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师首位本土院士,荣休了

华南师大新闻社 晚安华师 2020-02-27

他是土生土长的华师人

他是华师培养的第一位院士

他是中国激光领域的重要开创者

一生行走在“追光”的路上

为中国光学事业和教育事业

奋斗了近七十年



刘颂豪,1930年出生,我国著名光学和激光专家,首批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所所长、合肥分院副院长,华南师范大学校长,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科协副主席等职位。美国光学学会资深会员。


刘颂豪是华师培育出来的中科院院士,他曾说:“事业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他也用行动践行着这句话。作为我国激光领域的重要开创者之一,刘颂豪以其惊人的才华,为我国光学与激光领域的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树立了一座座丰碑,为光学在国防、医学、农业、通信等领域的应用做出卓越的贡献。



  恩师搭线,发现美妙光子世界  


1999年10月,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55人,华南师大教授刘颂豪的名字赫然在目,是当年广东高校中唯一的入选者。尽管1999年才当选院士,但早在近半个世纪前,刘颂豪就与中国科学院结下不解结缘。


1951年,华南师范大学的前身广东省文理学院,送走最后一届毕业生,这85个来自7个学系的毕业生,就包括刘颂豪。不久,全国院系大调整,广东省文理学院改名为华南师范学院。



当年,物理系系主任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黄友谋教授(后任华南师院副院长),他对刘颂豪影响颇深。受黄友谋的上课方式启发,刘颂豪通过写卡片记录知识点来复习功课。大学四年,刘颂豪的成绩一直是年级里的佼佼者。毕业时,正值中国科学院招收第一批研究生和实习研究员,在黄友谋的帮助下,通过中科院的钱三强院士推荐,刘颂豪进入中国科学院当实习研究员,成为中科院最早进入的一批研究员之一,也是我校培养的第一位院士。


刘颂豪原本以为,能在钱三强院士的指导下继续研究原子物理。当时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我国极需光学仪器研究及制造方面的人才,所以刘颂豪同另外3位年轻人就被调配到王大珩、龚祖同先生手下研究光学技术。当被告知去“从未接触过的光学领域”,他开始心里是一万个不愿意,没想到后来发现光子世界竟是如此美妙。



光学玻璃是光学仪器的基础材料,由于在军事上的重要应用,光学玻璃技术被视为机密。中国科学院成立之时,就将光学玻璃作为首先要解决的重大课题。50年代初期,刘颂豪随龚祖同来到长春,成立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简称长春光机所。


王大珩、龚祖同决定直接从生产规模起步,尽快研制出光学玻璃。然而,研制过程困难重重。1953年冬季,工作一度处于最困难的阶段。由于300立升容积的坩埚质量出现问题,光学玻璃大熔炉点火升温后,烧结的坩埚发生变形,底部出现裂纹。最为严重的一次是坩埚底部穿孔,大量玻璃溶液漏入了换热室和地下室,实验室内一片火海。



经历最艰难阶段后,光学玻璃的研制又遇到出现大量气泡的技术难题。面对一次又一次失败,刘颂豪做了小型的模拟实验,确证快速冷却会产生真空泡,于是他建议加厚保温罩以减缓玻璃冷却的速度,龚祖同采纳了他的意见,经试验,成功熔炼出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结束了我国光学玻璃依赖进口的历史。


这时,刘颂豪年仅24岁。1956年2月,刘颂豪教授带领光机所的8位技术人员从长春来到昆明298厂(对外称云南光学仪器厂),建立了我国第一条光学玻璃生产线,研制出代稀土光学玻璃,打破了国外在军用光学玻璃技术上对我国实行的封锁。此后40余年,昆明298厂生产光学玻璃2000吨,产值近亿元,甩掉了我国光学玻璃“全依赖进口”的帽子。



60至70年代,刘颂豪开始参与开拓我国激光领域,研制成功我国第一批激光器,高功率红外连续固体激光器,是我国激光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80年代,刘颂豪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激光光谱学开放实验室。


  回到母校,创立光学学科  


1983年,国际激光会议在广州举行,时任广东省副省长、前华南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王屏山到会致辞祝贺,见到时任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副院长的刘颂豪,双方交换了名片。



两年后的春天里,王屏山拿着刘颂豪的名片,悄然来到合肥中科院安徽光机所,动员刘颂豪回母校华南师大担任校长,并请求他创办一个高新技术研究所。此时,华南师大刚更名为大学不久,并提出建设国内第一流师范大学的发展目标,正迫切需要一个有科研学术号召力的校长来推动学校事业的改革发展。


1986年3月1日,刘颂豪被任命为华南师大副校长,根据王屏山的要求,创立光学学科并组建量子电子学所研究所。当时,刘颂豪白手起家,借用物理系一间办公室,没有设备、没有人才、没有资金。刘颂豪先是从中科院系统引进许多专家,后来从日本、新加坡、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引进一批归国人才;同时,作为我国首批博士生导师,他培养一大批博士后、博士人才,由此开启光学学科的发展之路。



1987年7月,刘颂豪被正式任命为华南师范大学校长。1989年,在刘颂豪的主持下,华师建成全国第一个激光生命科学实验室,将激光技术用于农业和通信,刘颂豪兼任实验室主任。


