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华师,看我超级变变变

华南师大新闻社 晚安华师 2021-10-09
今天六一我们都想过儿童节

你是否时常感到时光飞逝

怎么就一下子长大成人了

一张张老照片彷如一段段旧时光

勾起了我们儿时的记忆


点击图片,一下长大


时光魔法


在我们的老照片里

藏着一种叫时光的魔法

向左滑动图片

感受时光魔法的魅力吧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 黄子珊

化学学院 张可柔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李子慧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杨天凝

国际商学院 李芷晴


时光的魔法下

他们可爱的脸庞

不再稚嫩

这便是长大吧

马克思主义学院 伍凯笛

数学科学学院  杨凯晴

法学院 黄颖

经济与管理学院 叶明炬


照片记录下

你灿烂的笑容

是记忆里的欢乐

是时光里的明媚阳光

体育科学学院 何崇菊

城市文化学院 余善斌

城市文化学院 冯杏杳


泛黄的老照片里

是不会褪色的纯真记忆

让童年的快乐与期盼

历历在目

计算机学院 陈泽豪

软件学院 李晓钰(图一左二)

职业教育学院 李若梅(图一左三)


老师的童年


童年的老师们

看看你能认出几个

轻触照片

收获你熟悉的老师




两张照片是两个时空

熟悉而又亲切




泛黄的照片
却定格了温暖的回忆


儿时的欢乐
是悄然发现了世界的惊奇



打开光阴的卷轴

蕴漾着岁月悠悠和经年的美好




攒着满腔天真烂漫

每一天都能过成儿童节




你认出了熟悉的老师吗?

他们分别是:1、生命科学学院 蔡臻臻 2、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李剑琴 3、法学院 马颜昕 4、心理学院 谢诗思 5、文学院 徐珊 6、音乐学院 苏严惠 7、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赵敏 8、体育科学学院 苏婉君 9、国际商学院 王琳 10、国际商学院  左小明  11、城市文化学院 黄浣尘 12、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 李志


回望过去

变化的是容貌

不变的是初心


初心未泯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椰老师

传承之路漫漫


汕头市,澄海区,东里镇,樟林古港,平静水道之下掩埋着旧日海上丝路的繁华,古驿道的一柱一楹诉说着历史余韵。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陈椰老师就在这里的一个侨商家庭中成长。这是一个四代同堂的传统家族,长辈们乐意与晚辈分享祖先的故事,身处海外的亲人会在特殊日子团圆或遥致祝福,扫墓、家祭等老习俗也一代代在坚持着……童年的耳濡目染在陈椰心里埋下了深深的家族情结和传统情怀,逐渐萌生了一种重振乡土的使命感。


在祠堂组织的亲子制作潮汕传统事物“红粿桃”活动


如今,陈椰虽从事中国哲学的研究,可童年带给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他经常奔走于高校与乡野之间,借助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东风,致力于祖屋的活化。陈椰谈到,“中国哲学是生命的学问,不能空谈,需要身心去践履”,空置的老宅给予了他实践的机会。通过老宅活化,团结一群热心乡土文化的人士,走访老建筑,做口述历史,组织研讨会,推进乡土保育工作。尽管初见成效,但老宅活化、乡土保育之路漫漫。努力推进老宅抢救性维修的同时,陈椰也在思考以后的运作方向,他希望将祖屋打造成为乡村的公共文化空间,谈文、论艺、修史,留住乡愁,记录下家乡的“童年往事”。


陈椰在自家书斋开展乡土文物普查培训工作坊


音乐学院

苏严惠老师

热爱造就专业追求


音乐学院苏严惠老师的指挥才能,在小学二年级时便已经显露,从此,她在小学、中学大大小小的舞台表演中得到锻炼。受教师家庭的氛围影响,最终考入了潮州师范学校,从此踏上教育这条路。



毕业后,苏严惠在小学工作了两年,后考入华师,跟随赖广益教授系统学习指挥。在音乐系首任系主任雷雨声教授的影响下,她最终做了从事指挥教学的决定。在华师参加过的马革顺先生、严良堃先生的大师班,以及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成为杨鸿年教授的首位合唱指挥研究生继续深造的经历,都让她在专业深度、广度上得到了很大的拓展。苏严惠还作为访问学者前往意大利学习了一年,对于西方合唱、中西合唱文化的交流以及中国民族文化该如何传播,有了更成熟的思考。“我觉得每一个经历都是非常可贵的,它让我把一线的实践体验直接用到教学思考和工作实践中去。”


