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位华师男生,太优秀了!

华南师大新闻社 晚安华师 2021-11-12

有一位华师学生

精研学术 热心支教事业

本科四年累计志愿时长超过1000小时

曾远赴西藏广西等地扶贫支教

他是第22届研支团团长张润生



张润生,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2020级研究生,在华师本科四年累计志愿时长超过1000小时,在学业、学生工作、科研竞赛和支教活动各方面均表现出色。2020年本科毕业后,作为华南师范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赴广西百色凌云县开展扶贫支教活动。在2020年华南师范大学十佳鸿鹄学子的评选中,张润生获得了“十佳鸿鹄学子”荣誉称号。


  “我喜欢到处跑”  



2019年,时为大三学生的张润生赴西藏林芝支教半年,2020年再赴广西凌云支教,历时超过一年。谈及对支教活动的热情,张润生笑着表示:“我喜欢到处跑。”


从林芝到凌云,张润生的身份在转变。在西藏林芝支教时,他是支教队的一名队员,在广西凌云,他已是华南师范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



一年半的支教经历,张润生在一步步适应、一步步探索。支教当中困难重重,最让他头疼的问题是有部分学生不愿意听课,不愿意主动学。也因此,张润生和他的队员们经常跟着当地的老师,深入村屯走访义务教育辍学学生及家长,积极动员辍学学生返校就读。


“有的学生劝返难度大,劝返成本高。”张润生说,学生大多住在山上,来回的路上就要耗掉大半天时间,到了村屯之后,有时挨家挨户打听也不一定能找到学生的住处。此外,张润生他们还在校外集团的支持下,为50名贫困学生提供一年5000元的生活补助,帮助学生解决后顾之忧。


在入户开展控辍保学工作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张润生一开始很着急,苦口婆心地告诉他们学习的重要性。但张润生渐渐认识到,学生们的厌学情绪受包括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影响,劝说式的教育很难对他们起作用,要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让他们提起对学习的兴趣。


经过思考,张润生在课上坚持多做实验展示,经常给学生观看一些有趣的照片和视频,和学生交流当下具有教育意义的热点话题,通过这些方式来表达他对“读书”的看法,教育学生们要认真读书。“班上的学生最喜欢物理老师,说他上课很有趣”,从班主任口中听到了学生的肯定,张润生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最初,张润生并无成为一名老师的想法,但支教的经历让他坚定了自己的职业规划——成为一名中学物理老师。而对于自己如何成为一名好教师,他表示还要多研究教学方法,多借鉴其他老师的教学方式。张润生也非常珍惜每一次去支教的机会,在支教的过程中,他总能保持精力充沛,也逐渐清楚自己未来在社会中的定位,不断给自己带来正向的反馈。 


在新冠疫情爆发后,张润生作为志愿者先后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战疫云支教”、“青年云支教”、“紫荆网络支教”等线上支教活动。



他的第一位学生是一名医护人员的小孩,正上高一。起初,这位学生并不愿意进行线上授课,但张润生不希望放弃这位学生,他始终坚持与学生进行互动,转发一些关于物理的视频、课件。


直至有一次学生向他说起有一个视频看不懂,张润生毛遂自荐,由此开启了第一个课堂。随着张润生与学生互相了解,师生关系慢慢融洽起来,上课的次数也不断增加,这让张润生感觉到满足与快乐。



热爱志愿服务活动的张润生,在广东揭阳和广西凌云都有过短期的驻村经历。在广西朝里瑶族乡驻村期间,他和队员们协助乡政府开展日常事务,协助乡社保所录入6个村子共计2000人医保信息。


期间,张润生还主动要下村屯,跟随“广西民族风俗变迁”课题组成员入户调研,协助扶贫干部开展脱贫攻坚普访工作。“他们思想活跃、手脚勤快、做事认真,我们都很喜欢。他们虽然来朝里不久,但是帮了我们不少的忙,大家都为他们点赞!”广西凌云县朝里瑶族乡党政办公室负责人邓冬梅对张润生他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支教之余,张润生还利用假期和周末时间,陪伴扶贫安置点的孩子们开展趣味活动,走入瑶寨为贫困瑶民发放生活物资。走进基层一线,他深深感受到贫困地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翻越山头上学”、“挖池蓄雨水”、“用玉米粥替代白米饭”……这些原本陌生遥远的镜头,只有真正走进去,才能感受到真实的触动。


