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硬核!华师女神加盟最强大脑!
前段时间
一则来自江苏卫视的消息
让华师一位女神老师
在师生们的朋友圈刷屏了
这位女神老师是何许人也
她就是心理学院教授攸佳宁
将参与综艺节目《最强大脑》的录制
她被大家称为智慧与美貌并存的女神
她精于治学、严于律己
下面我们来一睹她的风采吧
攸佳宁,心理学院教授,青年珠江学者,省青年联合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特聘专家;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幸福广州”心理服务研究与辅导基地副主任;省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秘书长;省心理健康学会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委员会委员。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元培计划实验班,获理学学士学位(心理学专业);硕士与博士均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系。专业领域为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课题,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中发表论文40余篇,获得2017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5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2年第30届国际心理学大会“新兴心理学家”称号等荣誉。
她为何加盟《最强大脑》
9月9日,一则消息从江苏卫视2020年广告招商会上传来——心理学院教授攸佳宁受邀加盟江苏卫视大型脑力偶像竞技真人秀《最强大脑之燃烧吧大脑第三季》,与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共同担任中国战队的联合总领队。攸佳宁将与确认加盟的“最强激励官”谢霆锋,拟邀嘉宾肖战、林志颖、李治廷,国际赛领队石原里美、阿米尔·汗,国际战队总队长罗伯特·戴西蒙共同见证“脑力界的《绝地求生》”。
第七季《最强大脑》中国战区联合总领队图
江苏卫视《最强大脑》的官宣着实令人惊喜,此次邀请华师心理学院作为科学支持团队也是众望所归。此前,在2017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华师心理学科被评为A+,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科、北京大学心理学科齐名。作为一个专注于传播脑科学知识和脑力竞技的节目,《最强大脑》已与北大的魏坤琳教授和北师大的刘嘉教授有过合作。同为全国最强的心理学科,华师心理学科的教授被划定为邀请对象自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之前节目组一直在北京找嘉宾,这次就想到了还没合作过但同样也拥有国内最强心理学科之一的华南师大。”攸佳宁说。
华师心理学院拥有实力雄厚的学科队伍,可谓人才济济,那为何最终将人选锁定为攸佳宁呢?“这可能是节目新元素与自身研究方向高度契合的结果。”攸佳宁解释道。原来,这季节目增加了一个新元素——压力,攸佳宁的研究方向刚好也是集中在与压力有关的情绪障碍、危机干预等领域。在江苏卫视的官方表述中,这一元素即为“极限施压”。据《最强大脑》制片人王刚介绍,节目组在前六季中一直致力于深挖人类脑力极限,在第七季中将采用全方位的圈层淘汰赛制,在国际赛中甚至将采用48小时多场次、短间隔的“脑力马拉松”,计划用压力激发选手的脑力,试图突破人类脑力极限。
据了解,目前该节目仍处于筹备阶段,录制工作尚未展开,攸佳宁也将在这段时间收集整理相关文献,夯实理论基础,为不久之后节目的正式录制做准备。“希望对压力有更深更透彻的理解,特别是要理解压力对人脑的影响。”攸佳宁希望,能够在节目中给选手们及观众普及一些科学的减压方法,“虽然说适度的压力可以带来动力,但过度的压力也会损害身心健康。我希望帮助选手和观众学会科学减压,更好地化压力为动力。”
在心理学院学生口中
有着“女神”之称的攸佳宁
又有着哪些故事与魅力呢
在大学时与心理学结缘
“那就尝试一下吧。”这是攸佳宁16年前选定心理学专业时说的话。高中毕业后,攸佳宁走进了北大,并且成为了北大元培计划实验班的一员。元培班在专业选择上给予了学生很大的自由,学生可以在大一选修不同专业的课程,对各个专业深入了解之后再结合自身特点进行选择。然而,这种选择也让攸佳宁非常纠结。
就在攸佳宁在各专业之间权衡利弊、左右为难之际,元培班的导师告诉她,心理学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是朝阳行业,同时也是一门文理交叉的专业,非常适合她。“虽然当时我是理科生,但我文科也挺好的,而且我愿意尝试新东西。”就这样,对自己有着清醒认知和强大信心的攸佳宁最终下定决心,选择就读心理学。谁曾料想,这“尝试一下”竟让她在心理学的道路上一走就是十几年。
学生时期的攸佳宁,常常走入社会基层,在实践中将心理学专业学以致用。大三时期,远赴新疆进行暑期社会实践的经历,让攸佳宁感受到了心理学的价值所在。当时,她与很多不同专业的同学一起到库尔勒和乌鲁木齐,为当地的高三学生开展讲座,并进行关于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的研究。