小学的工作经历让苏严惠更加关注中小学音乐教育,也让她更好地开展童声合唱教育的工作。“我觉得我有几个教育经历是非常神奇的,30年前教过的小学生,和后来接手的天河区少年宫童声合唱团里,都有孩子考入华师,再次成为我的学生。”



谈及专业上的目标时,苏严惠坚定地说:“专业上的目标永远是立德树人,”她在教学中一直坚持“心声”这个理念,就是用合唱的声音去塑造人的心灵,“‘心声’传达的‘唯乐不可以为伪’、以真诚之心表达爱、传递彼此温暖的理念正是我的座右铭。”


文学院

徐珊老师

大胆选择,脚踏实地



深受学生喜爱的文学院徐珊老师儿时的理想其实是成为一名数学家。因为从小擅长数学,又受到老师的鼓励,她一直热爱数学。“我记得小时候受到的最大的认可,是数学老师们直接喊我小小陈景润。”回想美好记忆时,徐珊还说道,高中时最大的爱好就是完成一道证明题。


遗憾的是,大学时,徐珊没能读到自己喜爱的数学和计算机专业,而数学又难以系统地自学,于是她就将热情全部投入到阅读文学作品上,她原本就擅长写作,也因此促成了后来的跨专业读研。毕业后徐珊曾当过两年公司文职人员,但意识到自己并不适合这一职业,更下定决心读研究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写作。


徐珊喜欢当一名创作者的感觉,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完成自己的儿童诗歌绘本,“让孩子们在文学的熏陶中散发自己的本性,这个是我想做的。”她也期待能在这个基础上,开创一门选修课,与同学们交流探讨儿童文学创作。徐珊还说道,在这个时代,专业和职业的选择空间非常广阔,就算现状不如意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决心和努力去改变,同学们可以大胆地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城市文化学院

刘莉芳老师

桃李满园,心之所向



城市文化学院的刘莉芳老师在儿时就已经向往着成为一名教师。而如今,她实现了童年的梦想,成为了一位桃李满园、深受学生们喜爱的老师。提及成长经历,刘莉芳老师谈到了一个她从小就养成的好习惯——阅读。“小时候没有电子产品,不管从哪里找来的书,都能让我读很久。”正是因为坚持阅读,刘老师培养了深厚的语言文学功底,呈现出如今一节节既生动有趣又旁征博引的课堂。


此外,刘莉芳老师分享了自身学习的几点经验:首先是要多阅读,“读经典,系统地读”,打好语言和文化基础;同时要善于听不同的声音,“分析裨益,去芜存菁”,逐渐形成自己的见解和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在大学期间,做个“杂家”,既要专心学业,也要关注社会生活。她愿大家在脚踏实地努力学习的同时,也都能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数学科学学院 

赖广生老师

永葆童心,续“圆梦”之旅



回顾童年,数学科学学院2017级辅导员赖广生老师对小时候与小伙伴一起扮演上学的游戏回味无穷,“从小就喜欢扮演老师。”这个充满童趣的游戏在他心中种下了梦想的种子,成为教师、分享自己的经验、与学生交流学习在他眼中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父亲经常跟他说“教师是一个伟大的职业,教育是最大的慈善事业”,数年追求后他也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老师。对比儿时对现在生活的遐想,能够留在母校工作对于赖老师而言是一份意外之喜,因而他也格外珍惜当下的工作与生活,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尽力帮助学生圆梦。


赖老师还表示,童年最开心的是可以和全村的伙伴聚在一起游戏,还可以户外探秘,小时候的儿童节也是在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中度过的,而对比小时候简单朴实的快乐,现在的孩子追求乐趣的方式更加丰富,不仅有许多高科技的玩具,还可以学习更多才艺来满足精神需求。最后,赖老师祝愿学生们可以葆有童心、实现儿时梦想。


化学学院

学生张可柔

保持初心,滴水可穿石



化学学院化学(师范)专业2017级学生张可柔谈到小时候的理想职业时,说自己从小就有一个教师梦。正因为小时候的理想不断发芽,所以考取了华师化学师范专业。在这个过程中,对她影响最大的是高二、高三的班主任,也就是她的语文老师。在作文抓不住重点、经常跑题的情况下,是老师的耐心教导,让可柔成功渡过作文难关。班主任的一番话也给她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滴水尚可穿石,你觉得没有回报,那一定是你还不够努力”,这也让她更坚定自己最初的理想。


