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暨大,112岁生日快乐!60年来谢谢对门儿的陪伴!

华南师大新闻社 晚安华师 2020-01-18

沈浸浓郁,含英咀华,育万世师表

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宏教泽而系侨情



六十年来

隔着车水马龙的中山大道

朦胧的记忆被悠悠古韵填满



你护着华侨教育的承诺

我守着广东师资的使命



时光荏苒 岁月如梭

我们相互守望共同奋斗

都成为“211”和“双一流”大学



  忆往昔,峥嵘岁月  


1906年

一声啼哭打破了薛家巷的安宁

鼓楼之南,唱经楼之北

那时候大家都唤你作“暨南学堂”

27年后

我出生在广州石榴岗

承载着为广东训练中学师资的新使命



从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到华南师范学院

我饱受战火洗礼

数次易名多次迁址

1952年,终于定居在广州石牌



1958年

风尘仆仆的你坐落在广州石牌

与我只隔一条马路之遥

几落几起,我看见

你授业初心坚定不移



我从校门出发

为你新校址测量地形图

以供规划建设使用



 

1996年

你我迈进了崭新的阶段

共同入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我们约定一定要共同进步



2010年

亚洲最长BRT——师大暨大站建成

我们的名字被刻在川流不息的人海里

共有晨昏,度过炊烟四季

连同我们的友谊慢慢老去


 

数年来,我们努力发展

2011年,你成为国务院侨办、教育部

和广东省政府共建的高校

2015年

我成为国家“211工程”建设地方师范大学中

唯一一所进入省部共建高校的大学


 

2004年,我进驻大学城

一校三区格局逐步形成

2014年,你进驻番禺校区

开启三地五校区办学新局面




2014年

我和你合作实现校际无线网互认服务

可互通无线漫游

自此你的无线局域网里藏着我的影子



 

2015年6月

我们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2017年

我们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

在迈向高水平的路上稳步前进




2018年

雅加达亚运会上

暨大飞人苏炳添百米大战夺冠

华师女生刘湘打破女子50米仰泳世界纪录

你我为相互的学子欢呼



每一年

我都会在日历上标记这个日子

都是为了悄悄地给你说一句话


 

亲爱的对门


“生日快乐”


愿你如名

东渐于海

西被于流沙

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许多人曾打听过

暨大明湖上素净的莲荷

华师校道上在黄昏下浮动的幽香

却不知道原来你我之间

有丝丝缕缕的联系

 

  顾两校,我曾在你的角落驻足  


跨过天桥

我总希望

走过你来时的路

看你明艳的笑容



教学楼的窗还映着霞

楼下的路平整光滑

我们并肩齐行

谁也没说话



那一路上

在心韵的舒缓弦乐里

我在谱写咫尺的你与未来

这是心灵悸动赋予我的恩惠



春蒸秋尝

我们都在奔赴无期的将来

只要一对视

彼此的心湖都会微微荡漾



你绵延百年

我手捧氤氲芳香

侧耳聆听你休憩时的欢笑



绕田径场一圈是400米

我和你之间的天桥也是400米

每当我想你时

都想用奔跑的方式去见你



本是追梦年龄

怎肯枉自蹉跎流光

搁在书页里的故事

想与你言说



图书馆的台阶不多

但求知治学的台阶多且陡

如果有你在的话

这些都不是问题



恢宏的金砖与大气的白瓦

是你和我的知书达礼与岁月积淀

是指引每一位学子的光明殿堂



苹果砸到牛顿头上

他发现了万有引力

紫荆花落在我身上

我发现在我身边的你



世界在你耳边呢喃

我在彼岸的浪朵里流连

娇艳的花孤败的叶

你扑闪着希冀

我糅杂着万千心跳



阳光正好

故事方启航



眼前一亮的菜色

萦绕身旁的香气

恰是你我

心中的温暖港湾



我一校三区

你三地五校区

纵使距离遥远

我们总有相通之处



面向世界,是你的使命

为人师表,是我的重任

串联你我的

不止是地理上的靠近

还有内在的吸引



春去春回花谢花开

相逢是首歌

同行是你和我

那些人那些情

那些说不尽的故事

在脑海里重现

仿佛只在昨天

 

