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震后十一年,华师从未离开过

华南师大新闻社 晚安华师 2020-02-27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汶川发生8级特大地震

69227名同胞遇难,举世同悲



2008年5月19日

华师心理援助志愿服务队

奔赴极重灾区都江堰

至今,华南师大的红马甲

仍是都江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天时间组队赴灾区  


“这十年来,我最欣慰的是,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我们能挺身而出。”华师第一批赴川心理援助志愿队的带队老师、心理学科带头人莫雷教授说。



心理学院副院长刘学兰回忆说,那时她时刻关注着相关消息,“看到一些报道,眼泪不知不觉就流下来了。”作为心理学工作者的她,也想到汶川去做些什么。“接到学校通知的半个小时内,学院就收到100多位师生的申请,但灾区资源紧缺,仅选取了最具备实践经验的31位师生。”莫雷说。31位师生18日接到消息,19日就到达灾区。“我们是最早进入震区的心理救援队之一。”


灾后心理援建工作不仅需要热情,更至关重要的是专业性,队员李俊娇谈到四川震后心理援助中的真实一幕,一位挂牌的心理专家询问一个孩子,你家里人在地震死了吗?孩子说,妈妈没了。然后,专家要求孩子给妈妈写一封信,孩子拿出作业本,一边抹着泪水一边趴在地上默默地给妈妈写信。十分钟过后,专家显得有些着急,不时催促孩子加快写作速度,最后,专家把孩子的信撕下来夹到笔记本里,转身离开了。“这样的所谓心理辅导,丧失的不仅是职业道德,连最基本的爱心都没有。”李俊娇说。



在鱼龙混杂的救灾现场,如何保证自身的心理救援是专业有效的,这成为华师赴川心理援助志愿队探讨的重要课题,队员们每晚开会探讨到深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制定合理的心理救援方案。华师赴川心理援助志愿队第一批队员徐亮在《心理救援纪实》中回忆:“即便没有经历过危难,单凭描述和想象,就足以让我们恐慌而茫然失措,更何况他们还只是孩子。”


在都江堰滨河社区的聚源中学,队员们对一群从废墟中死里逃生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在互相安抚疏导的过程中,徐亮发现其中一个小女孩听到“废墟”、“掩埋”这些敏感词时,出现异常的神态及表现,于是钻进了孩子的帐篷。起初,徐亮并没有询问地震的细节,几天后,当信任逐步建立起来徐亮开始逐步引导孩子说出内心的恐惧。“我当时是沿着那道光才爬出来的,出来之前,我一直压着我的同学。”经过徐亮疏导,孩子终于打开了话匣子。



从2008年5月19日到2009年12月,短短一年多时间,华师赴川心理援建志愿队先后组织185人次奔赴都江堰,在开发区、幸福家园、翔凤桥、勤俭人家等安置点建立“心理援助工作站”,在都江堰中学、安顺小学、塔子坝中学、汶川映秀小学等建立实习基地,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多方面多层次的灾后心理辅导工作。


在安置点,志愿队还建立了相应的工作规范,对90%以上的居民进行了心理普查,开展个别辅导约1550人次;在学校,给3000多学生上了心理教育课,对孤儿学生开展20多场团体心理辅导,为2600多名学生建立了心理档案,培训2000多名教师;在社区,开展大型活动22场,服务 5500人次。



此后十年间,华师心理援助队在莫雷、扈中平、张卫、刘科荣等人的带领下,发挥专业优势,根据心理援助的需要开展研究,通过研究推动心理援助工作,在一线灾区建立了四个工作站,共派出23批300多人次参与援助工作。


莫雷说:“我们和中科院心理所成立了临时指挥部,促进了全国心理学同仁面对重大灾难更好发挥心理学作用,体现了我们的价值。”



  “获悉地震噩耗,我决定立即回国”  


心理学院副院长范方回忆,地震发生时,他正在匹兹堡大学和阿勒格雷医院的心理创伤研究中心学习。知悉噩耗,次日他便申请回国,2008年5月15日回到国内服务。了解到灾区心理救援的一些乱象,范方心急如焚,决定投身心理援助服务和科学研究,希望能够弄清楚灾难后各类人群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转归规律,弄清楚其影响因素,并研究相应的心理救助方案和策略。



2008年8月,范方加入华师心理学院;9月,范方与唐红波、曲琛、许思安等老师带领30多名心理专业的国防生,来到了都江堰,负责都江堰中学、塔子坝中学、幸福小学及翔凤桥等灾民安置点的心理援助工作。


