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开启华师新生活
工作和爱好相吻合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
左右滑动查看全部合影
左右滑动查看全部合影
回首几十年的华师时光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当我正在感叹还没有为教育事业做出什么贡献的时候,却到了退休的年龄,迎来了自己的“荣休”。感谢学校组织荣休仪式,多少对自己依依不舍的眷恋之心有了些许抚慰。
我出生于洞庭湖畔,钟情于教育事业,扎根于南粤大地。在退休之际,感慨万千。
首先,我感慨于我赶上了国家改革开放的大潮,在我求学和在职期间正是我们国家大发展的时期,我也有幸成为改革开放的 “弄潮儿”,没有虚度时光。
其次,我感慨于我这几十年从事了自己儿时就梦想着的事业:当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我父母都是中学教师,从小耳闻目染,立志当一名人民教师。1978年3月,我踏进了湖南师范学院,为迈向我梦想的事业开了个好头。从1982年2月至今,在教育战线工作40余年,为教育事业做出了自己微薄的贡献。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其中大部分成为中学等各条战线骨干,也有一些成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和所在领域著名专家。
我要感谢母校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苏州大学对我的培养。我感慨于我在求学生涯中遇到了我尊敬的导师方爱农教授、姜礼尚教授、郭柏灵院士等,是他们引领我走上科研之路,师恩难忘!我感慨于我在教学科研中遇到了我们偏微分方程领域对我有着巨大帮助的众多国内外专家,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我不断地学习、成长、成熟。
1998年7月12日一大早,我和我夫人牵着我们的女儿在华南师范大学西门外吃了我们全家在广州的第一个早餐,从此我们在华南师范大学扎下了根,成为新南粤人。
二十多年以来,华南师范大学为我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的教学科研特别是独立进行科研工作实际上是从华南师范大学起步和成熟起来的。我感谢华南师范大学对我的提携和培养,使我从一个“青椒”,在1999年成为教授,2002年成为博导,2012年成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而且先后经过了一些行政岗位的历练:虽然辛苦,但也成了人生难得忘记的经历。我为自己能够为学院和学校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而感到高兴和自豪。
退休了,近期计划是圆满完成在研的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其次是合理安排好退休生活,为家庭做出更多的贡献,逐步适应老有所乐的生活。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感言
我是1983年从中山大学毕业后到华师生物系工作的,1984-1997年师从潘瑞炽教授读在职硕士研究生。1991年自费到美国北卡州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美国和加拿大学习和工作了14年。2005年8月回到了华师生科院工作,直到现在。前后在华师工作了26年,见证和参与了华师的发展。
回首在华师工作的26年,有许多值得回忆的往事。最值得自豪的是,作为一名老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不敢言桃李满天下,也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尽心尽力,甚是欣慰。最值得庆幸的是,见证了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发展的伟大历程,并有幸参与其中。最值得高兴的是,华师历久弥新,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与时俱进,在不断发展壮大。最值得骄傲的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建设和发展了华师昆虫学科,成为了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基地。最值得感谢的是,26年来得到了许多前辈、师长、领导、同事、朋友、学生和家人的热情鼓励、支持、帮助和关心,永远铭记在心。
退休了,是人生一段旅程的结束,但更是一个新旅程的开始。如果说,工作前的读书阶段是接受社会给予的馈赠,参加工作就是回赠社会的义务,那么退休了,就是晚霞余晖绽放,灿烂辉煌,温暖着社会,悠闲着自己的金色美好时光了。少了一份紧张与焦虑,多了一份从容与谈定。
