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登上《人民日报》,这个华师男生不简单!

华南师大新闻社 晚安华师 2020-02-26

在2月25日《人民日报》报道的

2018年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中

华南师范大学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

信息工程专业2016级本科生谢锦涛

成为约5万名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中的100名代表之一



  “选择科研是破釜沉舟”  


在辅导员蔡龙湖眼里,初入华师的谢锦涛是一个高高瘦瘦、经常穿着黑色衣服,很朴素简洁的男生,在宿舍和教学楼间匆匆行走。高中时代的的谢锦涛便已立志要成为一名“拔尖者”,“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留下印记。”他说道。




新生军训时,谢锦涛找到了辅导员蔡龙湖聊天,这次促膝长谈的经历,让他对大学有了更明确的的规划,也懂得大学是人生真正拉开差距的地方。而与家乡中许多没有机会读上大学的同龄人相比,跻身华师的谢锦涛总是珍惜着读大学的机会。



正是这种珍惜,让谢锦涛对大学专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不管你在什么专业,只要你在专业里是拔尖的,那都会被需要。因为一个专业的存在必然是因为国家需要这方面的人才。”然而,大一不理想的绩点成绩,给了谢锦涛“当头一棒”。他很快意识到,在专业竞争中,自己在绩点上并不占据优势,需要尝试去另辟一条道路。当时,谢锦涛的兼班张建彬正在主持班会,他讲述了在光电学院做科研的重要性,而直系师兄叶峰在师长分享会上亦提出了同样的观点,谢锦涛逐渐受到了启发,他意识到,投身科研,可能是自己走出窘境的最好方法。



受到师兄的影响,心意已决的谢锦涛给邓冬梅老师发了邮件,希望其能担任自己的科研导师。绩点自然是导师选择入门弟子的很大因素,“但最重要的,还是看一个人的决心。”他坚定地说。在收到邮件后,邓冬梅给所有联系自己的学生都发放了几篇论文让他们去阅读、学习,比之于其他同学,谢锦涛每次面对老师交予的论文时,都显得更为专注。



“其他同学可能已经有了其他的成果,或者有不错的绩点,而我则抱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心态吧。”与科研的接触,在谢锦涛看来是一次孤注一掷的选择。每次拿到论文后,谢锦涛都会仔细地查阅论文的专有名词,并将论文翻译一遍,再尝试着理解论文的逻辑关系。那时候,谢锦涛时常会把看论文时存的一大串疑问写在笔记本上,等到第二天早上,他便在早课前来到院楼,等待老师解决自己的疑惑。导师邓冬梅说道:“那时候每天早上都能看到他在办公室门口等我。”

 

  每日睡5小时,全身心投入科研  


在选择了科研道路后,谢锦涛便进入了起早贪黑的生活状态,时常在凌晨1点时入睡,早上6点半便起床,白天上完课,便来到实验室,继续学习到深夜。“有时候加班到十二点左右时不时还能碰到他,周末加班也经常能在院楼看见他。”辅导员蔡龙湖感慨道。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加快科研的进度,谢锦涛在寒暑假的大半时间里都选择了留在学校,刻苦钻研。“当时几乎每天都是早出晚归,有时候回来了太晚,还会害怕影响到舍友休息。”谢锦涛回忆道。



为了写出一篇科研论文,谢锦涛需要进行大量琐碎的工作。有时是公式的推导与检查、程序的调试,有时则是论文语句的反复修改,为了探索出最合适的效果,他曾将论文中一张图像的子图进行数十次的修改与排版。而在推导公式时,往往需要经过几十遍的运算,稍有大意,推导还可能会掉入“死循环”中。回忆起那些“苦日子”,谢锦涛笑着说:“有时心态会很崩溃,但坚持下来了就好。”


科研路上相对封闭而单调的生活节奏曾让谢锦涛倍感压力。2018年的寒假,谢锦涛在研究的过程中,由于推导公式与应有的图画与现象不相符合,即便查阅了相关的文件也未能找到解决办法,“当时我想不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在寒假回家后便没有继续深究。”所幸,这种懈怠在开学与导师邓冬梅的碰面后便消失了,谢锦涛很快进行了调整,找回了状态,并最终完成了公式的推导。



科研往往需要研究者在一个周期中全身心地投入,而谢锦涛也验证了这一点。一如张建彬所言:“他会很投入地连续不断地做好一件事才会罢休。”在科研路上踏实跋涉,留心走好科研路上的每一步,让他很快得到了回报。在仅仅2个月的时间里,他利用了一个月时间理解了相关的文献,在导师给予了论文方向时,再花费了一个月时间完成了论文的撰写,在SCI二区期刊Optics Express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论文, “这样的周期我并不惊讶,因为他够勤奋。”对于弟子的成功,在邓冬梅看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科研成果已达到学院博士毕业要求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主持人,发表七篇SCI论文,“刘颂豪科技创新奖”特等奖......谢锦涛满载的荣誉,似乎均来源自大一时的自己不经意间地选择了科研。但看似的巧合,实质也有着必然性,在蔡龙湖看来,谢锦涛身上散发着一种强烈的家国情怀,“他有时会和我谈论到像农村教育等现实问题,视野比较开阔。”