“做研究是为了服务,做好服务也使研究顺利进行,研究和服务是融为一体的。”范方的学生们喜欢称自己的团队为“范堂”,从这时开始,范方带领团队,对极重灾区的2250名中学生进行了评估,其中1573名学生完成了3年5波次的追踪,这些学生的家庭也完成了3波次的测查。同时,他们还对200余个丧失孩子的家庭进行了为期1年的追踪评估和心理服务。



在灾后第四年,他们又完成了2500余个中学生家庭的筛查,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面对面的访谈诊断,确定了创伤后相关心理障碍的聚集家系,获取了960例口腔黏膜细胞,整合遗传和心理社会因素的测评,阐释创伤后心理病理的变化转归,这些服务和研究工作一直持续到现在。“创伤修复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希望我们的一路陪伴,能够更好地促成他们的创伤后成长。”他们积累的这些研究资料,建立的相关数据库,对灾后心理援助有着特别的意义。


“范堂”这项长时程追踪研究,在国际上知名度很高。有20多位研究生获得国际青少年研究会(SRA)和国际儿童发展研究会(SRCD)等的全额资助赴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范方也受“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邀请主讲工作坊,受中国心理学会邀请主讲了年会大会报告,受京港学术交流中心、南加州大学、香港大学、台湾政治大学等邀请发表特邀报告。



范方团队还研发了“心理弹性发展方案”,通过操作和改善环境变量和心理变量,使创伤事件转化为“接种”事件,发展心理弹性,提升心理免疫力。这个“心理弹性发展方案”广泛应用于地震灾区和长期处境不利人群。2008年-2013年都江堰中学、塔子坝中学有近8000余名学生及家庭受益。


近年来,心理弹性发展方案还陆续应用于青少年“心理弹性训练营”和国防前线的“心理服务车”,对处境不利青少年及执行高强度军事任务的官兵开展心理服务工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依然记得那位拿自己结婚时用的棉絮给我们铺床板的顾校长,他说,我们不仅是华师的,也是中新的。”计算机学院2007级校友林泽殷回忆道。十一年前,他第一次加入华南师范大学赴四川三台志愿服务团,开始了自己第一次的入川支教。



2008年7月,华南师范大学在接到团中央关于组建百支大学生服务团队到四川地震灾区开展志愿者服务的通知后,仅用一个星期时间,便组建了由当时校团委廖庆春老师带队的10人志愿者服务团队,奔赴灾区进行支教及援助活动。


作为第一批参与志愿服务团的学生,林泽殷从2008年开始,连续五年参加华师三台志愿服务团的志愿活动;从最初的队员,到服务团队长,再到后来的带队老师,经历了年复一年的灾区情感与志愿服务的积淀,每年暑假去中新小学甚至成为了林泽殷的一种习惯,并且最终转化为一种内化于心的志愿行为。



七月的四川三台县中新镇仍然是百废待兴,学生停课近两个月,教学楼震损已经无法使用。廖庆春带领着赴四川三台志愿服务团,在服务团成员双手搭起的帐篷教室下,开办了近60余人的暑期兴趣班,开设了美术、舞蹈、跆拳道、音乐、体育等课程,开拓学生的视野,大部分课程通过朋辈教育以及服务团的传承一直延续至今。



2008年7月至今,四川三台志愿服务团成员累计达到145人,其中包括海外成员2名,香港大学志愿者1名,广州中小学生5名。总服务时长超过2000小时,共开办暑期小学生素质拓展训练营3期,暑期乡村少年宫7期,开展特色项目40余项,培训教师约500人,项目受益超过1万人,整理图书16000余册,设计和整理美术展览室一个、美术画室一个、体育器材室一个。



此外,志愿服务团在十一年支教活动中,坚持每年办一件实事。林泽殷说:”我们服务团一直思考的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利用华师教育资源举行教学公开课,帮助当地老师提高教学技能;帮助学校整理16000多册外校捐赠图书,完成图书馆管理的数字化;组织修缮了当地学校的足球场……”



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说:“伟大的作品不仅依靠力量,而且必须依靠坚持来完成。”据不完全统计,这十一年间,华师前往灾区进行心理援建、研究及援助的师生,超过千余人次。十一年来,数以千计的华师人接力走上“援川之路”,他们用专业和责任,谱写了动人的乐章。



匆匆十一年

老师当年风华正茂

如今已是两鬓染霜

一波波学生志愿者

也从小鲜肉长成了专家

匆匆十一年

我们不忘初心

我们砥砺前行


  #往期精彩回顾#  




采写丨曾艳春 谢小婉 曾雯湘

王佳楠 崔春云 连鑫妍

供图心理学院 校团委

执行编辑杨喜茵

责任编辑丨郑宇云 杨柳青

标星晚安华师

可以第一时间

看我们的推送哦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获取

校历丨投稿丨招生丨转专业丨辅修丨水电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