后排右二为攸佳宁
攸佳宁回忆,当地中学生接触类似讲座的机会非常少,因而讲座上“每一双眼睛都闪烁着好奇和渴望的目光”。在带领他们调节压力的过程中,一声声“我是最棒的”、“我一定要努力”让攸佳宁有些动容。虽然普通话并不标准,但学生们的声音所传达的信心与力量已然为攸佳宁注入能量,使她坚定了继续深造并从事心理学研究的决心。
在香港中文大学求学期间,攸佳宁参与了汶川地震一周年的心理援助工作,到受灾最严重的北川给当地的小学生做团体辅导。她回忆道,尽管特意准备了零食糖果等小礼物,但还是无法驱除孩子们面对陌生人的敏感、恐惧和不信任。
后来,团队里有人细心地发现,很多孩子都有喜羊羊和灰太狼的铅笔盒或者小本子,于是在合唱了《喜羊羊与灰太狼》主题曲之后便打破了双方尴尬的僵局。“后续进展很顺利,我们和孩子们越来越亲近。”攸佳宁说。
多年在教学科研第一线
“如果想放松,那就去看脱口秀!”攸佳宁风趣地说。“极具专业性”和“信息量很大”,这是攸佳宁对自己课堂风格的解读。“我属于那种要用干货灌满课堂的老师,我一定要让信息的密度很大,因为我本人也喜欢这样的课。”
自2012年进入华师以来,攸佳宁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了多门课程,包括变态心理与心理疾病诊断、危机干预与心理援助、心理学前沿与新进展、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等等,此外,她还为心理学本科基地班的学生讲授英文专业写作与专业听说。
有些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但攸佳宁认为自己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时间,把更多的知识教授给学生。“不是不知道讲段子会让学生开心。”攸佳宁说,“但我不会为了让学生开心而去取悦学生,毕竟上课的目的不是开心和放松。如果想放松,那就去看脱口秀。”攸佳宁表示,学生即使很认真听她讲课,但仍需在课后花大量精力复习整理,才能真正吸收。
在英语写作训练的课堂上,攸佳宁每次都会选定一个主题,要求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如广告和销售的策略如何影响我们的购买决策、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依恋关系会如何影响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人性有哪些弱点等。每节课她都会单独拿出一份作业当堂评讲,尽管课堂难度大,但攸佳宁的课还是备受欢迎——有不少学生称呼她为“大佬”。攸佳宁笑称:“我挺喜欢这个称呼,同时这个称呼也让我感觉到有压力,因为做‘大佬’的人一定要有责任感、有担当。”
对学生要求高,对自己更不例外。据了解,攸佳宁不仅积极参与教学工作,更在科研中投入了大量心血。当然,努力也获得了相应的回报,攸佳宁的科研成果获得了2017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5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攸佳宁的付出也得到了同事的认可。心理学院资深教师温忠麟作为攸佳宁的同事,为她的科研、学术水平点赞。提起攸佳宁,他直称优秀,令他印象最深的就是2017年他和攸佳宁一起荣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对此他评价到:“攸老师很优秀,她的努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尽管科研成果丰富,但攸佳宁认为自己至今为止都未能想到一个特别好的研究问题。“想一个好的研究问题不容易。”攸佳宁对于好选题有一套严格的评价标准。“第一,它要有科学价值,这个研究问题首先必须具备回答的必要;第二,要有可行性。”攸佳宁举了一个例子:当你想研究某个特别异常的心理行为时,却奈何找不到适合的研究对象,那这个问题如何研究?即便是很新颖的角度,无法落地也是徒劳。第三,太热门的研究话题也不是最优的选择,因为太多人做过就很难找到突破口。至今,攸佳宁在追寻“好的研究问题”的路上一直步履不停。“寻找好的选题有很多重要途径,我可以从生活经验中去找灵感,也可以不断挖掘已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攸佳宁对学生有无限的耐心以及较高的学业要求标准。学生李校安介绍,导师对学生的论文持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的态度。对于研究论文中某个不合适的地方,她不会简单地进行否定,而是会针对这个点进行详细地解释,为学生细心讲解如何做才会使研究更出色。对于自己研一时的第一篇论文,李校安回想起来仍记忆犹新。“我的第一篇论文,在攸老师的指导下一共改了25遍,前后历时8个月。她会手把手地教我,细致地讲解文章的逻辑和结构,连修辞、衔接、格式等细节都不轻易放过。”
对于学生论文多次“回炉重造”,攸佳宁并不会感到烦恼。她知道有些学生基础比较差,但经过后来的努力是可以弥补的,所以她始终秉持着严格的态度,“改多少次都没关系,但每次我都要看到学生在进步。”
有一个学生在学术上的表现让攸佳宁特别骄傲,“他本科是学电子商务的,应该说基本没有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但是他有强烈的目标感,也特别努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成长,读硕士期间发表了4篇SSCI论文,还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和广东省优秀学生称号。这时,我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律己育人,认真生活
