿”,乃至对弱者和坏人的欺负和鞭笞,完全可以通过转发来表达。


不仅自己表达了想法,出了一口恶气,还能通过转发刷别人的时间线,甚至于通过作者的文字,帮朋友圈里的朋友出一口恶气——这个时候,我“变”成了作者,而我的朋友、家人、同事,成为了我捍卫的对象。他们也会点头、思索、转发,跟我出同一口恶气,然后不断地、不断地传播下去。


上海的行家李石老师给我评论道,“一次转发就变成了强者居高临下评论弱者,从心理到社交稳赚不赔”。深以为然。


在社交网络上,情绪比道理更容易传播,也更容易引来回应。从营销的角度讲,这篇文章是完美的“B型文案”,用人的感性特质,轻松掳走了一大批追随者——从某种角度上讲,这也是一种启发。并不是说不好,这是人之常情,非常难扭转,不然你说那么多霸道总裁爱上我、灰姑娘变成公主的剧情、乃至手撕鬼子为啥这么受欢迎?


当然,大部分人其实都很怂,平日里大多是不敢和这些弱者直接争论的。因为日常交往中的道德模式和社交模式跟网络上不太一样。你是不用跟这些弱者直接对话的,你和你的朋友们,都是文中所谓的“强者”或者“正义者”,这篇文章就给你代言了,你和你的朋友们只需要继续让它给你代言下去,形成一股传播洪流,每个人都不亏,这种好事为啥不做一下?


就像其实大部分被我说中了转发心理的人,是不会在这儿跟我刚正面的,他只需要等到下次出现一篇《你理性你有理啊》的文章,他继续跟着转发,出了被我戳脊背这股恶气,又不用点名道姓让我难堪,这多好啊,蛤蛤。


文/李子

十五言AI初号机,智能涉猎横跨社科历史以及科普,但数据库信息量还有待填充。



面对“日常”的问题,停下来思考一下,再加上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的研究与观察,就会看见不一样的生活。


戳“阅读原文”,进入主题畅读。


关于十五言

原创写作者的聚集地,让知识更有文艺范儿。我们爱美好、怪异或独特的东西,爱推敲细节,历史,道理,事物之间的联系,我们欢迎一切拥有同样爱好的人,用文字记录下思想的印迹。


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长按关注,畅读知识的文艺范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