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我们毕业了!
2020或许是不同寻常的一年
但成长的脚步不会因此停下
转眼又是毕业季
少年即将踏上新的征程
精彩的毕业典礼
刷爆了师生们的朋友圈
7月9日,华南师范大学2020年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石牌校区手球馆举行。
校党委书记朱孔军、校长王恩科,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级名师莫雷,校党委副书记黄兆团、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钟成材,副校长沈文淮、吴坚、何景陶、马卫华、陈文海、蒋达勇,学院、研究院、研究所等单位党政领导和教师代表,职能部门代表出席毕业典礼。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校长王恩科教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莫雷教授以及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等9名主礼教授出席学位授予仪式。本次典礼仪式设立线上线下“双会场”,2020届200名博士硕士毕业生,200名本科毕业生参加主会场典礼仪式,11000余名毕业生及家长在线参加典礼仪式。
各色的牌子上
简单真挚的祝福
和毕业生灿烂的笑脸
都无法让人移开目光
想把最留恋的面庞
定格在这一刻
趁着还没分别
一起来合影吧
学校还为每一位毕业生准备了
内有朱孔军书记和王恩科校长
毕业寄语和亲笔签名的毕业纪念卡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毕业典礼上的盛况吧
典礼盛况,现场直击
婉转动听的歌曲
感人肺腑的mv
拉开了毕业典礼的帷幕
唱着唱着,挥起了手臂
犹如海中的朵朵浪花
看着看着,流下了泪水
往日时光一幕幕重现
31名优秀毕业生代表
手捧鲜红荣誉证书
迎接他们的高光时刻
校长致辞
王恩科校长在典礼上发表讲话
寄望毕业生们
驰而不息
行稳致远
驰而不息 行稳致远
——在华南师范大学2020年毕业典礼
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华南师范大学校长 王恩科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线上线下一同相约,隆重举行2020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圆满完成学业,即将踏上人生新征程的同学们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向悉心培育你们成长的老师和家长们表示崇高的敬意与衷心的感谢!
今年的毕业季,受疫情影响,显得格外不同寻常。从“云上课”到“云答辩”,从“云面试”到“云毕业照”,再到今天的“云典礼”,我们的毕业季成了“云端季”。作为校长,我不能再像往届一样,为你们一一拨流苏,一一拍照留念,彼此拥抱,互相道别。今天的云典礼,学校是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前提下,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的一场特别的毕业典礼,现场有400余名毕业生代表,线上有11000余名毕业生及家长通过直播同步观礼,相聚云端、隔空告别。形式不同,但仪式不变,情意不减,云端之上,我们依然能山水相连、心手相牵。这是华南师大办学史上的第一次云上毕业典礼,可以说,这一切,因疫情而特别,也因疫情而难忘。
时光荏苒,流年似水。几年前,你们圆梦大学,来到美丽的华师校园,从此成为“华师人”。在这里,你们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大学时光,留下了难忘的青春记忆。在昔日书声琅琅的一课大楼,在曾经挥洒汗水的风雨操场,在平时座无虚席的“网红”图书馆;在木棉花开的孔子像前,在柔波荡漾的砚湖水畔,在灯火通明的实验室里,你们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一个又一个“高光”时刻。你们矢志科研、勇于创新,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田浚江,围绕“0-1”原始创新,以第一作者在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影响因子达25.809论文;你们胸怀家国、乐于奉献,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2018级研究生郭绮琪,关注非遗文化,投身西部乡村振兴项目,获得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你们自强自立、锐意进取,体育科学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张恒亮,虽家境贫寒,但依靠自己的双手勤工俭学支付学费,并以优异成绩保送研究生,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广东省向上向善好青年、广东省励志成才优秀学生等多项称号;你们潜心求学、不断精进,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2016级学生谢锦涛,因成绩优异入选国家奖学金百名名录,并保送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读研;你们怀揣教书梦、苦练基本功,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2016级学生邱文婷,凭借扎实的教学技能和出色的教学感染力,斩获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模拟课堂一等奖等,不可枚举。事实证明,优秀的你们始终以实际行动坚定地践行着华师校训精神,以斐然成绩回馈学校的培养。这些都是你们青春奋斗的结晶,也是你们成人成才成功的见证。这些光荣的瞬间将永久地载入母校的史册,激励华师人砥砺奋进。
庚子一疫,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流行病,对全世界是一次严重危机和严峻考验,也为我们上了一堂深刻的大课。半年多来,我们华师的毕业生们在疫情期间,支持、配合并参与社会和学校的各项疫情防控,以积极的心态,克服种种困难,圆满完成学业、完成论文、完成实习、完成答辩……学校为你们的表现感到骄傲!经过这场疫情的磨练,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成为华师毕业生中更加自强不息、胸怀天下的一届。
