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华师为什么能?
前段时间
华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
首批广东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此前在2019年华师马院就获评
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闭幕式上,良渚、诗词、丹桂等文化元素频频出现,上演了一幕幕‘中国式浪漫’,展现传统文化魅力,彰显文化自信。”在一堂思政课上,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永刚结合不久前举办的杭州亚运会,向学生讲解“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知识点。
在华师马克思主义学院,不少教师像张永刚一样,结合学生关注的热点,通过“理论+叙事”的方式,将深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娓娓道来。不久前,华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首批广东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这是继2019年获评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后,该学院取得的又一项荣誉。先后入选全国、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底气何来?
“底气源自实力。”华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关锋介绍,历经多年发展,学院成为全国首批21家获博士授予权单位之一,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部级平台基地、重大项目、重要人文社科奖励等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成果方面,居于全国前列。
把讲道理和讲故事有机结合
“讲课思路清晰、层层递进”“课程内容紧贴现实生活,有很大的启发性”“在课上学到许多知识,树立起正确的家国史观”……每次上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苏泽宇都会收到不少学生的“好评”。
从2019年开始,马克思主义学院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公共必修课。如何上好这门课?作为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主任,苏泽宇和同事们想了不少办法。
“教研室坚持‘内容为王’的研究性教学理念,注重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学习和研讨,让教师练好‘内功’。”苏泽宇介绍,每学期也会定期举行集体备课会,教师们共同讨论,优化教学方案。
为了讲明白理论,上课时,苏泽宇会针对性地补充国内外发生的社会热点、焦点等时政问题,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解读相关实证案例,力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与时政相呼应。
“我们通过常态化培训、集体备课等方式,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关锋说,学院还推动教学改革,探索线下课堂和线上平台有机融合,推行“理在事中”的讲授方式,倡导问题化教学,把讲道理和讲故事、摆事例、说事实有机结合起来,提升育人效果。
理论研究阐释坚持“两条腿走路”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名单。华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共获批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2项、青年项目2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作为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者、传播者,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做好理论的研究阐释,同样责无旁贷。”在关锋看来,教学、科研密不可分,教学难题可以变成科研课题,科研成果反过来又能助推教学改革。
如何打造理论研究宣传品牌?关锋介绍,学院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始终重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理化、体系化研究,出版学术著作,发表研究成果,打造研究品牌;另一方面,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通俗化、大众化的阐释和传播,借助报刊杂志、互联网平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如今,学院一批青年教师从学校小课堂登上社会大讲堂,把党的声音传播得更广更远。张永刚就是代表之一。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他融合教室投屏、手机小屏与电视大屏“三屏”优势,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做到“时时可育人、处处皆课堂”。
“传帮带”提升青年教师综合能力
在茂名高州市,以实事、实例、实物为载体,结合当地巾帼英雄冼太夫人历史,开展红色文化宣讲;走进江门开平市,派发问卷、进行访谈,为侨乡红色文化保育和资源整合建言献策……今年暑假,华师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多支学生队伍,前往茂名、潮州、清远等地,开展社会实践与调研,在社会大课堂上好“行走的思政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高校铸魂育人的坚强阵地。关锋介绍,学院推进教学模式融合性改革,突出第一和第二课堂良性互动,开展暑期“三下乡”、农村志愿服务等活动,并组建“华师本硕博学生理论宣讲团”,培养具有良好理论素养、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及业务能力的专门人才。
教师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保障。华师马克思主义学院把好人才“引进关”,在引进青年教师时,看重综合能力,教学科研不能偏颇。同时,开展“传帮带”,让资深教师、名师作为合作导师,帮助青年教师成才。“年轻教师经常聚在一起,集体备课、互相听课,取长补短。”华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胡国胜说,在这样的氛围中,年轻教师成长特别快。如今,胡国胜已经是独当一面的副院长,做好“传帮带”的接力棒也交到了他手上。
经过多年发展,华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取得一系列突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成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和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学科,连续4年上海软科最好学科排名保持在前5%;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均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多个省部级研究基地。
