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剁手了吗?华师消费图鉴新鲜出炉!

华南师大新闻社 晚安华师 2021-11-12

转眼又是月末

你的钱包还好吗

“双11”、“双12”期间

华师人平均每人收到快递17件

11月13日是快递最多的一天

三校区菜鸟驿站共收到32617件快递


络绎不绝的大学城菜鸟驿站

下面一起来回顾

华师人在“双11”、“双12”中

经历了什么吧


  华师“双11”、“双12”消费情况  


“双11”期间(11月1-20日),三校区菜鸟驿站共入库快递397788件,11月13日这天达到峰值,共收到快递32617件


 

假设一件快递的体积为10升,“双11”期间的快递可堆满33间教室(每间教室的体积以120m³计算),平均每人收到快递约13件。“双12”期间,菜鸟驿站共入库快递113663件,平均每人收到快递约4件(菜鸟驿站外的其他站点的快件数均未纳入统计)。



在收回的2094份有效问卷中,有86%的同学参与了“双11”、“双12”,其中女生的人数是男生的4倍



心理学院攸佳宁老师解释,女生参与度较高一方面是因为女性对价格的变化更敏感;另一方面,男、女生关注的商品种类有差异,“双11”、“双12”期间个护化妆、服饰鞋帽等快销商品的折扣力度较大,而这类商品的消费群体大多是女性。同时,她也提醒我们不能忽略样本问题,“这个结果是多因素造成的,我们学校女生的人数本就比男生多,并且女生可能更愿意填写问卷。”攸佳宁说。



超过半数的人参与了“双11”的两轮满减及“双12”的正式活动。与“双11”相比,“双12”的参与人数明显减少,这可能是因为大家的购物欲在“双11”得到了满足,“双12”不再有吸引力;也可能是因为经历过“双11”,大家的钱包都空了。


我们发现,在“双11”和“双12”两次大型促销活动中,大家买的最多的是衣服,鞋子和书籍紧跟其后。

 


此外,我们还在问卷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答案,想跟大家分享。



从“双11”和“双12”的人均消费金额来看,购买力最强的学院为心理学院,最省钱的学院为体育科学学院。



在“双11”中,近1/4的人超出预算。在这些人中,平均每人超出预算421.85;相比之下,“双12”中超出预算的人仅为“双11”中的1/2,平均每人超出预算391.91元


 

数学科学学院的龙同学原本的预算是1500元,最后一共花出2200元,超出的预算主要用在Pencil和护肤品上,“虽然护肤品打完折还是很贵,但我觉得不入就亏了。”


在复杂的规则间徘徊

不停地计算各种折扣

把“养猫”当成竞技

我们在不知不觉间

掉入“狂欢”的陷阱


  电商“造节”那些事儿  


“我对床抢得超疯狂!零点一到就下单,还发出了‘老巫婆’的尖叫。”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的余同学说。今年的“双11”早在十月就拉开序幕,“秒杀”、“抢购”、“满减”等字眼充斥着手机屏幕,在电商平台的促销玩法下,原本没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变成了“购物节”。


 

问卷显示,超过4成的人会等到大型购物节买东西。自2009年诞生的“双11”购物节,最初是阿里巴巴以“11·11光棍节”为契机举办的促销活动。随着声势渐大,其他电商平台涌入争食,一个由淘宝商城(现为“天猫”)创造的节日,逐渐演变成为全民的狂欢。


今年“双11”,淘宝推出了“养猫”活动,在参与“双11”的群体中有43.91%的人参与了养猫,其中认真对待的不超过1/3



文学院的黎同学是“养猫”的狂热参与者。无意发现活动后,因猫的形象可爱,她抱着“随便参与”的心态组建了战队。随着战队红包金额越来越大,赛况愈加紧张,“冲塔”等人气比拼技巧,更是激发了战队比拼的刺激感。“养猫”期间,她不仅花了40多元购买人气助力,还创建了养猫互助群。


“其实玩到最后,已经不只是为了拿红包,而是当成一场游戏,单纯想赢。”黎同学说。活动倒数第二天,她所在的战队输了,为此她难受了很久。



让消费者通过养猫获得优惠券其实是电商平台用来提高用户黏度的一种营销手段。养猫必须组队,当有一个人开始养猫,就会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养猫。这样一来,消费者与电商平台之间有了互动,用户黏度得到提高。相比直接发放优惠券,养猫促使消费者投入更多精力,增大了消费者的参与度。这会让你觉得这个‘券’是你通过自己的努力挣来的,比直接发的‘券’更加值得,会有一种付出得到回报的获得感和喜悦感。同时,近年宠物市场的火爆也使得‘养猫’这种形式的促销方式更容易让消费者融入和参与。”经济与管理学院熊冠星老师说。