伴随着你们的成长,学校也正加速向前发展。在20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影响力排名中,学校位于“优质教育”单项全球第34名,在最新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榜中位列全国第67名;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榜中,学校有29个一级学科上榜,其中心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进入前5%,心理学位列全国第2;近年学校科研创新不断突破,获批国家科学基金项目数和经费数持续攀升,若干关键指标跃居全国师范院校前3;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全国重点马院;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学院、国际联合学院、华师阿伯丁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等相继组建,学校国际化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大……学校取得的每一个进步与成绩都蕴含你们的努力与汗水,你们用自己的青春与笃行,共同绘就学校发展征途上的美丽画卷。
“青年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新时代的你们正处于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受疫情影响,同学们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走上工作岗位,你们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可能比以往任何一届毕业生都多、都大。但是,同学们要知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我建议同学们在困难面前,要把它当作对自己的挑战,勇敢地去面对,希望你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中,跑好属于自己的“这一棒”。毕业之际,作为你们的校长、老师和朋友,我谈几点看法与同学们共勉:
一是做永葆爱国之志的华师人。祖国如有难,汝应做前锋。爱国是华南师范大学最淳厚的底色,历代华师人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初衷不改,努力不辍。大疫面前有大爱,疫情期间,华师师生和校友们胸怀家国,主动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有的为社会捐赠物资,有的逆行参与志愿者,有的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彰显了华师人的精神和力量。前不久,广东对口援助湖北荆州抗疫医疗队总指挥、文学院1985届黄飞校友回母校作报告,讲述广东医疗队“与死神抢人”的故事,让我们对这些英雄们充满敬意。他说,华师人天然具有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基因,无论2003年的非典还是今年的新冠疫情,他都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他一直珍藏着在校入党时的党费证,时刻激励着他为国家和人民服务。近日,地理科学学院2017届邓华玉校友扎根粤北山区教育事业的故事引起强烈反响。她在校时选择参军报国,毕业后,怀着对家乡和人民深沉而热烈的爱,投身粤北山区教育事业,点亮山区孩子的求学梦想,像黄飞和邓华玉这样的华师人还有很多很多,同学们,不管今后你们身处何方,从事什么工作,永葆家国情怀是每位华师学子共有的精神品质。
二是做常思奋进之笔的华师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身为时代有为的华师青年,我们要努力写好青春奋进之笔,为国家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今年三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清华大学考察新冠肺炎科研攻关工作,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2014届程一淳校友当天陪同考察并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他在校学习期间,立志科技报国,热衷学术研究,不畏辛苦,刻苦专研,因成绩优异入选华大基因创新班,并直博清华大学医学院。程一淳的青春,是奋进拼搏的青春,是踏雪有痕的青春。他用自己的刻苦努力,跻身科研攻关的“天团”,书写了华师人的成长故事。同学们,你们这届毕业生都非常优秀,你们当中有62人次荣获国家奖学金;1245人次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70人荣获校长荣誉年度学生。获不获奖并不重要,而是你们身上展现出艰苦奋斗的校训精神更值得赞许,无论遇到多么艰苦的环境,多么艰难的困境,你们都乐观看待,从容应对,一直奋斗不息,这不仅是你们进步的秘诀,更是走向未来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时代召唤着你们常思奋进之笔,驰而不息,砥砺前行。
三是做常笃担当之责的华师人。担当是责任,更需要勇气。勇于责任担当是华师人可贵的品质,疫情爆发初期,学校依托心理学学科优势,组建“心晴热线”服务团队,为因疫情引发焦虑、抑郁等问题的社会群众提供心理援助。220余名心理学专业学生也主动参加了服务团队,他们用出色的专业能力,累计服务群众12800多人,体现了强烈的社会担当。华师学子组建“青年战疫云支教突击队”,发挥师范教育优势,为医护人员子女开展在线辅导,温暖一线抗“疫”家庭。当前,我们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局势发展增加许多不确定性,在这样时代背景下,我们青年更要勇于担当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将国家发展视为己任,带着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奋勇前进。
同学们,疫情原因,我们没法举行全员线下毕业典礼,未能亲手为每一位同学拨穗正冠,未能将凝聚学业的毕业证书亲自递交到你们手上,作为校长,我和你们一样有很多遗憾。在此,我代表学校向你们送出一份邀请和承诺:以后每年的毕业典礼都为2020届毕业生开放,欢迎你们带着家人朋友,重返母校,再拾庆典,共叙旧情。相约未来,每年等你,这是母校与你们的约定。
幽幽玉兰,与子同园;濯濯青莲,静盼君还;薇薇紫荆,与子同馨;灼灼木棉,不负华年。同学们,从五湖四海来,到天南地北去,学校是你们人生的客栈,更是永远的精神家园。我希望你们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母校期盼着你们建功立业的好消息,也祝福你们健康平安、幸福美满。愿你们带着母校的祝福和力量,乘风破浪,扬帆起航!