实验室草创之初,只有几件简陋的设备和一个狭小的实验室。由于经费未能及时到位,实验室建设有些举步维艰。但刘颂豪并没有停留在等待,开始开发项目,找公司合作,逐步完善激光生命科学实验室。



1991年,实验室成为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同年,刘颂豪等人建立我国第一个以光生物学位主攻方向的博士后流动站。1995年,邢达从日本回国,并加盟激光生命科学研究所,后担任研究所主任。


1993年,时任全国政协常委的蒋丽金院士在向王大珩院士提及先生的科学贡献时,就特别提到两条:“1.刘教授在发展我国激光生命科学领域中作出了重要贡献;2.在国内开拓和发展边缘学科研究很不容易,需要克服许多困难,还需要有极大的勇气和远见。”



此外,刘颂豪从中科院系统引进许多专家,后来又从日本、新加坡、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引进一批又一批高层人才,同时培养和留用一大批博士后、博士人才,光学学科得到快速发展。


经过16年全体师生的艰苦奋斗,光学学科终于在2002年获得光学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实验室成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拥有价值4500万元的科研设备和7000㎡的实验基地,并融合物理、激光、生物、医学等不同领域的专家、技术和研究手段,合力从事边缘科学的创新研究。



  光学学科是广东“光谷”的重要依托  


1999年11月中旬,广东省省长的“经济发展国际顾问”Lucent公司副总裁提出建议,希望广东建设“光谷”。省政府立即采纳此建议,成立“广东光谷”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决定以广州为中心、珠三角为腹地,建设“广东光谷”,最终建成集产学研于一体的光电子产业带及国际生产制造中心。



广东“光谷”想要发展壮大,离不开强有力的科研后盾。此时,人们想到了广东省唯一的光学院士——刘颂豪。作为广东“光谷”发起人、专家顾问组主要成员,刘颂豪一直在参与广东“光谷”的建设。由他建立的“激光与光电子学”,是广东省重点学科,并于1997年正式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华南师大光学学科已是全国一流的研究重镇,为光学研究和产业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


2000年,在刘颂豪的倡议下,华南师大筹建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2002年,学院正式成立,成为“广东光谷”的人才培养中心,刘颂豪兼任院长;学院拥有刘颂豪、邢达、郭弘、郭旗和范广涵4名博导,教授12人,副教授8人。同年,光学学科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学科,成为中国光学重要的教学研究基地和“广东光谷”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2005年,学院引进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兰胜(2006年特聘为“珠江学者”),拓展纳米光子学材料领域的研究。



  年过八旬,领衔攻关“国家实验室”  


2003年11月25日,国家科技部批准北京凝聚态物理等5个国家实验室筹建。从筹建之初,国家实验室就被定义为国家最高水平的实验室,实验室的筹建将给地区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经济发展带来无可估量的作用。但在首批和第二批国家实验室名单中,无一落户广东。


这让刘颂豪院士感到着急。“一旦争取到国家实验室,就能够吸引国内外学术精英、科研项目加盟,从而促进广东的技术创新。”刘颂豪说。此外,国家实验室还将推动“广东光谷”实现质的飞跃。



2004年,刘颂豪主动邀请3所大学的徐志展、姜中宏、苏锵、曹镛、郭光灿5位院士一起商议,联名向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广东省激光与光电子研究中心”,获得时任省委书记张德江批示支持。后来经刘颂豪建议,把研究中心定位为国家实验室,该实验室最终定名为“广州纳米光子学国家实验室”。


2008年,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3校校长及6位院士正式联名向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广东要筹建“广州纳米光子学国家实验室”。2009年,黄龙云、宋海等省领导主持召开“广州纳米光子学国家实验室”筹建工作会议,同意大力支持国家实验室的筹建和申报。目前,这个项目已有8位院士加盟,研究工作也在华师、中大、华工三校的大学城校区分头开展,大学城中心区将建立一栋联合实验室大楼。



刘颂豪透露,广东庞大的市场为社会各界看重,这是申请国家实验室的有利条件。“广州纳米光子学国家实验室(筹)”将围绕广东和珠三角的社会经济发展热点,大力开展科学创新,尤其是攻克关键技术,LED芯片就是其中的一项重大课题。“前几年,广东LED的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但是大量的设备都依赖进口。”他表示,筹备中的实验室将与华为等大企业合作,研制新的元器件,推动广东LED产业向上游发展。


虽然得到广东省的支持,但筹建国家实验室是一个漫长的艰难历程。刘颂豪估计,实验室得到国家层面的批准约需5-10年,“国家实验室筹建任重道远,希望大家要有毅力,坚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废”。



  视学生为学术生命延续  


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刘颂豪从小就懂得以诚待人,和他共事过的同事从未见他发过脾气。学生詹明生说:“印象中的刘院士总是腰板笔挺,着装整齐,说话温和,从不发脾气。”