 

购物节期间,一天中人均浏览购物平台的时间比平时多了近半小时。“感觉一直在计算!”地理科学学院的吴同学凑满减时说。每次购物节,复杂的规则让人眼花缭乱,为达到最优“满减组合”,消费者不得不在购物平台上花更多的时间。



心理学院滕飞老师分析,消费者投入的时间越多,对产品的忠诚度越高,后期反悔的几率就越低,因为人们都追求“投入产出比”。商家抓住消费者的这种心理,通过复杂的优惠规则绑定消费者,促进消费。


站在商家的角度,熊冠星介绍,规则复杂是因为不同商家根据不同目的(有些是为了“引流”,有些是为了“走量”,有些是为了打造“爆品”)设置的促销方式不同,当所有规则合在一起时就会变得十分复杂。近年的消费者研究表明,消费过程中有‘元认知困难’的概念,即在购买过程中的‘认知困难’会让用户感知到商品的特殊性,提升商品在其心中的价值,最终会使得用户觉得这个商品更加特别,促进消费。



83%的人会在晚上睡觉前浏览购物平台,仅有8%的人在写作业时打开手机浏览购物平台。较多人选择在睡前浏览购物平台,与商家把抢购时间设置在零点有一定关系。


深夜时,我们更容易冲动消费。攸佳宁解释,忙碌一整天后,大脑前额叶皮层功能减弱,理性思考的能力降低,而且在深夜,大脑分泌“血清素”的水平下降。这是一种用于保持平静情绪的神经递质,分泌水平不高时,人较易兴奋或悲观,更容易做出冲动或消极的决定。


为什么明知道是个坑

还是会往里跳


  “狂欢”陷阱知多少  


购物节期间,电商平台抓住一切机会“造势”,铺天盖地的宣传和推广出现在我们的手机上。有效问卷中,80.95%的人都表示购物节期间收到商家的信息比平时多。



数据显示,有63.34%的人点开这些信息的频率变高了,其中有15.23%的人认为这种商家推送会促进自己的消费。


除了短信推广,还有“直播”这一新型营销载体。11.19%的人表示在购物节期间看直播的时间变长了,10.96%的人认为看直播会影响自己的消费。



“折扣力度大,优惠多”是直播促进人们消费最主要的原因。熊冠星介绍,直播实际上是一种综合了线上导购、团购和促销等元素的新型营销载体,当人们面对“折扣”和循循善诱的主播引导时,很难再保持理性,容易冲动消费。直播间的折扣力度大是因为直播间的销量大,一次性卖出一万多件产品的场景很常见,相当于“自然”形成的“团购”,因此商家也愿意给出更低的价格,采取“薄利多销”的策略。


“双11”期间,环境学院邹同学在李佳琦的直播间买了护肤品、美妆产品和鞋子。她告诉记者,在李佳琦的直播间里,有的商品2秒内就被抢空,为了抢到特价商品,常常是还没想清楚就下单了,付款后才意识到自己又冲动消费了。她评价自己平时是个理性消费的人,但在购物节看到大量优惠时会产生“不买就亏了”的想法,控制不住下单的手。


石牌校区菜鸟驿站


“能更全面地了解产品”是直播促进人们消费的第二大原因。在营销学上,为各厂家宣传的专家或权威被称为“关键意见领袖”(Key Opinion Leader,简称KOL),通常被定义为:拥有更多、更准确的产品信息,且为相关群体所接受或信任,并对该群体的购买行为有较大影响力的人。通过问卷我们发现,有22.54%人在购物节期间会比平时花更多时间关注KOL,即我们常说的“网红、博主”。


淘宝、微博、小红书、哔哩哔哩成为网红、博主的四大聚集地,13.62%人因为网红、博主的推荐买了更多的商品。



法学院小泽同学表示,小红书早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双11”期间看到喜欢的商品后,她会先去小红书看测评,再考虑是否购买。不久前她看中一本日记本,昂贵的价格让她犹豫不决。在小红书、知乎等平台找到相应的测评后,她决定趁着“双11”的折扣优惠下单。“看淘宝销量你只知道很多人买,看测评才知道它好不好用。”小泽说。