在谢锦涛心里,科研是一种永存于世的成果,神圣的存在。“当慢慢发现科研的魅力,发现自己可以检验许多神奇的现象或创造出一些世界本没有的东西时,我们就会发现科研的乐趣,这同时也是进行科研的动力。”他说道。也许是这种炽热的科研情结,让谢锦涛能在枯燥的科研环境中,时常发现那些小惊喜,可能是一个公式的核算无误,亦或是论文的一点进展,只要能投身其中,他就能找寻个中的乐趣与意义。



三年里,谢锦涛一共发表了七篇SCI论文,论文总影响因子高达17.61。他的论文曾多次被国内外同行引用,“在学院中,他的科研成果甚至已达到了学院博士生的毕业要求。”他的导师邓冬梅说道。而科研带给谢锦涛的,除了荣誉,更多的是一种严谨求实的态度。



在发表的七篇SCI论文中,有四篇是他与别人合作完成的。一次,一位师兄找到谢锦涛,希望他能在论文上提供一些建议。面对师兄的请求,谢锦涛并没有马虎应对,而是倾囊相助,务实对待。在仔细阅读了论文后,谢锦涛先提出了句子的连贯性问题,进而补充画出了轨迹图,并在程序的修改上提供了帮助,针对论文中部分已经不再新鲜的图表,他还给出绘画更特别的图表的建议,再对图表作分析,进而得出更为理想的结果。



谢锦涛对于科研的严谨务实,也在生活中得以体现。大二下学期,谢锦涛参加了校挑战杯,并邀请了社团好友蔡东森帮忙制作海报。据蔡东森回忆,谢锦涛会对每个板块逐个地检查,即便只是略微的歪斜,他也要选择调整至完全对齐。甚至,在平日里观看动漫时,他也将这种严谨的精神贯彻到底,同窗好友黄向信描述道:“锦涛在生活上像个孩子般单纯善良,会在看柯南时被吓得大喊大叫,却又不忘对其中的情节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

 

  若是一处“微光”,便照亮一个方向  


 回顾大学三年,令谢锦涛时常感到幸运的,是自己这一路遇到的良师益友。从初入大学时辅导员蔡龙湖在大学规划上的帮助,到兼班张建彬指引他走上科研的道路,当他走上科研道路时,导师邓冬梅与他也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在科研、生活上给予帮助。“科研之外,我们也会在闲暇时聊很多东西,像今后研究生要选择什么学校,方向,导师或者要找什么样的女朋友等等。”邓冬梅笑着说道。



“大一时评选国家励志奖学金,是学院尽力地争取多一两个名额我才评上的,所以我非常感激。”谢锦涛时常念及的,只是感恩与回馈。相对学院经济上的帮助,更为重要的是,谢锦涛的身边人犹如灯塔一般,给大一时亦曾疑虑困惑,身处“迷雾”的自己指引了方向。


当初被“灯塔”指引的谢锦涛,亦逐渐成长为一处可以点亮他人的“微光”。大二时,辅导员蔡龙湖细心地发现,以前时常独身一人的谢锦涛,身边多了几个同学,这些同学是他科研的伙伴,或是在科研上的帮扶对象。对此,蔡龙湖欣慰地说道:“这说明,他不仅思考如何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更开始思考如何带动别人也变得更优秀了。这种变化我看在眼里,难能可贵。”



到了大三,谢锦涛转为正式党员之后,更加深感要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因为关心师弟师妹们的学业,在期末备考时,谢锦涛便将自己厚厚的一沓笔记分享给师弟师妹,还与几个大三同学轮流帮助师弟师妹解答学科上的问题。谢锦涛把对老师、兼班和师兄的感恩转化为了行动,就像他所说,“这是一种传承。”



“世上有三种人,一种是做了,一种是做到,还有一种是做好,我要努力做到第三种人。”简单的一句话,却是谢锦涛大学生涯的真实写照。一如辅导员蔡龙湖对他的评价:“初心如磐,而使命在肩”,立志于成为“拔尖者”的谢锦涛,在科研道路上继续抒写着自己的家国情怀。


   #往期精彩回顾#   
华师全国人大代表林勇携7项建议赴两会

华师落叶知春归,此景惊艳广州城

华师开学啦!老师这个提醒扎心了!

“妈,我还不想回华师!”

华师提醒您:红包不规范,心中流热泪!




采写丨郑国豪 李睿雄 梁明媚 张嘉韵 叶泓远

摄影丨林洵兆 谢其亨

部分照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执行编辑丨龙泓汀 林怡婷 林佩妮 李雨萱

责任编辑丨杨柳青 郑宇云

标星晚安华师

微信疯狂改版

找不到晚安华师的推送了?

办法很简单,看这里哦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获取

校历丨投稿丨招生丨转专业丨辅修丨水电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