“我一直采取宽容大度,诚信助人的原则去处理人际关系。”刘颂豪一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对待同事、对于晚辈,对待学生特别宽容,对待挫折,特别豁达。在文革时期,上光所有一位年轻人批判先生时,行为粗暴,言词激烈,使刘颂豪受到很大伤害。文革结束后,刘颂豪已调到安光所工作,这位年轻人想出国深造,请刘颂豪写推荐信,刘颂豪不计前嫌,照样写了推荐书使其顺利出国。



刘颂豪一直强调,作为老师要以身作则,给学生以人格的熏陶和感染。立人先立德,育人先正己。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他注重身教胜于言传,以良好的形象率先示范,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激励学生,以达到用人格塑造人格的理想教育境界。


许多同学常常追问:老师成功的奥妙在那里?刘颂豪回答说两个字:“执着”!1937年,先生只有7岁,日本侵略者轰炸广州,先生的家被日军炸毁,一家人四处逃难,先后辗转澳门、香港,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在老师的启迪下,刘颂豪终于明白,民族战争就是国力的竞争,贫穷落后,就要挨打,人民就要吃苦受罪。从此,刘颂豪就立下了志向:“一定要让中国强大起来”,“我的祖国是我的家,我要用心血成就祖国的前程”。



为了让更多的青少年学生理解“执着”两个字,2001年,刘颂豪在给青少年学生编写科普(《2l世纪科普知识100例》)时,写了一封公开信,刘颂豪认为,成功=勤奋+毅力+健康+爱国。后来,在给学院的大学生作报告时,增加一个重要的因子,就是创新。于是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公式,成功=勤奋+毅力+创新+健康+爱国。


此外,刘颂豪还特别关心在校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工作。他用100万元现金在华师建立了“刘颂豪院士科技创新奖”,鼓励学生在科技上的创新。刘颂豪经常对同学们说:“学生是我学术生命的延续,对学生负责就是对社会、对人民负责。”



刘颂豪与爱人素来相敬如宾,相濡以沫。刘颂豪与爱人李冠冰是大学同学,毕业后一起分配到北京工作并确定了恋爱关系。后来,刘颂豪随王大珩、龚祖同两位老前辈到长春搞光学玻璃的研究工作,李冠冰就毅然放弃条件较好的北京调到了长春。


婚后,几乎是刘颂豪走到哪里,李冠冰就跟到哪里。在上海的时候,他在研究所,她就在情报室;来到广州,他搞研究,她则是研究所办公室主任。她不仅是刘颂豪生活中的好伴侣,还是他工作上的好助手,帮助他引进先进的激光加工机和一批专家,推动量子电子学研究所的发展。“我希望年轻的后起之秀能担起重任,为广东争光,为华师争光。让我放心,实现我对李老师的诺言。”刘颂豪说。



回顾几十年的学术和教学生涯,刘颂豪真正做到了“在社会里做一个加分数的人”。这句话,是刘颂豪高中毕业时中学校长给他的题词,激励了他一辈子。与人为善,等于与己为善,忘掉恩怨,忘掉失败,忘掉痛苦,以事业为伴,以同事为伴,以家庭为伴,正是刘颂豪的一生写照。


刘颂豪的精神将在华师光学学科传承,每一位光学学子、每一位“追光人”将秉承刘颂豪作为科学家的人文关怀,“用科学减轻人们的生存苦难”,以执着毅力与创新理念,推动华师光学、广东“光谷”的新发展。



在刘颂豪院士荣休之际

大家纷纷送上美好的祝愿


中科院院士郭光灿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院长唐志列

精研学术,筑国重器;抚育栋梁,誉满神州;家国情怀,堪称楷模;而今荣休,嘉惠弥长。祝愿刘先生健康长寿,生活愉快!



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院长周国富

感谢刘院士开创华师光学之路,祝愿刘院士荣退后吉祥安康、快乐幸福!


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教师郭旗

刘颂豪院士对华南师范大学光学学科乃至物理学科的发展,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刘先生,就没有华南师范大学的光学国家重点学科。在刘先生荣退之际,恭祝刘先生身体健康。


生物光子学研究院院长邢达

没有刘先生的引领,就没有华南师范大学光学学科的今天;刘先生是华南师范大学光学学科凝聚力的核心。祝愿刘先生永远健康!长寿无疆!



97级博士生文尚胜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岁月如歌,师恩难忘。


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副院长王金东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您用自己卓越的才华践行了“科学的唯一目的是减轻人类生存的苦难”的理念,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也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祝愿先生身体健康,万事胜意!



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教师郭健平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感谢刘院士一直一来的教诲,有机会在您身边学习和工作,是我人生永远的财富!恭祝刘院士、李老师健康长寿!


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博士胡敏

教诲如海,师恩如山。感谢先生对我工作和生活的关心和鼓励。有幸在先生身边工作,零距离向先生学习,终生受用。祝先生和师母幸福安康,龙马精神!



年近九十龄

耕耘七十载

科研硕果丰

桃李满天下

祝愿刘院士健康长寿


  #往期精彩回顾#  




整合周婷 李施颖

摄影华南师大新闻社

供图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

责任编辑郑宇云 杨柳青

标星晚安华师

可以第一时间

看我们的推送哦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获取

校历丨投稿丨招生丨转专业丨辅修丨水电费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