我们采访了数位关注KOL的同学,得出以上四个可能促进大众消费的四个KOL的行为。问卷结果显示,超过7成的人因KOL发布的产品测评而更愿意下单,仅有不到3成的人会被KOL的直播影响。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的小胡被博主种草了一些化妆品,她说:“博主直接给出算完折扣的活动价,让我觉得很划算。” 



“即便我不看直播,不关注网红博主,但还是会被影响,因为身边的人都在买买买,我也会不自觉地跟着买。”采访时,我们发现很多受访对象都有这样的心理。


“这是因为我们不希望做群体中较特别的人,一般情况下,我们更倾向与别人保持一致。如果没有融入购物节中,可能会遭到排斥,所以我们选择融入到这种节日氛围中。很明显,这是一种从众心理。”滕飞说。此外,亲朋好友给我们分享商品链接其实也是在给我们提供购买渠道,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购物的可能性。


抱着手机奋斗

掰着手指计算

购物节带给我们的

快乐究竟在哪里

花钱的罪恶感会在何时找上门


  愉悦or罪恶,你是哪一种  


问卷显示,参与购物节的朋友中,有超过6成的人对自己购买的商品很满意,仅有7.92%的人不满意。

 


大部分人的愉悦感集中在“取快递时”、“拆快递时”及“刚开始使用时”;罪恶感出现的时间集中在“超出预算”、“查看余额时”。近8成的人在拆快递时感到愉悦,近7成的人在查看余额时感到罪恶,仅有1%的人在购物时从不感到愉悦。


环境学院的邹同学愉悦感达到最高峰是在输入支付密码时,“因为抢到了特价商品!”她说。但过后发现有些商品并不需要时,这种愉悦感就慢慢消失了。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的吴同学在“双11”买了许多商品,取快递是购物节期间最让她愉悦的时刻,她说:“一堆一堆东西往回拿的时候很满足。”


我们也统计了不参与购物节的原因。“没有想购买的商品”是大家不参与购物节的主要原因,其次是“不想在研究优惠规则上浪费时间”。


 

“研究规则耗时费力”是文学院的罗同学不参与购物节的主要原因,她说:“比起时间和精力,我宁愿多花一点钱。”国际商学院的何同学也没有参加今年的购物节,但在看到自己喜欢的商品因为购物节降价而快要断货时还是有下单的冲动,这时他会冷静下来衡量自身消费能力和商品的性价比,“最后基本都能控制住自己消费的冲动。”


“在购物节,如果要买的话,你会发现欲望其实是无穷的。”经济与管理学院的赖同学说。为避免“入不敷出”的结果,他和他的舍友都没有参与这两次购物节。


南海校区菜鸟驿站


那我们如何避免掉入消费主义的陷阱中呢?攸佳宁建议:一是学会分析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提高解读信息的能力;二是明确自己的购买能力和偿还能力,消费前先计算有多少可支出的钱,每加购一件商品就减去相应的金额并计算余额;三是加强对自己的了解,回顾以往冲动消费、过度消费的经历,总结最易掉进的消费陷阱,再遇到类似的陷阱时提醒自己保持理性。


购物节已过

你的快递都到了吗

快来分享最喜欢的商品吧




数据说明:

感谢所有填写问卷的读者朋友们。

本次调查我们一共收集到2094份有效问卷。

其中,参与“双节”的受访答案有1806份,占比为86.24%,未参与“双节”的受访答案有288份,占比为13.74%。22.64%为男性,77.36%为女性:

大一年级的受访者占比为38.83%

大二年级的受访者占比为33.00%

大三年级的受访者占比为18.53%

大四年级的受访者占比为4.44%

硕士研究生的受访者占比为5.07%

博士研究生的受访者占比为0.14%


  #往期回顾#  





采写秦粤 郑乔尹 苏美虹 高雅虹

刘雅萱 陈翠林 杨雨佳 林颖怡

郑铭芳 刘嘉瑜 吴子琪 武靖

林蓉 吴尧晴 翁雨楠 张峻霖

摄影牟航 刘基鹏 陈嘉欢 郑建博

问卷设计何晓彤 秦粤 郑乔尹

苏美虹 高雅虹 刘雅萱 欧嘉滢

数据分析丨何晓彤

问卷指导胡玉福 傅承哲 许晓刚

制图何晓彤 黄子晴 李文潇 陈泳欣

执行编辑丨梁淑怡 何艺彤

责任编辑丨郑宇云 杨柳青

标星晚安华师

可以第一时间

看我们的推送哦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获取

校历丨PPT丨招生丨转专业丨辅修丨水电费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