  看今朝,两校厚重情谊  


陪伴,是最浪漫的情话


有幸和太太一起成为华师的“家属”


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 甘于恩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邵慧君

 

“我很感谢暨大和华师,一个让我在教研上安身立命,一个让我在生活上居有定所。”来自暨南大学中文系的甘于恩教授如是说。1984年9月初,甘于恩离开福建省老干局,一路颠簸来到了暨南大学,正式开始了他三年的方言学研究生生涯。


按理来说他与华师应该不会有太多的交集,但由于对语言学的热爱,1986年,他与正在华师读研的魏达纯、吴辛丑,共同创办了“广州青年语言学沙龙”,有时活动就在华师举行,因此他常常从暨大往华师跑,与华师渐渐有了联系。



甘于恩的太太,是华南师范大学的邵慧君教授,在1994年博士毕业后被分配到华师文学院工作。2003年,甘于恩和他的太太一起搬进了华师的教师新村,正式地成为了华师的“家属”。自此,他每天沐着晨光迎着月光,来回于暨大和华师之间。



谈及今年已112岁的暨南大学,除了感叹暨南大学一路走来的不易,甘于恩还对学校的未来给予了深切的期盼:“暨大是以文科见长的侨校,在追求高水平发展的同时,希望它不要丢掉特色,并且更多地去挖掘本校所培养的人才的潜力,‘内掘’与‘外引’并行,加强科学管理,重视本科教学,那么,暨大的前景是很美好的。”


华师暨大,我工作与生活的地方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8级辅导员 张幸

暨南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工作人员 王睿

 

张幸与华师和暨大渊源颇深,父母都曾在华师任职,妻子在暨大工作。2008年研究生就读华师生科院生态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并担任生命科学学院辅导员,如今已有十年。

 

在华师十年的工作经历中,让他记忆最深刻的是自己在14年迎新时因病住院,事发突然,学校一时无法找到顶替的老师。虽然当时人在医院,但是学生的自律性、学生会工作的高效性使他深为放心,甚至在手术前,还在医院病房里与学生干部一起讨论学生工作。教师节期间,学生自发组织去医院探望,这让张幸感动不已。



他与太太本科时便彼此相伴,毕业后双双考入华师不同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谈到考研的经历,他谦虚地说:“如果没有太太的帮助,考研的动力就会不足,太太在这方面帮助了我许多。”在工作以后,两人各自在不同单位,但在遇到疑难时会互相咨询,探讨解决办法。他认为虽然自己与妻子隶属于两所不同高校,但是许多在工作上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是相通的。

 

读研时期,张幸的导师便是现任暨大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赤潮与海洋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吕颂辉教授,在他印象中,暨大的办学性质偏向于侨办,华师更注重师范性办学方针,两所高校在办学方面各具特色。而开放式与传统式学风的碰撞更使暨大与华师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在暨大112岁生日之际,张幸亲笔写下对暨大的祝福:根在中华,暨情于南,辉映炎黄,明志于心。其中“根在中华,辉映炎黄”取自暨大校歌,象征着暨大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处。谈及华师与暨大未来的发展,他送上自己的寄语:“愿华师与暨大友谊长存,希望两所高校在逐梦高水平大学的过程中大展宏图,共创辉煌。”


刹那缘起,跨过天桥求学求职


暨大新闻系与华师新闻系渊源颇深



刘兢

暨南大学2004届新闻学硕士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新闻传播系教授

 

深受新传学子爱戴的刘兢老师曾在暨南大学修读研究生。回忆起暨大,他多次用到“活跃”这个词。“暨大有很多侨生,文化很多元,是一所非常有活力的学校。这是他们天然独特的特色。”