张可柔记得大学的兼班对她说过,“在其位、谋其职,既然选择去做,那就尽全力做好”。因此无论是本分的课堂还是繁重的工作,她都尽全力完成。正因为成长道路上大家的鼓励,所以她更加坚定努力是有意义的,是能够绽放光芒的。同时,她也希望在接下来的实习中能够跟随老师多学习,提升自己的授课技能;在专业课的学习上能够更上一层楼,完成自己绩点高高、克服偏科的年度目标。


法学院

学生黄颖

秉持热爱,任重道远



成为一名画家或设计师,曾是法学院2018级学生黄颖儿时的一个美好愿望。“那时候很喜欢,所以就去学了素描、速写还有色彩。”但后来学业渐忙,画画只能成为她假期的爱好。后来,出于对学以致用的期待和对刑侦港片的兴趣,黄颖选择了法学专业。法律并不是冷冰冰的,“我认为法学也很需要从人文视角去思考。”曾经八年的绘画学习让她能够从另一个角度感受自己的专业,也让她变得更沉稳细心。


两年专业学习后,她发现自己很热爱法学,大一时也参加过实习,“在检察院实习的一切经历,都是我人生前所未有的。当时有一个犯人和检察官方言普通话不互通,我还充当了一个翻译的角色。能够在实践中处理问题,很有满足感和成就感。”纵然已经取得绩点年级第一的好成绩,但黄颖认为自己在法学路上任重而道远,她希望能争取保研,去更优秀的政法院校深造。实习过后,黄颖更加感受到法律的神圣正义,希望自己未来能学有所用,为国家法治建设添砖加瓦。


城市文化学院

学生冯杏杳

野蛮生长,日日自新



城市文化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19级的冯杏杳说,现在回顾小时候的照片感觉还蛮新奇的。因为很多以前的场景都不记得了,也不记得自己当时为什么会笑得这么开心了。感慨时间都去哪了的同时,翻开老照片,看到曾经的画面,却又有种时间倒流的感觉。


说起小时候的梦想,冯杏杳是这样说的:“我记得小学的时候尝试过写小说,但大概把名字起好就没有再写了。其实小时候也学过很多东西,像跳舞弹琴之类的,可惜的是最后都没能坚持下去。坚持得最久的‘梦想’就是好好学习、保持好成绩了。”而关于现在,冯杏杳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多了解与新媒体专业相关的知识,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对于未来,她则希望自己能够“好好长大,日日自新。”


教育科学学院

学生饶语婷

坚定信念,致力于教书育人



三尺讲台、教书育人,是教育科学学院的饶语婷同学在儿时便已有的牵挂。在小学阶段,她有幸遇到了细心体贴的数学任课老师王老师,感受到了老师如妈妈般的温暖关怀。她因此十分喜爱王老师,并开始渴望未来成为与其一样优秀的老师。而高中的一次班级演讲更加坚定了她这一想法,从播放影片到讲解再到与台下同学的互动,这分享与传述的过程,使她感到格外的幸福与满足。


如今,她如愿以偿地来到了华师小教专业,以后也将追随自己的理想,成为一名小学老师。在学习的过程中,她对老师这个职业也有了更深刻地了解。“每一个好老师的背后,都有着无数的精力的投入,并不如我们所想的那般轻松。”教授学生没有标准答案,要从每个学生的价值观、背景等出发,用合适的方式去与他们沟通交流。谈到未来,语婷说道:“我希望自己能遵从本心,在以后从教的工作中带给孩子们正能量,让他们在小学六年里收获到更多值得珍藏的记忆。”


绕着回忆环游后

祝大家六一快乐

秉怀初心敢梦敢想

不恋过往不惧未来


  #往期回顾#  





采写丨罗舜心 曾皓琳 谢颖瑶

胡嘉怡 陈颖诗 梁淑怡

程可彤 马莹莹 郑哲坤

供图丨图片来自于受访者

执行编辑胡嘉怡 谢颖瑶

责任编辑郑宇云 杨柳青

标星晚安华师

可以第一时间

看我们的推送哦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获取

校历丨PPT丨招生丨转专业丨辅修丨水电费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