谈到自己丰富的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经历,张润生引用了罗曼·罗兰的一句话表达了自己秉持的信念,“一个丰富的天性,如果不拿自己来喂养饥肠辘辘的别人,自己也就要枯萎了。”


走进瑶寨为村民送去生活物资


  “失败永远都是占据最多的”  


从大一起,张润生便开始参加广东省物理实验设计大赛,三次比赛,贯穿四年。



“第一次参加是院赛没过,第二次参加是校赛没过。”在接连的失败中,张润生的心态发生了改变,“以前的自己会纠结这个奖或者那个奖没有拿到,但渐渐地不把这件事情看重之后,其实奖项的有无并不会影响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第三次,张润生顺利进入到了决赛。在决赛的前一天,他的团队还面临着代码和装备没有完成调试的问题。他们连夜在实验室中加紧调试,第二天匆忙地进行着各项比赛流程。最终,张润生队伍获得了省赛的一等奖,他们的作品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张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大部分留守儿童、贫困青少年由于缺乏父母师长的陪伴而感到孤独。这一社会痛点的发现,让张润生有所思考、行动。2018年6月,“紫荆云陪伴”项目团队正式组建,两年多来,团队一直面向留守儿童、贫困青少年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个性化陪伴服务,并不断地拓宽服务范围。


在参加挑战杯和“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过程中,张润生坦言:“打比赛的过程并不顺利。”受疫情影响,加上返校后项目核心成员们又前往不同的地方支教,因此项目的进展多依赖于线上的讨论。



从校赛一路打到省赛,团队取得的成绩并不理想,他们一度想要放弃。后来,他们抓住了唯一一个冲击国赛的机会,他们不断地打磨项目,不停地做任务兑换积分,最终如愿以偿获得第12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的入场券,并斩获国赛金奖。


“失败永远都是占据最多的,很多时候你都是从这个过程中慢慢过来。”回顾自己参加比赛的过程,张润生如是说。


  “干一行爱一行”  



回顾本科四年,张润生的综合表现十分优异,尽管他是被调剂到物理学师范专业的,但张润生大学四年一直在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我是属于干一行爱一行的人。”在他看来,兴趣与积累不可或缺,他对专业学习充满兴趣,也希望在本科期间储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以后的学习、工作奠定更好的基础。


本科四年,张润生除了在专业学习中稳步前进,在学生工作中也表现亮眼。他曾任级长、兼班协会主席、校团委兼职团干,他笑言自己是“一年换一个组织”。对于学习与工作的时间分配,张润生直言这并非难题,“这是一个选择问题,在做一件事之前,我会再三斟酌,决定好后,如果中间遇到很多困难,那就努力去协调它,注意方法,实在不行就求助他人,努力把困难解决。”

 


出色的专业学习,丰富的社会实践、科研比赛、学生工作等经历,让张润生顺利保研,并获得2020年度“十佳鸿鹄学子”称号。展望未来的研究生生活,他为即将再次回归校园学习生活而感到兴奋,他希望保持专注,把眼前该做的事情做好。


“做好现在,幸运就会来到身边。”这不仅是张润生勉励自己的座右铭,也是他送给华师师弟师妹们的鼓励。



脚踏实地

一步一个脚印

张润生将热爱付诸行动

将梦想行于脚下

  #往期回顾#  




采写丨余慧琪 李苑晴 王淑琬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执行编辑丨陈嘉华 梁芝棋
责任编辑丨郑宇云 杨柳青

标星晚安华师

可以第一时间

看我们的推送哦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获取

校历丨PPT丨招生丨转专业丨辅修丨水电费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