读研时的刘兢经常流连于暨大的图书馆,探寻有趣的书籍。在此期间,他阅读了许多珍贵的外文、港台资料,暨大丰富的馆藏资源让他受益匪浅。


说起来是很奇的缘分,暨大新闻系与华师新闻系渊源颇深。“在60年代,暨大的新闻系停办时,许多暨大的藏书迁移到华师,老师们也来华师中文系任教,直到暨大新闻系复办才回去”。所以,“暨大新闻系的历史离不开华师。”



他补充道,作为兄弟院校、姊妹系,“我们也希望能把暨大的好传统带过来,向他们学习。”现在,华师新闻传播系的很多老师都是暨大新闻系毕业的。“实话实说,是暨大帮助我们成长起来的。”

 

华师暨大,一半沉稳一半活跃



刘莉芳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硕士生

暨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

华南师范大学城市文化学院讲师

 

“华师的特别之处在于她的沉稳与坚定,‘为人师表’的校训造就了华师人默默奉献的品格,而暨大则乐于不走寻常路,以她开放的胸怀接纳一切。”在两校求学过后的刘莉芳老师表示,两校作为对门儿的好朋友,校风迥然不同,但是在很多地方上值得相互借鉴。



谈起当年的求学生涯,她感触颇深,“华师的硬件条件例如饭菜和住宿都相当的好,给读研究生的我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而在暨大时我最喜欢在绿荫道上散步,细细感受学校的历史底蕴感和厚重感。”

 

受到华师与暨大老师们学术精神的熏陶后,刘莉芳在毕业后继续投身教育事业,希望自己在从教时向当年的恩师看齐,成为学生心里“亦师亦友,正直善良”的好教师。



对即将过生日的母校暨大,她献上祝福:“希望我的母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与华师一起成为更高水平的大学!”


在两种氛围的学校切换,体验很奇妙


陈广耀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博士研究生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陈广耀老师在华南师范大学取得心理学博士学位后,就跨过天桥到暨大任教,今年已经是任教暨大的第五个年头了。


“华师的学风偏严谨,这让我用严格的标准去要求自己;而暨大风格非常多元,学生特别活跃。”在谈及两校的不同点时,陈广耀还提到,在华师他主要是一名学生,在暨大是从一个学生蜕变成一个老师,在两种氛围的学校切换,体验很奇妙。



或许是因缘巧合,陈广耀在华师读书期间就在暨大做过兼职心理学教师,对暨大也非常了解;读完博士后又到暨大从事传播心理学和广告心理学教育。“用陈老师的话说,这就是缘份吧。


陈广耀老师认为,随着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很多学科都进入到了一个瓶颈期。因此,他毅然从一个比较成熟的心理学学科进入到了一个比较年轻的传播学学科,希望能在传播学领域开拓新的天地。


对于暨南大学112周岁的校庆,陈广耀老师说道:“很荣幸能够来到古老的暨南大学任教,愿暨大蒸蒸日上,早日跨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求学光阴,邂逅两校

华师暨大,两所影响我的学校


朱采霖

华南师范大学2018年百优毕业生

本科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研究生在读

 

和舍友去西门一条街探寻美食、压马路,参加“挑战杯”等各种项目比赛,这些经历都是华师留给她的美好又难忘的回忆。

 

谈及在华师的求学经历,朱采霖表示,不要让自己松懈,同时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心,在这种力量的驱使下,她尝试过不同的社会实践,导游、志愿者、推销员等身份给予了她对于生活不同的思考方式。“华师的教育让我思考角度更加多元化,提升了我对社会和世界的包容度”,在华师求学的四年,她遇到了很多优秀的老师和同学,他们都给予了她不同方面的建议,指明了她的前进方向,这让她受益匪浅,并为在暨大读研打下了基础。