华师地灵人杰,校园美丽温馨和谐,藏龙卧虎人才辈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华师人正在建设“教师教育优势突出的创新型高水平大学”的征程中勠力同心,砥砺前行。祝福华师!祝福华师人!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感言
我名叫辛丑,生于辛丑年(1961),又于辛丑年退休,看起来挺有意思的。其实,“辛丑”这个名字我一点也不喜欢,自打我记事起,同学和周围的人就时常拿我的名字开玩笑,说它丑怪,在我心里留下很深的阴影,这可能是我后来木讷少言的重要原因之一。按说我这种内向性格是不适合当老师的,可是我这辈子唯一一份工作就是做老师,而且一直在华师,从助教做到教授、博导。所以,我退休最大的感受就是:做老师真好。
我来自湖北农村,出身于贫农家庭,放牛、打猪草,插秧、捡棉花,这些活儿我从小就会,为了有“一技之长”,长辈还让我学过雕匠、裁缝,也练过气功和武当拳。命运转折发生在国家恢复高考之后。1979年我考上大学,1983年我进华师读研究生,毕业后留中文系工作。我之所以选择做老师,大概有三个原因。一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孟子说“君子有三乐”,其中一乐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二是做老师总是与年轻的生命在一起,可以感受青春的气息,葆有赤子之心;三是做高校老师,尤其是爱好学问的人,其实是没有退休之说的,退休后一样可以读书做学问,而且可以做更自由、更纯粹的学问,学术生命可以无限延长。
在华师学习、工作近四十年,现在退休了,作为一个华师人,我是无愧而自豪的,今后还要以不同方式为她增光添彩。
1983 年我从北京体育大学分回华南师范大学任教,这一教就是40年,40年中在体科院主要从事本科教学、运动训练及硕士生的培养工作,多年来培养了包括国家队和中超等众多足球高水平运动员以及大中小学足球专项教师,并获评“广东省优秀校园足球教师”荣誉称号。无私的奉献是教师的天职,学生成才是教师之幸福!看到自己的学生入选奥运会,培养的学生投身于教育事业,并在教学和运动训练中带领各自的队伍在全省乃至全国的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华师学子人才辈出,我内心感到由衷的欣慰。
回忆过往我带领着校足球队多次获得广东省大学生足球联赛冠军以及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大学生足球比赛,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一届大学生运动会中,华师足球队获得一冠两亚的历史最好成绩,40年教育生涯,以缤纷的桃李赢得了社会的尊敬和肯定,这离不开校、院领导的关爱,同事的谦让和鼓励,谢谢您们!
衷心祝愿华南师范大学蒸蒸日上,繁荣昌盛,为祖国的未来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感言
岁月如歌弹指过。2021年7月1日,我的职业生涯画上了句号,无所谓圆满、亦没有遗憾,浮于脑海更多的是满足与喜悦。“满足”的是选择了内心所喜爱的信息技术应用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道路;“喜悦”的是从此能心无旁骛地享受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与至亲执手漫步到老,直到哪儿也去不了。
2003年调到华师,发自内心地说,华南师范大学有着最优良的信息化生态,学校重视、领导信任、机制适配、部门互信、团队和谐。正是这样的生态,使我们能以“小步跑、不停步”的方式扎实推进信息化建设,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助力学校的发展、服务师生的工作、生活,信息化应用水平也进入国内高校前列。
能力有高低,岗位无贵贱,尽努力做好环境许可我们做到的每件事,就是自我的“卓越”;外界的认可甚至赞许不必窃喜,因为任何收获都源于自己仰赖的平台及共同付出的同事;人生沉浮乃自然规律,宠辱不惊才是健康的态度。这些是自己职场35年的肤浅感悟。
分别总有不舍,为之努力的事业、同舟共济的同事……但对新生活的憧憬让人义无反顾。
由衷地祝福华南师范大学明天更美好,祝福信息化团队快乐工作!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感言
荣休啦!
大学毕业留校图书馆工作至退休已经38年了。
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了一辈子,对图书馆的感情非常深厚,并义无反顾的选择60退休。一晃眼现在已经过上了荣休的生活了。
在近40年的图书馆工作生涯中,从外文图书编目员(一个人负责外文编目的一条龙作业,即新书验收、上磁条、分类、编目、打印目录卡片、贴书标、目录组织等)到窗口部门的外文期刊管理,再到期刊回溯建库、新到期刊机上验收等,一直在做基础工作。调入华南师大图书馆24年,先后做过图书馆部门主任、工会委员、工会主席、教工代表团团长等。直接参与过图书馆业务管理与人事改革政策规章的制定。见证了华南师大图书馆从乔好勤馆长、李一夫书记时代的传承、进取,新馆搬迁等的忙碌辛苦,到高波馆长、陈小健书记时代的图书馆空间改造、创新、阅读推广发展等的图书馆管理理念。见证了图书馆从全手工操作、目录卡片、封闭式库室管理模式,到现在的全开架、全自助的现代化管理。历经几届图书馆领导和一代又一代图书馆人的努力,图书馆发展日新月异、蒸蒸日上。