谢谢大家!
代表发言
校友代表
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院友 程一淳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在读博士
2014届毕业生程一淳作为校友代表,为毕业典礼录制了发言视频。结合自己经历过的两个难忘的场景,程一淳向大家分享了他对责任与勇气的理解。战疫期间,程一淳与科研团队协力研发新冠肺炎检测仪器,并作为新冠肺炎科研攻关团队的一份子接受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视察,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让他强烈地感受到——作为青年“要用所学知识回报社会”。在大三时程一淳参加了一场跨专业比赛,他没有受到专业限制,反而将自己的专业特长转化为了项目亮点,这让他明白“勇气是克服一切困难的法宝”。程一淳感谢母校给予他作出选择的勇气,同时建议师弟师妹们牢记校训,承担新时代青年报效国家的责任,勇敢追寻人生的无数可能性。
毕业生代表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6级本科生 王思宁
作为2020届毕业生代表,王思宁回忆起往昔的温暖时光,感叹道:“四载华师岁月承载了我们太多的感念”。她倾情讲述,母校不仅有鸟语花香的校园环境,还有关爱体贴的师生情谊,带给学生最温润的滋养;母校谆谆教诲和严格要求的作风不断传承,传道授业解惑,带给学生最真实的力量;母校更有浓厚的情怀,情系家国,弦歌不辍,立德树人,带给学生最坚定的信仰。她向最可爱的老师同学、亲友、宿管阿姨、门卫叔叔还有食堂大厨抒发了深深的谢意,“是你们温暖了我们如歌的岁月。”谈到未来,她代表2020届毕业生表达了勇敢踏向新征程的决心以及对学校、老师、同学的真诚祝愿。
起身恭迎主礼教授与学术权杖
象征着最高学术精神和学术权威
毕业生们将在权杖的见证下
完成学位授予仪式
流苏从眼前拂过的瞬间
四年的时光又重演了一遍
衣冠既正,拨穗礼成
接过毕业证书,继续为梦驰骋
不舍别离,期待再会
一声礼成
蕴含着无限的祝愿
愿你们跃入人海
前途无量 未来可期
首次云典礼,线上共相约
今年的毕业典礼
是华南师大办学史上第一次“云典礼”
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
毕业生们线上线下共同相约
长按识别二维码,观看直播回放
把未能到场同学的照片
贴在学位服上 戴在口罩上
即便无法相聚
也要一起毕业
现场400余名毕业生代表
线上11000余名毕业生
相聚云端 隔空告别
山水相连 心手相牵
倾听毕业生们的心声
陈嘉卉 生命科学学院2016级本科生
“母校给予了我学识和眼界,也留给我温暖、爱和勇气。”线上观看毕业典礼的陈嘉卉深受感动,她认为,即使是直播的形式也无法阻挡毕业生对于母校的不舍与感恩,甚至能够愈发强烈地体会到那浓浓的温情。当听到老师们的祝福与期待时,陈嘉卉不禁热泪盈眶,“我有幸结识良师益友,并从他们身上借鉴到宝贵的品质。”回忆在校的四年时光,陈嘉卉提到,母校让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也收获了宝贵的品德。她也希望可以将这份礼物回报给社会,“传承华师精神,不负华师栽培。”她饱含深情地说:“华师从此成为我们每个人心中强大的后盾和信念,给予我们前行的动力。”
梁嘉健 经济与管理学院
职业技术教育硕士
作为去年毕业典礼的工作人员,梁嘉健曾说毕业时要与校长拥抱,如今却没能实现。相聚云端,隔空毕业,虽未能在现场接受校长拨穗,但观看直播带来的特别“仪式感”让他永生难忘。尤其是权杖和主礼教授进场时,透过运动的镜头,他仿佛身临其境。回忆华师七年时光,梁嘉健感到充实而有意义。本科时被学校的学术气息和人文情怀吸引,选择在华师完成硕士学业。大学期间参与七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研究生阶段跟随学校团委到四川绵阳三台中新小学进行志愿服务,他认为,爱心是至高无上的教育。感谢华师七年的栽培,有了母校给予的祝福和力量,梁嘉健相信每位毕业生都能万事顺意。
王晓宇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师范)
期待了许久,终于盼来了毕业照、毕业典礼,王晓宇的心情非常激动。虽然保研本校继续学习,他对四年同窗,各奔天涯的朋友仍有许多不舍。