朱采霖在华师读本科时并没有想过自己会去暨大读研究生,但她最终还是选择了暨大。“广东的那种开放的氛围很吸引我,”确实,广东作为改革发展的前沿,其开放包容的社会气氛十分吸引年轻人。在综合个人发展考虑与家庭意见等各方面因素后,她选择了暨大。幸运的是,暨大也选择了她。



“华师是已经影响我的学校,暨大是将要影响我的学校。”朱采霖对华师和暨大都有很深的情感,最后她想对他们一起表达一下祝愿:希望华师和暨大可以利用好广东的地理优势,充分利用好名校的良好资源,越办越好!同时她也希望暨大和华师多一点联盟和资源共享,多一些两校之间老师层面和学生层面的合作与交流。”


到对门儿上学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莫芷韵

本科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在读

 

 “华师的挚友在四年里给予我许多触动,每次我需要帮助时,总有一群人向我伸出援手。”在莫芷韵的眼里,华师大学城校区像杯红茶玛奇朵,碎冰晃荡时是青葱校园,到处洋溢着青春气息。在华师读本科时,她感受到大学课堂的自由、社团的欢乐团结。

 

谈到暨大,莫芷韵表示在对门儿上学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能加入暨大这个大家庭,荣幸又幸运”,它像一杯鸡尾酒,香醇芬芳,灿烂缤纷。



在暨大生活了两个月之后,迎来了习主席参观校园、图书馆百年华诞、经济学院暨南商科创建一百周年,她深刻地感受到了包容、兼收并蓄地文化底蕴,为此,她衷心地希望暨大保持着一贯的兼并包容,让灿烂的文化弥漫校园的每个角落,同时,她也希望自己早日成材,努力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读书是一种稳赚不赔的投资


严嘉怡

本科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暨南大学会计学专业研究生在读

 

在华师学习、生活四年,严嘉怡感受到的是温暖,“华师有兢兢业业的好老师,有每次组队都让我感觉很踏实的好队友,有暖心的好舍友,还有菜式超级多又好吃的饭堂。”

 

她表示在华师打下的坚实基础为她在暨大深造作了铺垫,“就专业知识而言,华师能够让学生踏踏实实地掌握好,因此即使本科后出去就业,也不会为专业知识不系统而烦恼。”毕业后,严嘉怡选择了读研,虽然这些专业知识没有直接转化为职场财富,但却帮她解决了许多在研究生学习中的知识理解难题。



“读书是一种稳赚不赔的投资。”来到暨大,除了学到专业理论和模型外,严嘉怡更是知道了读书的重要性。“社会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只有自己专业知识是不够的,博览群书能让自己掌握更多的学科交叉知识,变得更加睿智”,她深深体会到,读书是一种长期投资,或许短期内不会有很大进步,但长期坚持下来必定会让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所以无论多忙,时间有多碎片化,我都会要求自己抽出点时间来阅读。”

 

谈到暨大校庆,她想对暨大说:“百年校庆,欣逢盛世。同心同德,上下协力。百年老校,焕发活力。校园如画,盎然春意。莘莘学子,奋发向进。继往开来,再接再厉。祈我暨大,永远昌盛。”


我采撷风景时,遇见了你

听过再感人的山盟海誓

最终也不过是希望彼此能有

多年如一日地

同在一张桌上吃饭的细水长流

 

暨南大学文学院的大大与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的小小是朋友口中令人艳羡的一对。“最初也没考虑过报暨大和华师这两所学校,填志愿时是临时决定的。他报了暨大的提前批,我随后就报了华师。”



虽然两人就读于两所不同的学校,但庆幸缘分让他们只隔着一座几百米的天桥谈“异地恋”。40个月的陪伴,三年如一日地对坐吃饭,是属于他们彼此之间细水长流的浪漫。   

 

“大二中秋节的时候,我们俩提着灯笼在华师湖边散步,这还挺浪漫的;但是我还是觉得每天一起吃饭最浪漫了。”闲暇的时候他们也会在对方的学校蹭课,一起在图书馆里学习,相约去雍园吃叉烧肉和酸菜鱼。