如今的华南师大图书馆,队伍年轻化和综合能力强劲化,管理上电子信息化,阅读空间舒适人性化及阅读推广扩大日常化等,都给图书馆注入了新鲜的、朝气蓬勃的血液。正如现任馆长赵淦森所说的,他是高位接盘。不过我相信,在年轻的、富有创新思维的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导赵淦森馆长和青春活力四射的、浑身充满正能量的万日融书记的带领下,图书馆将更快更好的发展,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我现在已经船靠码头车到站啦。回顾38年的图书馆生涯,没什么大贡献,但也没有做亏心的事,我喜欢坦荡舒适的工作生活样子,不一定严于律己,但一定宽以待人,没什么突出的表现,也没什么可颂事迹。喜欢运动,什么比赛都爱参和一下,也获得了不少奖项。喜欢唱歌,曾在校工会举办的华南师范大学某一届校园教工歌唱赛上,获教工十大歌手称号(排在倒数第几吧,嘻嘻!)。
退休后还会一如既往地关注图书馆发展,关心各位年轻的同事们的大小事。大家继续努力,继续发扬团队合作断金精神,把图书馆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希望大家不要忘掉我们这些老人家,有事可call我,哈哈!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感言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芳华渐逝,初心未改。
40多年前怀揣治病救人的愿望进入医学院学习,毕业后带着医者仁心的教诲投身医疗事业,一生学习、一路成长。医者仁心、治病救人之心自始至终,工作虽有艰难困苦,但工作带给我更多的是快乐,因为我热爱这个事业。
30多年医疗工作中最难忘的是这十多年在华师的工作经历,其中大部分时间经历了大学城校门诊部的建设和发展。
曾记得大学城校区初建成时我来到了大学城门诊部,当时的诊室简陋,环境拥挤,医疗设施缺少。在学校领导的重视及大力支持下,在校医院的领导和全体医务人员共同努力奋斗下,大学城校门诊部环境建设,设备设施建设,文化建设,人员素质结构,医疗技术水平,服务内涵等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老师,学生拥有了宽敞,舒适的就医环境,学生有了良好的体检感受。医务人员为教职工,学生的医疗服务,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控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我为自己有幸参与了大学城校门诊部的建设,并为其发展、强大做出了努力和贡献而深感自豪。
在门诊部工作期间,同仁们互助互爱,给予我工作上极大的支持和理解。在这温馨的大家庭中,大家一起工作,一起欢笑,一起克服困难,一起为每个人的小小成就而欢欣鼓舞,点点滴滴萦绕于心,感激和不舍之情难以言表,铭记于心。
退休是我们一生中必须经过的一个过程,它代表着我们为国家、为社会、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做奉献的使命告一段落,该由紧张的工作,转为悠闲的退休生活了,我会安排的充实而有意义,“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虽说退休后的重心转变了,我仍将一如既往关注学校,医院的各项事业发展。最后衷心祝愿华师,祝愿校医院不断发展,兴旺,越来越好,祝愿各位同事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感言
很想让时光变慢一点,让我在附小再多留一天。但我知道,告别的这一天终将到来,可是,我是如此的不舍。只因为附小,已融入我的血脉中,灵魂里,此生已不可分离。
是附小,让我一步步成长。一颗红心,两肩明月,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凝聚五心育人才,六神贯注不旁骛。是附小,为我描画了七彩人生,又馈赠我八面春风,让我有鹏转九天的勇气。
在附小的每一天,我都收获着感动。这感动来自于孩子的真诚质朴,家长的鼎力支持,同事的携手互助,领导的关怀备至,这每一点每一滴,连缀成一篇篇美好的回忆。时时翻阅,感动莫名。今天,我只想真诚地说,感恩这一场遇见,让我遇见了美好的你们,遇见了美好的生活,也遇见了美好的自己。
附小是大海,我只是一颗水滴;附小是星空,我只是一颗微星。是大海之博大,星空之浩瀚,滋养了我有趣的灵魂。我所取得的每一项成绩,我所留下的每一行足迹,都深深打下了附小的烙印。我常想,我为大海与星空,奉献了多少?我仅闪耀了微光,滋润了小芽,可是附小却给了我太多的荣誉。面对附小的厚爱,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今天我要离开附小了,可我永远是附小人。附小的精神仍是我前行路上的路标与明灯,会一直指引我,温暖我。
今天我不言告别,因为我未曾离开。
我挚爱的附小,祝愿您永远浩瀚,一直闪耀。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感言
责任编辑丨郑宇云 杨柳青
标星晚安华师
可以第一时间看我们的推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