大学四年,王晓宇认为自己是“越努力越幸运”。成为优秀的生物老师是他进入大学时的目标,从大一开始,他就格外重视专业学习和师范技能的锻炼,也积极通过各种实践和比赛来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进而发现了自己更多的闪光点。大三,王晓宇选择到林芝支教,在学生的学习、德育、人生方向的引导方面奉献自己微小的力量,实现了自我价值。
作为生物专业的学生,王晓宇在疫情大考中看到我国生物技术应用的发展,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更加自豪。以后成为一名生物老师,他也会多多了解我国生物领域研究应用,培养学生的学科责任感。告别本科生涯的所有的笑与泪,王晓宇将重新出发,尽快进入研究生的状态。
吴楚茵 音乐学院音乐表演
吴楚茵既是今年的毕业生,又是毕业典礼现场的工作人员,忙碌让她几乎没有了毕业的紧张感。但当她站上阶梯,“我看着台上,突然间有了毕业的感觉”。回忆起在华师四年,吴楚茵想到的都是学生工作。整整四年,不管是院学生会主席,还是辅导员学生助理、兼班等等,都让她的统筹协调、应急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也帮助她最终通过“思政人才”专项成功保研。“我觉得,大学有很多选择,没有哪条路是绝对正确,只要找到目标坚持去做,就不会留下遗憾。”吴楚茵说道。
黄水清 心理学院心理学(师范)
因为保研本校,黄水清一直觉得自己就像是在华师读七年本科,没有什么毕业的感觉。但今天在台上,黄水清对王恩科校长的问候感到格外惊喜,“特别是王校长最后跟我说了一句‘三年后见’,心里真的被戳中了!”回忆起大学四年,黄水清觉得是没有遗憾的。失败的难过,努力后成功的喜悦,“所有好的不好的,我都体验过了,也达到目标了,有这些经历我就圆满了。”大三,黄水清有了强烈的保研目标,便积极参加各种专业比赛,但都没有拿到好成果,跌入低谷。“但我还敢,还要去争取”,终于柳暗花明,在师范技能大赛获得省赛一等奖。倔强和不服输的性格,支撑着黄水清在学业上刻苦拼搏,老师同学的帮助,学院的包容和鼓励也给了她勇气和信心。未来,黄水清希望自己能转换状态,用热爱推动自己前进。
邓文杰 城市文化学院 文化产业管理
有幸参加毕业典礼,邓文杰觉得这才算是真正为大学本科画上了圆满的句号。重视仪式感的他对此感到格外高兴,只是遗憾最后半年缺少了好友的陪伴。这群好友是邓文杰大学最珍视的人,四年来彼此“各自努力,相互牵挂”,即使每个人的路不同,但他们的陪伴支持给他带来许多快乐和慰藉。
邓文杰用“深海而热烈”来概括自己的大学四年。他在各个领域不断尝试,通过深入学习,他的思想、眼界、智慧都变得更加深厚,最终得以保研至本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深造。邓文杰希望师弟师妹们也能够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为之好好努力。接下来的一年,邓文杰将要前往西部发光发热,他希望也能成为习总书记所称赞的“可堪大用,勇敢担责”的西部建设者,好好支教,平安回来。
蒋晓梅 教育科学学院高等教育学硕士
教育科学学院高等教育学专业今年共有9名硕士毕业生,“锦鲤”蒋晓梅被抽中作为专业唯一一个来到现场参加毕业典礼的学生。抽完签之后,蒋晓梅和同学们便打算通过特别的方式让大家都能参加毕业典礼。“我把昨天刚拍的毕业照打印出来,贴到学位服上,带着她们一起参加毕业典礼,圆了她们的毕业典礼梦!”蒋晓梅笑着说。
梁嘉敏 文学院文艺学硕士
“在华师学习了七年,非常荣幸能够参加今年的线下毕业典礼。”梁嘉敏说。作为优秀毕业生,梁嘉敏肩上披着黄色的绶带,上面绣着“优秀毕业生梁嘉敏”的字样。绣着自己名字的绶带让梁嘉敏激动,她说:“这个细节特别特别打动我,我昨天还特地发了朋友圈。”而学院赠送的毕业礼物,如学位服、印章等等,也让梁嘉敏感叹:“学校和学院都非常用心。”硕士阶段,梁嘉敏对自己的要求是读、写、讲、演全面发展。为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梁嘉敏参加了很多专业比赛,如演讲、朗诵、主持等,获得了二十多项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的与语言艺术相关的奖项。在毕业的节点上,梁嘉敏收获满满,即将入职广州中医药大学,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华师人,也希望有机会能重返华师。”这是梁嘉敏此刻的心愿。
谭依依 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硕士