作为一名教学和研究上的“大佬”,这种“硬核”的学术风格也蔓延到了攸佳宁的生活中。攸佳宁喜欢用学习将自己空闲的时间填满,“看到一些我之前不了解的东西、学到一些新知识,我才会觉得自己这一天没白过,才会有满足感。”
工作之余,她常常阅读优秀的文章来提升自己。对于阅读和学习,攸佳宁有自己的独特看法:“我现在已经很少看书了,因为我的目的是学习,看书只是学习的一种方式,而看整本整本的书并不是一个高效的学习方式。很多书是重复阐释同样观点的,看这些书没必要。”就这样,多年来攸佳宁一直坚持在闲暇时阅读有深度、有思想的文章,以此学习更多的知识。
攸佳宁非常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看文章也是她培养自己逻辑思维的方法之一。攸佳宁说,通过阅读深度好文,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逻辑思辨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自己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攸佳宁说:“现在有许多文章并不是陈述事实,而是将作者自身的观点加入其中。有些读者缺少辨别能力,将作者的观点误认为是事实,就会被误导。”
在传道授业之余,攸佳宁也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未来发展,并为学生解惑。从教多年的她,被研究生们询问最多的就是未来的发展方向问题。攸佳宁分析,在这些对未来迷茫的学生中,有些人是真的不清楚自己有哪些能力,这就需要多去探索,参加社会实践等活动。“我非常尊重学生的选择,给他们充分的发展空间,如果他们不想搞科研,而想做实践的工作,那我就鼓励他们多去实践,我不会因为担心学生对我自己课题付出的时间减少,而阻碍他们追求自己的发展。”攸佳宁说。
另一部分是当初想要做研究,但因在研究的过程中受挫而迷茫的学生,这时就要鼓励他们继续坚持下去。“有些事情是你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而有些事情是你努力也改变不了的。要能够分辨出什么是该放弃的、什么是该努力的。能努力去争取的事情就一定要去努力。”这是攸佳宁一直向学生传达的理念。
攸佳宁有一位学生,毕业后开办了一家奥数培训机构,因有段时间一个奥数界的奖项被取消而苦恼,但攸佳宁告诉她:“奥数考试、比赛都只是一个形式,根本目的在于选拔尖子生。就算这个奖项取消,还是会有培养、选拔优秀学生的需求。”就这样,这个学生坚持了下来。让攸佳宁感到欣慰的是,“她在今年暑假举办了数学学习的研学营,有400多人参加,这是广州同类型研学营中规模最大的。而且她也懂得回馈社会,赠送了一些培训名额给公益机构。”
此外,学生李校安对攸佳宁在生活中的小细节印象深刻。“老师很节俭,她会习惯性地把打印用过的废纸留下来,吃外卖的时候用来垫桌子。”一个小小的细节,却存留在学生的心中许久,这也是攸佳宁人格魅力的彰显。
“三无一有”是榜样
在心理学领域学习、研究多年,攸佳宁养成了沉静与专注的处事风格。授课、讲座、阅读、批改学生论文和科研工作,几乎构成了她全部的学习和工作生活。
心理学院带头人莫雷教授是攸佳宁的榜样,他“三无一有”的名言也成为攸佳宁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指导。“在莫老师塑造的整个学院氛围的感染下,我觉得‘三无一有’这四个字真的特别正确。”
自进入心理学院工作以来,攸佳宁就学习到潜心学术、脚踏实地的作风。“无周末、无节日、无假期,则可能有所成就”,这是攸佳宁的生活常态。“我经常觉得时间真的不够用,自然而然地就变成‘三无’了,也正因为‘三无’,最后我收获到一些好的结果跟反馈。”在充实的工作中,攸佳宁收获了成就感和满足感。
作为青年教师,攸佳宁趁着好时光认真教学、潜心研究。她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待,却也时刻保持着虚怀若谷、“还要继续努力奋斗”的心态。“未来当然希望能更上一层楼”,她这样简单又充满希望地描述未来的目标。
“科研能力强,教学能力强,活动能力也强。”面对这样一位勤恳治学的年轻学者,莫雷接连用三个“强”字做出了评价。在莫雷看来,攸佳宁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家庭事务难免繁重,却还能同时兼顾教学与科研工作,热心学科工作,并且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内获得不俗的成就。“她是做得很好的,非常优秀的。”莫雷评价道。
独立沉静、潜心研究
这就是我们优秀的女神“大佬”
未来的《最强大脑》
让我们一起期待她的表现
#往期精彩回顾#
采写丨陈婧 赖宏婷 陈捷开 王禹萱
摄影丨周婷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执行编辑 | 黄楚楹
责任编辑丨郑宇云 杨柳青
标星晚安华师
可以第一时间
看我们的推送哦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获取
校历丨投稿丨招生丨转专业丨辅修丨水电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