谈起对两校的印象,小小表示:“石牌这边的华师和暨大之间四百米的距离刚刚好。希望未来暨大和华师两校的关系能更上一层楼,早日官宣吧。”


确定关系的时候很快很奇妙

仿佛一对眼就作出余生相伴的决定

 

暨南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Mr.J和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Miss.Chen在一起一年多了。说起初识,陈小姐自述道“我偶然间听见他的声音便被他吸引,那时候我们彼此都还没见过面。”他们在澳门海滨之约后就“很快很奇妙”地在一起了,从此J先生和陈小姐就开始隔着一条天桥开启了他们的“异地恋”。



“我们会经常一起吃饭,喜欢华师陶园的鸡扒饭、黑椒意粉,也喜欢暨大的煎饺和烧鸡腿包。暨大的饭堂气派,华师的饭堂菜式多,各有优点。”闲暇的饭后时间,J先生会带着陈小姐在华师的湖边坐坐;工作学习时,一课大楼就是他们的好去处。

 

谈起甜蜜的往事,陈小姐回忆起那句情话至今仍觉得感动——“在家里面,你的家人是你的依靠;在广州,我就是你的依靠。”她还表示希望暨大和华师能够多办联谊、出游活动,让两所学校出现更多的“对门儿”情侣。


一千多个日子里

从珠海到广州

一切的执念

只是为了和你在一起


楠楠楠和松松松本来是暨南大学的校友,作为暨南大学艺术团管乐团的成员,在一起排练的时光里,两人很快确认了恋爱的关系。但在楠楠楠大二时,由于学院课程的安排,由暨南大学的珠海校区转至广州的石牌校区。



从珠海到广州,122公里的距离,从未切断他们之间的联系。为了结束异地恋,松松松在大三时就打算考研到暨南大学的广州石牌校区,但阴差阳错,两人成了对门。从此,那座天桥,成为他们见面必经的道路。



谈起两人的故事时,楠楠楠还记得松松松来华师考研面试时,他们一起去的华师数科院楼,他在教室里面试,她在教室外静守。



如今,两人都在求学道路上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他读研两年,我准备去英国读研一年,异国恋一年后我们就同时毕业了”,比松松松小一届的楠楠楠对未来充满期待,她也期望两所学校可以有越来越多的互动,华师和暨大越来越好,桃李满天下!


离家这么远,得幸有你

相信她们的友情

也会像华师和暨大一样

长长久久

 

“被暨大录取之后才知道暨大和华师是对门,突然就有了一种6年了还能够继续一起吃饭的激动。“在暨大就读于新闻学专业的郭婉盈同学讲出了这句话,讲给她在华师的好朋友陈蒲晶。



到现在为止,两人已经认识7年了,初中同班高中同校。“我们都是那种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人”,在郭婉盈的眼中,两人在一起时,似乎什么烦恼都会消失,能成为这么久的好朋友,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

 

大学,两人都选择了自己热爱的专业,碰巧的是,两人就读的学校正好是对门。“差点以为要用网络来持续我们的友情了,感觉我们真幸运呀。”“听说华师饭菜很好吃,以后可以让陈蒲晶带着我去华师蹭饭了。”两个人都非常开心的表达出了“对门儿”的心情。开学快两个月了,陈蒲晶已经带郭婉盈尝过华师的饭菜了,陈蒲晶表示,会让对门儿的好朋友尝遍华师的。



暨大迎来了112岁的生日,华师和暨大成为对门也快60年了。“我很幸福我选择了暨大,还碰巧和自己的好朋友距离这么近,感觉自己要待四年的地方又被赋予了新的涵义”,郭婉盈表达了自己对华师和暨大的祝福,“还是要祝暨大生日快乐,他们都成为对门这么久了,一定还会继续走下去的。”


跨越南北

离家3500多公里

在广府文化圈中无所适从

朋友,得幸求学远游有你

 