作为教育科学学院的硕士毕业生,谭依依返校第一天就收到了一个礼盒,里面除了一些防疫物资,还有学院特制的书签、一封长信和一张“从华师通向未来”的车票。这份礼物很贴心,来自母校的温暖让谭依依想哭。在华师学习两年,谭依依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华师的深夜食堂和最美图书馆,而让她最感激的是华师提供的优质资源和平台。谭依依本科和硕士都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她认为“学习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因为她了解到发达国家一般会把最好的老师放在0~6岁的儿童阶段。硕士期间,为了做研究,谭依依参观了不下二十所幼儿园。毕业之后,她也希望自己能进入幼儿园,继续从事与学前教育相关的工作。“一个国家要发展,肯定要从最小的儿童开始培养。”谭依依这样说道。
张令坤 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博士
作为生命科学学院的博士毕业生,张令坤是很多人眼中的“人生赢家”。学业上,他不仅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际级别刊物发表了两篇学术论文,而且授权发明专利——一种荷载乳腺癌靶向磁性纳米药物的纤维素膜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还获得了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生活中,他既是丈夫也是父亲,业余时间会用婴儿车推着孩子散步。孩子出生后,张令坤的生活变得更加忙碌。学院考虑到他的情况并及时给予帮助,让他能够专心科研工作。因为家人的支持和学校的帮助,他顺利取得了博士学位,未来将成为华师的青年英才博士后,继续为华师的科研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师长寄语
教师代表为毕业生们
录制祝福视频
回忆校园生活
共话离别之情
最亲爱师长的祝愿
乘风破浪 未敢相忘
祝愿再次相见有歌有酒
祝愿前行路上畅意遨游
许灿荣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辅导员
“这是最特别的一个毕业季!”连续当了12年辅导员的许灿荣直呼。许灿荣表示,尽管毕业生们只有五天返校时间,但学校和学院提前做了许多细致的准备工作,力求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给每位毕业生营造浓厚的毕业氛围。正如王校长说的,虽然形式不同,但仪式不变,情意不减。通过毕业典礼线上直播将身处各地的毕业生、老师、校友和家长相聚“云端”,同步观礼。学院也从每个毕业班中选一个代表来到毕业典礼现场,将学校的温暖与祝福带给每一位毕业生。除此之外,学院还有自行组织的典礼仪式和班级合影,老师也深入宿舍和毕业生们一一合影、道别。“我们学院还组织了网络K歌会,通过这场特殊的‘毕业晚会’将大家聚在一起,共同回忆大学的难忘时刻。”许灿荣笑着说。最后,许灿荣勉励毕业生们:以不变的初心,应对瞬息万变的社会。
孙广宇 心理学院辅导员
“看到他们逐渐走向更高更广的舞台,是我作为辅导员最开心的事情。”来自心理学院的辅导员孙广宇感慨道。“虽然我带这届学生的时间不长,但是这135个人的班级里,每个人我都能记住。”孙广宇说,看着同学们从稚气未脱的模样成长为如今已然可以独当一面的毕业生,让他感触颇深。而且这次的毕业典礼对于孙广宇来说,意义重大。两年前,他被别人目送着毕业,而今天,他目送着学生毕业。同样的音乐,同样的场景,他却已经换了个身份,成了目送别人的人。在见证学生毕业的今天,孙广宇想说:“哪怕走得再远,我希望他们回来的时候,还是华师的少年,一路向前,一路高歌!”
前途似海 来日方长
华师情谊不变
华师人亦不改
唯愿2020届毕业生
不忘来时征途
勇奔星辰大海
#往期回顾#
采写丨尹晓丹 吴碧彤 区茹茵
梁淑霞 吴秋雅 李小宇 曾皓琳
谢颖瑶 胡嘉怡 陈雨畅 徐子媛
摄影丨李宁 吴建国 李细华 李文泽
邱彤 梁小容 吴学燕 刘星亮
邓心怡 谢毅翾 李梓岚 黎炜
执行编辑丨尹晓丹 胡嘉怡
责任编辑丨郑宇云 杨柳青标星晚安华师
可以第一时间
看我们的推送哦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获取
校历丨PPT丨招生丨转专业丨辅修丨水电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