“学院位于广东,又是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在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守好意识形态安全‘南大门’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关锋介绍,接下来,学院将从培养高水平理论人才、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团队、产出高水平教学科研宣传成果、推动社会服务品牌化和精品化等方面下功夫,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成“第一学院”。
打造华南领先、国内一流的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高校学习研究、宣传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华师党委书记王斌伟说,学校将以入选首批广东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契机,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着力打造华南领先、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斌伟表示,学校坚持党的领导,“高站位”建好马克思主义学院这个“第一学院”。具体来说,学校将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和政策支持,统筹全校力量推进各项建设任务落实落细落地。
校党委书记王斌伟讲授思政第一课
围绕“高标准”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第一学科”的目标,学校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先发展、优势发展、优质发展,将其列为“双一流”建设学科“保冲争”计划重点支持对象,加大人才队伍配备、教师评价激励、专业课程改革、重大成果培育等方面支持力度,在发展规划、政策经费、公共资源使用中优先保障学科发展需求。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王斌伟介绍,学校将坚持协同育人,“高质量”建优思政课这个“第一课程”。学校将构建“党建引领+一体两翼三驱动”的思政课模式,党委书记、校长带头为学生上“思政第一课”。同时,推进课程和师资协调发展,实施科研、创新、技术驱动,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思政工作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凝聚育人最大合力。
校长王恩科讲授思政第一课
每学期,校长王恩科都会为学生讲授思政第一课。今年4月,在春季学期“思政第一课”上,王恩科带领同学们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学校发展历史和优势特色,讲解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相关理论,提出了学校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同华师学子自我成长的目标和路径,激励学生把握发展浪潮、勇做时代的奋进者,为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此外,依托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广东省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等平台,组织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学习、研讨,为全国和全省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贡献力量。
底气源自实力
这就是华师马院
期待未来越来越好
期待更多学科不断进步
祝福征集
华南师范大学全校师生、历届校友:
九秩芳华,共续篇章。2023年11月,华南师范大学迎来建校90周年校庆,现面向全校师生、广大校友开展校庆祝福征集活动,活动具体事宜如下:
一、征集对象
华南师范大学历届校友以及与华师同一天生日、和家人成为华师校友、在华师找到人生伴侣、在华师找到人生挚友、从华师毕业后回到华师就职、曾与华师有合照并在长大后考入华师的师生。
二、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2023年10月30日
三、祝福语形式
(一)内容要求:简短讲述自己与华师的故事,并附上自己对学校的祝福,祝福语要求内容积极向上,表达对学校的热爱,对华师90周年校庆的祝福。
(二)形式要求:祝福语主要以“口号标语”“诗词”“楹联”等形式体现,表达对学校的祝福,字数一般为50字-150字。
(三)作者信息:祝福语请备注作者姓名、院系、专业、入学年份、工作单位等内容,并附上作者清晰单人照。
四、祝福短视频形式
(一)格式要求
1.视频时长:视频内容请控制在15秒以内,突出特色重点。
2.拍摄构图:拍摄画面要求清晰、平稳,构图时将人物居中,突出重点;建议横屏拍摄。
3.视频声音:讲话声音需保证足够清晰,祝福内容句号后请稍作停顿,方便后期剪辑。
4.视频打包:输出画质为1080P,格式为mp4的视频,视频作品无需剪辑、配乐和加字幕。
(二)内容要求
征集视频围绕祝福母校90周年校庆的主题进行拍摄,要求如下:
a.开头:自我介绍(姓名,院系,专业,入学年份,现工作单位等);
b.正文:在华南师范大学学习生活的感受,想对母校说的心里话,对母校90周年校庆的祝福、对学弟学妹的美好期盼,对学校栽培的感激和对母校的爱等;
c.结尾:统一以“时值母校90岁生日之际,我在xxx,祝母校生日快乐!”结尾。
五、报送方式和展播平台
1.祝福语和祝福视频请发送至邮箱:20222833029@m.scnu.edu.cn,邮件主题备注为:“校庆祝福语(视频)+姓名”。
2.本次征集到的祝福语和视频将于90周年校庆期间在华南师范大学官方媒体平台展示。
3.各位师生、校友提交的视频作品,视为同意学校进行加工剪辑并通过校庆宣传各类渠道向公众公开。
敬请广大师生、校友积极热情参与,在此谨向历来关心和支持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全体师生和广大校友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我们期待收到您的祝福,祝万事顺意!
华南师大新闻社
校史故事
倒计时 16天
董必武到校视察
1961年3月,国家副主席董必武一行来到广东视察,其间在华南师院的院部办公大楼参加会议。会上,院长王燕士向他汇报了学院的总体情况,特别提及学院自力更生解决吃饭问题、勤俭办校、节约为国等事迹,包括生物系教师温兆清对小球藻的培养。董必武认真听取汇报,询问相关细节,并在会后专门参观游泳池中的小球藻养殖,对老师们“在教学与研究中为人民着想”的精神给予了表扬与鼓励。董必武副主席的关怀指导着华师师生不断求实创新,坚定塑造以人民为中心的科研情怀与以师生为本的价值理念。华师在发展中积累、沉淀、升华而成的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的校训精神历久弥新。
点击下方小程序
来源丨南方+
文字丨南方+记者 汪祥波
校史故事丨黄思宁 曾月融 郑淇匀
责任编辑丨卢嘉裕 吴建国 陈婧
初审丨郑宇云复审丨黄子响终审丨陈正宏
标星晚安华师
可以第一时间
了解华师最新资讯