暨大的朱光宇和华师的张为是东北老乡,两人相识多年,从未同班,却不约而同地来到离家3500多公里的广州读大学。“从吉林到广州来读书的同学非常少,或许命运就是不想让我们错过吧。”朱光宇笑着说。而张为也很庆幸有这样一位朋友同在异乡求学,“刚到华师时,饮食、文化的不同让我有些无所适从,但有这样一个熟络的朋友同在广州,让我感到格外的安心和踏实。”



高中同校时,班级的距离不能阻碍他们,一声轻松的问候,就能消解彼此学习上的烦闷。大学时,暨大南校和华师本部的距离更加遥远,他们的联系却愈发紧密,“不会经常约着出去,但是如果见到就会有满满的熟悉感和亲切感。”



谈及为何要不辞千里到暨大求学时,朱光宇表示他是被暨大的文化属性深深吸引,在他看来,暨大作为一个侨校,有很强的包容性,同时也有很强的未知性。“希望暨大能够保持这样的文化兼容性,未来的路更开拓更创新,和好朋友华师有更多方面的交流。”同时张为也希望暨大和华师携手共进,未来可期。


你我邻居一场

曾经走过无数春秋

不知你还是否记得

异木棉盛开的秋末

我们有过的约定


   你我相伴六十年  

 

不知道我们会否相逢

但在我的心里

对你——华侨最高学府

怀揣了满满的好奇



包容开放,文化多元



华侨最高学府名声鹊起



想与对门的朋友

共享华师的美食



想与对门的学术大师

面对面交流



听闻你们颜值超高

盼你我早日遇见



听闻你们不用军训

只盼你能阅我军姿飒爽


愿你

年年有今日

岁岁有今朝



今天,我想对你说




亲爱的对门

112岁了,要更快乐




想让你收到满满的祝福

想与你共享生日的愉悦

对门儿

112周岁生日快乐

未来的日子里

我们要继续努力


  #往期精彩回顾#  

万人来欢聚,共祝母校85岁生日!

亲爱的华师,85岁生日快乐!我们回家为您庆生

官方宣传片和《华师赋》献给85岁的您

华师都准备好了,就等大家校庆回家!

这里有一封四年前的信,等你在校庆时拆开

这里是华师!85周年校庆形象片震撼首发!




采写丨陈洁婷 赖思嘉 杨喜茵 梁淑霞 江豫

李晓月 王思涵 陈逸南 雷欣旺 闫佳琪 陈蒲晶

陈枫 杨润雯 廖思敏 朱韵灵 李雪莉 罗舜心

关键虹 普薇澄 罗嘉威 梁思祺 阮佩雯

唐国轩 黄颖燊 陈颖诗 冯颖茵 何少清

暨南大学:蒋珊珊

摄影丨罗嘉威 李楚华 林旖旎 何荣琰 张佳贤

区咏妍 蒋洁 阿地拉 郑千禧 王菲 熊佳敏

张桂连 陈洁婷 普薇澄 李浩杰 李建宁

董玉慧 黄楠菁 姚凯恩 林惠玲

暨南大学:黄昭颖 梁迪琪 吴燕 魏子淳

黄奕银 赵昱菲 慕雪城主

部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制图 | 罗嘉威 何荣琰

拼图模特 | 刘嘉霖 林旖旎 何荣琰 阿地拉

暨南大学:沈诗锦

举牌祝福模特 | 李恒英 庄锡贤 杨欣悦 罗舜心

陈怡蒨 李静欣 李霖杰 黄颖燊 李炜 莫智明

叶浩宇 何鑫怡 孙子满 张佳贤 黄颖

漫画 | 何必千 莫等娴 蔺祺琳 杨迪

执行编辑丨陈洁婷

责任编辑丨郑宇云 杨柳青 杜明灿

标星晚安华师

微信疯狂改版

找不到晚安华师的推送了?

办法很简单,看这里哦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获取

校历丨投稿丨招生丨转专业丨辅修丨水电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